首页 肝胆一古剑 下章
第三回 临危受命
枫林渡。

 已近黄昏,这也是枫林渡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接载行旅的最后一次横渡应该就在这时候到达,行旅上岸后,或行或止,也就在这时候决定,车马上路的也该在这时候上路了。

 平每到这时候,枫林渡便作一团,马嘶声、车轮声、叱喝声、吵闹声,使得人头昏脑,那种赶路的匆忙,就是看着,也令人不由紧张起来。

 要进城,这时候便非赶不可。

 今天却例外,横渡没有来,枫林渡出奇的寂静。那些要接载客人的车马轿子,仿佛都知道不会再有横渡泊岸,全都走得一干二净。

 渡旁的那座酒寮平这时候已经很静,今天却更静得出奇,堂上只有一个客人,而且已经有些醉意。

 那个人坐在那里,倒了半碗酒,他的手仍然稳定,举碗就,一口气倒下肚。

 柜台那边的老掌柜,苦笑地摇摇头。

 那个客人将空碗置于桌上,拈起一竹箸,轻击空碗,一面低声唱道:

 秋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

 并马三河年少客,豪;

 皂栎林中醉雕。

 残酒意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

 意昨车声寒易水,今朝;

 慷慨还过豫让桥…

 歌声沉低,但却能字字清晰地传入老掌柜的耳中,耳膜有如被针刺般生痛,老掌柜神色微变。

 那客人唱罢丢了竹筷,扭头向老掌柜叫道:“再来一壶!”

 这座酒寮本来就是间小野店,老掌柜是老板,亦是伙计。

 老掌柜应声送上一壶酒,道:“客官请用。”

 “这酒不错,你也来喝一碗。”

 那客人倒了一碗酒,往老掌柜的嘴送。

 老掌柜急急摇手道:“小老儿只是一个下人,怎敢…”

 “人就是人,哪有上下之分?来,相见也是有缘,就算个朋友,除非你嫌我这个人,于下。”

 “客官言重了,是小老儿高攀不起。”老掌柜惶恐地道。

 “哈哈哈…”客人大笑:“你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么?你至少比我高半个头,怎说是高攀呢?”

 这老掌柜个子的确很高,客人估计得没错。

 “小老儿不是这个意思…”

 “既然不是这个意思,那你就喝了它!”

 老掌柜见他态度坚决,只得接过酒碗,谢了一声,一仰头将酒倒人喉中。

 “这酒风味独特,可是自酿的?”客人笑问。

 “是的。”

 “酒中好像掺有白‮花菊‬粉?”

 “不,是黄‮花菊‬粉。”

 老掌柜双目一亮,道:“你是…”

 “天堂鸟。”

 “啊!原来是您。我是白头翁。”老掌柜轻声道:“我方已将渡头关闭了一整天,就是为了等您驾临。走,咱们到地窖中谈。”

 老掌柜关上店门,引领客人进入内堂地窖。

 所谓地窖,实际上就是酒窖。

 在一张小案桌上点起一盏小油灯,两人相对而坐。

 “我叫孙杰,一般人都叫我孙老爹。”老掌柜自我介绍。

 “我叫小沈。”客人并未说出名字:“我所需的东西可曾准备妥当?”

 “全准备好啦!”孙杰自抽屉中取出一个油纸袋,递给小沈,道:“所有的身世背景资料都在袋内,您的姓名叫沈陵,原是保定府衙中的书吏,奉调大名府就任。除了调职文书外,其他资料记后请焚毁。”

 “多谢。”小沈收妥油纸袋,长身起。

 “您请稍候,小老儿尚有事相告。”

 孙杰喊住了他:“昨专使捎来消息,对方大批密探在冀鲁境内,秘密搜捕可疑的江湖人士。老爷子特别待请您务必随机应变,并可全权决定工作步骤与方法。”

 “哦!有这种事?”小沈点点头道:“我会遵照指示办理,并请上复老爷子,如无特殊紧急事故,切勿派人与我联络。”

 他心中却大为震惊,对方莫非知悉靖安侯网罗江湖高手的计划?缉捕落案的江湖人士,那是当地卫所官兵与地方衙门治安人员的职责,何敢劳动东厂那些大菩萨出面?

 他认为其中必有问题,很可能组织中出了内

 他暗自警惕道:“我得小心了,说不定对方的目标就是我。必要时我得隐藏实力,以免了底细。”

 街河上的舫舶,此刻都点上灯,沿河望去,但见繁星密布,弦管和笙歌,在夜风中沸腾聒耳,显现出一片繁华热闹景象。

 在靠近龙王庙繁华街道的几条胡同,是著名的玩乐去处,秦楼楚馆,都张灯结彩,宾接客。是以不但走马王孙,纨绔子弟喜欢连,即使是普通的游人,也大都要来看一看。

 在这些销金窟之中,有些班子来自扬州,有些来自苏杭,有些则是京津或本地的北地胭脂,各自高张帜,惹得那些达官贵人和富商巨贾,纷纷效那蜂蝶轻狂,呼朋引类,夜夜盛筵,真个说不尽的绮旎风光,冶景象。

 沈陵在席上所有的人之中,看来最年轻。

 不过他也和席上其余七八个人一般,虽是穿着便服,却看得出是食俸当差的吏人。

 这一家馆的姑娘们,川不息地进出,伺候这些都是有些恶势力的大爷们。

 因此,当帘子挑起,进来一个女人时,那些已喝了不少黄汤,正在喧闹调笑的客人们,都没有加以注意。

 沈陵看起来也有醺然酒意,他身边的那位小莉姑娘刚好走开了,所以有余暇打量那进来的女人一眼。

 他只看见这个女人的侧面,但见她面颊和颈子的皮肤细,看了令人心动。然而右眼角的一块比制钱还大的紫胎记,却将这一切都破坏了,使人不难想象她曾是个美貌女人。

 也就是说,虽然她的轮廓眉目都长得很好,但这块胎记,却足以把所有的美感都破坏无遗。

 席边那个弹琵琶的歌女,在瑧琮声中,轻启朱唱道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那是一出“菩萨蛮”词牌,琵琶声和着美妙的歌声,引来席上三四个人大声喝彩叫好。

 沈陵忽然瞥见帘边的那个脸有胎记的女子抬起玉手,他大吃一惊,倏然向右方数去的第三个人扑去,把他推跌在地上。

 他这么一扑,不但碗盘跌了一地,发出大片瓷碎的脆响,并且还有几个人,被他一齐撞翻,滚跌地上,一时叫声和骂声大作。

 但这时候在那个被他推倒在地的人,座椅的靠背正中,却多了一支袖箭,深深嵌入椅背内。

 假如他不是及时被推倒,这支劲道十足的袖箭,无疑会贯入他的体内了。

 沈陵身子才碰到地面,立即借力一滚,双脚微微缩起,恰从人和桌椅间滚过,到了墙边,动作妙到颠峰。

 他身子刚一沾墙,就迅即跃起,在一片喧声中,向门口望去,这个脸有胎记的女子已经不见踪影,而门口的帘子亦未被扯掉。

 沈陵心中方自一动,感到不妥时,突然一支长箭劲入屋,来势之快,宛如闪电。

 他已来不及用任何方法击落那支箭,幸而他乃是在门口右方的墙下,外面的人,根本看不见他,是以此箭并非是以他为目标。

 这支劲箭一闪即逝,随之而起的是一声惨叫。

 沈陵转眼一瞥,但见刚才被他推倒的那个中年人,当中箭,一望而知心脏已被贯穿了,死状甚惨。

 他立即舍去正门,冲入内间,迅即从后窗跃出去。

 此时他不但没有丝毫醉意,反而矫健如生龙活虎一般。

 出得后窗,他立即绕到前面,但见大门外有人影晃动,似是刚刚奔出去的。

 也拔步追去,可是外面巷中有不少行人,根本无法辨认刚刚奔逃出来的人。

 才走出七八步,猛感刀风袭背,他知道这是某个行人自后挥刀偷袭。

 暗中一声冷笑,他一侧身躯,避过刀势,左脚顺势向后一蹬,啪的声,踢中那人小腹。

 但见那人身子立时向后飞抛,口中惨叫一声,砰然落地,挣扎难起,大概已活不成了。

 沈陵一击得手,身形仍向前飞跃,但才冲出两丈,面前的两个行人突然一掀外衣,齐齐掣出兵刃,一个使刀,一个使剑。

 他们只是摆开门户,但沈陵却不能不刹住脚步。

 巷内馆内一片喧嚷骇呼,真有惊天动地之势。

 照这种张扬的情况来看,马上就会有巡逻的官兵和捕快赶到现场。

 沈陵发现这两个截住去路的人,刀剑摆出的招式都十分奇奥,气势坚凝,显然皆是功力深厚的武林高手。

 在这刹那间,他已将整个形势想了一遍。

 他估计这个拦路截杀之人,每一个都必定练有某种绝艺,并且无疑是专门用以拦路袭击的武功,但由于自己必须隐藏实力,因此绝不可与对方硬拚,必须以机智化解危机。

 由于他们没有戴上蒙面巾,本来面目已经暴,虽说巷中光线暗淡,但在练过武功之人来说,已经是够看得清楚了。

 他们既是暴了面目,显然已有充份准备和部署,认为定然可以取他性命。

 但这一点正也是他们的弱点,因为沈陵只要能够拖延一点时间,等到驻城官兵和捕快们大量涌到时,他们非躲开不可。

 总而言之,沈陵只要设法拖延时间,就可逃出对方的天罗地网。

 他双手在靴边抄出两把匕首,一长身扑向右方使刀的大汉,恶狠狠地挥动匕着,欺身疾刺。

 那个大汉眼中光一闪,似是奇怪他何以这般剽悍,竟敢抢攻。

 他同时略一提刀,迅急劈出。

 沈陵的匕首,较之对方的长刀,短了一大截。所以对方如迅雷的一刀,不但登时把他的攻势瓦解,还使他不得不叉匕首,硬架这一刀。

 “当!”一声,兵刃相接触声震耳。沈陵被对方这一刀,震退两步。

 斜刺里一道剑光迅即光临,是另一个使剑大汉自侧面攻到,此人的动作迅速利落,时机配合得妙到颠峰,显然是擅长袭击暗杀的高手。

 沈陵迅速向前一俯身,似乎极为勉强地让过敌人这一剑,反手劈出一匕,开敌人。

 但这么一来,他已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中。

 使刀的大汉紧接着挥刀斜劈他的颈侧动脉要害,他虽用匕首架开,可是已显得手忙脚

 他迅即以背靠贴巷墙,以便减少被攻击的面积。

 可是此法对付一般人有用,但目下这两个人皆是武功湛之士,效用就大打折扣了,而且这么一来,就无法突围逃走。除非他使出真功夫,否则只有挨打的命运。

 那两个大汉却泛起狞笑,向他一步步迫近。

 他之所以隐藏起真功夫与对方斗,闹得险象环生,一方面怕底,一方面怕遭到箭攒

 因为他早已估料到,对方敢于公开截杀,一定是仗着高处尚有箭手在监视之敌。

 他认得刚才中同伴的那支箭,该箭大有来历,并非普通的俗翎,所以才主动与两大汉斗,不让那隐身箭手有发的机会。

 搏斗之势一成,两大汉反而成了他的掩护,隐身高处的箭手,受到妨碍而不敢胡乱发箭。

 巷外的街道上,已隐然传来吆喝和杂沓的蹄声,一听而知是维持治安的官兵与捕快们的声响。

 使剑的大汉心中焦急,首先发难,唰唰唰一连劈刺出三剑。

 右方大汉亦趁隙出手,刀势如雷霆,斜劈他腿之间。

 沈陵眼神一变,背脊微微一弓,借着那巷墙的阻力突然跃跳两三尺,接着双脚缩起猛然向使刀大汉口蹬去,手中的两把匕首,随时准备封架另一大汉的长剑攻击。

 他这一跳和一缩,敌刀便落了空,而他借巷墙抵住后背,迅急以脚蹬出的反击,完全违反常情,怪异之极。对方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反击,反应不及,被他双脚蹬中口,发出“砰!”的一声。

 在同时之间,使剑的大汉,猛然施展出一招妙的剑法,剑光恶毒的攻来,直取颈上要害。

 恰好他一脚踹中,使刀大汉立即借那反生的力量,扭开上半身,左手乘机掷出匕首。

 敌人那口长剑,险之又险地从他头边掠过,他的匕首也没击中敌人。

 使剑的大汉一剑落空,怒喝一声,左手剑诀突化掌式疾劈。

 沈陵本闪避,突然眼神一变,好像闪避不及,任由敌掌击中自己的小腹,身体被震得贴墙飞出五六尺,才砰然一声掉在地上。

 使剑大汉定睛望去,只见他扒在地上,动也不动,那张凶悍的面上,出满意的笑容。

 他提剑行去,正想向沈陵补上一剑,突然听到使刀的同伴在大声呻,同时巷子两头都出现了很多人影。

 在靠近街那边的巷口,不但人喧马嘶,同时还有许多灯笼,正要入巷。

 使剑的大汉马上改变主意,瞬即转身上前拉起同伴,挟着他跃过了巷墙,很快就消失在黑暗中。

 这时在胡同内几家院出来的人,以及从巷口进来的官兵,都看到有人拿刀提剑,跃出巷墙。

 许多人都鼓噪起来,七八名护卫冲到沈陵倒卧之处,灯笼光照耀下,但见他手中还握着一把匕首。

 领队的校尉是个壮健的中年人,微微皱起的浓眉,显示出他的机智。

 他吃惊地亲自动手,把地上的人翻过身子,道:“咦!怎么是沈陵?”

 “他活不成啦!”一个护卫道。

 那校尉面色一沉,瞪了护卫一眼,抱起沈陵。

 另一名护卫碰了先前说话的伙伴一下,低声道:“别多嘴,那人是上司的朋友。”

 那护卫抱着沈陵,大踏步行去,来到肇事现场馆,一迳进去。

 “刘老爷你来得好,若是换了别位老爷,那就惨啦!”一个汉子满面堆着惊慌的笑容道。

 刘老爷面色沉寒,冷冷道:“我来你们也好不了。”

 他发觉口袋中多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不问可知乃是一封银子,最少也有二十两重。

 当然,那是这个汉子巧妙地入他袋中的,他也知道这些人的手法利落得很,一定不会被别人看见。

 “刘老爷,屋子里已有一个死人,小的已经受不了啦!现在又…”

 那校尉眼睛一瞪,怒道:“这一个是我的朋友。”

 汉子忙道:“啊!啊!那又不同啦…”

 “废话!”校尉叱道。

 汉子看了沈陵一眼道:“沈老爷也是客人,他出了什么事?把他放在这边的一间,好不好?”

 姓刘的校尉不作声,跟他行去,到了屋内一间房间里,便将沈陵放在木板上后,迅即离房,赶去查看和勘验那边的命案,出房之时还将房门带上掩好。

 上的沈陵突然睁开眼睛,把憋了很久的那口气,吐了出来。

 外面人声噪,似乎除了原先的官兵之外,又来不少公门捕快。

 这个房间内,桌上总算还有一盏残灯,发出暗淡的光线照耀着。

 虽然可以看见房中的景象,但这间破败简陋的房间,加上这一盏灭的残灯,却使人不泛起了凄凉孤寂之感。

 这等景象,正好像沈陵目前的处境,也像他所效忠的组织的处境,整个大环境似乎都对他们十分不利,完全是挨打局面。

 刚才席上中箭死去的,是潜伏在对方的得力人员,今的宴会,乃是迫切中的安排,以便迅即从他那儿接取一件关系重大的情报资料。

 可是这一次不但失败了,而且由于他急切中出手掩护抢救的那个人,连他自己的身分也暴出来。因此,才有后来拦路袭杀之举。

 照早先的情形分析,对方分明亦得到正确的情报,悉这个宴会的秘密。

 而对方不但彻底破坏摧毁了他们的计划,并且将计就计,利用“同舟共济”的心理,故意在众目睽睽之下,向那人施以暗算。

 果然马上就将他的身分揭穿,随即加以袭杀。

 沈陵沮丧了一阵,才努力振作起精神,自己安慰自己道:“他们没杀死我,算不得大获全胜。我抢救同伴之举,对方说不定认为我只是事急临危救人,而非靖安侯的组织中人。若果如此,事情似大有可为,我得赶快找出对方的主事人,加以搏杀,以挽救危局。已被杀死的老陈,是极富心机的人,也许他会预防到有失,而暗中留了一手也说不定…”

 他迅速跳下地,奔到窗边,从隙向外望去,目光一转,就看到对面的屋顶,似乎有人蹲在那儿,遥遥察看这边的动静。

 他马上就联想到死老陈的那支劲箭,心下大为凛惕。

 沈陵略一计算距离,发觉那人所蹲之处,距刚才饮酒作乐的房间,至少有十丈以上,在形势而言,倒是十分吻合,恰好可以居高临下,望见房中饮宴诸人的动静。

 在这等黑夜之中,相距远达百步以上,竟能够一箭中的,而且劲道之强,贯穿了膛,这等箭术,即使是宇内第一的武林名家高手,也不得不惊骇万分。

 尤其更为可异的是如此强劲的长箭,发出时居然不闻弓弦响声,而破空之声,亦完全不闻,可见得此箭速度之快,无与伦比。是以箭到之时,尚未闻声。

 沈陵忖道:“这种箭术,除了名震外的雕手北宫望之外,别无他人。听说死在他那张天狼弓之下的江湖豪杰已为数不少,想不到他也做了东厂的密探!”

 他看了一阵,忽见对面屋顶上的人影,隐没不见,似是已离去,当下心中稍感宽慰。

 窗外稍远处的院落,灯炬高举,照得有如白昼,有不少持戈佩刀的护卫,正在走动。

 这大名府与京师相距三四百里,城临漳、卫二水之北,是通往鲁豫两省的重镇。依照明代兵制,各郡府皆设卫所。

 由于近年盗贼狂起,道路不靖,所以较大的郡府,治安渐渐依赖各卫所的官兵。

 因此,这馆发生血案时,在巡逻中的总捕刘定华,才会闻风赶来,处理此案。

 这时有些捕快和护卫,走出大门外,仰头四望。

 沈陵晓得他们正在勘察发长箭的地点,心想那名凶手已经走了,哪里还查得出眉目。

 忽然他看见一张面孔,在院落内的人影中,晃来晃去。

 这张面孔他死也不会忘记,因为此人正是早先持剑袭击他,最后劈了他一掌的人。

 所有的人,包括总捕刘定华和本府捕快头领,都不敢向他问话,更不敢妨碍他的行动。

 沈陵自然晓得个中原因,敢情这个相貌剽悍的人,穿着的是款式质料都特别的衣服。那是一袭青色的绫段长衫,身处略略收紧,与一般直身的长衫不同,佩着宝剑,举止间出飞扬跋扈的神色。这种衣服,正是直属天子的东厂和锦衣卫的外出便服。

 东厂是皇帝特设的一个机构,现由宠信的太监梁芳主持,专门侦察朝臣行动,权力极大,任何官吏,都可以罗织罪名,陷于刑狱中。

 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军,用以保护宫,执掌巡察缉捕,和办理诏狱之责,卫中的刑具十分残酷,死于毒刑下的,不知有多少人。

 以上所说的厂卫,事实上都是皇帝的耳目,不论换什么人主持,免不了潜求暗访奇才异能之士,作他们的爪牙密探。

 沈陵见到那个佩剑长衫大汉,一望而知是东厂的旗校。

 他们除了武功超群之外,还有天大的势力作后盾,只要是任职官家之人,无不知道他们的权势和厉害,所以谁也不敢惹他。

 这时沈陵暗暗担心,如果这厮要察看一下自己的死活,刘定华当然不敢拒绝。一旦见面,势非动手不可,那时自己只好下杀手了,当然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可是自己又不能束手待毙呀!他感到非常烦恼。

 但见这个剽悍大汉,东看看,西看看,却没有询问什么,忽然走出大门,扬长而去。

 沈陵松了口气,又等了一会,总捕头刘定华推门进来。

 他见沈陵没有死,又是惊讶,又是欣,道:“沈老弟,你们到底搞什么鬼?”

 “一场无妄之灾,连我自己也搞糊涂啦!”沈陵耸耸肩道。

 “依我看来,今夜之事,可大可小,闹大了的话,我老刘只好等着人头搬家。”刘定华苦着脸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沈陵故作不懂地问。

 “什么意思?”刘定华愁眉不展地道:“哼!圈子里的人也出现了,我处置如稍有不当,脑袋非搬家不可。”

 他所称“圈子里”是指“宫里”的意思。

 沈陵心知这回当真可能连累了这位新的朋友,颇感歉疚,但自己的秘密绝不能

 “你别发愁,我连夜逃到别处,永远躲起来就是。只要我不面,他们就不会查究了。”

 “你有把握躲得过他们的耳目么?”

 “当然啦!我只不过是大名府的一个小吏,认得我的人有限得很,我随便往那儿一躲,只要不碰见那个家伙,就没事啦!”

 他说到这里,中充满了杀机,敢情他已联想到如果能暗中杀死那个使剑的人,危险就去了大半,余下还有一个可虑的人,就是那个右眼角有胎记的女子,但好在她有此明显的特征,不难查出,亦杀以灭口。

 刘定华可没有觉察这个友人眼中出的可怕光芒。

 “不错,你躲起来,我也把这个隐藏起来…”刘定华沉思道。

 他并微微扬手,可是握着拳头,所以不知道他捏着什么。

 沈陵感地猜想他拳中一定藏着老陈想传递的情报,登时大为焦急渴望,恨不得马上抢过来瞧瞧。

 他表面上却装出一点也不在意,好像完全没有注意到他的话,说道:“老刘,我往哪儿藏起来好呢?”

 刘定华想了一下,道:“当然是远走高飞,到南方去,越远越好。”

 沈陵心生一计,道:“对,就是这样决定,我这一去今生今世,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和你重聚,咱们就在这里握别…”

 他边说边伸出手去,声音和态度都非常诚恳热情。

 刘定华也伸出手来,但却先将手中之物,换到左手,才与他相握。

 在这一瞬间,沈陵已看见那是一张纸条。

 “唉!你说的不错,咱们当真是后会无期了。”刘定华感慨地道:“我的朋友,又少了一个。”

 沈陵觉得自己老是想着那张纸条之举,实在太过意不去,于是决心暂时忘了此事,恳切地握住友人的手。

 诚挚的友情,暂时温暖了他的心,使他在这惊涛骇和波诡云谲的日子中,感到无限窝心与宽慰。

 可是,那张纸条,他还是忘不了。

 他本想坦白地把看一看那张纸条的渴望心情,坦白告诉刘定华,请求他给自己瞧瞧。

 然而他在江湖中打滚了这么多年之后,深知人的奇妙。

 例如拿目前这件事来说,刘定华的冒险庇护,已经足以说明他为人的尚情重义,可是沈陵若是郑重和坦白地要求他出纸条让他看看,刘定华的反应,不是不肯,而是很郑重地探询原委,方始决定要不要出。

 这是因为沈陵的态度,引起刘定华的疑虑,所以加以重视之故。

 沈陵决定玩一点手段,以求达到目的。

 “你手中的纸条是干什么用的?”

 他装出不在意的样子问道。

 “是捡到的…”

 “哦!”沈陵淡淡哦了一声,道:“你还有闲情逸致捡废纸玩么?”

 “这是在死者手里捡到的呀!”

 “给我瞧瞧。”

 他说这句话时,仍然是不大感兴趣的声调和态度,可是他内心却非常紧张。

 他故意淡漠含糊地索取这张纸条,完全是避免引起对方重视的一种手法。

 刘定华道:“没有什么看头…”

 沈陵听了这一句,那颗心顿时向下一沉。

 幸而刘定华已经伸手摊掌,现出那张已皱成一团的纸条,接着说道:“你要瞧就拿去吧!”

 沈陵心头一阵狂喜,面上可不敢有丝毫,同时伸手去接的动作,也不敢太快。

 那纸团,终于到了他手中,他暗暗舒了一口气,同时以感激的心情,念了一声佛号。

 他展开纸条一瞧,但见上面写着八个字,写的甚为工整,那是:

 “灭烛留客,乐在其中”八个字。

 沈陵皱眉道:“他这话无聊得很…”

 “哪是什么意思?”刘定华问道。

 “上句是说姐儿让他留宿之意,下一句乐在其中可不必解释啦!”

 “哈哈!”刘定华反而仰天一笑:“若是如此,那一个男人不会得过快活的,他说的倒是真话。”

 沈陵随手丢掉那张纸条,以表示他完全不把这张纸条当作一回事,但他脑筋却转得飞快。

 他迅速忖道:“这张纸条,大概是老陈准备在没有机会与我当面说话时,便交给我,何以见得呢!因为一则这张纸条的字迹,十分端正工整,可见得是慎重考虑过之后,才小心写下的,如果不是有作用在内,何须写得如此郑重?二则他临死之时,还捏在手中,可见得本有传递之意…”

 既然要他留宿院,他今晚就不能离开此城了。因此他须得设法说服刘定华,使他也认为有改变计划之必要才行。

 他故意沉一下,才道:“刘兄,你看我现下离去,会不会碰到那些人?”

 “这倒是很有可能。”刘定华点点头道。

 “不如这样,我索躲在此地,过个一两天,再乘夜逃去,你看可使得么?”

 “此地人多眼杂,而且人人都能来,只怕不甚稳妥。”

 “对方也必定会这么想,认为我若是没死,必定想法子逃得远远,岂敢躲在人人可来的院中?所以我若是躲在一个靠得住的姑娘的房间里,他们一辈子也找不到。”

 “你瞧那一个姑娘靠得住呢?”

 “你去办你的事,我有办法。”

 他把刘定华支走之后,立即从后窗翻了出去,离去之前没忘记拾起那张纸条。

 仗着熟悉地形,以极迅速的身法,溜到一座院落中。

 他绕到一扇窗子后面,定一定神,侧耳倾听了一阵,四下没有可疑的征兆,这才松了一口气,设法窥视屋内。

 这扇窗户,不管有没有关上,都难不住他,而他所以如此小心,是因为前院的血案现场,仍留有相关人员,甚至还有东厂的密探隐身监视。

 是以他目下绝不可发生任何意外,尤其是他好不容易又获得老陈的情报线索,更不可失败。

 屋内灯火明亮,他的目光从窗中透入,只见银灯之下,一个妙龄少女正在更衣。

 她这刻不但把外衣了,连内衣也解了一半,出骨均匀的身段。在灯光下,肌肤如雪,令人遐想。

 沈陵心中暗叫声不妙,眉尖为之大皱,但他的目光,却舍不得移开。

 那个女子不知如何掉转身子,竟变成向着窗户。因此,沈陵此时把这个绮年玉貌的美女,一览无遗。

 她以极优美的动作,下了内衣,把另一件宽松的便袍穿上。

 沈陵透一口气,心中暗道:“老天爷保佑,别叫人发现我扒在窗户上偷窥才好。”

 他恨不得赶快进去,为的是怕被人看见踪迹。

 偏偏这个身材健美,面目妩媚的女子,正在更衣。如果他一闯进去,她准会惊得尖声大叫,以致惊动了别人,这便是他不敢贸然入屋之故了。

 现在她虽已穿上衣服,但外间不知有人没有?所以他仍然不能冒失,还须咬牙熬下去。

 那个女子终于走出内间,接着传来杯壶轻碰和倒茶的声音。

 沈陵不敢再迟疑,轻轻揭开窗户,溜入房中。

 他迅既藏身尾的帘幔里,摒气静息等待。

 过了一阵,低微的步声传来,接着听到一声呵欠。

 沈陵从帘中望出去,但见入房之人,只有那美女一个人,此时大为放心。

 他知道自己如贸然出去,那美女定会骇得魂飞魄散。

 因此他低声在帘后叫道:“小芳,别害怕,我是沈陵…”

 那个名叫小芳的美女,仍然免不了吓了一跳。接着看见沈陵走出来,这才透口大气,浮起了笑容。

 沈陵向外间一指,低声问道:“有人么?”

 小芳摇摇头,长长的秀发向两边飞扬,风姿绰约。

 “你怎么偷偷躲在这儿?小莉可知道?”

 “她不知道。”

 小芳咬住嘴,娇魇上的表情,似嗔似笑,道:“不行,她如知道,我定会被别人骂死…”

 沈陵摇摇头,表示不是偷之意。

 “况且陈二爷刚刚遭遇惨祸,你们是朋友,我更不可以跟你…”小芳接着道。

 沈陵焉能不知这个道理?

 在当时的院里,讲究很多规矩,这些姑娘虽是卖笑的女,谈不到贞和感情,但规矩是她们不许与老相好的朋友偷,正如“朋友,不可戏”的道理相同。

 他苦笑一下,在一张椅子坐下来。

 “小芳,我来此并不是要偷香窃玉,虽然我很喜欢你,但你说得不错,现在绝对不行…”

 “那你来干什么?”小芳讶然道。

 她的自尊心没有受到伤害,因为沈陵的话,说得很有技巧。

 沈陵叹一口气,道:“你先给我喝几口热茶,好不好?”

 小芳本来拿着一杯热茶,虽然她已喝过,但这等小事倒不必计较。

 她轻轻啊了一声,走到他跟前,微微俯身,一手按住他的大腿,一手把茶杯送到他边。

 她们受过训练,对于报侍男人都有一套,因此,沈陵尽可以放心,不怕她会把整杯热茶都灌入他嘴巴里。

 而且他这样喝法,既舒服又香,实在是一种享受。

 沈陵鼻中嗅到她的香息,口中喝着又香又热的茶,舒服之余,便不记起早先所看到的丰体了。

 他微微眯起眼睛,端详这个充满青春气息的俏丽的女子,目光移到她高耸的部;恰好从她宽松的袍领,窥见起的白皙香肌,以及一道深深的沟,他赶忙移开目光,以免自己想入非非。

 小芳当然是看出来了,只微微笑一下,道:“别怕,我不会吃了你的。”

 “胡说,男人也怕女人么?”

 “如果你是个无赖,当然不怕。”

 “这样说来,我竟应该遗憾自己不是无赖了,是么?”

 “是的。”她很自然地一摆柳,便坐在他的膝上了。

 小芳的行为当然不是没有把握。要知沈陵英伟拔,潇洒脱俗,加上他们时时见面,笑谑不,是以小芳早已喜欢这个年轻男子。若不是碍于当中有一个小莉的话,她早就勾引他了。

 现在她口中虽然说“不可以”但她的行动,却显然地表示“可以”

 沈陵心知如若处理得不好,她一气之下,可能使他此行目的完全失败。

 他脑子一转,顿时有了计划,当下长长的叹一口气,装出满面忧愁烦恼之

 “你怎么啦?”她惊讶地问。

 “我在本地站不住脚啦!”

 “为什么!”

 “因为有人要杀我。”

 这话若是在平时,她绝不会相信。但刚刚老陈中箭而死,她亲眼所见,印象犹深,影响之下,马上相信。

 “这怎么办?你快逃走吧!”

 “要逃走也得想个稳妥办法,现在对方一定在外面守着。”

 “这话也对,你有什么打算呢?”

 “我想躲到明天半夜再溜出去,当然我不能躲在小莉那儿,免得被人猜到,将我搜出…”

 小芳看他可怜兮兮的样子,有虎落平的凄凉之情,当下不起无限同情,冲口说道:

 “那么你就躲在我这儿吧,好不好?”

 “我来此正是希望你能收留我…”沈陵感激道。

 小芳心中充满了爱意,态度更为温柔地道:“你在这儿一定没事,谁也想不到的,不要说什么收留不收留这种话。”

 沈陵点点头,他虽装出可怜的样子,但举止间仍然十分潇洒。

 小芳更觉得应该义不容辞要帮助这个末路英雄,而且还不能勾引他,否则就变成意义完全不同的一回事了。

 “你离开此地后,将前往可处?”小芳关心地问。

 “我想逃往江南,离此愈远愈好。”

 “今后你恐怕不能再任公职了,你将何以为生?”

 “这点我倒是不担心,我可以到大户人家担任西席混口饭吃,应该不成问题。”

 “说的也是。你今晚够累啦,早些休息。”

 她说罢起身走到边。  M.igEXs.cOM
上章 肝胆一古剑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