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神小霹雳 下章
第十七章
翁如松随将奇遇简略说过,告诉她是代呼延靖收做衣钵传人。

 灵姑听了,更是欢喜。

 翁如松又道:“我有急事须去金陵一转,天运帮还有余未灭,大嫂这里似也不便久居,如果同意,我修书一封,大嫂即刻投奔鄱渔隐…”

 “不用费事了!”

 房里三人,闻声大惊。

 翁如松第一个破门而出。

 等到道悟禅师熄灭灯火,也掠到院中时,翁如松已和来人谈到一起,状甚愉。

 只听翁如松说道:“朱大哥,你真会恶作剧,吓了我一跳,来到院中,我都没有发觉,想必武功已得醉师伯真传了。”

 “进步是有一点,要传他老人家衣钵,还差得无呢!”

 来人答。

 道悟方丈已来到翁如松的身侧,听两人谈话口气,知系自己人,悬心大放,忙说道:“既是少侠好友,何妨禅室一斜。”

 翁如松忙替两人介绍道:“这位是本寺方丈道悟师,这位是我朱坤朱大哥。”

 灵姑始终没有面,这时听清来人是友非敌,随将灯又点上。

 道悟和朱坤互道久仰,老方丈这才肃客入室。

 翁如松匆忙抢出,怀抱着孩子也忘了还灵姑。

 奇怪得很,这个孩子竟然没被适才仓皇的景象吓器,两只眼正月这时还在向屋里四人溜来溜去。

 这一种不同凡俗的表现,分明是与武有缘,看在道悟禅师的眼里,不暗为故人高兴。

 坐定后,翁如松又问:“朱大哥,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

 “傍晚的时候,我才到杭州,就住在滨湖客栈,适才南方火起,出来查看,发现一条极快人影,跟踪到此,不意竟是你!”

 “家父母可有消息?”

 “现在随侍家师身侧,武功可比愚兄高明的多呢!”

 “真的?那我就放心了。”

 “令妹呢?”

 “离开伏牛山,我们就分手了,我也不知道她现在何处?”

 “进行的事,怎么样了?”

 “才有一点头绪,正苦不能分身呢!”

 “你说的可是有关谢女侠的事?”

 “我真糊涂,还没给两位介绍呢!”

 随说随替朱坤和灵姑引见一遍,又将谢灵姑遭遇,就所知也向朱坤说了,最后才道:“朱大哥如果没有要紧的事,请你护送大嫂,去一趟鄱湖怎么样?”

 “我这趟来,就是奉命听凭你们兄妹差遣的,这件事就交给我好了。”

 “我们兄妹年纪都小,朱大哥怎么能这么说。”

 “小兄弟,我不是跟你客气,这是家师的谕命。”

 “醉师最爱和晚辈寻开心,你还不知道?”

 “这可不是寻开心呢!”

 既是醉道人这么代的,翁如松也就不再和朱坤争辩,当下写了两封信,一致神医楚贤,一致翻渔隐闻超。

 随之将和他们结识经过,及楚庄与翠碧嶂的地理形势,告诉了朱坤。

 然后,便和三人告辞,连夜上路。

 杭州距离金陵也还有不算短的一段路程。

 在灵隐遇见朱坤,叙阔、写信,又耽误了很多时间,一任翁如松身法多快,天亮的时候才赶到了丹

 这地方富庶,人烟稠密,心里再急,也不能不顾虑惊世骇俗。

 于是,他又想到乐天羽士叮嘱他的话:“不必强求。”

 好吧,既然不必强求,何必那么急赶?

 他穿的是一身儒装,索一摇三摆,踱起方步来,虽然如此,还是经平常人要快得多。

 到达镇江,已是巳午时分,酒楼已然开门,恰巧他正走过一家名叫“松鹤楼”的门前。

 没看到酒楼,他还没想到吃饭的问题,这一看到酒楼,肚子立刻作起怪来“咕噜噜、顺噜噜”的直响。

 信步走了上去,选了一个临街的位置。

 这个时候吃饭,还显得早一点,楼上的座位还空得很。

 只有一个客人比他还早,已经叫好了菜,正在自斟自饮。

 这位客人的座位也是临街的。

 翁如松所选的位置,正和这个客人邻桌,而且对面。

 起初翁如松也没介意,等到点好了菜,这才想起对面的客人,好像是在那里见过?

 不由又把头抬起,向对面的客人望去。

 对面的酒客是个老人,头顶已秃,前额特大。

 在翁如松的印象里,这个老人,他是绝对没有见过。

 “为什么又那么面呢?”

 他自己在问着自己。

 蓦然,他想起师父指点过的武林奇人中,不正有一个与此老长像一样么?

 这位老人家在这里出现,为的又是什么?

 他又向老人望了过去。

 自他上楼、落坐、点菜,老人都只自顾自的饮酒,没向他看一眼,现在依然如此。

 他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不一会儿,他点的酒菜已经送了上来。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溜走。

 酒楼上,陆续的上来许多客人,又陆续散去。

 翁如松偶向街上一瞥,影已经西斜,心里立生警惕,暗道:“我不能尽守在这里,免得引起此老心疑。”

 想到这里,立刻将酒保唤来,结清了帐。

 临下楼的时候,又向老人瞥了一眼。

 正好与老人来的两道锐利目光,对个正着,翁如松只觉心头惊,忙不匆匆下楼而去。

 秃顶老人这一顿酒饭直吃到偏西,几乎和晚饭连在一起,方始下楼。

 从镇江通往金陵的官道上,一个秃顶老人自东向西,脚下极快。

 天逐渐的为夜所笼罩。

 天愈黑,这位秃顶顶老人脚下愈快,到后来,简直和飞差不多。

 如果眼光锐利,能够黑夜视物,便能发现在秃顶老人身后的五、六十丈的路上,正有一条蓝色身影,追蹑着老人身后。

 这条蓝色身影快整的程度,绝不比秃顶老人慢,而且轻悄无声。

 约有一个多里辰,已自进了山区。

 秃顶老人忽然顺着一岔路,折向向右。

 蓝色身影跟在后面,亦步亦赶,仍然保持相当距离,没有迫近。

 走没多远,秃顶老人忽然舍去山路,掩掩藏藏,往里趟进,像是怕人发觉。

 果然,山路上高有明桩暗卡,蓝色身影也自发觉,立刻也学着秃顶老人的样子,藉着山石树木的掩蔽,避开椿卡,悄悄的向里趟。

 蓝色身影自是翁如松。

 他不但发现桩卡,而且也看清桩卡里面,正有他一度追踪,而不知去向的几个人。

 他暗暗的“哼”了一声,心道:“原来你们躲在这里!”

 这几个人就是他在芜湖酒楼上所遇见的那几个,只不知他们是怎样避开自己的追踪,来到这里的。

 因而他已联想到,在这座山里的一定就是这一些人嘴里所称作“当家的”了。

 避过几重椿卡,到了一座庙前。

 秃顶老人已失去踪迹,不知潜藏何处?

 从高处俯瞩,殿共三层,中间一层,灯火辉煌,人影往来闪动。

 他不知道寺院何名?这里又是什么地方?

 但看警戒得这么森严,庙里一定在进行着一件什么大事。

 以秃顶老人那么大的名望,尚且那么小心谨慎,可见庙里的人绝非易与。

 翁如松不敢留然现身。

 他很仔细的辨识山形地势、进退道路。

 蓦然,一声凄厉的惨号起自庙中。

 听得翁如松肌肤起栗。

 这一声惨号,显示着庙里正在进行惨无人道的事件。

 翁如松义胆天生,那还理顾利害,立向庙中掠中。

 也许是他艺业高,也许是庙里的人自恃过甚,翁如松欺到庙前,掠进庙中,竟没被发觉。

 他隐身在第一层大殿殿顶,向第二层大殿中望去。

 顷刻之间,又是一愕。

 第二层大殿殿中,佛像之前,偏左坐着一个高大老人。

 这个老人和罗信长得一模一样。

 但翁如松肯定的断定,这个老人绝对不是罗信。

 金陵镖局的罗信武功如何,他听江枫说过。

 宫山那个也叫罗信的武功,他更亲眼目睹过。

 就凭这两个罗信,不管是谁,也绝不会使秃顶老人那么畏惧。

 他就凭这一点直觉,断定殿中的老人,绝不是两个罗信之中的任何一人。

 老人左右,一边站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大汉,眼光,钢髯绕颊,形态十分威猛。

 老人面前丈余远处,也有两个大汉,挟持着一个年老僧人。

 老僧遍体鳞伤,一身是血,被折磨得狼狈不堪。

 老僧前面,地上躺着一个和尚,两耳已失,两眼也成了两个,鲜血染满了这个和尚的头颅、肩上、前和附近地面。

 只听那个坐着的老人喝道:“广慧,今天已经是第三十天了,也就是说,已经牺牲了你三十个门下弟子了,难道说你全无动于衷?还不把佛令献出!”

 隐在殿后的翁如松,听了一动。

 “原来佛令落在这个广慧和尚手里,误打误撞,竟让我知道了。”

 随又注意聆听下去。

 “凌施主…”

 广慧这一声“凌施主”吓了翁如松一跳,暗问自己:“难道他就是天运帮主?”

 “你就是把庙里的僧人杀光,连老衲在内,也是得不到佛令的了。”

 广慧声息微弱的说完两句话,已经把眼睛闭上。

 显然他也受了很重的伤。

 翁如松心里大慰,意识到佛令在广慧手中,或是广慧知道佛令的藏处。

 “广慧,你太幼稚了,这种话岂能骗得了老夫?一天不将佛令献出,一天就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好狠毒的凌老人。

 “阿弥陀佛!”

 广慧诵了一声佛号,连眼都未睁。

 “把秃驴吊起来!”

 殿顶上,早已装好一个活轴,活轴上穿着一条很细很亮的绳子,一端系着一个铜环,一端系在一殿柱子上面。

 看样子,这条特制的绳子像很结这关,不知用何物制成?

 挟持广慧的两个大汉,听了凌姓老人的话,站出一个,将绳子从活轴上松下。

 然后,捆住广慧脚上的一大拇指,将这个僧人徐徐的倒吊起来。

 广慧如同一头待宰的羔羊,绝不抵抗。

 大概他心里十分明白,抵抗也无用,或许活罪还要受得更大。

 不一会儿,广慧苍白的脸上已经呈充血现象,人也发出轻微的哼声。

 翁如松看得热血沸腾,方想不顾一切,闯入殿中,将广慧救下。

 这时,一阵破空锐啸,十向点亮晶晶的东西,以无比凌厉的威势,向殿中。

 一组呈梅花形,向凌姓老人及其身旁的两个大汉。

 这一组的暗器,一共是六粒,五粒形似花瓣的,已将三个人的上、左、右三个方向封住,使他们无法闪躲,中间形似花蕊的一粒,却向凌姓老人的中庭,这一粒后发先至,劲锐异常。

 另一组共七粒,是向挟挂广慧的大汉,每人三粒,是上、中、下成一直线,最后一粒却是向广慧的头颅。

 发暗器的这个人,指力显然极强,且能于同时间,向不同方位的六人全都到,自非一般身手的人所能办得到的。

 如说这人与凌姓老人有仇,为什么连广慧也要一起杀死?

 凌姓老人视来暗器如无物,端坐座椅之上,动都不动。

 直等向中庭的一粒快到身前,方才微抬右手,曲伸食中二指,向这粒暗器弹去。

 “叮”的一声脆响。

 这粒暗器竟被凌老人弹飞,去势之速远比来的速度还要快上一倍有多。

 光只把这暗器弹飞还不算奇。

 奇的是,这被他弹飞的一粒暗器,竟将向广慧的头颅的一粒也给撞飞。

 凌姓老人这种从容却敌的神态,看在翁如松眼中,不由眉间一皱。

 他本想抢救广慧,看了这种情形,不又踌躇起来。

 其余十一粒,也都被四个大汉躲的躲,劈的劈,无一命中。

 看样子,这四个大汉也都无一庸手。

 一阵“叮当”声响过后,暗器无功。

 凌姓老人微哂说道:“柳如黛,屡与老夫为难,再不知机,莫怪老夫不念旧了。”

 凌姓老人动也不动,就知道暗器是何人所发,识见之广,与口气之大,又使翁如松一惊。

 “那追魂仙子名列武林十异,竟然不在这凌姓老人眼中,他是谁?何以未听师父提起过?”

 翁如松错愕的在想。

 庙里突然飘落一中年妇人,纵轮廊上看去,年轻时必然极美。

 她飘落殿前,已扬声叱道:“罗信,你出来!”

 翁如松大异,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同时,他也向现身殿前的妇人打量过去。

 罗信“嘿嘿”冷笑声中,已步出殿前。

 随侍在他左右的两个大汉,也跟了出来,仍然站在他的两侧。

 另外两个大汉守在殿中,监视着广慧。

 “柳如黛。你可知道老夫的规矩?”

 “罗信,你可知道广慧又是什么人?”

 再度从追魂仙子的口中,证实这个凌姓老人才是真正的罗信,金陵镖局和宫山的两个名叫罗信的人,原来都是冒牌货。

 真正的罗信为什么要化名姓凌?

 两个和他像貌相同的人,为什么又要冒充罗信?

 翁如松大是不解。

 只听罗信又道:“广慧难道是你的姘夫?”

 “混帐!你也是成名的人物了,怎么说话全无教养?”

 追魂仙子气得浑身都有点发抖。

 罗信不怒反笑,恻恻的又道:“骂吧,痛痛快快的骂吧!叫破老夫秘密的人,你还是第一个,今到就别离开这座栖霞寺了。”

 “哼!”追魂仙子极为不屑的“哼”了一声,意似不服,续又骂道:“组织天运帮,认贼作父,残杀同道,连祖宗的姓全都改了,简直是无已极!

 栖霞寺的僧侣与你何仇?我侄儿与你何怨?你竟用这种卑劣的手段对付他们。

 你不放过我,哼,我还不肯饶过你呢!”

 追魂仙子情绪激动异常,把罗信骂得狗血淋头。

 按理说,这个丧心病狂,无已极的魔头,必然会怒不可遏,愤而出手,置追魂仙子于死地。

 追魂仙子骂完之后,已在运功待敌。

 翁如松也被迫魂仙子这番义正辞严的言语感动,也在暗地行功,准备必要时去援追魂仙子险。

 同时,他也想到乐天羽士那句“人言不可尽信”的话来了。

 从今天的表现,追魂仙子分明是个“明是非,识大体”的人,何以会有那么一个难听的外号?

 看来给他起这个指点号的人,本身就有问题。

 追魂仙子和翁如松,一明一暗,都在凝神待敌。

 只要罗信有动手的模样,她和他可能都要抢先发动。

 那知这个老巨滑的魔头听了追魂仙子的话,态度立改,口气也转温和的说道:“柳女侠,这个误会可大了。”

 “这话怎么说?”

 “广慧是你的侄儿,前几次来时你可没有说,我还真不知道哩!”

 “现在知道了,又该怎么办?”

 追魂仙子还是冷若冰霜的问。

 “先放人,后陪罪,柳女侠总该满意了吧?”

 他还真说了就做,立命殿里的两个大汉,即刻把广慧松了下来。

 广慧早已晕了过去,两个大汉立又推宫活,施行急救。

 罗信这个魔头真是老脸皮厚,居然又向追魂仙子躬身一揖,算是陪礼。

 “慢着!这个礼我不敢当。”

 放人她没说话,陪礼她却避开了。

 “柳女侠,还有什么指示?”

 罗信不以为意的问。

 “要想解释误会不难,你得解散天运帮,从今以后,不准再问佛令下落。”

 “女侠,你把我罗信看成什么人了?”

 “传闻自是不可尽信,难道眼见还有假的?”

 “女侠,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倒得请罗大帮主教了。”

 “这件事并片言可尽,女侠如果信得及我,殿里坐谈如何?”

 “不用了,我还有事急待离去,大帮主不妨长话短说,可可使我这个孤陋寡闻的人,顿闻茅。”

 “好吧!为了使女侠释疑,就在这里说吧!”

 接着,他便说出下面一段话来。

 杀人,杀了许多武林同道,他不讳言的承认了。

 但是他为什么要杀这些人呢?

 据他说,事情是这样的。

 凡是身为一个炎黄子孙,谁也不甘心长做亡国奴。

 反抗异族统治,推翻极权暴政,理论也是绝对正确。

 但如谈到方不就必要实行有效。

 什么才是驱逐鞭虏有效的方法呢?

 这就是他为什么要组织天运帮的动机所在了。

 他认为元廷人中原已四、五十年,早已极深蒂固,庞大的元廷骑兵,更是不可轻侮的力量。

 各别的行动,少数和人反抗,只有平白的牺牲一些有用的生命,对于大局实无补益。

 他组织天运帮,就是想把这些零零星星的力量,集合成一个完整的力量。

 在没有成以前,托庇在元廷卵翼之下,才是保存实力和最安全的措施。

 他所杀的一些武林同道,乃是因为他人不肯加入天运帮,而要各别行动。

 以卵击石,岂有侥幸成功的可能?

 惟有忍痛的把他们杀掉,才可以挽救将被他们拖累的更多的生命。

 他要取得佛令,也是为了要团结各大门派力量的一个方法。

 他承认他对广慧的方法是错误了。

 他向追魂仙子深致歉意。

 要求仙子与他合作。

 他说的有条有理,有声有

 他的态度也像十分诚恳。

 追魂仙子柳如黛心里有些动摇了。

 翁如松也似乎为这段言辞所动。

 罗信讲得兴高采烈,陶然自醉,四个大汉也似受了感染。

 追魂仙子和翁如松,理是听得入神。

 就在这个时候,殿里灯火忽灭,传出来一声闷哼。

 天运帮主罗信、追魂仙子柳如黛,是何等人物,闻声知觉,先后掠入殿内。

 两个大汉昏卧在地,不知是死是伤。

 广慧禅师竟自失了踪迹。

 一声厉啸,出自罗信之口,这个魔头功力、机智,委实不比等闲,庞大物身形晃得一晃,便从佛像后通往第三层大殿的门中,追了出去。

 追魂仙子柳如黛救人护宝,提着两重心事,自也不甘落后,紧紧的亦卸尾蹑踪。

 翁如松高居第一层殿顶,虽因失神没有发现何人潜入殿中,将广慧走。

 但是这人出来逃走,他可看得十分清楚。

 这个人竟然是指剑费无极。

 他不暗暗自责。

 “强敌环伺,何以竟自出神起来?”

 他虽在自责,可没忘此行使命,方自要追,又已发现三条人影自不同的隐身处所追了下去。

 这三个人是秃顶老人、活阎王和恶判官。

 他暗道一声:“侥幸!”

 幸而这几个人都是志在佛令,没有注意到自己,否则,适才如抢先出手救人,现在岂不成了众矢之的?

 不到必要的时候,他不愿让这些魔头先发现自己,不由略一迟疑。

 天运帮主罗信和追魂仙子柳如黛,又已自殿中追出。

 他意识到指剑费无极如不放下广慧,绝难逃得出这么多高手的追踪。

 因此他等到再没有人出现,才随后追了下去。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

 刚翻过一个山头,便看到费无极被五个高手包围在一块隙地上。

 只见费无极左手挟着广慧,高声喝道:“全给我退远些,不然我先将广慧劈死,谁也别相得到佛令。”

 费无极这种要挟当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包围在外圈的五个人,果真各自向后退了几步。

 天运帮主罗信怒瞪着费无极,双眼几乎要冒出火来,但他并未即发言。

 原因是,意图染指佛令的人,凭空又多了四个。

 这四个人他都认识,没有一个好惹。

 一对一,他还没有把这几个人看在眼中。

 但如这几个人联合起来对付他,他可没有制胜的把握。

 不过他也知道这几个人互有恩怨,纠多年。

 他不即发言的用意,就是在平抑自己抑自己中的怒火,盘算着如何扩大他们之间的怨隙,好一个一个的下手收拾他们。

 最好先让他们火拼一场。

 秃顶老人、活阎王、恶判官也都是虎视眈眈,采取观望态度。

 最感焦急的,要算追魂仙子柳如黛了。

 广慧是她的侄儿,自然她不希望广慧遭遇毒手。

 同她更不希望佛令落在任何一个魔头手中。

 适才在栖霞寺,她想要用暗器把广慧打死,那是出于无奈,她实在不忍心看着侄儿被罗信非刑拷问,受那种活罪。

 好容易由于自己出面,使广慧得了一线生机,还没想到如何应付罗信,现在又出了这种事,她又怎能不急呢?

 翁如松已悄悄的欺近现场三十丈左右。

 他也在运集功力,待机而动。

 现场在僵持中,显得无经死寂。

 终于还是天运帮主罗信首先打破沉闷。

 只见他笑向费无极道:“费大侠,这一手玩得并不高明呢!”

 “掳劫经月,非刑迫供,仍然是一无所得,又高明在那明?”

 费无极以牙还牙,还言讥讽。

 “我不是这个意思。”

 罗信实在可怕,对于费无极这种恶毒的讥讽,居然无动于衷。

 “什么意思?”

 “我是说,事先没把环境看清,如今四面楚歌,又用什么方法把人带走?”

 “这倒不劳大帮主费心,好法子我是没有,耗着总可以吧?谁等得不耐烦了尽管便。”

 “好办法,但我得提醒费大侠一声一个人功力再高,也难与众为敌。”

 “广慧和尚和柳女侠的关系,费大侠想必也知道了?”

 “知道又怎么样?”

 “何不和我与柳女侠合作,共同执掌天运帮,当然费大侠、童大侠、钟大侠愿意合作,罗信无不竭诚。”

 追魂仙子并没有亲口答应与他合作,他现在却强把追魂仙子拉在一起,以壮声势。

 同时,他也不疏忽向每一个人示好。

 威胁、利可说是运用得相当巧妙。

 无如这几个人全都是老得不能再老的老江湖,那会被他这种甜言语所动?

 他得到的只是一片哼声。

 显然没有一个肯上他的当。

 罗信摇了摇头,无可奈何的道:“好吧,耗着吧!”

 费无极像是似有所见,哼了一声道:

 “大帮主,用不着耗了,你所等的人,这就到了。”

 果然,远处已有几十条人影,向这里奔来。

 费无极也够厉害的,他虽不便出口向天运帮以外四个人拉拢,他却会巧妙的利用情势,触发这四人自动的,暂时的,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

 几十条人影很快的到了现场,为首的就是在栖霞寺,随侍在罗信的身侧的那两个大汉。

 这些人到了现场,不待罗信吩咐,竟在外围又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

 这种声势换了旁人,确能收震慑效用。

 可是被围在场里的几个人,除开罗信,几乎是同时发出一声不屑的冷哼,连个回头看上一眼都没有。

 这声冷哼使罗信大生警惕。

 只听他向这些手下人喝道:“回去,这里用不着你们!”

 他的确够机警,脑子转得够快。

 如果他真要动用手下这点力量,情势所迫,被围住五个人势必联手对付他。

 这样一来,吃亏的当然是他的部众。

 反过来说,如把手下人造走,还可以利用五个人彼此间的矛盾,相继取利。

 利害权衡,他很快的想到这一点,是以毫不犹豫地下令部众撤退。

 他这些部众都是他的亲信,虽然他们没有立时领会他的意思,但却立刻遵命撤走了。

 这些人来得快,去得也快,转瞬又从来路上,走得一个也不见了。

 “大帮主,够气派!”

 费无极首先发出赞美的辞句。

 “也够聪明!”

 秃顶老人也接了一句讽刺的话。

 秃顶老人,罗信称他作曾大侠。

 他究竟是什么人?

 他便是称颂武林十的那首歌谣“僧尼渡厄…”的渡厄,本名曾琦。

 在十异中,曾琦医最,最拿手的是金针之术,确有着手成之能,以故江尖肿人,尊称他为“金针渡厄”

 他最大的长处,可以说他游极广,说不好听,便是他游极滥,正都有。

 像天运帮主罗信,和他私就很不错。

 今天在场五人之中,罗信对他便寄予很大的希望,希望他能本着平谊,和自己站在一起。

 所以自始至终,对他的态度也最为留意。

 不想现在,他也出言讥讽自己。

 罗信不得不对他作进一步的试探了。

 “曾兄一向如闲云野鹤,很难一见侠踪,怎么今天也对佛令发生兴趣来了?”

 “自然是对我有极大的用处了。”

 “可得一闻否?”

 “没什么不可讲的。”

 “那么就请曾兄坦诚相告。”

 “佛令对于你们,不过在助成霸业,对于我,却要用它治病。”

 “治病?治什么病?”

 不独罗信听了奇怪,其余的四个人也感到不解。

 因此话虽然是罗信问的,其余的四个人也在留神聆听。

 “心病!”

 “曾兄是在开玩笑了,如果曾兄是因静极思动,天运帮愿让与曾兄主持。”

 “我可没有那么大的抱负。”

 一任罗信老巨滑,一时也无法探明曾琦的真正意向,不过曾琦的态度并非友善,却可意会得出。

 场中顿时又静下来。

 最感到吃力的要算费无极。

 他得防备每一个人偷袭。

 “耗着”虽然出于他口,却不代表他真正的心声,而且是最好的办法。

 他想到:“必须及早困。”

 但环顾四周,索把广慧放了下来。

 “怎么样?累了吧。”

 罗信笑的问。

 “哼!”费无极却回答他一个冷冰冰的哼声。

 “费大侠如果同意,不妨和我换个位置。”

 金针渡厄突然提出一个新鲜的办法。

 “为什么?”

 “如我看得不错,广慧的内伤奇重,如不急救,只怕我们都要白等了!”

 几个人全都集中注意力,在筹却除强敌,据劫广慧,却没有注意到广慧的伤势。

 现在经曾琦一提,全都向场中望去,广慧果已声息俱寂。

 是不是折磨经月,内伤果真奇重?抑或是费无极又做了别的手脚?则不得而知。

 “让我看看!”

 追魂仙子柳如黛骨关心,迫不及待的已向场中掠去。

 “不准你来!”

 费无极冷言拒绝,着柳如黛劈出一掌。

 “凭你也配!”

 柳如黛不甘未弱,前进的速度不减,着费无极的掌势,也硬碰硬的还击过去。

 “砰”的一声大响。

 两人掌风相遇,劲风尘土,四溢飘扬。

 柳如黛前进的身形被阻降落。

 费无极也退了两步,方才站稳。

 广慧躺卧的地方,适当掌风下缘,又被震了一下。

 他既未动,也未出声,曾琦所说显然不假。

 柳如黛和费无极已烈的打在一起。

 又是一条快速身影掠入场中,将广慧抱出。

 这条身影落地现身,方才看出是金针渡厄。

 曾琦抱着广慧,离开斗场十多丈外,便即着手,给这个苦难中的僧侣进行诊察。

 罗信、童威、钟霄成一三角形,将曾琦拱围在中间。

 自然他们这种举动包含着监视的用意在内。

 对于战中的两人,看都懒得多看一眼。

 他们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幸灾乐祸的微笑,恨不得两人打个同归于尽,这要使可少了两个劲敌,对于夺取佛令,无异就多了一分希望。

 广慧的嘴角上、头项边,又多了新的血痕,不用说自然是刚才掌负波及的影响了。

 金针渡厄近在广慧腕脉上的手竟然有些发抖,眉头现是皱起很高。

 “曾兄,广慧的伤还有救吗?”

 罗信关切的问,与其说他关切广慧的伤势,不如说他实在关切佛令的下落,更来得恰当。

 金针渡厄只是摇摇头,不过,他仍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来。

 打开布包,里面排是形式不一样的金针。

 然后,他又将广慧上衣掉。

 一副惊人景象,立即呈在眼前。  m.IgeXs.Com
上章 福神小霹雳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