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环计划 下章
第四章
我伸手拿起搁在一旁乏人问津的茶杯啜了一口,我一开始甚至怀疑这会不会是青蛇榨的汁。不过在浅尝之后,确定味道来自茶叶没错。

 “我了解您对这项计划的态度相当认真,但是…”

 “但是你接著想说『我看你脑筋大概有病』,对吧?”

 “…”我以沉默表示肯定,教授顿时大笑,没有丝毫受辱的神情,他大概是头一次遇到像我这么放肆的访客吧。

 “技术上不成问题,而经费上也无须挂心,只要在美苏两国全年军事预算里挪出一成就够了,任何疯狂的主意也比不过美苏所拥有的核武数量。”

 教授最后一句话并非独创,他道出了人尽皆知的事实。但与其评判他的话,我正在心里盘算著该如何挖出他计划里致命的缺点,当计算结果出现后我开口道。

 “你只不过是在沙盘演练罢了,试想半径五公尺的圆筒要释出海水需要八十二万马力的能量,假设以每秒释放六十一万两千三百吨的海水,你想这要耗费多少时间?”

 我看向桑山。

 “一年…不、大概两年?”

 “一千两百五十年。”

 我转回脸,戏谑的音量逐渐提高。

 “如此一来,面对海平面以加速度升高,这个计划的进度似乎太慢了些。”

 教授丝毫不为所动。

 “单就速度的问题,要解决并非难事;只要将圆筒的半径扩大五倍,数量也由一个增为十个,如此一来在一、两年内就能完成计划。”

 “嗯、也对、只要一年七个月就完成了…”

 我硬著头皮承认。

 “这么一来,应该能缓和海平面上升的速度。”

 我死不服输,因为我挣不开“传统窠臼”的束缚。我想──我是为了保住我微不足道的尊严,绝对不是记恨那个青蛇蛋。

 “但是,一旦地球的总水量减少,气候将趋于温暖,在缺乏海水的情况下,不就等于加速陆地的沙漠化吗?”

 我转移阵地。

 “到时利用太空梭把冰块拖回来就行了,需要多少拿多少。”

 “…”“还有其他问题吗?”

 “…没有了。”

 “如何?开始有兴趣支持我的理论了吗?”

 “…是的。”

 “如果连十也做不出来,那就对不起建造万里长城跟金字塔的古代人了,是吧?”

 “水…吗?”

 我低语著,先前的毒牙己被拔除。

 “要不要再吃一个荷包蛋?”

 “不用了,谢谢!”

 “真搞不懂你为甚么这么排斥。”

 教授侧著头,丈二金刚摸不著头绪。

 “跟青蛇是同一个祖先分支出来的呀。”

 这个计划本身已经很令人匪夷所思了,更叫人难以置信的是联合国大会居然采纳了。

 在大会之前,这个计划己付危机管理委员会讨论。委员会的成员包括美国、苏联、中国大陆、英国、法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再加上加拿大、西德、东德(译注:目前东西德已合并)、日本、波兰、捷克、瑞典、墨西哥、南斯拉夫;很明显的欧美国家比例偏重。如果就工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水准而言,以列与南非也应该列席才对,而排除这两国让墨西哥参加,好歹也算看得起“南半球”诸国。

 各国以国际会议之名,东西两阵营彼此展开一场责难攻防战,结果是一星期后美苏达成协议。

 另外,颇叫人吃惊的一点是,美苏两国从来不曾正而斯杀,争得你死我活。虽说属国之间不断发生冲突,但自从二十世纪前半两度与德国对抗的美国曾藉著俄国大革命与苏联战,其后的行动就仅止于对西伯利亚隔靴搔。真正引发革命与侵略行动的只有日本,如同后陆军将领荒木贞夫所叙述:“日本军疯狂残酷的暴行始于侵略西伯利亚一役。”结果偷不著也蚀不到米,还被扫地出门,日本还为此招致苏维埃革命政府的憎恶与愤怒;四个半世纪后,日本在中国东北惨遭报复,只要美苏两国达成共识,其他国家不管心里愿不愿意,表面上仍是得乖乖服从。

 因此为了人类的前途与文明的重建,全世界看来似乎有团结的趋势;但实际上的动机则是来自迫在眉睫的危机意识,团结一条心总比各自当散沙来得好。

 达成共识后的协定如下。

 凡是在联合国拥有席位的国家都必须服从美苏两国的指导,参与拯救全球水患计划的进行。实施方案是以日本的森尾博士提交给联合国事务局的计划为蓝本,加以技术上的修正而成;计划执行中心设置在美国加州圣地牙哥市,危机管理委员会──美苏共同担任委员长──为最高负责人,各国出资以因应联合国负担的经费;伸展至卫星轨道的水塔藉海水发电厂之助,其输出功率可供水与放水的能量。此外还要兴建蓄水池减轻水塔的负担,并顺便增加可耕地面积。

 兴建蓄水池的最佳地段是中国的塔里木盆地、苏联的西伯利亚洼地、北非的查德湖外围、茅利塔尼亚国境一带、澳洲的艾尔湖外围与大沙沙溴、博兹瓦纳的卡拉哈里沙漠等地,由于此举牵涉到各国利益与居民搬迁问题,因此延后再做审定。

 美苏两国代表心满意足地并排在记者会场,以独立自主为宗旨的中国大陆、法国、墨西哥代表则保持缄默,严守分纪。

 两京四千兆吨冰块如果只运往地球的卫星轨道似乎显得不够经典,于是各国另外拟定了运往月球或火星的计划。拖曳到引力圈,任其自由坠落,藉由冰块与大气的摩擦,不必担心丧失质量,变成水之后也会分解成氧气,往后的开发行动指可待。

 如果数亿吨的巨大冰块坠落金星,与高密度的大气摩擦,五百度C以上的光与热将会阻止冰块到达地表;但冰块会生成大量水蒸气,使大气的水份形成和状态,豪雨开始倾注在金星地表,冷却大气高温,此时再施以遗传工学家成功研发出来的耐热植物,便促使金星成为第二个地球。

 这些梦想炫烂得过份,也许是计划推行者对全人类所做的心理建设吧。  M.IgEXs.COM
上章 银环计划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