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返十三岁 下章
第545章 清白
 ♂

 阳光总在风雨后,nbsp;请相信有彩虹然后许多就找到人生目标,nbsp;向大表姐靠拢了?唉,她真要有这魄力就不会是资深拖延症兼懒癌晚期患者了。办公室的美妆高手考上省高检走了。许婧送她的那套化妆品丢进抽屉里等过期了。许多找了很多刘雯的穿搭图片,nbsp;甚至一度她手机跟笔记本的屏保都是刘雯的街拍图。但是,nbsp;也仅仅就是这样了。她当然负担不起刘雯的原版衣服,nbsp;可是中华大地有淘宝啊。许多曾经无数次浏览刘雯同款,nbsp;却从来没有买过。

 为了省钱,nbsp;她连网银都关了;连支付宝也没有。平常放假回家网上订票都得请同事帮忙。许多开不了口让别人帮她买刘雯的同款。这就像是个羞于启齿的秘密,nbsp;她没有勇气让任何人察觉半分。

 这是她心底隐匿的不可言说的愿望。现在,她终于可以大胆地表达出来了。不等她开口,nbsp;时刻注意着孩子们表情的许爸就主动让老板把衣服叉下来试试。三个孩子都太懂事了,从来不会开口要什么,nbsp;即使他们当家长的问,nbsp;也是随便,nbsp;你们看着好就行。

 大衣不便宜。老板开价七百。习惯淘宝价位的许多听了倒凉气。许妈摸了料子,呢子的,里头还掺了羊绒,老板没开价。表姨上去砍价,占着本地居民的优势,愣是说到了三百五十块(因为他们人多,nbsp;买的衣服也多)。

 许多有些心疼。许妈瞄了那件羊绒衣好几眼,问了声价格连价都没还就放下了。她不好意思要这件大衣。从她大学挣钱起,nbsp;她就不好意思再朝父母手心向上。学费开支还能承受,nbsp;这种非生活必需品(家里的旧衣服还能穿呢!),nbsp;多看一眼,脸上都要火烧。

 最后拍板的人是许爸。买了,都买,连子瞄了好几眼的羊绒衣也买。许妈拉着他付钱的手,急急劝阻:“我不要,我又不是没衣穿,这么贵。”

 许爸笑呵呵的,坚持将钱递给了老板:“过年了嘛,都买,你一年忙到头,还不能穿件好点儿的衣服啊。”

 老板笑着收钱找钱,恭维许妈:“哎呀,太太,看你先生多晓得疼人。”

 许妈脸上难得现出了不好意思的羞赧,嘴上抱怨:“他啊,就是嘴巴讲讲而已。”但眼角眉梢的喜悦又岂是一两句娇嗔可以抹煞的。

 最后反而是许爸给自己挑的衣服最便宜,一件成分存疑的羊衫,才八十块。许妈不同意,坚持又给许爸加了一件皮夹克。最后老板当搭头送的皮手套,许妈也是要的丈夫的码子。

 等到大年初一出门拜年,许妈特地让一家人都换上了从东莞买回来的新衣服。许多看着自己的妈,觉得有点儿逗。她妈可爱的,有种诡异的反差萌。

 新年第一家要拜访的是舅爷爷家,也是就许爸的舅舅家。许爸父亲过世的早,舅舅在他十几岁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充当了半个父亲角色。

 走在陌生又熟悉的乡间小路上,许多感慨万千。曾经舅爷爷家跟许家关系融洽。即使因为一个在村西,一个在村东,不会经常串门,但逢年过节绝对是要走礼的。只是后来许多因为老年痴呆症健忘,总是疑神疑鬼,怀疑有人偷她的东西(许妈说是大伯偷的,事实真相无人知晓)。对原本就不喜欢的小儿子愈发不满。心疼早年守寡的姐姐的舅爷爷因此心生怨念。

 许多记得生活自理能力最差的时候,原本是许妈看不下去让许多天天给送饭送菜的(自己单过,大伯跟她家每年给米油粮食,她自己有抚恤金)。结果舅爷爷每天穿过大半个村子,一三顿给送。等到过世以后,更是直言跟两个外甥断绝关系了。许爸说不动自己亲舅,又不想被人指指点点讲是硬赖上舅舅家(舅爷爷两个女儿都在广东做生意,家底算得上丰厚),于是自此两家不再来往。

 舅爷爷家小洋楼起的精致又气派,称得上乡间别墅。许多跟着大人,被许婧牵着手走进银光闪闪的不锈钢雕花大门,舅爷爷家已经聚了不少来拜年的客人了。

 那些面孔,多年未见。要不是跟着自己姐姐和弟弟,许多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舅看到他们非常高兴,捧着漂亮的零食盒出来放到茶几上,打开盖子招呼他们吃:“这都是你们娘娘从广东带回来的,多吃点。”

 屋子里的小孩全都开心地聚集过来,津津有味地品尝当时在乡下还不算常见的德芙巧克力。

 许妈笑着谢过舅端上来的茶水,要去厨房帮她打下手,被舅按在了沙发上:“过年呢,贵客,不能动手。”

 舅爷爷家的两位表姑也笑嘻嘻地让许妈坐好看电视:“我妈连我俩都不让动手,嫂子,你别忙了。”

 许妈跟她们打招呼:“几时到家的?我们腊月二十三的火车,好家伙,人山人海。”

 大表姑笑道:“昨天晚上才到的。过年要不到账发不了工人工资,根本就走不了。哪里有火车啊,一直定不下来哪天走,还是临时加价弄到的机票。”

 许多突然间想起一件旧事。她人生中吃到的第一份飞机餐就是表姑带回来给几个孩子尝鲜的。当时真觉得是无上美味,飞机啊!在天上飞的飞机上的饭菜,必须好吃啊!现在想起来真心好囧啊。飞机餐是她吃过的最难吃的快餐,与火车快餐不分上下。

 小表姑拿了开心果分给他们吃,闻言笑着问许妈:“嫂子什么时候去的广东啊?二哥也真是的,怎么不提前跟我们打个电话啊。我跟姐姐也好招待你们啊。”

 许多也突然间意识到这件事。两位表姑在广东打拼多年,现在已经小有资产。可许家决定去广东玩时,根本就没考虑表姑所在的广州,反而直接联系了远在东莞的表姨。说起来,表姨娘家跟许家际也仅限于过年时,而且因为住在城里,日常往来更少。

 看来,自家跟这位舅爷爷家的关系也没她以为的紧密;后来不相往来大概也不仅仅是舅爷爷迁怒,有可能是联系的纽带断了,没有再往来的必要。

 许妈笑着说:“年前忙,你们做生意呢,怎么会不忙。我们跑去玩不是给你俩添乱嘛。刚好我表妹在东莞,孩子还不满周岁,她还没去上班。冬天跑去玩玩,还真不错,暖和的很。”

 于是后面的谈话内容基本围绕许家的东莞之行。许妈如愿以偿收获了众人对她身上那件浅蓝色羊绒衣的赞叹。

 许多忍俊不,她就想她妈一贯强调衣服要穿暖和了。大年初一室外还滴水成冰呢,舅爷爷家客厅里又没装空调,她妈干嘛将外套的拉链拉开了。

 数学竞赛决赛前一段时间,许多老实不客气地请求李老师给许宁也抓抓竞赛辅导。结果李老师也光,翻着白眼说他没搞过这一块,不会。

 许多只好捂着口撤退。继她姐之后,李老师似乎找到了针对数学特别不开窍学生的特殊教学方法,直接开始找房子招学生开小班了。

 学校明令在职教师在外上辅导班赚外快。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然那么多小班的师资力量是哪儿来的。

 等许婧的中考成绩一出来,好家伙,一百二十分的数学卷子,许婧竟然拿了一百一十分。许多看了都嫉妒了。她中考数学似乎也就一百一十二。

 连体育40分在内,总分650分的中考,许婧语文104,数学110,英语分口语成绩),政治43(总分50分),化学88,物理93,总分559,相当拿得出手的成绩了,都达到了县中自费的分数线了。不少人都说许婧志愿填的太保守了,应该冲一冲县中的。

 许婧也有些云山雾罩的。只是一翻从李老师手里借到的高一数学教材,她就直接没想头了。这都什么鬼,她完全看不懂。

 许婧现在可成了李老师的金字招牌。初三下学期第一次中考模拟卷数学才拿了74分、既往初中两年半百分卷没有一次数学能超过70分,2/3以上的‮试考‬都得挂红灯笼的人,经过李老师的针对突击辅导,中考数学一跃上升到110分,今年的中考卷子数学高分又还真不多。活生生的典型代表例子啊!

 许多这辈人已经赶上独生子女政策的风口尖。江南自古又是文风重的地方,家长对于孩子学习大多数都是抱着“只要你能读下去,家里一定想方设法供下去”的态度。暑假一开始,李老师的辅导班就招生火爆了。

 按照上辈子的经历,许婧这个暑假本来还跟去年一样,去舅妈娘家侄子开设的玩具厂打工。不过经过会场那天的事,许婧现在连外公外婆家都不愿意去了,自然不会再去打工。刚好李老师的辅导班只有他一个老师,他跟子身体又都不太好,干脆喊许婧过去帮忙,一天给三十块。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漏,学生比老师更加有发言权。

 许多去看过李老师的辅导教室。隔壁屋的一位老师在教师公寓买了新房搬走了,李老师以每个月一百五的租金租下了那间三十多个平方的平房。然后不知道是不是从后勤仓库搬了十来套旧学生桌椅摆了进去。东边贴墙摆着一架活动黑板。就构成了教室的全套配制。  M.iGExS.com
上章 重返十三岁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