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神小霹雳 下章
第十四章
少女明知不敌,也不甘束手受制,后退三步,横剑待敌。

 钟霄那会把她看在眼中,不过,他也没立刻出手。

 他看了少女一眼,又道:“丫头,你可是柳如黛的门下?”

 少女不虞这个魔头会知道自己底细,闻问,还以为他顾忌师父,不敢向自己出手,因道:“不错,你怎么会知道?”

 “实对你说,最初得到玉-的人,就是你的一个同门…”

 “你别做梦,要想拿姑娘作人质,就得问我手中青锋肯不肯答应!”

 钟霄“哈哈”一阵大:笑,笑得是那么轻狂与不屑。

 少女被他笑得一头是火,顿忘厉害,一震手中长剑,分心就刺。

 这一剑是气极而发,剑上已贯足了全身功力,剑尖摇晃出无数银星,上自气海,下至中极,将钟霄丹田附近几处大,均罩在剑风之内,玄诡、辛辣、快捷、凌厉,兼而有之,当真是威势不凡。

 就这一剑,一般的江湖高手确也难接其锋。

 可是她今天所面对的敌人,却是享名已久的老魔头,武功已达颠峰状态,岂是她这一剑所能伤得了的。

 钟霄动都未动,待得剑锋临近,微矮身形,信手朝剑锋上一挥。

 他仅用了四五成劲力。

 少女已自受不起。

 “呛啷啷”一声脆响,少女长剑已然断成数截,半截断剑也掌握不牢,飞,虎口也被震裂,人也被掌风带出几步,如果不是被人扶了一把,几乎滑跌下谷。

 “钟兄,久违了!”

 这扶住少,正是一路尾随而来的活阎王童威。

 他倒真有掳劫少女,作为人质的打算,所以没急于下手,还是存着万一的希望,希望从这个少女,引出或找到那个得宝的。

 他早已隐身石后,观察多时。

 现见少女眼看就要跌下涧谷,不能再不出来了。

 但他又怕因此引起钟霄误会,是以先打招呼。“不敢当!童威敢是要上一手?”

 钟霄语音冰冷,显然并不愉快。

 这个魔头也早就发觉附近藏得有人。

 有了昨夜经验,他不愿再打草惊蛇,好在是大白天,也不怕这个人跑得掉,所以一面和少女说话,一面在盘算着,不要再让这人兔

 不想出来的,竟是打了多少年,始终也分不出高下的死对头。

 他和童威之间仅是意气之争,谁也不肯服谁,不像与费无极、柳如黛一样,有着不可解的深仇。

 因此,虽不高兴却也没有立时翻脸。

 童威可比他圆滑,而且对于玉-也没有死心,不愿这个时候和钟霄大打出手。

 他虽听出钟霄语气不善,并不介意,仍然若无其事的答道:“钟兄误会了!”

 钟霄不料他语气竟然这么和缓,不由问道:“难道童兄还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到,玉-既然落在柳如黛门下手中,这个女娃儿大有用处。”

 少女原以为活阎王救她,乃是出于善意,不想这个魔头也没安什么好心“哼”了一声,挣脱活阎王扶着的手掌,不屑的道:“有种就找我师父说话,和我一个做晚辈的过不去,算什么英雄?”

 “住口!”

 钟霄喝止少女,接着又道:“别不知好歹,老夫叫你一道走,是出于一番好意。”

 “哼,好意?鬼才相信!”

 反正她是想开了,一个魔头已经不是对手了,现在碰到两个,看样子,两个魔头大有携手可能,对于自己,更是不利,大不了是个“死”是以说话也就不再客气。

 “你以为玉-还在你那同门手里?”

 这句话一出口,不仅少女听了一惊,活阎王更觉惊讶。

 “难道在你手里?”

 少女不服,出口讥讽,这也是活阎王急于要知道的事,立即凝神静听,看钟霄究竟说些什么。

 “如果不是老夫心慈手软,人已到我手中,你那同门就有十条命也早完蛋了。”

 “钟兄,到底是怎么回事?”

 活阎王听出蹊跷,不由口相问。

 钟霄倒也爽快,并没隐瞒,便将昨晚经过说出,最后又说道:“起初,我以为将我引走的人必是柳如黛…”

 “哼,我师父才不稀罕什么玉-,她老人家现在在金陵,根本就没有来。”

 “不要打岔。”

 “钟兄不要和她一个小孩子一般见识。”

 活阎王生怕话题就此岔开,赶紧出声劝解。

 “哼,小孩子,小孩子也没有两个欺负一个!”

 “底下的话,和你大有关系呢!”

 钟霄有意逗她,说的可是实话。

 “不希罕,爱说不说!”

 小妮子硬是口齿不饶人。

 钟霄不再理她,续又说道:“等我发觉中计,回头再追,那女娃儿已被人点了,弃置路边…”

 “在什么地方?”

 少女听到这里,心中大急,不待钟霄说完,立刻追问地方。

 “你不是不稀罕听吗?”

 “你既存有好意,可给她解开被制道?”

 “老夫算是遇了平生大敌,轻功既然见拙于前,点手法竟也解它不了。”

 “鬼才相信,失陪了。”

 少女心急同门安危,话声中,已掠身而起,准备离去。

 “丫头,回来!”

 钟霄立即将她叫住。

 “怎么样,要杀要剐,就快动手!”

 “真不知好歹!追踪你那同门高手,不下数十人之多,此去前途,必然相遇,岂不平白前去送死。”

 “好意心领,不劳挂念。”

 少女头也不回,随说随已如飞而去。

 钟霄望着少女飞逝的背影,摇了摇头,遂又传声告诉她约略位置,及移住的安全处所。

 看来这个魔头心已然改变不少。

 少女去后,两个老魔头又相谈片刻,相率向浙赣边境奔去。

 不想这一变化却促成了两魔携手,真是武林的大不幸。

 两魔离去不久,松树后,又转出来一个蓝衫少年,却向少女追去。

 依常情判断,翁如松本该追踪两个老魔,探听玉-的下落才对。

 如今,他却追向少女,用意实在令人难解。

 难道他已为少女美?竟置师命于不顾?

 抑或两魔联手,使他有所畏惧,不敢向前?

 究竟为了什么,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明白。

 少女心系同门安危,也不管白天黑夜,有人没人,一口气就下去了一百多里。

 他虽艺出名师,到底年幼,内功修为,火候不够,一个从时辰,一口气赶了一百多里,可以说已尽了她最大的努力。

 钟霄传声告诉她的话,她已全部听清。

 以钟霄的功力,还要跑了将近三个时辰。

 当然,钟霄并不是直线前进的,他是边走边搜索那个青衣少女,难免有所耽搁。

 即使如此,她估料恐怕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才能到达她那同门出事的地方。

 现在,她已娇不胜,贴身衣服也已汗,觉得再不休息,势非累倒不可。

 她拣了一块干净的山石坐下,休息了约有顿饭之久,又再起程上路。

 时已未末申初,她打算在天黑之前赶到出事地点,以免天黑以后不易找寻。

 走了没有多久,远远的已见数点黑影面而来。

 入眼即已看清是武林中人,施展着轻身术。

 想到钟霄的话,便掩向路边藏起。

 转眼工夫,来人已近。

 只听一个气的说道:“咦!刚才我好像看到一个人影,就在这一带,怎么到了近前又不见了!”

 另一个苍老的声音接道:“别疑鬼了,快赶路吧!误了当家的事,可吃不消。”

 边说边已当先离去。

 那个气的,想来也是个人,听了那个苍老的声音也自随后走了。

 同行的还有五个,想是手下人,见为首的人走了,也一声不响的跟着离去。

 七条身影瞬已去远。

 少女自藏身处走出续又前行。

 一连遇见三拨人,都被少女事先发现,巧妙的躲开了。

 三拨人,一共有十六个。

 少女心想,该再没有了吧?

 影已西移很多。

 也许是三次耽搁过久,也许是天色渐晚,心里着急,她再不前进,还有没有人来,立又展开轻功,向前赶去。

 刚转过一次山面又发现了人。

 这回只是一个人,而且相隔又近,就是想躲也躲不开。

 这个人没钟霄那么高大,在一般人中,也要算得上魁梧的了。

 这是一个老人,身高七尺,脸色红润,长髯齐,灰白相间。

 他现少女,初时一怔,旋即朗声大笑起来。

 笑得是那么开心。

 少女可不管他是谁,也不管他为什么要笑,一个箭步,便想从老人身侧绕过去。

 “还想走!”

 老人见少女要走,笑声突止,挥出一掌,将她了回去。

 “青天白,敢敢拦路行劫!”

 少女娇声喝叱,把拦路的老人,竟当成打劫的强盗。

 老人气得脸色连连数变,半天才暴声喝道:“丫头你把老夫看作什么人?”

 这一声喝,劲力十足,显见内功不弱。

 少女仿佛不曾觉出,漫不为意的道:“难道你还是好人?”

 “你少跟老人装疯扮傻,赶快把玉-献出,饶你落个全尸!”

 “哼,我没冤枉你吧?你自己估量估量看,能比阎王、恶判强多少?”

 这一句话她本是随意说出,不想老人还真被吓了一大跳。

 老人四下打量一眼,以惑然的目光注定少女“嘿嘿”几声干笑,才道:“就凭你?”

 “不信你就试试!”

 “面对高人,老人倒得领教几手绝学。”

 他本被少女的从容态度所慑,心里有些动摇,但不住玉-的惑,话声中,已向少女拍出一掌。

 这一掌拍向了少女的肩井,凌厉之中,暗藏变化。

 一道青霞倏然扬起,截削老人右腕。

 少女剑应敌,快、稳、狠,拿捏得恰到好处。

 老人既对少女存有戒心,出掌乃在试探敌人深浅,却也不虞少女应变之快,心中愈增警惕。

 撤招后退之中,立也将成名兵器亮了出来。

 那是一条十三节亮银软鞭,光下,闪闪生辉。

 少女一招将老人迫落,紧跟着攻出七剑,每一剑都指向老人身前重

 老人虽已将兵刃撤在手中,但因软鞭利于远攻,这一被少女欺近身前,除去一再闪退,别无办法可施。

 这七剑还真把这存心夺宝的老人得狼狈不堪。

 尚幸他身手不俗,一经施展开来,、吐、撤、放、崩、卷、、砸,活似一条银蛇,再加上他人高臂长,三五丈内,均笼罩在他的鞭势之下。

 少女经验不足,立又转落下风。

 但她身法轻灵,剑术又得名家法髓,闪躲之中,犹能乘隙反攻。

 一老一少便在山径上展开一场惊险的搏斗。

 两个人各出绝招,愈打愈快。

 顿饭之间,两个人已互攻出一百多招,竟是难分胜负。

 老人虽然一时不能取胜,但一颗警惕的心,已慢慢的安定下来。

 他已觉察出,少女剑法绵密狠辣,似经过高人指点,但内功真力,不如想像之甚,有许多奥招式,不能发挥预期的效用。

 自己用的又是重兵刃,内力又较少女为经,时间一长,少女必难支持下去。

 看清这一点,愈发稳扎稳打,不求冒险急进。

 少女也自知难以持久,且已看出老人心意。

 她可不愿这样战下去。

 剑法一变,威力陡增,竟然冒险进招,图与老人同归于尽,不再注意防守。

 老人打斗经验何等丰富,少女屡现空门,他都不乘隙出手,反而守得更加严密起来。

 一条软鞭,已被他挥舞得似一座银幕,将他那高大的身形团团裹定,真可咨是泼水难进。

 少女一轮疯狂攻,终因赶路体力耗去不少,这一加紧施为,愈发觉得后力难继。

 空中一连爆出“叮叮叮叮”无数金铁呜的清脆响声。

 没有一剑能够穿透鞭幕,伤着老人。

 有几次,长剑几乎反而被那鞭幕振出手的强大力震出手。

 等她发觉自己这种作为无利有害的时候,已成强弩之末,就是想逃,也无能力了。

 老人适时展开反攻,一条软鞭被他使得“呼呼”生响。

 生死关头,拼尽余力,少女又拆解了几招,愈发显得不济。

 老人精神愈见焕发,鞭法也愈打猛烈。

 少女不但已难挥剑御,吓得她惊魂出。

 一丝笑容浮现老人的面颊。

 过去的那么多高手,连阎王、恶判官也在其中,结果竟然仅有自己遇上这个少女,岂非天意攸归?

 稍待将玉-武功参透,他心里暗哼一声,到那时谁还在老夫眼下。

 他兴奋得好像已成武林第一人物。

 “撒手!”

 一声大喝,十三节亮银软鞭随着喝声猛向少女手中的长剑卷下。

 少女待撤招,那还来得及,蓦觉手中一震,长剑已自手,飞向半天,人也被带得一个踉跄。

 好凶狠的老人,似乎意犹未足,手腕一抖,长鞭猛又反卷而回,直向立足未稳的少女拦扫去。

 他显然还要杀人灭口。

 这一鞭如被扫实,少女纤细的柳,势非从中折断不可。

 少女自知难逃一鞭之厄,已将又眼闭上。

 奇怪得很,此时心里反而觉得空的,什么都没有。

 竟然连一点悲哀的思绪都没有兴起。

 说时迟,那时快,一条蓝色的身影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从道旁掠出。

 竟比猛卷而回的鞭势还要快。

 “呼”的一声。

 鞭势落空,老人一个高大的身躯,反被自己挥空的劲力带出好几步。

 变生俄顷,老人不觉一惊。

 定目看时——

 救走少女的,竟是一个比她大不了多少的年少书生。

 他只觉得这个少年骨秀神清,丰神如玉,除此之外,绝不像一个身具丝毫武功的人。

 那个少女脸泛青白,正娇慵无力,斜倚在少年身旁,似乎惊魂甫定,现在才想起骇伯来。

 这个少年,他搜遍记忆也没有见过。

 不过,那条快速的蓝影却使他蓦吃一惊。

 他倏然想起,在松溪效外,那个看似被自己幽庐山达二十年之久的江枫,曾经唤叫过一个追踪恶判官钟霄的蓝影,叫他师弟。

 如果那个女人真是江枫,而眼前这个少年又却是她的师弟,自己今天这一关便很难闯得过去。

 但他老于世故,转念又自想到。

 纵然这个少年就是自己对头的师弟,他也没有见过自己呀!

 怕他何来?

 想到这里,心里又觉安定不少。

 他又惊又疑,仔细再又打量这个突然现身的少年。

 少年正也睁着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在瞪视着自己。

 他已看出,少年目光之中,含有无比的怒火。

 一股冷气自脊梁升起,使他浑身都觉得不自在。

 他非常讶异一面未识,为什么这样怒视着自己?

 难道眼前这个青衣少女与他有什么渊源?

 “罗信!”

 这一声喝,几乎把他的灵魂呼出身来。

 他不但更惊,而且更疑。

 实在想不通,少年是怎么会认得自己?并毫不迟疑的呼名唤姓。

 “想不到吧!我竟会认识你!”

 罗信被问得哑口无言,不知如何置答。

 “关于你以前的恶行,我只是听说,还不深信,可是今天却让我亲眼目睹!”

 罗信心里在凉了半截,敢情过去的事,这个少年全都知道。

 他能分辩什么呢?

 少年又已接着说道:“我问你,这位姑娘和你有何仇恨?你必置她于死地?”

 常言说得好:“泥菩萨还有三分土”何况罗信在江湖上,也算得上是个响当当的角色。

 他已被翁如松数说得既羞且怒。

 他虽气虽怒,但是理智未失,他又想到适才自己不是也被那个少女唬了一阵,但是动起手来,自己不是占了上风。

 这个少年看似比少女武功要高,毕竟年龄有限,何必怕得连话都不敢说。

 想定,愤然喝道:“娃娃,休在老夫面前卖狂,武林瑰宝,人人都想据为已有,单单老夫过问不得?”

 他这句话仿佛说得还满理直气壮。

 “我不管你要不要玉-,我只问你,为什么这样心黑手辣?”

 “杀人灭口,江湖习见,又非自我开始,何用大惊小怪!”

 “这么说,玉-你已得手?”

 “还在那女娃儿身上。”

 翁如松一阵清朗长笑。

 罗信被笑得一怔,诧然问道:“娃娃,有什么好笑的?”

 如松不答反问道:“阎王、恶判难道比你还好说话?如果真在这位姑娘身上,还轮得到你!”

 “这不是奇怪吗?在华雨峰家夺走玉-的那位姑娘,无论面貌、身材、装束,都和这位姑娘一模一样,难道我会看错?”

 他一阵迟疑,喃喃自语,既像问翁如松,又似问自己。

 “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就以你来说吧,和你身材、年龄、装束一模一样,也叫罗信的,据我所知,就不只你一个呀!”

 “轰”的一声,罗信如遭一记闷锤。

 这个秘密知道的人,绝无仅有。

 这个少年实在太可怕了,他是怎么知道的?

 他觉得自己这个人丢得太大。

 自己对于这个神秘少年,甚至连姓名都不知道。

 而少年对于自己,似乎无所不知。

 忖想至此,一抹杀机笼上眉梢,暗觉少年不除,自己今后实难安枕。

 脸色一寒,冷冷说道:“娃娃,你知道得太多了,可怨不得老夫心狠手辣!”

 他不发难,翁如松都不见得会放过他,这一愤不择言,这个苦头吃得可大了。

 他还想故技重施,边说边已出掌。

 对于翁如松他是恨到了极点,恨不得一掌便将如松击毙。

 是以这一掌他已把习而未的幽冥功贯注掌上,以全力击出,看似虚缓无力,无声无息,却有一股柔韧风袭向翁如松腹。

 这一套功夫是他自宫山中得到一部幽冥经上所载录的,最适宜未婚女习练。

 但也有例外,男也非不可习练,条件是必须身具五绝脉的人方可。

 具有五绝脉的人很难永年,但如及早发现,自幼年时,即以幽冥相授,不但绝症可无虞,而且,冥功也能登峰造极。

 他既未具备这一条件,又非女,尤其不是童身,所以经到手十年,也不过仅具目前一二成威力。

 翁如松身具两种神功,任何一种都可防身有余,岂是他这种浮浅功所能伤得了的。

 但翁如松此时也不愿致他死命,又知火灵功出手无幸,故舍弃不用,仅用师传心法,挥掌相

 还幸他出手留有分寸,仅用了四五成劲力。

 就这样,这个老江湖已经大大的吃不消了。

 两股掌风一接,有如毒物遇着雄黄一样。

 罗信顿感风回窜,打了一下冷颤,浑身有如坠入寒冰地狱一般,肌痉挛,搐不止,骨节也在“格格”的发着暴响。

 只片刻工夫,他那庞大的身躯倒在地上,好像缩短一尺。

 一任他如何凶狠暴戾,到了这个时候也只有哼的份儿。

 他用企求的眼光望着翁如松,希望这个少年能够慨然放手,解除自己的痛苦。

 翁如松也是基名其妙,自己也只用了这一半功力,何以罗信变成这样?

 他虽然多少已经领悟出,这种现象可能是两人神功引起的克制作用,却也受莫能助,只得把心中所想的据实相告,并且说道:“这又不同点,解开道就可无一,本来我还有许多话要向你问,看你这种样子,恐怕也问不成了,这只能怨你心意太狠,自食恶果,但愿你经此教训,改恶向善才好。”

 罗信早已痛晕过去,那里还能听得到翁如松这段语重心长的话。

 少女一直紧张的注视场中发展。

 她真怕翁如松会和她落到同一下场。

 怎么也没想到,翁如松信手一挥,便出现场中奇迹。

 她简直无法估计,翁如松的功夫究有多高?

 她怔怔的望这俊美少年,浑忘自己处身何处。

 还是翁如松发现她这种情形,提醒她道:“姑娘,天快黑了,还是赶快救援你那同门去?”

 “哦!”她好像这才想到,自己还有事要去办。

 但她并不马上动身,却向翁如松问道:“你怎么也来了?”

 翁如松俏皮的答道:“我是看到姑娘留条,赶来看热闹的呀!”

 少女“咭咭”一阵娇笑,像是想起什么得意的小来,笑得那么开心。

 “你叫什么啊,总不能尽叫你书呆子呀!”

 “翁如松,随便姑娘怎么称呼都好。”

 “你真坏!”

 “我怎么坏了?”

 “早就追上人家了,为什么先前不帮忙?”

 “阎王、恶判,听了就怕人的,谁还敢沾惹?”

 “你现在在准备到那里去?”

 “没胡热闹可看了,只好随便走走。”

 “跟我一道去不好?”

 “还没请教姑娘芳名呢!”

 “我叫何小倩,我姊姊叫何小翠,就是那个被人点了道的。”

 “怪不得姑娘这样着急,那么快走吧!”

 边说边已挽起小倩右腕,也不征求她的同意,便向前飞驰起来。

 何小倩也没挣扎,任由翁如松握着右腕,带着她向前飞驰。

 她只觉有一股热力,自腕透入,源源不绝,穿经走脉,舒适无比,飞驰的身躯也觉得比自己单独走时,快了许多,好像还不怎么吃力。

 她也是名师之徒,还能不晓得是怎么回事?

 但她却也惊讶不置。

 看上去翁如松比她实在大不了多少,何以他的功力却比自己高出这多?

 暮色渐渐掩住山道,伸向远方。

 两个少男少女携着手,肩并着肩,奔驰得也愈发加快。

 一掠六七十丈,稍沾又起,左右替,何啻雷电闪空,台风过境。

 但见山石、树木向后飞退。

 何小倩在翁如松携带下,身轻如燕,根本用不着她费什么力量。

 她索将双眼闭上,陶醉在这缥缥缈缈的意境里。

 月亮悄悄爬上树梢,以羡慕的眼光,偷觑这飞驰中的一对少年男女。

 忽然,翁如松将脚步煞住,握着小倩的手也自松开。

 何小倩愕然看着翁如松,问道:“怎么不走了?”

 发她偷眼看清周围环境,没待翁如松回答,她又“哦”了一声,随即向左侧山坡上掠去。

 恶判官钟霄没有骗她,依着他的指示,很快的便找到了何小翠。

 这个不幸的少女,被钟霄安置在一棵老松的枝桠间,仍然晕不醒。

 一夜间,没遭受到蛇兽的侵袭,已经算不幸中的大幸了。

 小倩从枝桠间将姊姊抱下,焦急的在检视被点的道。

 以钟霄经见之广,武功之博,尚且无法替小翠解开被制道。

 她又如何能成?

 “喂,过来帮忙嘛!”

 在她意识中,翁如松已成了天人,应该是无所不能。

 不是吗?这一段奔驰,路途不近,不便没有疲累,反而觉得先前消耗的体力,在翁如松输功之下也已恢复。

 翁如松一面飞驰,一面还能助她恢复疲劳,这是何等功力?

 在她纯洁的心灵中,怎不把他钦佩得无以复加。

 而且也因为手牵着手,跑了这次,彼此间的距离似乎也已拉得很近。

 因此,连客气的称呼也免除了。

 他不应该等招呼。所以语气中,还含有几分嗔怪。

 翁如松闻呼走了过去,略一端详。

 觉得这一对姊姊,无论是身材、面貌,乃至装束,没有一样不同。

 无怪钟霄、罗信会把人认错。

 小翠仿佛香梦正酣,脸上一点痛苦的表情都没有,呼吸也很正常。

 他先检视一遍在外在的道,又诊察了,又诊察了一下脉息,才郑重说道:“令姊丝毫并未伤伤,只是被点道在何处,无法看出。”

 “那怎么办呢?”

 小妮子焦灼之情,溢于眉宇。

 翁如松安慰她道:“先别着急,据我观察,下手人并未存有恶意,所用何种手法,虽不易看出,但下手绝不会太重,可能一个对时不解自开。

 现在天已接近二更,距离一个对时已是不远,与其盲目拍解,无益有害,何不坐候片刻,听令到时自解要好得多。”

 “到时要是不能自行解开呢?”

 “那时再想办法。”

 “你帮忙要帮到底哦!”“那是自然。”

 小倩像是得到一层保证,心情才算安定下来。

 两个人就在小翠身旁坐了下来。

 翁如松惑然不解的问道:“这么重要的事,令师为什么不亲自来呢?”

 “谁知道嘛!她老人家只说金陵还有更重要的事,分不开身。”

 “什么事会比玉-还要重要?”

 “她老人家不肯说嘛!”

 “令师共人几个门人。”

 “就我姊妹两个。”

 “贤姊妹想必已得令师真传?”

 “别笑话人家了,谁不知道你的本事好,噢!你的师父究意是谁呀?”

 “我师父久绝尘寰,不准我随便提他老人家的名号。”

 小倩似乎知道许多江湖忌,便不再问。

 如果她真要磨着翁如松,一定追问清楚不可。

 翁如松面,可能还真的说了出来。

 其实,他就是把师门来历说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关系。

 他所以要这样做,乃是因为追魂仙子在江湖上的名声不好,他还不愿和她们拉得太近。

 然则,他为什么又要舍去玉-,追踪小倩呢?

 是恋她的美吗?

 不,他是另有用意。

 他隐伏一旁,听钟霄所说,引起老魔头的也是一个少女。

 他使联想到他的胞妹翁若梅。

 师门点手法,独树一帜,别人难解。

 他更怀疑,点倒小翠,夺走玉-的,也是若梅。

 因此,他想实地查看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他追踪小倩,便是基于这个道理。

 他对小倩的观感,原本无所谓好坏,但对罗信,尤其是沿宫山的那个罗信,却是深恶痛绝,何况解救小倩之闲,更是和她接近,便于自己侦察的好机会。

 到达现场,看过小翠,却使他非常惶惑。

 小翠被点道,虽与师门手法相近,似更玄奥,而且点人功力也比乃妹为高。

 使他所有的猜想似是而非,不能作肯定的推断。

 这种手法他原可能师门传授,试图推解,便他又没这么做。

 他想利用这片刻时间对追魂仙子师徒多作一番了解。

 然而,他所得到的…

 小倩还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小丫头。

 而对追魂仙子仍是一无所知。

 武林瑰宝,玉-武功,凡是武林中人,莫不梦寝以求,而思据为已有。

 追魂仙子自己为什么不亲自前来?

 金陵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使她不克分身?

 小倩虽然没有骗他,但是她的答案显然不能足他的要求。

 他已暗中决定,如果可能,还得亲自去金陵一转。

 他和小倩又谈了很久,再也得不到他所要知道的事。

 而小倩对他却是一往情深。

 时间就这样的很快的又过了一个更次。

 翁如松所料,果然没错。

 小翠的身体动了一下,蓦的翻身坐起。

 她惺松的睡眼,看见妹妹和一个陌生少年坐在身旁不远。

 “咦!是什么地方?我怎么睡着了?”

 忽然,她像想起什么似的,急忙伸手向怀中摸去,脸色立刻变成铁青。

 “玉-呢?他是谁?”

 她手指着翁如松,面向乃妹发问。

 小倩遂将经过详细说出,并代翁如松向乃妹引见。

 小翠少不了说一番称谢的话。

 翁如松谦逊之后,乘机相问:“姑娘被暗算瞬间,可有什么觉察?”

 “真丢人死啦,人影未见,声息未闻,仅仅嗅到一股淡淡檀香味,人便失去了知觉了。”

 “这可能是一种佛门功力。”

 翁如松嘴里说着,心里又自活跃起来,但因他未形之于,小翠姊妹全未觉察。

 “现在想来,大侠的推断颇有可能。”

 翁如松还是第一次被人称作“大侠”而且推崇他的,又是一个美丽的少女。

 他心里在只觉得有些飘飘然。

 喜誉恶毁,人之常情,翁如松何能例外,也就因这一声“大侠”顿使他对这两姊妹增加了少好感,在以后的岁月中,真帮了她们不少忙。

 “玉-虽失,且喜人尚无恙,不知贤姊妹将作什么打算?”

 “还想碰碰运气。”这是小翠说的。

 “不,师父说,不论玉-已否得手,都叫我们赶快回去!”

 小倩立刻更正乃妹提议,说出师命。

 “那么我们只有暂回金陵了,大侠行止如何?”

 “尚有琐事待理,须便道金华一行,容作后会了。”

 小倩似尚恋恋不舍,在乃妹催促下,只得和翁如松依依道别。

 翁如松果真谷去金华吗?他现在那有这种闲情。

 依他推断,夺走玉-的,若梅的可能不能说绝对没有。

 如果真是若梅,阎王、恶判和其他的高手都在追踪,他怎能不速去接应。

 即使并非若梅,师命所在,他也义不容辞,要把这个瑰宝夺了回来。  m.IGeXs.Com
上章 福神小霹雳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