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嫤语书年 下章
第10章 家宴
我只得走到魏郯身前,替他解铁衣。

 以前在长安家中的时候,我曾经见过兄长们摆弄铁衣。铁衣其实不难解,先带,再卸去肩甲和甲,也就拆几个结罢了。

 可我虽然知道是这样,甫一开始还是遇到难处。魏郯的带镶铜饰金,牢固得很,我掰了掰,根本撬不动。

 一只手忽然覆在我的手上,温暖,却有有咯人的硬茧。

 “我来。”魏郯说。他拿开我的手,指节卡在铜扣上,三两下就把带拆了开来。

 铁衣一下松开,鳞片“叮叮”晃动。魏傕将带放在椸上,再转向我时,自然地微微张开两臂。

 那意思是接下来该你了。

 我再伸手向前,去解他的肩甲和甲。

 那些绳结很好解,我一块一块地拆下来,魏郯把它们放到椸上。

 他赶了一天的路,出中衣的时候,我能闻到一股浓重的汗味。

 魏郯走到水盆前,泼水洗脸。水花四溅,未几,他直起身,拿起巾帕将脸和脖子上的水擦干。

 中衣的衣领半敞着,已经润了。我过去,伸手替他拆开衣带,将上衣解下。

 肌理结实的膛和双臂袒在眼前,我往上面扫了一眼,转身将水盆里巾帕洗了洗,替魏郯擦背。

 温热的水汽在那皮肤上留下微微的水光,灯火的映照下,他脖颈处的肤特别黑,却很光滑。我的力道不清不重,从他的后颈开始,一路往下细细擦拭。掌心隔着巾帕,我能感觉到肌在皮肤下的起伏。

 “在家中惯么?”魏郯忽而问。

 “姑氏家人俱是亲切。”我挑着最不会出错的话语答道。

 魏郯颔首。

 “这屋子添了些东西。”少顷,魏郯四下里看了看,又道。

 “正是。”我答道“姑氏命掌事往这边送了好些物什。”

 汗味被巾帕擦去,我嗅到一股淡淡的味道,似乎是水汽带来的清新,又似乎是那夜嗅到的青草味。我盯着眼前被我擦得有些发红的皮肤,片刻,将巾帕放进盆里过水拧干。

 我走到魏郯跟前,开始擦他的正面。

 魏郯的身体我虽然并非第一次见,可当视线触到那线条分明的肌理,还是觉得颊边微微一热。

 在过去,我从不觉得男人的身体有什么特别。裴潜少年时也曾在我面前更过衣,他那时身形瘦削修长,皮肤洁白细腻,就像一件出自名窑的瓷器。他见我盯着看,笑我好。我却不以为然,觉得女子也差不多生成这样,男子跟女子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在长安,我有时乘车路过市中,会看到路边赤膊坦的力役之人,他们的身形就与裴潜很不同,肌鼓硕得青筋条条。出鄙夷的神色,叫我不要看,并告诉我陋的乡野之人才会生得那样。我那时受教,要生得像裴潜那样才是高门子弟。

 现在的魏郯却教我困惑。他是高门子弟,却像市井里的壮汉那样有宽厚的膛和壮实的手臂,腹部也不像我的前夫韩广那样鼓得松软,而是平坦得结实紧凑。我心底想着一个问题,男人不都是应当大腹便便么…

 “想什么?”魏郯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我抬眼,他盯着我。

 “…”我一愣,正想着怎么回答,他低低开口:“你看你的手拭到了何处。”

 我顺着他的示意看去,登时窘然。

 刚才心里净想着些七八糟的东西,我手中的巾帕一路往下,滴水把他下的袴裆洇了一大片。

 “啊…”我有些手足无措,连忙将巾放下,取来一块干布。可正要往那袴裆上擦拭,魏郯一把将我的手稳稳捉住。

 “不必,”他深口气,似笑非笑“去取一身干衣来。”

 我望着他,只觉颊边发热,应了一声就转头走向箱笼。

 待我终于把衣服找齐,魏郯已经走到在屏风后面。我把衣物隔着屏风递给他,魏郯接过,只听得里面窸窣响动。没多久,魏郯走出来,葛衣裹着结实的身体,大小正好。

 “如何?”他问。

 我讶然:“嗯?”

 魏郯意味深长:“你一直在看我身体。”

 我的脸一热,辩解道:“我不是看你身体。”

 魏郯眉梢微挑“那你看什么?”

 我张张口,居然语

 魏郯不慌不忙,望望窗外,又看看我:“家宴还未开始,我带回了些蜀地的茶饼,夫人与我共品如何?”

 促织在窗外阵阵叫唤,室内,铜釜在炭炉上“咕咕”地冒着白气。

 魏郯与我在榻上对坐。我把捣匀的茶饼扫入铜釜,细细的茶末在水中弥漫翻腾,渐渐浮起白腻的泡沫。

 以前在长安的时候,我的父亲嗜茶是出了名了。他每天闲下来就要饮茶,且一定要亲自来,不肯假借他人之手。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学会了辨别水质和茶,喝一口就能说出茶的出处。

 不过由于我很懒,烹茶的技艺始终学得破破烂烂,以致父亲从来没有喝过我烹的茶。次兄曾挖苦我,说我将来要是能遇到一个喝我的茶不皱眉头的男人,就一定要果断地嫁给他。我毫不恼怒,得意地说,不用遇到,阿潜就是。

 …

 “上虞的青瓷?”魏郯从几上拿起一只茶盏,忽然道。

 “正是。”我说“夫君懂瓷?”

 “不懂。”魏郯将茶盏的底面翻过来:“上面写着。”

 我:“…”魏郯自若地放下茶盏:“我是人,赏瓷清谈这等雅事,一窍不通。”

 自称人还邀我品茶呢。我淡笑,用银勺把沫饽舀起:“可赏瓷清谈之人未必做得将军。”

 魏郯看着我,角微微弯起。

 “我征战在外,每每家书送至,备言夫人之贤。”他说“我这庭院荒废许久,今归来已大不一样。”

 “夫君过奖。”我谦道。

 釜中的茶水又沸起,我将方才舀出的沫饽置入茶汤之中,让侍婢撤下碳炉,将茶汤分入茶盏。

 “夫君请用。”我将茶盏置于拓上,捧给魏郯。

 魏郯结果,往盏中吹一口气,片刻,抿下一口。

 “味道可好?”我问。

 “甚好。”魏郯颔首。

 我微笑。拙劣归拙劣,我的茶艺至少能对付夫君,父亲和兄长都可以感到安慰了。

 “夫君征伐,一路顺利么?”我也抿一口茶,问道。

 魏郯道:“尚可,山东平定,中原已重归朝廷。”说罢,他看看我“我归来时,韩公仍是莱郡太守,上月韩广已娶了新妇。”

 我愣了愣。

 魏郯抿一口茶,神色自然得像是在说途中见闻。

 “如此。”片刻,我颔首。

 “我记得夫人是十五岁嫁去莱。”他说。

 “正是。”我答道。

 魏郯的眼睛微微眯起,似乎在品咂着茶香:“我记得彼时端午刚过,长安仍太平。”

 我有些诧异:“夫君记得?”

 魏郯淡笑:“我那时也在长安,夫人从宫中出嫁之事,何人不晓。”

 我想想也对,点点头。

 “似乎已经过去许久了。”魏郯说。

 “嗯,五年了呢。”我从釜中舀起茶汤,添到各自的盏中。

 心里有些不快。倒不因为避讳提起过往的事,反正它们不是秘密。但魏郯提起的方式实在太过直白,我不喜欢。

 “如今夫人已入魏门,过往之事,不必思虑。”魏郯似乎也没有说下去的意思,放下茶盏。

 我淡淡一笑:“敬诺。”

 魏府的正堂上,灯火辉煌,案席列列。

 我和魏郯来到的时候,堂上已经坐满了人。家宴把雍都的魏氏尊长和子侄家眷都请了来,众人聚一堂,言笑晏晏。

 “孟靖来了。”郭夫人看到魏郯,出笑容。

 魏郯上前,向上首行礼:“拜见父亲,母亲。”

 我也跟着他行礼。

 魏傕看着魏郯,又看看我,笑道:“孟靖,今乃家宴,不必分席,你与新妇同坐便是。”

 这话像是特意说的,旁边众人看着我们一阵低笑。

 魏郯神色从容,再礼应了,带着我在挨着魏傕的席上坐下。

 人已齐备,郭夫人吩咐上菜。待得端酒上来,魏傕让众子侄一一来与我见礼。

 首先是魏昭。

 他从席上起身,双手持盏,向我长揖一礼:“拜见长嫂。”

 我还礼:“二叔。”说罢举盏,缓缓抿一口酒。

 入城和方才进门的时候,我都来不及将魏昭细看,如今他摘下头盔去铁衣,穿着一身白色锦袍站在面前,竟是十分俊逸。他的脸长得与魏郯似有几分相近,却不尽然,肤比魏郯要白,眉目也更秀致;他的声音不也不细弱,颇有中气,很适合清谈。魏昭的这一切,配着脸上若有若无的笑意,显得浑然一股儒雅之气。

 想着这些,我将眼睛不着痕迹地在堂上扫一遍,很肯定地觉得,魏氏的许多人之中,只有这魏昭是个美男子。

 除了魏郯和魏昭,魏傕带着身边的子侄不过五人,都是兄弟或族兄弟家的孩子。

 魏贤年纪最长,三十多岁,满脸虬须;其次是魏平和魏纲,二十多岁;最后是魏朗与魏慈,年纪与魏昭不相上下。

 魏贤、魏平和魏纲三人都已经有家室,见礼的时候,呼啦啦的一大群人。他们的儿都在雍都,平了没事常来魏府走动,我与她们早已相识,如今不过多认识他们的丈夫。

 魏朗与魏慈没有家眷,干干脆脆地喊一声“拜见长嫂”仰头将盏中酒水灌下。魏慈笑容朗,似乎还跟魏郯情不错,朝他打趣地飞了个眼神。

 见礼完毕,酒菜也已经上齐,魏傕与众人酒过三巡,便开始用膳。

 魏傕的家宴上规矩不多,甚是活跃。魏傕问起魏安的课业,问起魏嫆的女红还有其他小儿们的近况,众人一一回答,时而笑声阵阵。魏傕又说起征伐之事,将魏郯等几个子侄褒奖了一番。

 郭夫人在旁边听着,听到魏郯的事迹时神色无波,而当听到魏傕夸赞魏昭,哪怕只有“甚好”两个字,她的脸上也是掩不住的欣喜和自豪。

 魏嫆和几个孩子天打闹,宴过一般的时候,场面一度混乱嘈杂。魏傕却与宗长饮酒谈天,管也不管。

 好些人过来与魏郯说话饮酒,也有族中妇女来与我热络,这饭吃得一点也不寂寞。

 “大堂兄好福气,”魏平的子周氏笑道“堂嫂贤良美貌,不枉我等期待许多年呢。”

 “是呢,大堂兄难得回来,便多留些时。”魏贤的子朱氏接话道“堂嫂新婚便孤身在家,堂兄可要心疼人。”

 “谁说我不知心疼人。”魏郯手里端着酒盏,意味深长“尔等上次同母亲说相思艰苦,我这次不就将仲茂和子达带回来了?”

 二妇相觑赧然,笑着掩袖走开。

 来敬酒说话的人陆陆续续,我多多少少也饮了好些酒,没多久已经开始犯晕。

 “长嫂。”当魏嫆拿着酒盏过来的时候,我脸上的微笑变得难看。

 “咦?长嫂脸红了呢…”魏嫆盯着我的脸,眼睛眨了眨。话音未落,她手上的酒盏却被夺下。

 “小童不许饮酒。”魏郯道。

 魏嫆瞪起眼睛。

 “我不是小童!”魏嫆撅嘴“且父亲说今可饮酒,母亲也准了!”

 “哦?”魏郯不为所动“你背下女诫,我便准。”

 魏嫆脸色一变,正要说话,魏慈笑着走过来朝她嚷嚷“阿嫆!饮酒有什么好,随我去点火人。”

 魏嫆听得这话,脸上登时恢复喜,向魏郯做了个鬼脸就跟着魏慈出去了。

 魏安方才也跟着走了过来,那两人吵吵地离去,他却留在原地不动。

 “你不去?”魏郯问道。

 “不去。”魏安简短地说。

 魏郯看着他,角弯起柔和的弧度。

 “过来。”他说。

 魏安绕过案台,走到他跟前。

 魏郯伸手,用力握住魏安的肩头上,拍了拍。魏安被他推得晃了晃,用力站稳。

 “不错。”魏郯颔首“比我离开时壮实多了,交给你的大弓能拉开了么?”

 “嗯。”魏安点头。

 魏郯道:“我得了好些董军的弩,明给你。”

 魏安闻言,眼睛微微发亮。

 “嗯。”他说。

 “安!”这时,魏慈的声音忽而从堂前传来。他笑着朝这边招手“快来!火人烧得可好看呢!”

 魏安看向魏郯。

 “去吧。”魏郯微笑。

 魏安点头,转身朝外面走去。

 我看着魏安离去的身影,只觉这小叔处处透着奇妙。再转回头,却发现魏郯看着我。

 “醉了么?”他问。

 我微讪,摇摇头,片刻,又点点头。

 魏郯看了我一会,道:“勿再饮酒,他们若再来敬,就给我。”

 待得家宴终于散去,我的脚步却已经虚浮。脑子里的清醒只能维持与众人行礼拜别的时候不失礼,而回院子的路上,当仆人手里的灯笼在眼前晃动,我已经恍惚了。

 一只手抓住我的肩膀,魏郯声音在耳边道:“那是廊柱。”

 我懵懵,定睛一看。果然,一黑乎乎的廊柱立在眼前,自己刚才差点撞上。

 “晕么?”魏郯问。

 我已经晕得不能点头,只能含糊答道:“嗯…”魏郯不再言语,握住我的手臂,带着我向前走。

 当我被终于感觉到自己在榻上躺下的时候,被褥的柔软几乎让我舒服地叹气。

 “去盛些醒酒汤。”我听到魏郯吩咐旁人。

 我眯眯地睁开眼,一个人影在上方晃动着,宽阔的双肩挡住了烛光。

 那影子就停留在那里,似近似远,模糊又清晰。

 他会过来么?继续做那夜没做的事?…混沌中,我想到的居然是这样的问题。不过未等我思考下去,眼睛前的黑影已经渐渐浓重,我慢慢阖上了眼皮。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kikoapaya大人捉虫~

 抱歉,暂时没有船~年三夜四,大家都要纯洁啊~~~  m.IGeXS.Com
上章 嫤语书年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