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迷侠记 下章
第三十九章
轿子拐了七八道弯,终于停在了林氏医馆的门口。叶士远下了轿,命轿夫在门外候着,便敲了敲院门。

 无人答应。

 莫非林处和病得已深?不醒人事?

 院门并没有锁,敞着一道,叶士远只好推门而入,客厅无人,庭院萧条,正是午饭的时间,厨房里烟火寂寂,一副冷清的模样。

 他走进内室,又敲了敲门,却听见门内有个低沉的声音,咳嗽了半晌,问道:“是谁?”

 “叶士远。”他道。

 “是叶老先生?”慕容无风正睡得头昏脑涨,一听了这个名字,却又醒了一半,道:“请稍等,我…我这就起来。”

 他更了衣,坐到轮椅上,打开了门。

 叶士远只见一个脸色苍白,模样却极清秀英俊的青年,长臂细直着身子,坐在一张巧的轮椅之上。似乎极为畏寒,在这初的天气里,他下半身还盖着一条毯。

 叶士远谢了座,看着他,道:“林先生不是北方人?”

 “嗯,原是客寓此地,混几个钱房租而已。”

 “中原人才济济,老夫早有所闻。方才看了林先生这张方子,高明高明,佩服佩服。““叶先生的《叶氏脉读》晚生曾再三细读,实是传世之作。尤以第六第七卷脉法最为到。发人深省,今相见,幸何如之!请稍坐,我去泡茶。”

 他这一说,正中叶士远下怀。原来这两章最有创意,他亦深为得意,顿时感到心恬意恰。

 他转动轮椅,往一旁红泥茶炉添了几粒香炭,放上茶壶,又用清水洗了两个茶杯。

 叶士远见他微一俯身,一只手便要紧紧地扶在扶手上,行动甚为不便,心中不暗自叹息。

 “晚生闻得先生一向在秦凤一带行医,为何却到这里?”慕容无风问道。

 “唉,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得罪了官府,便逃到了这里。好在这里住的都是得罪官府的人,无非是些倒台的政客,失意的文人,地虽偏僻,亦全非蛮夷之地,老夫倒是如鱼得水,其乐融融。只是林老弟高才,就方才那一张方子,老夫一看便知不是凡人之手。只是偏居漠北,于中原之事倒是越来越生疏,敢问老弟家居何处,馆落何方?”叶士远笑了笑,道。

 慕容无风明白医林人物,天底下厉害的,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而林处和这三个字实在是太陌生了。便道:“晚生家居江东,世代行医,谨尊家训,述而不作,是以没没无闻,只是一般的郎中而已。”

 叶士远点点头:“江左才俊,代有名家。藏龙卧虎,不邀名利。非象老夫这样的野人可以管窥蠡测。所谓‘务正学以言,不以曲学阿世。’中原正学,老夫向往以久。”

 慕容无风道:“老先生不必自谦。《叶氏脉读》必将名垂医史。”

 叶士远道:“老弟住在中原,可曾拜望过云梦谷的慕容先生?”

 慕容无风正在喝茶,听了这话,差一点呛住,连忙道:“不曾。晚生行动不便,很少外出。这一次…这一次远行实是应友人之请。”

 叶士远叹道:“老夫倒是极想见他一见,问问他的《云梦验案类说》续编什么时候出来。只可惜我前些日子听了一个消息,说他几个月前已突然去世。云梦谷为此举办了隆重的葬礼,杏林同仁闻之,纷纷前去吊唁。真是天妒英才,可惜啊可惜。”

 慕容无风只好也跟着道:“可惜可惜。”

 暗想荷衣把蜀中唐门搅得一团糟,又抱着自己从悬崖上跳了下去,只怕有人看见。云梦谷当他们双双去世,却也并不奇怪。

 叶士远道:“我也派了一名不成气的徒儿前去,走到那儿大约也要四个月。顺便看看云梦谷里可还有些他未写完的新书没有。”

 慕容无风道:“啊…这个只怕没有。不过那里还有一位蔡大夫和陈大夫,也时时写书的。”

 “当然当然,老弟说的是蔡宣和陈策罢?小蔡我以前还见过一面呢。那小子眼高于顶,他爷爷和我说话还客气几分呢,他说话却一点客气也不讲。气得我要死。年轻人,恃才放旷,一点法子也没有。唉,怎么说呢。这小子还真聪明。他的《澄明医解》和陈策的《蔚风三笈》在内科和杂病上算是很有见地的了。当然比起慕容无风的那几本书——听说他年纪很轻,跟老弟你差不多——还是差了一大截。我看他也是没找着比他更聪明的学生,嘿嘿。”

 慕容无风淡淡一笑,低头不语。

 叶士远又道:“听说那里还有一位幼科和妇科都很有名的吴大夫。”

 慕容无风道:“嗯。是吴悠。她也写过一本书。”

 “读过读过,《幼科杂论》嘛。听说吴大夫长得极美,平生最崇拜她的老师慕容先生。那本书的序里,有一大半尽在夸她的先生,我刚读的时候,还以为这书是慕容先生帮她写的呢。人人都说她早晚要嫁给他,却不知慕容先生去世之前,她究竟是嫁了还是没嫁?”

 慕容无风暗自庆幸荷衣此时不在身旁,不然她听了,非跟他没完不可。

 原来这叶士远乃是西北名士,少有文名,自视甚高,虽出生名医世家,颇受薰陶,却始终不肯以此为正业。不料,科场黑暗,屡试不弟。这才一怒之下放弃了举业,专心作起了大夫。来了这里,远近内外,在医术上跟他相提并论的,连一个也没有。见了慕容无风,见他是行内之人,水平也不在他之下,顿时觉得得了知已,不喜出望外,便把这多年不谈的行话,医书优劣,杏林掌故,对着他大谈特谈了起来。一直洋洋洒洒,讲了一个多时辰,还住不了口。若不是看着慕容无风身体不适,他只怕早要和他“抵足而眠,颤烛夜游”了。

 慕容无风却偏偏是个寡言少语,不喜和陌生人交谈的人。他只有在荷衣一人面前才活泼自在,敢开些大胆的玩笑。见了同行,他却总是一幅言语审慎,公事公办的样子。

 快近掌灯时分,叶士远这才告辞,回到家里。却又想到慕容无风孤身一人,病倒在异乡,不胜唏嘘,赶忙叫童子送来一盒精致的糕点和几样治风寒的药丸,又约他隔病好一定要到传杏堂来与他的几个弟子们小聚“亲聆謦劾”慕容无风虽不喜热闹,见老先生盛情如此,而自己也是长夜难眠,实难打发,便如约而至。

 由是,五个月一晃而过。转眼间便已到了八月初。北这时的气候,早已热得与江南没有任何分别。“林氏医馆”的生意却是门前辐辏,一忙过一。慕容无风不愿抢了林先生的生意,加之自己身体虚弱,不耐久劳,便将诊费一涨再涨,以期减少病人。却不知他医术太高,一传十,十传百,他号一次脉要收五十两银子,大门外的病人还是有增无减,给起银子来也是越来越大方。他干脆在大门外贴了一个告示,言明自己一天最多只看十个病人,绝不多看。开头大家还只当他是玩笑。诊费要得这么高,不挣白不挣嘛。不料,告示一贴,看完了十个病人,虽还是中午,他便将大门一关,任你在门外苦硬泡,绝不理睬。慕容无风的脾气,大家这才明白。

 万员外倒是时时过来寒喧。原来他见慕容无风的生意颇佳,立时在医馆的旁边开了一个饭馆,又将一个后院空出来,做了个简易的客栈。生意也是一好过一。对慕容无风愈发关照了,不仅要自家的保镖将慕容无风的小院也当作保护之列,还几次三番地要送慕容无风几个丫环小厮。

 “兄弟,不是我老哥说你一句。你的医务明明忙得连杯水都喝不上,身边却居然连个应门的人都没有。一三餐,还要你老弟亲自持,连打水洗衣也不肯让别人帮忙。你老弟只动动手指,一就挣五百两银子。还是一幅爱挣不挣的样子。说出去,关外的响马都要眼红。那小厮值几个钱,五两银子就可以买个机灵的。你那手指,戳在哪儿,哪儿就变成白花花的银子,那是多金贵的东西!偏偏每天还要用它切菜,洗衣。你的腿也不方便,哪一回不是累得气吁吁的。那些活儿,让丫环来做,保管又快又好。干脆,这么着得了。我送你两个丫环一个小厮,好不好?丫环管洗衣做饭,按捶腿。小厮应门接客,跑腿买物。你又不是养不起!我送给你了,明就给你送过来。”

 慕容无风慢地道:“万兄的好意我领了。我真的不需要。”

 万员外冲他挤挤眼,悄悄地道:“你夫人呢?我怎么好久没见她了?”

 慕容无风道:“她回娘家去了。”

 万员外道:“这话不是亲兄弟,咱不和你说。我有个侄女儿,家里很穷,但人漂亮。我看你也是个本份的读书人,又能挣钱,将来一定饿不死她。我去给你说说?做个小妾?”

 慕容无风更是把头摇得跟拨鼓似地:“不敢不敢。我天生惧内。老婆知道了会杀了我的。”

 “哈哈哈…女人嫁了你,那才是福气。”知他一向不肯,万员外也不介意,开了他一通玩笑,笑哈哈地走了。

 傍晚时分,镇子里早早地点起了晚灯。家家炊烟袅袅,一幅祥和的景象。慕容无风吃了晚饭,自己洗了碗,又洗了澡,便斜倚在窗前的软榻上,默默地看着窗外四角天空中的几粒星光。庭花早已开放,绿树如荫,给这方小小的院落带来一股清凉之意。

 他慢慢地喝了一口茶,体会着这难得的北方夏夜。

 在温暖的季节里他总是精力充沛。他一生中大多数写书的时间都在夏季。而小镇的人情温暖,更让他觉得日子并不孤单。且不说时时过来关照他的房东,只要他开口,万事莫不与之方便。就是叶士远,也是三天两头地带着弟子们过来聊天,谈医务。两人互相钦佩,越谈越拢,竟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合作写了一本关于西北罕见药材的书,慕容无风坚持将它命名为《传杏堂本草集录》。上个月刚付版印刷。前几,叶士远将一本泛着墨油香气,首页上署着“叶士远、林处和”字样的书到他的手中,洋洋得意地道:“林老弟,这一回你可是犯了家训哪。明明说‘述而不作’,你在我们这里,可是‘又述又作’。回去给你父亲听见了,还不家法伺候?”

 如若两人有五天不见,慕容无风倒没什么,叶士远必想得慌,必要寻个理由拉他去酒馆喝酒,或是去路边的小摊小酌。一行人醉醉醺醺,就着豆干,花生米,回香豆,便能聊到天之将白。

 他渐渐觉得和一群人在一起,时间过得很快,也不需要想太多,笑着闹着,便过了一天。这样的日子,他以前从不曾有过。现在想起来,却也不坏。

 只是每夜深人静之时,他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荷衣,一想到她,脑海里的记忆便翻滚了起来。他记得和她在一起的每一个细节。她的衣裳,她的眼神,她的玩笑,她的手…她睡觉的样子,吃饭的样子,洗衣裳时的样子…

 倘若有哪一处的记忆有些模糊,他甚至会努力地将那模糊之处想了又想,忆了又忆,直到每个细节在他的脑子里清晰了起来,这才作罢。

 有时他会为她在某一件事里究竟穿着哪一条裙子,裙子上的钮扣是什么样子,花边是绣在上边还是下边而绞尽脑汁。他于是乎怕忘了,便在宣纸上将她画下来,一连六幅,全裱好了贴在卧室里。又怕给叶士远瞧见了胡说,故意在荷衣的身下又添上一只老虎,或一只豹子。实是荷衣脸上的神情,既不象淑女,又绝不类花木兰,传统的“斗猫图”“展绣图”或“游图”都无法将她的表情安进去。若问他画的是什么,他便答曰“山鬼”

 “老弟呀,你这‘山鬼’画得不错哇!想不到你小子的丹青这么好。早知道这样,咱们那本书里的那些古怪草药全让你画得了。这旁边的字也写得好。送给我一幅罢。”叶士远捋着胡须,远远地欣赏着道。

 “这不是最好的,我另画一幅送给你好了。”慕容无风连忙道。

 这一夜他辗转难眠,天刚亮就起了。

 炎夏时分,天亮得很早。他爬起来洗了一个澡。穿了件灰袍子,便骑上骆驼,在长街上慢慢地逛着。

 虽然平时很少出门,慕容无风的名声却已是家喻户晓。他的样子也与常人大不相同,是以走到街上,认得他的,不认得他,都和他打招呼。“林大夫,出门逛啊?早!”

 他仔细一瞧,却不认得打招呼的人,顿觉十分羞愧。只得一阵支吾了事。

 他放松了缰绳,一路上心不在焉地胡思想,骆驼却带着他走进了一个岔道。越岔越远。他开始还不放在心上,后来路却变得渐渐地不大认得了。

 他左转右转,终于弄明白自己要回去的路,必得经过那个嘈杂的菜市不可。

 无奈,他便随着从四面八方涌来赶集的商贩走了进去。

 展眼一望,四处人头攒动,人挨着人,肩比着肩,一副糟糟却热闹非凡的景象。

 幸亏他骑着骆驼,比旁边的人都要高一头,才不至于被这窒息的空气呛坏。

 他随着人茫然地向前移动,这才发觉其实这些商贩还算规矩,他们都按照一定的类别挤在一处。前面总能空出一条尘土飞扬的小道,让行人和顾客通过。

 叫卖声此起彼伏响着:

 “新出锅的马子啦!六文钱一碗!”

 “上好的蜀郡花椒,不香不要!”

 “喀瓦哺!喀瓦哺!”

 “高昌酒!一两银子五瓶!”

 “新隆坊的银首饰啊!又便宜又好,现在不买明天没有了啊!”他笑了。觉得这里虽然拥挤,也不是什么来不得的地方。

 那些小贩子为了一个铜板愿意和客人磨破嘴皮。一个铜板也是钱,一个努力赚钱养家的人,不论他的职业是什么,都值得人尊敬。

 然后,便在这轰轰的市场里,有一个声音突然格外清晰了起来,突然直直地钻入了他的耳朵:

 “胡饼,胡饼,刚出炉的胡饼。大哥你来一个?这可是双层的,里面夹着羊,十七种香料还有牛油和辣酱。您吃一个,今天一天便不用下厨了。便宜,十个铜子儿一个。两个我算你十八文钱。”

 他一听见这个声音,浑身一震,停下骆驼,举目四顾。

 只见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擦踵,泥一般围绕着他。空中似有上千种声音:叫卖的声音,马和驴子打着响鼻的声音,煎锅里煎腊肠的声音,讨价还价的声音,首饰叮当作响的声音…各种各样说不清名目的声音。好象大海掀起的头向他打过来。而那卖胡饼的声音却消失不见了。一时间,他竟连那声音究竟是在他的前方还是后方都没听清。

 他屏住呼吸,闭目等待那个声音再度向他传过来。

 过了一会儿,果然,那声音又叫了起来:“胡饼!胡饼!刚出炉的新鲜胡饼!”

 他眼皮一动,人河之中涌动的身影暗淡了下来,远处却有一个灰影好似水墨画中的重笔,从整个卷着尘埃的背景里凸现了出来。

 他顿时目不转睛地盯住了一个离他还有好几丈距离的灰色人影。

 那背影却是完全陌生的,一个矮胖的女人。从背后看,她的得好象水桶一样。

 他的全身却因那声音,已激动地发起抖来,几乎要从骆驼上掉下来。

 他拍了拍骆驼,慢慢以走到那个背影之后,却还在尤夷。

 只见那女人一手叉着,正在埋头数着铜板。数罢,一五一十地装入衣袋之内。便又拿着一个大火钳,从烤炉里夹出一个又大又厚的面饼,大声叫道:“胡饼!胡饼!新鲜的胡饼!”

 有一个男人从她面前经过,她便不由分说地拉着他,道:“新鲜的胡饼,大哥,来一个罢!只要十个铜子儿!”

 那男人理也不理,将手一摔,道:“我不要。别拉拉扯扯的!”

 女人不管,便又拉住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大嫂,新鲜的胡饼,十个铜子儿一个。看您年纪大,便宜一点,给八个铜板拿走。”

 那大年纪的女人看了看胡饼,想了想,道:“五个铜板我就要了。”

 “五个?那个也太…便宜了罢?看您有心,我吃个亏,打掉牙齿和血,七个铜板好了。”她兴致地道。

 大年纪的女人头一拧,便往前走。

 “喂…喂…大嫂,别走嘛。算了,五个铜板就五个铜板,我卖啦!”说罢接过铜子,用一张纸将胡饼一包是那女人的包里。

 慕容无风看着那背影,那女人又侧过身来,准备从炉子里再夹出一个胡饼。

 她的肚子极大,看上去已有了七八个月的身孕。却穿着一件显然是用以往的旧衣裳改制的布袍。肚子被箍得紧紧地,显得极不合身。而她身上除了脸以外的其它的地方,看上去好象是都比往日胖了足足一倍。只是她的神情还是一副雄纠纠的样子。她的头发仍是那长,马马虎虎地卷成一团,用木簪子挽住,却象是好久都不曾洗过,上面蒙着一层若隐若现的油烟。脸虽被炉火烤得满头大汗,却是又光又亮。全身充满着一股羊油的味道。

 他呆呆地看着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心跳,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却又被他强行忍了回去!

 “荷衣。”

 他的声音一向很低,一出口便被那茫茫的嘈杂之声淹没了。那胖女人却立时转过身来,一见是他,有些吃惊,却笑了起来,冲他打了一个招呼:

 “你好哇!慕容无风!”

 他拍了拍骆驼,让它坐下来,自已将身子移到轮椅上,驶到她面前,不管三七二十一,死死抓住她油腻腻的手。

 “干嘛呢?放手嘛!人家还要做生意呢!哎!胡饼!”她要挣开,却发现自己的手被他死死地捏着,根本不放。

 “荷衣…你…你几时怀孕了?”他看着她巨大的肚子,道。

 废话,他是大夫,当然知道那是八个月的身孕。荷衣离开他的时候,已然怀孕两个月了。他心中暗暗将自己大骂了顿。那时他只顾养伤,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家事,不然早就该知道了。

 “我…”荷衣刚要答话,却见一个男人道:“胡饼多少钱一个?”

 荷衣道:“十…”

 慕容无风打断她的话,将一绽银子抛给那男人,道:“这是五两银子,这里的胡饼你全拿走。”

 那男人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心道:“又给钱又送胡饼,这人一定是疯了。世上还有这么好的事?”生怕他反悔,将胡饼一胡脑儿地装进口袋里。一阵风似地跑了。

 荷衣气得直跺脚,道:“慕容无风,你怎么搅我的生意哪!”

 他不理,又对旁边一个卖胡饼的老头道:“这炉子你要不要?”

 老头道:“这么好的炉子,谁不想要?”

 他递给他一张银票:“炉子连里面的东西全送给你,我还给你二十两银子。只求你快些把它拉走。”

 那老头接过银票,将荷衣的烤炉往板车上一放,忙不叠地溜了。

 荷衣大声道:“喂!喂!老头儿站住!还我的炉子!”

 那老头一听,溜得更快,顿时便没了影。

 荷衣跺着脚,过来拧慕容无风的肩膀:“慕容无风!你中什么了?干嘛卖了我的家当?我怎么一见你就倒霉哪!”

 慕容无风道:“随你怎么说罢。告诉我,你怎么…你怎么…”他心里一阵发酸,道:“着一个大肚子还要卖东西糊口?”

 荷衣愈把肚子得高高地,道:“你管得着么?我从小就喜欢卖东西。我就高兴卖东西!”

 慕容无风又道:“你为什么不去寿宁?为什么还留在这里,却不来找我?这些日子…你住在哪里?又…又受了哪些折磨?”

 他看着她,轻轻摸着她隆起的腹部,十分伤心地道。

 “什么折磨呀?我这不是好好的么?”她的心软了,摸了摸他的头,道:“这地方你从来不来的,今天发了什么神经了?”  m.IgeXs.COM
上章 迷侠记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