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京城一哥 下章
后 记
这本书写得真不容易,前后算起来一共写了五年。其中有部分章节曾在《十月》杂志上发表,发表后继续往后写。

 我曾经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说“作家赵凝创造了一种很好的图书销售模式,那就是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亮点,是人们争相议论的话题,比如说《胡小姐的今生今世》里的‘带松’,《夜妆》里的‘口写作’。”

 “她每说一句话,都能成为媒体关注的新闻点,‘作家主持人’、‘作家节目’、‘金子组合’…她的节目、她的小说、她的商业活动、她的人生本身就像一部小说,是一段段辉煌传奇故事。”

 我很庆幸作为一名作家,我还会主持节目,在竞争烈的现实世界,我又多了一个“金饭碗”被媒体称为“知女主持人”而不是“美女作家”

 我是喜欢媒体的,喜欢那种灯光炫目的场合。

 我近来热衷于主持谈话节目,少有时间写作。《京城一哥》是我的最新长篇小说,这本书写了很多年,从我在湖南当主持人一直写到现在。这本书首发在文学圈的著名杂志《十月》杂志上(小说发表时,标题为《城》,出版时改为《京城一哥》)。《十月》一直是我钟爱的杂志,它伴随我生理的成长和文学的成长,直至今,是我心中的女神。

 关于“京城一哥”人物的真实,是许多圈内外朋友关心的问题。我承认“京城一哥”确有其人,这个人物的原形在圈子里很有名,只可惜他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关于他的死,也是一个圈中好友深夜打电话告诉我的,我当时非常震惊,手拿电话久久说不出话来。

 《京城一哥》讲述的是我们生活中的几代人“可记忆的历史”也就是说小说记录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阵痛时期”和“剧变时期”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经历过中国这种剧变。我们从“蓝蚂蚁”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上厕所收费都用计算机的国度。飞速,神奇,世界瞩目。一个作家的感度告诉我:这种时代背景下定会出好作品!

 八十年初期到新世纪来临的前夜,中国好像坐上了高速列车,这二十年之间中国变化之快,令经历过或者没经历过的人都为之震惊。“京城一哥”的故事,贯穿了整个时代,就像一个高速行驶的“过山翻滚车”“京城一哥”一个人的历史,就是整个时代的缩影。

 小说中的“一哥”林适一经历了“考大学热”、“跳舞热”、“出国热”、“组合柜热”、“下海经商热”、“炒股热”、“离婚热”等等,二十年间几乎所有的热他都赶上了。

 他是一个时代的宠儿,名校、名牌、名女人…在他眼里,生活就是一个大游乐场,一座“城”快乐还来不及,还有什么可愁的?然而,在“城”里游走了一遭出来的“一哥”结局相当悲惨。《京城一哥》的故事,是讲述一个男人由社会的“宠儿”到“弃儿”身体和心理的快速变迁过程,毫不谦虚地说,这部小说充满了人之美。

 这部小说还未完稿,就有人来谈电视剧版权,因为他们认为这部作品是我向现实主义回归的作品,比以前的作品要更加实在、好看,小说牵动了一代人的回忆,又有人说简直就是80年代版的电视剧《奋斗》。

 我在《胡小姐的今生今世》的后记中曾说过,我在新的“当红女作家赵凝的博客”上,从来不我作品的一个字,因为它们是有价值的。希望读者多多支持,去书店购买我的新书。

 2005年12月12第一稿

 2006年5月19第二稿

 2007年9月25第三稿

 2007年11月3第四稿

 2008年10月9第五稿

 2008年月12月30第六稿

 于北京西山凝香书房  m.IGexS.Com
上章 京城一哥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