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个太阳 下章
第七章 天穹的回响


 秦震被安置在师医疗队病房里,原来准备转院,被他谢绝了。

 经过队长亲自主持检查诊断,认为他是由于神经过度刺,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心脏供血不足,还不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绞痛。从病情来看,不算太严重,但也必须防止恶化。在这种时候,最忌激动、烦恼,队长深知老首长的脾气,于是他就依顺了他的第一条:留在这里不动;不过坚持第二条:必须严格服从护理,安心静养。秦震点头同意了这个决定,因为他需要睡眠,队长还没走,他就闭上两眼,昏昏沉沉睡着了。这一觉整整地睡了一天一夜,等他醒转过来以后,他立刻发觉他所接受的那条规定给自己套上了不易摆的枷锁,他有点后悔了。过惯了紧张生活的人,一旦让他闲下来,他会连手脚都不知往哪儿放。按照秦震的哲理:“人忙忙不出病,人闲才闲出病。”秦震所以坚持住师医疗队,实际上是因为这儿离他的住处近,只要设法回到住处,他就可以铺上摊子、摆开战场,那么他的病也就好了。

 秦震自我感觉良好。

 可是,想下地走走,不准。

 想找本书看看,还是不准。

 严素对他看管得很紧,有一次发现他在小本上记什么,就劈手夺走了。不论他怎样说服,甚至央告,严素毫不让步,她牙齿轻轻咬住下,也不说话,只是摇头。他只好乖乖躺在上,叹了口气:

 “唉!我算个什么病人呢?我住了托儿所了,又赶上你这么个铁面无私的阿姨!”

 说得严素也噗哧笑了,不过,她严守队长的吩咐,尽心看护,决不妥协。不过,看起来,司令员也已“乐天知命”就那么静静地躺着了。

 其实,他心里在翻滚沸腾,那天夜访汉江桥,触景生情,血泪斑斑的往事一起涌上心头。于是一种思想,像一朵小小乌云,在他心里慢慢膨扩大,遮着生命的阳光,变成沉沉的重,他要倾吐,他再也按捺不住…

 严素自有严素的柔情,她在他头桌上,了一瓶红的和白的蔷薇,这两种颜色配在一起,十分鲜悦目,何况花还吐出甜蜜的芳香呢?

 但,正是这种香味,惹恼了秦震。

 他伸手把花瓶推远些,不行,还是香。他就翻过身用脊背对着花,谁知芳香又跟着弥漫过来。

 他一赌气坐起身。

 突然,窗玻璃上传来了丁的雨声…

 意恼人,雨连绵啊!

 他看看屋中没人,就悄悄起来,穿起军衣。

 去推推门,门虚掩着。

 他把门拉开,伸出头看看没人,他就敏捷地冒雨走去。

 他已经走了老远一段路,警卫员小陈突然急急追来,一把抓住他。

 他用力一甩,甩掉小陈,绷住脸说:

 “小陈!有紧急任务…”

 小陈知道他怕严医生,就说:

 “严医生跟我要人怎么办?”

 秦震急得直跺脚:

 “小陈!小陈!…你就说、你就说…”他讨好地笑了一下,拉住小陈:“走,跟我一道走…严医生要问,你就说你不知道,不就完了吗!”小陈执拗不过,只好一面嘟嘟囔囔,一面跟他冒雨走去。

 一回到寓所,他就打电话给作战科要电报。

 小陈硬是不肯,着他躺上去。

 他刚躺下,又要坐起。

 正在这时,他听到门外走廊地板上一路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

 门“蓬”地一声推开,门口站着严素,她面孔煞白,脯一起一伏,气吁,两条眉毛倒竖起来,一脸怒

 “没见过你这样不听话的病人!”

 秦震一时哭笑不得,只好怯怯地缩到雪白的羽绒被子里去。

 严素细心地发现秦震还没来得及换衣服,心就软了。

 她背过身去,让他换上衣服。可是她自己头发还淋淋掉水珠,她也没管,只叹了一口气,坐在边上,把听诊器放在他口上,仔细听了一阵,才缓了一口气说:

 “你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可是在医院里你就是我的病人。我连一个病人都看不住,我还算什么医生…”

 说着,她低垂脖颈,肩头一耸,哭了出来。

 女同志的眼泪是秦震最怕的了,他不知怎样是好。

 幸好这时,陈文洪、梁曙光破门而入,打开僵局,梁曙光首先笑呵呵地说:

 “这不是,我说准在这里!…”

 严素气呼呼地站起来,一扭,背过身去。

 陈文洪连忙劝说:

 “老首长这脾气,我们都知道,住院十回有九回溜号!”

 秦震从枕头上看看大家,半晌没有做声。

 他是心起伏呀!他是心起伏呀!…

 然后,他缓缓说:

 “严医生,原谅我吧!我请求你把我这屋里摆设个病房行不行呢?小陈,开车去,帮严医生把什么什么、医疗用的东西都搬来。黄参谋,你也去跟队长求个情,要惩罚就惩罚我,严医生尽到了责任。”

 “哼,病人都跑了,还尽到责任呢!”

 这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严素就带上小陈走了。

 秦震从枕头上向梁曙光和陈文洪吐了吐舌头,羞惭地笑了一下。

 雨悄悄不停地下着,窗玻璃上遮了一层濛濛雨雾。风吹时,有些大雨珠就像透明的蜂一样悬挂在那儿簌簌颤动。

 秦震艰苦地思虑着。

 屋里三个人谁也没出声。

 一片沉寂,万种心情。

 最终还是秦震望望站在两边的陈文洪、梁曙光说:

 “我知道,你们这几天心里都着块石头,都很不好受…”

 他紧皱眉峰,好像身体里有什么不舒服。

 “我想劝说几句——唉!语言这个东西有时是那样软弱无力啊!…”

 陈文洪的脸绷得很紧,梁曙光却出了情的颤悸,但都不约而同地从两旁抓住秦震的手,他们觉得秦震两手冰凉,他们脸上一刹那间出现了疑惧神色。

 秦震泰然一笑:

 “没得关系…这几天,你们和我都用紧张的工作压制自己,可是,火…火是不住的。文洪!给我垫两个枕头,靠一靠,好受一些。”

 靠了枕垫,扶他坐起,他脸上微微泛出红晕,他开始了缓慢而清晰的陈述。他像下定决心,也许,他经过深思虑,他觉得只有把他那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告诉他们,才能是对他们精神上的支持与援助。他看了看陈文洪,又看了看梁曙光:

 “命运,命运是什么?你可不能不承认这一点,说是什么唯心论哲学。我看没有命运就没有人生的经历,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没有历史。”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又说下去:

 “这几十年,我常常想父亲说过的那句话——那是我在汀泗桥之战左膀负伤后。到了武汉见到父亲,父亲很心疼,也很高兴,他跟我说:‘好啊!你把血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你的生命就扎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革命人的命运就是如此呀!命运,这说的不是命运吗?…’”

 “梁曙光,你想念母亲,陈文洪,你想念爱人——就是这么回事,通过这条线,把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了,就像长江、黄河和这大地结合在一起一样…”他微微息了一下。“历史是无情的,已经发生的事,永远也不能磨灭了,历史也是多情的,不可磨灭的记忆会鼓起人的信念。就拿武汉这个地方来说吧!一次是历史把我们推出去,一次是我们把历史推进来…”

 梁曙光明白,他所说的第一次是指陈独秀违背了历史,历史就抛弃了我们。

 “…那天晚上,我看见我们的战士宿街头,作为统帅,于心何忍!谁是只管付出不要索取的人?就是我们共产主义的战士。我们不是神仙,不是豪杰,是人。人民才是造物者呀!神的创世纪早已过去,人的创世纪已经来临。几千年拦截堵击、荼毒杀戮,任凭哪个帝王将相,也抗拒不了这个真理啊!”他停顿了一下,像在整理头脑里一个思路:

 “我父亲跟我说了那句话以后,没过多少时啊,革命风云突变,北伐志士的血迹未干,屠夫的利剑已经举起。父亲和母亲都是老同盟会员,都是国民中央委员,当然是国民左派啰!可是,这个被蒋介石、汪卫之口口声声尊为‘国元老’的人,在大革命失败那一阵白色恐怖刚刚到来的时候,他…他血洒武汉街…头…”

 陈文洪、梁曙光跟随秦震一二十年,从来没听他讲过这些。

 秦震有点气。他们劝阻他不要再讲下去,可是他们又多希望他讲下去。

 ——是的,一幕历史的怪影出现在眼前。

 蒋介石在上海屠杀武装起义工农的消息传到武汉。

 父亲气愤得胡子角都翘起来,倒背着两手在厅堂里走来走去,脸色苍白。他说:

 “马克思说得多好,梯也尔,大拇指一样的小人物,血洗了巴黎公社。没想到,我秦宙亲眼看到,中国的梯也尔,蒋介石是一个,汪卫是一个,让这些人掌握权柄,国无宁啊!”父亲严峻而锐利的眼光穿过高山大崖,看透一切。

 有那么一天下午,国民中央开会。父亲严厉质问蒋汪郑州会议内容,要求汪卫一字不留,公之于众,汪卫皮笑不笑地说:

 “卫跟随国父…”

 父亲从来把邹容引为知己,他一直把《革命军》一书保存身边。他一听汪卫还在假借中山先生之名,实在怒不可遏,大声喝断:

 “辱,背叛,有人要做娼,有人出卖灵魂!”

 汪卫白净的面皮有点发红,但还是皮笑不笑地诡辩:

 “卫一向遵循遗训,不敢稍有逾越…”

 父亲怒不可遏,拍案而起,手戟口诛:

 “我问你几时动手?联俄联共是中山先生国策,谁也不能破坏…”

 全场鸦雀无声,目瞪口呆。

 父亲奋臂急呼:

 “有血气的人站起来!你要动手,就从我这儿开始吧!”

 汪卫狡谲地装出一副可怜相,嗫嗫嚅嚅地说:

 “革命人人有责,不能意气用事…”

 “我意气用事?我今天不说,明天武汉街头就将陈尸百万…”

 父亲拂袖走出会场。

 那天,父亲穿一件罗长衫,他连车也不坐,右手提起长衫,沿着长街,迈开大步,昂首直前。谁料得到,就在光天化之下,突然响起一阵。父亲猝然倒在一片血泊之中,他举起手,想喊什么,只喊出一句:

 “…救…中国呀!”

 手软弱地垂下去,头一低扑倒在地。

 在那白色恐怖急之中,乌云顶之,有这样一个人,发出这样一声呐喊…

 “想一想,今天的欢呼,不正是对那一声呐喊的回答吗?”

 秦震想得很深,说出这一句话,停顿下来。他早衰的须发很长,两腮布满胡茬,显得苍老、憔悴。

 可是谁也没有劝阻他。连刚刚进来的严素也蹑手蹑脚,不敢惊动他,屏住气息,挤在陈文洪、梁曙光旁边。再后面,是黄参谋、小陈。

 雨之夜,简直变成秋雨之夜,绵、悱恻、凄绝。

 秦震倾听了一下雨声,好像那无边无际的雨声唤起更加沉重的回忆,他慢慢合上了眼睛。

 严素连忙用听诊器仔细听了一阵,不无忧虑地说:

 “首长!你休息一会儿吧!”

 他听了反而张开眼,他觉得严医生经过几夜不眠,倒真正倦容满面,他笑了笑说:

 “难得半闲呀!严素,你想想,对我们当兵的来说,生病就是休息呀!”

 他像父亲对待女儿一样,轻轻抚着严素那纤细修长的手:

 “你熬了几天几夜,倒是该休息一下。”

 严素听了眼圈一红,连忙低下头,然后急急说:

 “我不能,我没事,首长…”听了秦震讲的那一幕悲剧,她心里有多少话要说,但憋在肚子里,又不知从何说起。

 秦震像从一个线团中找出了一线头,既然找到了就往外,然后一点点成线球。

 “母亲。”

 提到母亲,他眼里漾出一种幸福的光彩,十分动人。

 “我还记得母亲,她身子骨有点单薄,可是为人坚强、果断。在武汉,我和真吾一直带了小真真和父亲母亲住在一道。母亲和父亲一样,也是老同盟会员,孙中山亡日本时,他们也在一道,大革命时期,她是出名的工会领袖,整个武汉哪一人不知道陈雪飞?

 “父亲被暗杀,她收敛了尸体,没说一句话。可是,夜深人静时,她放声大哭,哭得那样痛苦,那样悲伤。

 “许多工友听到噩耗来看望她,劝她歇息几天。可是,天一亮她就照往常一样出去奔走了。那段时间,她很少言谈,有时就那样呆呆坐着。只有小真真惹祖母喜爱,她爱真真,真真爱她,深更半夜,真真从睡梦中还叫:‘——我要么!…’母亲每走进家门,必定先抱住真真,亲呀,笑呀,…我觉得母亲心上的伤疤也许就这样慢慢愈合了吧!可是,有一天,她突然跟我念起父亲的一首诗,可惜年长月久我只记得两句:

 $R%大江一任东去,

 笑把吴钩盟死生。$R%

 “那以后多少年,我每一想起,都深深后悔当时没有懂得母亲的心意,——她将不惜生命为父亲报仇雪恨,共死生啊!

 “白色恐怖的乌云愈来愈浓重,愈来愈低垂。”

 “一天,母亲说,‘震儿!真儿!你们要做点准备啊!’志士的坚强和母亲的温柔同时出现在母亲身上,‘汪卫要缴工人纠察队的了!’”

 “‘那么说要下毒手了?’”

 “‘看情形是这样。’”

 “‘那怎么办?’”

 “母亲身站起,昂着头,攥着两拳:

 “‘不——一也不能!我从来鄙视没有骨气的家伙,我不能对汪卫唯唯诺诺,唯命是听。’母亲一阵冷笑,‘头可断,血可不能!’”

 “就在这一天,——也是下着雨(他望了望冷雨敲窗的窗玻璃),白刃相接,僵持不下了。

 “总工会里里外外挤满人,一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声言,要来缴,就自卫反抗。

 “母亲给汪卫打电话,她大声猛喝:

 “‘什么?他不接电话?我自己来见他!’”

 “她咔嚓一声把电话耳机甩在桌上,气昂昂往外走。”

 “工友们包围了她,不放她去,她拉着几个老上友的手说:

 “‘怕什么?留得青山,永埋忠骨,革命自有后来人!’”

 她跳上汽车,径直闯到汪卫的公馆。

 “汪卫从亡国外时,就从心里惧怕陈雪飞,这时,就想方设法安抚她:

 “‘咱们都是同中山先生一道共过患难的…’”

 “‘汪卫!亏你还敢提孙先生,尸骨未寒呀!’”

 “‘夫人息怒,事情总好商量…’”

 “‘夫人!我是谁的夫人?我的先生在哪里?’”

 汪卫见说不服,就提出条款,并且写了字据,签名盖章:

 “‘决不收工会一一弹。’”

 “‘好啊!你要食言,我就公布于天下。’”

 汽车从漾漾雨雾中飞去,又从漾漾雨雾中飞回。就在母亲满怀胜利信心向工友们奔来时,从汽车后面来一,这一打得那样准——它穿过玻璃窗,正打在母亲的头上。司机开车狂奔,奔到工会,跳下车就喊,工人们嗡地一声冲上来,将汽车团团围起,——母亲像靠在车座背上安安静静睡着了,只从额头上沁出一股殷殷鲜血,她已停止了呼吸。

 “几天以内,连遭两次打击,我…”

 秦震合上眼,脸色煞白。

 严素要给他输氧,他轻轻把她推开了。

 “一个大拇指般的小人物呀!…”

 “为了进行最后反击,工人们决定举行大规模追悼会。追悼会在工会召开,人到得很多,哀乐声声,泪雨纷纷。工友们捏住杆子一行行从母亲遗体前走过,大厅里外一片悲恸的哭声,我和真吾侍立在遗体旁边,还有小真真,我的小真真…当一个老同志一把抱住她时,这个孩子没有一滴眼泪,她的小脸白里泛青,瞪着两颗大眼睛,捏住两个小拳头,只说:

 “‘我要报仇!我要报仇!’”

 至此,秦震紧闭双目,咽下一腔苦涩。

 三

 严医生连忙驱赶掉周围的人。

 陈文洪背过脸朝墙站住。梁曙光走了几步,又停下来,拉上陈文洪一起,走到阳台上去。

 严素给秦震输氧、注,她拤着他的脉搏。

 等到缓过来,已下半夜一时。

 雨还在潇潇不停地落着。

 秦震歉然地看了严素一眼。

 严素腮帮上还沾着泪渍。"VNKO" >VNKO

 "VNKO" >VNKO盈科数码手机玩家俱乐部】

 他小声说:

 “医生!…在心里闷了几十年,我决心不回武汉,不再提这些事。现在,回来了,我们回来了…我要把这一切告诉陈文洪、梁曙光,告诉你,严素,告诉你!…”

 通阳台的门轻轻打开,他们又进来了。

 严素哽咽着:“你可不能再激动!”

 秦震连忙说:“激动的事没了。”

 他用目光示意陈文洪、梁曙光走近些。

 “给母亲送葬那天晚上,我的一位老世伯——国民里很有地位的一位元老走进家门,气吁吁地说:‘秦震!局势急转直下了,蒋介石、汪卫联名通令:清、清共…街上到处在抓人…’”

 一阵阵撕裂夜空的声响得愈来愈紧。

 “‘你们只有一条路——武装起义!’”

 “‘组织上已经做了安排,通知我和真吾立刻从这儿转移出去,参加起义,只是着急真真这个孩子还没个着落…’”

 “那老人一把把真真搂在怀里。‘事急矣!你们快快走吧,我还没有第三代,从此,真真就是我的亲孙女,我扶持她长大成人,你们再团圆相聚。’”

 “我和真吾,又感激、又悲恸,真不知说什么好!”老人家气得颤抖地说:

 “‘这是生长过屈原的土地啊!这是生长过屈原的土地啊!不论付出多少鲜血,多少尸骨,有一天你们会回来的,走吧,我在这儿他们不敢动手,你们快从后门逃走吧!’…”

 “那是多么漆黑的夜,血雨腥风未有涯的夜啊!”“我和真吾踉踉跄跄,泥一脚,水一脚,按照指定的秘密联络点,就到咱们那天晚上去过的汉江引桥旁第七家棚户,接上联络暗号,没有灯光,没有人声,漆黑的夜幕下看那人模样是一个踏遍长江万里的老手。他带领我们两人,到汉水岸边,跳上一只木船,用篙一点,就划过江面,在江心搭上一只小火轮,顺东下,到了九江,赶往南昌…”

 秦震像把一切要说的都说完了。

 他就着严素手上喝了一玻璃杯水,严素在水里调了小量的镇静剂,他躺了一会,像自己对自己说:

 “分手的时候,小真真哭得厉害呀,那真是撕裂人心的哭声,撕裂人心的哭声啊!我心上这一条伤口,几十年也没有愈合过。这就是一个人的命运。”

 他忽然瞥了严素一眼:

 “这不科学是不是?——可是,人的生活经历中有些事就是不科学呀!…唉!”

 他完全沉入自我思索:

 ——屈原!屈原!——九巍山的风,汨罗江的泪,庭湖的波涛,云梦泽的水…

 秦震的病确实好了,他又潇洒自如,谈笑风生了。

 可是,陈文洪满面通红,无限怅惘。梁曙光从心里更加敬重自己的老首长,他明了梁曙光、陈文洪各有各的痛苦,他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引导他们、鼓舞他们,严素的泪水一直不干,她钦佩秦震、同情陈文洪、敬爱梁曙光。

 严素在想:

 ——白洁能找到吗?

 ——老母亲能找到吗?

 凭着女的聪慧和机敏,她从很偶然一句话里,知道在梁曙光的故乡,他有一个女朋友。她不知为什么想到这里,有些惴惴不安。她极力驱逐这些杂念。她认为,自己,作为晚一代的人,她应该用全部精力、全部柔情,抚慰他们心灵上的创痛。她受了这些品德高尚人的感染,她立志使自己成为高尚品德的继承者,——这是一颗多么年轻的而又充满巨大母爱的心啊!但,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这时,她无论如何不能不为他们(不,也为自己)而情战栗呀!

 秦震微微一笑,打破宁静的空气:

 “哎呀!天已经亮了,小陈!快打开门,让长江上的风吹进来吧!哪怕带着风、带着雨。长江的风吹了几万年,几亿年,今天,终于吹出了今天。”

 小陈一打开通阳台的门就叫了一声:

 “呀,雨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去了,现在,真好看,蓝色的晨光,还有朵红色的云!”

 “诗人!你别做诗了,让我看看。”

 他们扶着他走到阳台上。

 江风那样温柔,

 晨光那样温柔,

 红霞那样温柔。

 四

 阳光灼灼,晴空万里。雨水把一切都洗得那样清洁,连天上一朵朵白云,长江上闪闪摇的波涛,来来往往的航船。就像曾经刮过一场巨风,从这儿卷走了污秽、辱、沉疴、巨痛,一切一切都显得更加鲜亮,更加洁白。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洗三次,在碱水煮三次,我们就会干净得不能再干净了。”一个污秽的城市获得了圣洁,一个古老的民族获得了光辉。好像历史从这儿开始的,又回到这儿来歇一下脚,好迈上新的途程。满街都飘扬着红旗,就像南方的夏天鲜花遍野,这是每个人怒放的心花呀!从解放之起,这种热就在酝酿,升发,于是在六月中的一天,武汉市整个投入一场大狂中。

 秦震坐吉普车到庆祝大会的会场上来。可是在离会场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的路上,已经拥挤得水不通。秦震在病中得到了休息,就像这雨后初晴、阳光四的天空一样,现在是通体光辉,神采奕奕。他衣着整洁,军衣和军帽都是新近洗烫过的,格外地整洁合体,一颗红帽徽,使他显得如此年轻。他不准警卫员给他开路,他就在人群中挤来拥去,就像扬子江中的一叶扁舟,一任风吹打,潇洒自如。他进入会场,会议已经开始了,人们把他领到木板搭的讲台上去,坐在竹椅上。他先听到一个洪亮的声音在讲话,后来,又给一位参加过“二七”大罢工的老工人所吸引。这老人高高举起双手,像是要让苍天听到,他声嘶力竭、痛哭失声。会议主持人宣布解放军代表讲话,秦震立刻站起来,他的皮鞋后跟踏得木板卡卡响,径直走到台口,会场上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他的两腮绷得紧紧的,他的两道目光像闪烁的电火一样扫向会场,他把两只袖子都到胳臂肘上,他的全部炽旺的生命力从他中迸而出:

 “武汉的乡亲们!二十二年前,蒋介石、汪卫,想把我们一脚踩死地下,我们共产人,在这儿!就在这儿!”他手指向地面一指:“宣了誓,我们一定要回来的,现在我们回来了,武汉的父老兄弟姊妹们!你的亲骨亲儿女,你们的子弟兵,红色的子弟兵回来了!…”

 他无法说下去,因为他的话给沸腾的轰声所倒,全场的红旗都在摇动,全场的人声都在呐喊。这时,从人群中挤出一个黑脸盘的高大汉子,一个箭步跳上台,秦震刚转身,还没来得及走开,这人用蒲扇般大手推开秦震,他说:“让我讲几句话,我憋了几十年了——死了成千上万,才活下了我一个——我不替那些不能再站到这里来的人讲几句心里的话,谁来讲?…”可是,他的话噎住了,他用右手重重捶了一下膛。“我们武汉工人是宁肯站住死,不肯跪着活,我们站啊、站啊、站住了!…江岸的工友们让我说一句话:我们没有忘记江岸的历史,‘二七’的英勇搏斗!白崇禧要炸毁所有机车,我们把机器、零件都秘密埋藏起来。我们三天三夜没合眼,直到冒险穿过警戒线,把一辆一辆机车疏散到远远、远远的地方去。我们的工友实在支持不住了,机车一停,一扑就趴下动不了了…就因为、就因为我们是江岸的工人,我们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来了今天,我们下定决心要大干快干,给活着的人干一份!还要为死了的人干一份!…”

 如果说,秦震点了一把火,这个江岸工人就把火扇得燃烧起来。这个沉着、干、讲话鼓动很强的人,使得整个会场都像大海漩涡一样回环,从人群中发出一声声呐喊,一个点地喊这个人的名字:

 “梁天柱说得好!”“梁天柱说得好!”“梁天柱说得好!”坐在部队前头的陈文洪一听这名字,立刻想这就是开着第一辆机车送他跟前哨部队进武汉的那个人。他正想告诉政委,政委却猛地站起来,不知怎么一刹那间站立不稳,摇晃了一下,随即冲到木板台上,猛扑过去,一把抱住梁天柱,叫了一声:“天柱兄弟,是你,是你,是你呀!…”梁天柱一下愣怔住了。梁曙光喊道:“我是你的曙光哥哥呀!”梁天柱一头栽在梁曙光怀里。两人就在台上紧紧抱在一起,泪满面,泣不成声。这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一幕,把会场的气氛推向高xdx。全场的人都哭了,一个跟一个抢上台去,表白心意。一直到太阳已经失去了人的暑气,江风带来傍晚的清凉,庆祝游行的队伍才开始活动。为了梁曙光和梁天柱骤然相聚,秦震、陈文洪、严素都激动万分。他们大踏步走在这队伍前头。像是被旋风吹出来那么多人,奔跑着,呐喊着,游行的人愈聚愈多,队伍愈来愈大,像是冲破堤坝滔滔而下的漩卷洪,随着它的是红旗飞舞,喊声震天。顺着中山大道走到江汉路一带,天已黑了下来,不知什么时候,从谁的手里传递过来一只竹篾火把。秦震捋起袖口,高举着劈啪作响、火光熊熊的火把。于是,一转眼间,成千上万把火把都亮了起来,把整个武汉一下照得如同白昼,天空染得鲜红鲜红。大街小巷,人如涌。地面上都是人,都是火把;楼窗上、屋顶上都是人,都是火把。火把是太阳,千千万万只火把是千千万万个太阳,火焰的呼啸声、歌声、笑声旋卷成一团,在红色海洋上,发出万丈光芒。秦震乐得不知怎样好,笑得不知怎样好,看看这边,看看那边,他一会儿向楼上挥手,一会儿跟着人群歌唱。他像一株给太阳照得鲜红通明的大树,在这广大无垠的森林中,它和所有的树联合起来,枝叶扶疏,风摇。他什么也没有想,什么也不能想,他的心和整个大武汉千百万人的心溶合在一起了。他不知道梁曙光到哪儿去了,他不知道陈文洪到哪儿去了,只有警卫员小陈紧紧跟在他身边。他的脸上忽悠忽悠地闪着火把的火光。他又回到忘我的年青时代,听到北伐军齐刷刷的脚步,高唱着:

 $R%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奋斗!齐奋斗!

 …$R%

 喉咙喊哑了,喉咙真的喊哑了。难道历史的时针拨转回去?不,不可能,秦震心里另外响着一个声音,像有什么人用力地掀动一页书,而这书页发出清脆动听的声音。是的,历史掀到了崭新的一页,黑暗沉沉的东方破晓了,一颗灿烂的太阳从乌云缭绕中颖而出,飞升而起了。火把!火把!火把!太阳!太阳!太阳!

 秦震只顾向前走,小陈突然附耳说道:

 “史司令在招呼你…”秦震掠过万人攒动的人海,看到史占司令员站在一处高台阶上朝他招手。

 他挤出人群,人们拥挤着,冲撞着他,他好不容易挤出人群。

 他走到史占跟前,已经衣衫透,大汗淋漓,但,他在笑,还不断转过身来向狂呼的人们挥手。

 史占一把拉住他:

 “心绞痛,可经不住这样激动呀!”

 “不是激动,是欢喜…”

 秦震没说完,史占就拉他:

 “走!”

 “到哪儿去?”

 “我给你找个好地方去!”

 几辆吉普好不容易穿过人群,开到江汉关大楼下。

 他们跳下车,这时江汉关钟楼上一阵嘹亮悦耳的钟声,正好敲了十一下。他们攀上楼顶一看,沿着长江两岸全是火把,像两条火龙,宛转、燃烧。近处,火光熊熊,像一片飘摇飞的红霞,火把一直迤通向远方,愈远愈细小,像两条弯弯曲曲的串珠,闪着金黄亮点。这一切火的光影都倒映江中,在急速漂流的江涛之上,有如随波起伏、群星飞舞,一时之间,天上地下,仿佛都变成一片火的飞腾、火的旋卷。将重重夜幕照得雪亮,把扬子江水照得通红。这壮丽的景,真是夺人神魄呀!

 “老秦!你记得泸定桥吧!”

 经史占一提,往事立刻涌上秦震心头。

 “那可是个难忘的夜晚,大渡河像亿万沸腾旋转的漩涡,直泻而下,泸定桥要给敌人卡住,红军就会全军覆没。”

 “敌人想让我们重演石达开的悲剧。”

 “做不到,那只是痴人说梦而已。你记得,急袭刚开始,天不作美,就下起大雨,满地泥泞,寸步难行;你记得,朱德同志指挥河西一路,刘伯承同志指挥河东一路,都点起火把!”

 “对,我在河西这路先头部队里,大雨倾盆,伸手不见五指,正无可奈何,看见河东那面点起火把,一支,又一支…”

 “对呀!你说得对,我在河东,是我们先点起来,你们紧跟着也点起来了。”

 “好腾哟!夹河两岸,火光烛天,齐声呐喊,互相呼应,硬是抢下了泸定桥…”

 “那是我们工农红军生死存亡的决定的一战呀!”

 “那是我们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决定的一战呀!”

 两个老战友,你一言,我一语,使得这眼前熊熊不息的火龙,具有了历史的内涵和无穷的深意。

 这是一道滚滚而下的火的巨

 这是一道滚滚而下的历史的巨

 史占不无感慨地说了一句:

 “龙腾虎跃,天上人间啊!”他们一直立到夜气袭人,江风拂面。

 火把似乎稀少了,不过,这儿一堆,那儿一堆,还在闪闪发光。

 他们含深情地向那些火把依依不舍看了几眼,然后下了楼。

 黄参谋招呼秦震登上吉普车,黄参谋问:

 “回家?”

 “好,回家。”

 可是,车行驶一阵,他那昂奋的心情,似依然不能自己,他又命令:

 “到梁曙光那里去!”

 吉普车又调转头朝另一方向驶去。

 这大江之滨气候变化真大,黎明之前,江风峭劲,带来阵阵凉意,几个人都不觉打了哈欠。

 秦震又一挥手:

 “不去了,回家!”

 五

 这一夜,秦震、陈文洪、梁曙光都没有睡着。

 秦震从沸腾人海里一回到悄无声音的住处,特别是这一片白色的墙壁、家具,使他感到像落雪的森林一样寂寞难堪。小陈关闭了所有电灯,只留下头台灯,他退出去了。秦震坐在那里,却连一点睡意都没有:

 唉!这也是一种老态吧!神经一兴奋,就安静不下来!

 他像要驱赶什么,挥了一下手。

 可,这是什么日子,又怎么能睡得着呢!…

 他渐渐陷入沉思,每一家人回到自己家,难道就能睡得着吗?就是小孩子,小孩子也会吵着还要一支火把呀!

 火把!

 火把!

 南昌起义后,跟随朱总司令上闽西打游击,他和丁真吾不就两个人举着一支火把吗?

 这时候,她在哈尔滨干什么呢?

 松花江解冻的日子过去了,融雪的黑色泥泞大地该已晒干了,柳树飞了花,紫丁香飘散着浓香,高大的俄罗斯马拉着黑色双轮马车在石头砌的马路上,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布谷鸟的啼鸣多么惹人愁思啊!

 他想起在北京分手前,两人握着手说过:

 “我们应该一道回瑞金去。”

 他们俩都是浏人,而不是瑞金人,可是“瑞金”——一提起它就想起那个年华似锦的时代呀,瑞金是他们真正的家!

 现在,她在做什么?下半夜了,她也许在酣眠?也许在思念?

 也许,她戴着老花眼镜,披着线衣,坐在书桌前,从报纸上剪下有关华中前线的新闻吧?

 这已成为他们共同生活的一种习惯,爱情的标记,凡是登载有关秦震正在那儿战斗的战地新闻,她都仔细剪下来。她已经贴了几十大本,装满一大木箱。她说这是为了他老了不能动了,写回忆录用。其实,做这件事本身,对于她来说,就是爱情,就是幸福。

 也许她坐在柔软的皮沙发上在凝眸沉思?

 想到这里,他心里突然漫起一阵热

 他知道她珍藏着一张早已变黄了的照片,他、她和小真真。

 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漫长的二十多年过去了。在最困苦的时候,她把什么都扔了,只留下这一张发黄了的照片,很少拿出来,只背着他,一个人,才仔细端详,而后仰头张望,而后泪水涟涟,一个母亲的心呀,这心里容纳了多少泪水?多少辛酸?

 在学生面前,她是一个矫健而又严厉的女院长,短发在军帽里,间扎皮带,她的风度、她的神姿,经常引起女同学议论、倾慕。她年纪不小了,但声音还十分清脆,目光还十分锐利。只要她一声口令,学员们就站得像一线一样整齐。可就是这样一个“女军人”、“女革命家”、“大姐”——也有着似水的柔情啊!

 想起丁真吾,这是很自然的事,正如人们所说,无论远在天涯海角,无论遇到最悲伤还是最幸福的时刻,都会首先想起最亲的亲人。

 秦震从藤沙发里缓缓站起来,走向浴室外边那个小屋。他实在不大喜欢那豪华而高雅的客厅,豆青磁瓶台灯从淡黄丝绢罩下衬出金黄的光亮,粉红色花岗石砌的壁炉,水晶般垂下来的吊灯…在那儿,会客、开会都行,可是一个人认真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就不行,就得到这半间小屋里来,这儿非常简朴,一张笨重的槲木桌子,一把笨重的槲木椅子。他坐下来,慢慢戴上老花镜,嘴边掀出一丝微笑,心里说:这样的日子,这样的时刻,咱也该叙一叙心情了吧?…他要给丁真吾写封信,可是写了半天,写不出来。写什么?从哪写?写腾?写火把?…突然“啪”的一声响,他把那支在太行山作战时从战场拾得的又又大的橙红色派克自来水笔放在桌上,——他知道,她最关心的是小真真的事,话虽然没说出口,但她满怀希望打到国民地区能找到她。可是,现在怎么办?提还是不提?…他又变成一个“老人”了,他搔了搔灰白的鬓发,缓缓站起来。通阳台的门开着,一阵阵的凉风吹得白纱窗帘微微拂动…他又走向客厅,在铺了地毯(竟然也是白色的!)的地板上走过来走过去,他的颀长的身影,一下投在墙壁上,一下投在地毯上,来回地移动…

 陈文洪躺在美国钢丝行军上,背靠着高高一摞棉被、大衣、风衣,他两手垫在脖子后面,拧住双眉,像个石雕,纹丝不动。

 但是,他的灵魂像云雾一样在翻腾拂

 自从在监狱里没有找到白洁,陈文洪的内心充满了痛苦,但是他没一滴泪水,他不是那样的人。当他在延安和白洁分手时,没流泪,在东北收到她那封充满柔情意的信时,没流泪,当秦震告诉他白洁在监狱里时,没流泪,他有的只是无边的惆怅、苦恼、愤恨。这样,就在他心里憋了一股闷火,这火,仿佛时时刻刻都在炙烤他,烤干了他的血,烤焦了他的肌肤,烤疼了他的肺腑。他做过各种各样的梦,梦到一下和白洁骤然相遇,他笑着醒来;更多的时候梦到可怖可怕的事,他一把掀开被子,起走来走去。他宁愿把苦痛深埋中,也不愿把苦痛宣人前,他尽力在回避着人——包括梁曙光。不,不是这样,他像一只搏伤的猛兽,他要默默干心上的伤痕血渍,他时刻准备再驰骋原野,猛烈出击,可一时之间又找不到搏击的对手。

 今天下午庆祝大会会场上那激动人心的一幕使他难忘。

 他为梁曙光寻到了弟弟梁天柱而高兴。

 可是,当他把部队从狂里带回营房,他检查了值星官,检查了岗哨,自己一个人走回住舍时,他却被一种异样的孤独感攫住。每次出营房,进营房,陈文洪、梁曙光都是形影不离,而今天剩下他一个人了。是的,他确实为梁曙光高兴,不过这高兴转回头又刺痛了他的内心。梁曙光总算找到了弟弟,白洁可一点线索也没有。他有一桩不敢想、也十分不愿想的事,思路只要一转近它,他的头发就炸起来,心就进了冰窟。

 他不能自己沉落。

 他知道自己必须住。

 他想问一问梁曙光,老母亲到底怎么样了,可是他又不能在这时闯到梁曙光房里去,因为两个兄弟正在亲密倾谈,虽然只是一壁之隔,他只好熬受住黎明前的寂寞,凝然不动,想着,想着…

 梁曙光和梁天柱是亲兄弟,可是相处时间很少。由于妈妈夜不停地浆浆洗洗、补补,还养不活一个曙光,天柱从小就送到鄂西老家姨母家里,任由他风里雨里生长。到曙光出走,天柱才回到母亲身边,当路工,当司炉,当司机。十几年,三千几百个夜的事从哪儿谈起?曙光急切地问母亲,天柱跟他讲了下面一段事。

 那是曙光走了不太久的时候。

 母亲在街上和常来家里找曙光的地下同志相遇,她找到了组织,她平静地说:

 “曙光走了,他的事让我接着干吧!”

 她利用经常出入富户、洋人家,取衣物、送衣物的方便,担任了地下交通,特务一旦盯紧,她便找个洋人家躲过去,从而避开特务的跟踪。

 有一回,轮着天柱上早班,天还没亮就翻身起来。

 一看,母亲头枕在手臂上,在桌上睡着了。

 蜡烛化成一片溶,一小短短灯奄奄熄。

 一本书,

 一张纸,

 母亲手上还捏着一寸长的小铅笔头。

 她觉得当交通不识字不方便,她悄悄学书识字了。

 天柱没惊动老人,吹熄灯,悄悄掩门走了。

 后来谈起这事,母亲还羞得脸红呢,拉着天柱的胳膊问:

 “你说,望七十的人了,还能识得字吗?”

 “怎么不行,我不识字,往后还要娘教我呢!”

 母亲笑着打了他手背一下。

 风声一天比一天紧了,便衣特务经常来搜查,一时之间,谣言四起。有的说:“梁曙光当了共产的大官,怕梁家母子俩光景不好过呢!”是的,在江汉引桥棚户那儿呆不下去了,不久,组织上通知转移。母亲还舍不得那个破家——走一步回过头看一眼,说:“怕曙光回来找不着…”到了反饥饿、反迫害斗争的烈火燃烧,风声鹤唳情景下,有一天,组织上让她送一包传单到江汉路一家商号,交给一个人。可是,到了那家商号门前,那里正挤满军警进行搜查。她心里咯噔一声:糟了,关系接不上了,怎么办?她很镇定、很机警,那一带正好是闹市区,她就往人群稠密的地方挤。谁料因为她向内张望了一眼,已被埋伏在路边的便衣特务发现,几个人贼头贼脑,紧紧盯牢她。转来转去,摆不掉。那特务打了暗号,从那商号里奔出一批军警向她扑来,她知道她已入罗网,魔掌难逃,她,这个望七十的、又瘦又小的妇女,一下解开衣襟,把藏在那里的一大包传单,敏捷地解开,猛一下往人堆里扔去,她拼着性命大声嘶喊:

 “乡亲们!好人们!你们看看吧!乡亲们!好人们!”

 她指着蜂拥而来的那些狐群狗

 “你们的日子不长了,天快亮了,我就是梁曙光他娘,你们抓我吧!杀我吧!我儿子会回来给我报仇的…”

 梁曙光听到这里,焦急地抓住天柱两手问:

 “娘怎样了?”

 “娘被捕了。”

 梁大娘,梁大娘,武汉谁不知道有个梁大娘。

 她年青时有一头乌黑油亮的好头发呀,

 她年青时有一张俊秀红润的脸膛呀,

 她年青时有纤纤十指,由于不断地浆洗补缀,每个手指头都磨破了呀。

 可是,现在她老了,不过,在那一刹那间,她又突然变得年青起来了。

 梁大娘被关押起来,群众中展开了规模浩大的声援运动。连武汉最出名的大律师都亲自出庭为她申辩,她终于获得释放。

 “释放了怎样?”

 “她还继续斗争。”

 “我是问你现在她在哪里?”

 正在这时,房门上起了敲门声音。

 梁曙光看看表,离吹起号还有半个钟头,他寻思陈文洪也许有紧急事要跟他商议。

 谁知还没来得及动,门已“呀”的一声自动推开了,站在门口的是秦震。

 秦震通宵未眠,从阳台上看看,蒙蒙黑暗的东方已绽出一片胭脂红的曙,云雾笼罩,时隐时现,他就走下楼来。长江好像慵懒沉眠不作声响。梧桐树发出的青气,从叶子上落下夜雾凝成的水珠。他在前边,警卫员在后边,一直走到梁曙光门前。

 当他听梁曙光、梁天柱从头数说一遍完了,他一手拍着梁曙光,一手拍着梁天柱说:

 “你们有一个好母亲,她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骨啊!”当他们在这里这样谈着时,母亲正隐蔽在鄂西乡间,那儿暂时还是黑暗沉沉,有待光明泻入。  M.iGExS.cOM
上章 第二个太阳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