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神小霹雳 下章
第七章
华灯初上,南昌洪都酒楼已经座无虚席。

 如果他仔细留意酒客之中,大半是武林人物,而其中不乏高手。

 最奇怪的是这么多人,尤其是这么多武林中人物,酒楼上竟然出奇的静。

 全都忙着吃饭,连喝酒的都很少。

 这种情形,显然说明一件事。

 那就是武林中必有极大的变故,使得这些豪的汉子连酒都顾不得喝了。

 究竟武林中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

 无人讲出口来。

 即使是有人讲话,也都是头接耳低声密语,生怕机密被别人听去。

 没有多久,这些人一批接一批匆匆忙忙的结帐下楼而去。

 最后,一个蓝衫儒装少年,也随在这些武林豪客之后走了。

 这些人都奔了一个方向。

 看样子他们并不像是一路的,何以会这样齐心?

 不问可知。

 这个机密在武林豪客里,已经不成其为机密了。

 是的,这件事确已不成为机密了。

 就连今天才到南昌的那个蓝衫儒装少年,也从他们片言只语之中听去不少。

 他听得虽不完全,但这些片断消息也就够了。

 这些片断消息,使他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计划。

 他究竟是谁?

 这个蓝衫儒装少年不是别人,正是本书主角翁如松。

 当他在地肺中,火灵功已经练得具有八九成火候的时候,呼延靖觉得已能通地心火焰,便打发他离去。

 在他临走的时候,这个慈祥的老人曾把火灵真经交给他,托他代为物衣钵传人。

 翁如松接受了他的托,却没有接受火灵真经。

 他诚恳的向呼延靖说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像这种武学秘典,人人都想占为己有,晚辈本身也正有许多半待办,万一传人未得,宝典先失,岂不负前辈厚望。且幸火灵功晚辈已初具基础,待访得资品德俱足承受前辈的衣钵的奇材时,先将火灵功转传,等到略有成就再送来此地,由老前辈恭亲传授比较适宜。”

 尽管他说得诚恳有理,呼延靖却也相当的固执,他用着命令的口吻说道:“快拿去,快拿去,别跟我逗心眼,我知道你的鬼心思。这么办,你既有师承,我收你个寄名弟子,这样总该可以了。

 要知道地肺之中并不一定安全,我倒是不怕人来抢,而是说地震都可能发生,万一,你再来时,地形已变,再也不能进来,到那时岂不使实典从此埋没?

 你既是我的寄名弟子,典内所载武功,你得暇时尽可参研探讨。

 还有神州故容鞑虏久据,这一点你也务必在意,去吧!”

 翁如松因感不能弃师另投,火灵真经所载的武功自不便再学,带在身上只有累赘,别无好处,万一遗失,更无法向呼延靖代。

 现在心事既被老人揭穿,复又收地作寄名弟子,情形就不相同了。

 于是恭恭敬敬的给呼延靖叩了三个头,恳请老人和他一同离开地肺,以免有变,将终生负疚。

 呼延靖道:“我何尝不想出去看看鞑虏之中,究竟有何三头六臂人物?竟使我神州亿万长民伏首称臣。

 不过我在地心居留已久,外间气候恐怕不能适应,你不必为我顾虑。

 我如能出去,必会去找你,外面还有许多要紧的事等着你去办呢!快走吧!”

 翁如松无奈,只得挥泪拜别呼延靖,按照他指示的秘径出了地肺。

 后秘径还是真长,出口处在海丰近郊。

 原来的衣服已毁于火,身上穿的乃是呼延靖的衣服,并不合身。

 只得在海丰停留下来,重整行装。

 在海丰停留期间,他想到很多半,国恨、家仇、师命都需要他去做。

 孰先?孰后?何缓?何急?

 终于他得到一个结论。

 追寻佛令玉-应列为首要。

 有了佛令玉-,无论国事、家事都可得一批大力帮手。

 想到佛令玉-,联想到胞妹翁若梅。

 她也是为着找寻佛令玉-做着同样的努力。

 不知道别后半年多,她有没有成就?

 于是在衣服做好以后,便想先到金陵看看若梅,是不是已经有了线索。

 反正找寻璇玑客也是为了佛令玉-,如果妹妹从威镇八方处得到了线索,也免得自己再为找寻璇玑客浪费时

 一路行来,时见武林人物行匆匆,像有着什么急事似的在赶路,顺而引起他的好奇与注意。

 这天到了南昌,在洪都酒楼从两个老人的低声密语中,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

 使得他原赶往金陵,如今不得不变更行程,追蹑着这两个老人。

 这两个老人谈的是:“…玉-已经出现,先到手的是一个女人,后来又被神行客夺去…我们也不能放手…”

 他的座位紧傍着两位老人的右侧,何况他此时功力骤增,耳目这灵,敏锐至极。

 起初,他只顾想着自己的,没有留心谛听,等到听到“玉-”两字时,再听已是不全了。

 这个消息对他实在太重要了。

 他千山万水到处找寻璇玑客的目的,就是为找佛令玉-的下落,可惜他听得不全,不知道佛令是否同时出现。

 但这还不是令他吃惊的原因。

 令他吃惊的原因是因为找寻佛令玉-,只有自己和胞妹若梅两人。

 那个最初到手的那个女人,不是若梅,还有那个?

 若然真是若梅,而且玉-被夺,人是否受了伤害?现在何处?骨亲情最为关心,怎叫他不惊不急?

 他知道恐惧惶急都与事实无补,冷静一想,两个老人既也想染指,必知道出事地点和夺玉-的人的落脚处。

 因此,他便决定追蹑着这两个老人,自然而然就可以寻见胞妹和那个叫做神行客的人了。

 出了南昌,迤逦东行,两个老人脚下慢慢加快。

 隔着二三十丈远,翁如松紧跟在后面。

 他和若梅是四月间分手的,匆匆半年,一事无成,如今已是十月底的天气了。

 残月未升,疏星明灭,三条人影,两前一后,犹如弦疾走,划空闪电,奔行于寒冷的夜中。

 在洪都酒楼进食的那些武林豪客,也奔的是这个方向,他们虽然起身在前,可是现在却又一批一批的被这三条人影疾掠而过,他们还懵然无觉。

 以如此武功还梦想寻宝,岂非不知自量?

 同时,也可想见玉-这块武林瑰宝,惑力是多么的强烈。

 他们是绕着鄱湖南岸,沿着信江,一路东行,经东乡、弋、横峰、上饶、拂前,已自进入仙霞岭,一夜之间三人竟赶了上千里的路。

 翁如松自不必说。

 仅从轻功和内力观察,这两个老人看来也非凡俗人物。

 不错,这两个老人在武林中名头确是不小。

 他们是亲兄弟,姓张,老大掌张俊,老二掌张桀,两个人虽都是以掌力见长,走的路子正好相反,为人也介于正之间,只是出身门派没有人摸得清楚。

 曙,两个人在停身一座危峰之前。

 这座危峰高出云表,壁立陡削,远看直以无路可以攀登。

 只听张俊向乃弟说道:“地方总算到了,我们还是歇一会再上去的好。”

 “我也是这么想,万一老小子翻脸不认人,说不定还得动手呢!”

 两个人找了一个蔽风的所在,将随带的酒菜取出,边吃边谈起来。

 跟踪而至的翁如松,既已知道神行客的住处,自无须等二人。

 他望了一下地势,悄悄的退出百十多丈,绕过张氏兄弟歇息的地方,迳奔对面危峰。

 到了近前,这才看清山势虽陡,以他现时的身手,尚不愁上去。

 遂相度一下落脚之处,拔身而起。

 这一拔,竟拔升一百多丈,连他自己都有点不相信,这会是事实。

 再试一次,还是一样,似乎还有余力未能尽量发挥。

 恍然顿悟,这是呼延靖给他吃的那两颗怪药的功效,坠落地肺反而因祸得福。功力已向前进一步,自是喜不自胜。

 接连几纵,一条蓝色身影便自消失在矮松怪石之间。

 接近峰顶,向一面方圆约有十余丈,倾斜颇大的山坡上,盖有三间茅屋。

 此时,房门从外倒锁,显示主人有事离去,并不在家。

 翁如松找到这三间茅舍,估量必是神行客隐遁之所。

 尘封甚厚,落叶满阶,看样子离去已久,必是得了玉-之后,另行觅地参研。

 看到这种情形,不由无名怅惘。

 有了寻找璇玑客的经验,他深刻体会到,神州之大,一个人如想躲藏起来,要想找到他是多么不易。

 好不容易得到的一条线索,到此又告中断。

 他痴立屋前,不知何去何从,简直没有了主意。

 想到胞妹若梅不知是伤是死?现在何处?更是惶恐不安。

 怒火逐渐在心头燃起,恨不得一掌把茅屋扫平。

 想要离去。

 又觉不甘。

 另找线索,抑守候在此?

 两个办法都不妥。

 正自委决不下。

 一丝灵感倏生心头。

 暗骂一声道:“我真笨!”

 遂见他飘身而起,隐藏在不远处一棵古松的浓荫密叶里。

 不久之后,衣袂破空声响,清晰传来。

 渐行渐近,果然是向这三间茅屋奔来。

 落地现身也是一个老人,但并不是张氏兄弟其中的任何一个。

 这个老人瘦削的程度,比璇玑主好不了多少,而面目更是阴沉可怖。

 隐身一旁的翁如松没见过神行客,无法断定这个老人是不是屋主远出归来。

 谁知这个老人看清茅屋倒锁情景“咦”了一声。

 很快的又藏身在一块巨石之后。

 对于老人的这个举动,翁如松并不感到奇怪,因为他也听到又有人上山来了。

 这次来的却是张俊、张桀。

 他们到了峰顶,连茅屋看也不看一眼,竟迳奔翁如松隐身的那棵老松。

 翁如松不由大诧,以为他们是发现了自己。

 还好,距离老松还有数丈远,他们却停身在一块五六尺高的怪石之前。

 张俊右掌连挥,击了怪石三掌。

 张俊既不是发疯,又不是向谁显本事,老远的连夜赶到连拍怪石三掌,岂不可怪?

 当然,在外人眼中,张俊这个举动是够怪的。

 不过,如能仔细的冷静设想,张俊既没有疯,则他这个举动就必有用意了。

 果然,过盏茶光景,怪石忽自动向左移开,现出一个口。

 从里走出一个面带病容的老人来。

 “是什么风把贤昆仲吹来的?”

 病容老人声音微弱得很。

 “特来给彭兄道喜。”

 张姓兄弟同声致答。

 “有什么喜可贺?”

 “江湖传言,彭兄得了一块古玉-,假以时便可天下无敌,还不可贺?”

 “不错,古玉-我也确曾到过手,可是不旋踵又被人夺去了,几乎还要赔上一条老命。”

 “此话当真?”

 “你我弟兄也不是一年的情了,骗你们有什么好处?而且,我的伤现在还没好。”

 “以彭兄身手,什么人竟敢这样大胆敢于虎口拔牙?”

 “张兄,快别这么说了,经过这次事件,我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说也难令张兄相信,当我从那女人手里夺过玉-,另一高大老人又转手夺去,等我回头查看时,他已远去十丈开外,我只看到一个高大背影,连面貌是什么样子都没有看清。

 咳!江湖之大,奇才异能之士有的是。”

 “对极了。”

 语声干涩,分外难听,随着话声,从巨石之后转出适才躲藏的那个老人。

 “咦!唐兄也来了,失得很,辰降荒山,不知有何见教?”

 彭姓老人答并问。

 “你神行客彭大侠该知道。”

 “敢莫也是为了玉-而来?适才和张兄所说的话,想必唐兄已经听见了,却已得而复失。”

 “我不纯为玉-而来,还有更好的喜讯。”

 “什么更好的喜讯?”

 神行客讶异的问。

 “彭兄转世投胎的时辰已到,我特来送行。”

 姓唐的面带笑说出上面一句话来,声音既极难听,态度尤为可厌。

 他以为神行客定被怒,势必反相讥,那时便好动手。

 谁知神行客听了无动于衷,反将两手倒背,徐徐说道:“往事不堪回首,是非恩怨难清,要取彭某性命就动手吧!”

 态度消极,语意悲痛,话完,且将双眼闭上,大有视死如归,不加抵抗之意。

 这一着大出唐姓老人意料之外,立时怔在当场。

 稍缓又道:“要想解释消怨不难,得依唐某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答话时,眼仍未睁。

 “与其说是条件,不如说是殊荣。”

 “咦!有这种事?彭冲愿闻雅教。”

 “目下武林象已萌,凌老前辈不忍坐视生灵涂炭,有意出面主持正义。

 他老人家对于彭兄才具极为赏识,有意罗至左右,彭兄如肯俯允,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彼此间过去的小节自可一笔勾销。”

 “唐兄盛意,至为心感,唯彭某自经这次事变,已绝意江湖,只好有负台命了。”

 “彭冲,好话不听,莫怪唐伟无情!”

 唐伟喜怒无常,时善时恶,弄得一旁静立的张氏兄弟测不透他的真意何在。

 “唐伟,要取性命尽管出手,要想彭冲重现江湖,除非出西山。”

 彭冲软硬不吃,话说得坚决已极。

 唐伟本非怀有善意而来,闻言那得不怒,恻恻一声冷笑,又道:“想死那有这么容易,且看唐伟五截脉手段。”

 话声中,出手如风,彭冲前要立刻罩在唐伟掌山指影之下。

 唐伟这种盛气凌人态度,张俊、张桀早已看得不耐,何况二人与彭冲非泛泛。

 二人图谋玉-是一回事,察言观意已被彭冲的话所动,认为玉-确已得而复失,敌意早消。

 现见至友祸迫眉睫,依然倒背双手,闭目阖晴,不加抵抗。

 两个人一施眼色,一左一右,一,同时出掌,突袭唐伟侧背。

 两个人的掌已具四十年以上火候,这时又是含怒出手,威势岂同小可。

 唐伟轻敌躁进,不虞张氏兄弟从旁出手。

 急切间如不撤掌,固可将彭冲伤在掌指之下,自己也必无幸。

 好个唐伟武功果不等闲,就在张俊、张桀掌风已将沾衣瞬间——

 化前推为下按,借势飘身,拔升三丈,千钧一发险险的掌势之下。

 他那曾吃过这种暗亏?

 空中变式,身形划一半弧,抡掌下砸,分击张俊、张桀,口中并暴喝道:“偷袭无,鼠辈看掌!”

 空中变式,仓促出掌,威势仍较张俊、张桀凌厉得多,掌风锐啸刺耳。

 无怪他目中无人,没把张氏兄弟看在眼中。

 张俊、张桀又岂是好说话的人。

 虽然觉得唐伟功力高出自己兄弟之上,但生就的宁折不弯的脾气,又那肯示弱。

 立刻还声骂道:“彭兄伤势未痊,乘危出手又算什么英雄?”

 还骂声中,避来势,立也还掌相击。

 这样一来,彭冲反成了观战的人了。

 不过他还是闭目负手,不言不动,仿佛面前的打斗与他无关似的。

 场中搏斗的三人全都是出手狠辣,难难惹的人物,每招每式都是致敌于死的手法。

 大体说来,唐伟功高一筹,一对一,张俊、张桀那个也不是敌手。

 现在他两对一,兄弟二人又是联手合击之术,无形中占了不少便宜。

 斗场中呈现的是一种中着状态,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短时间是很难分出胜负来的。

 一顿饭光景,手已过百招。

 唐伟似已不耐久战。

 但见他眼凶光,须发倒竖,双掌陡一倍,掌心一黑一红,一声厉喝道:“鼠辈纳命!”

 巨掌挥处,狂飙陡涌,隐挟恶臭,显然是一种歹毒掌功。

 张俊、张桀虽也是桀傲不驯的情,见了这种情况,也不由心中一凛,那敢硬接。

 立即足跟用力,向后掠退。

 近身搏斗,唐伟换式出掌又快,张俊、张桀如想安全躲避,那还能够。

 眼看张氏兄弟就要伤在唐伟的毒掌之下。

 忽觉一股炙人熏风擦身而过。

 “砰”的一声巨响。

 唐伟拖着一条血箭,直向峰下落去。

 场中忽然多出一个蓝衫儒装少年。

 山风拂过,蓝衫飘摆,秀逸潇洒之极。

 张俊、张桀惊魂甫定,看场中景况,既诧且疑。

 如说相救自己兄弟的便是这个蓝衫儒装少年,怎么看也看不出这个少年是会武功的样子,而且年纪又这么轻。

 难道他练到顶峰状态,能够返璞归真?

 否则除了这个少年,就是那个始终负手闭目的彭冲,此外再无别人。

 兄弟二人愕然相视一眼,便向蓝衫少年拱手谢道:

 “多承援手,张俊、张桀感恩非浅。”

 蓝衫少年还了一礼,谦逊答道:“除强诛暴,乃我辈分内之事,老英雄不必过谦。”

 “敢问贵姓高名?以便称呼。”

 “翁如松。”

 “翁少侠。”

 “不敢当。”

 翁如松隐身浓荫密叶之中,场中变化一目了然。

 张俊、张桀既知神行客彭冲秘门户,当系旧识,自无疑问。

 以如此谊,巨宝当前尚心生强夺,人心之不古,实每况愈下。

 他既对张俊、张桀没有好感,何以又出手相救?

 这自然有他的用意。

 他答过张氏兄弟,便转对彭冲说道:“强敌已过,彭老英雄可以放心了。”

 彭冲这才睁开双眼,目注翁如松,这才淡淡的称谢道:“多承翁少侠义伸援手。”

 “偶伸援手,算不得什么。”

 “少侠何以辱降荒山?莫非也与玉-有关?”

 “可以这么说。”

 “难道还有别的事?”

 “正有几件事想向老英雄请教。”

 “有事尽管直说,彭冲是知无不言。”

 “玉-出现于何处?”

 “天台绝顶。”

 “最初为何人所得?”

 “一个女人。”

 “噢?”

 “少侠问这话何意?”

 翁如松不答反问,道:“尊驾是否即从这一女人手中直接夺去?”

 称呼无形中已改,语气也转严厉,道:“不错。”

 “她是伤是死?现在何处?”

 “难道这个女人与少侠有关?”

 “关系极密。”

 “什么关系?”

 “这不关你的事,你只说出她是伤是死,就够了。”

 “这样问话,形同供,老夫歉难回答。”

 “要怎样你才回答?”

 “先答老夫所问。”

 翁如松本不想回答,终因骨关心,强忍怒气,率然答道:“她是舍妹。”

 “令妹?”

 彭冲还怕没听清,又追问一句。

 “不错。”

 “少侠今年贵庚?”

 翁如松瞪了他一眼,怒声答道:“十六。”

 彭冲听后,敝声大笑,笑声中气充沛,那像受伤未痊的样子。

 只可惜听的人,一个是经验不足,两个是为当前所发生的事困惑了,也没有注意及此。

 “笑什么?”

 “自有值得可笑的事。”

 “快说!”

 翁如松已然是声俱厉。

 这一声喝,直似晴空霹雳,震得场中三老人耳发痛。

 也提醒了彭冲,面前这少年惹翻了,并不比唐伟好对付。

 顿敛笑容,庄肃答道:“这个女人少说也在三十开外,如内功修为有夙,恐怕还要大些。”

 “什么样子?”

 “长发披肩,身带四丈多长紫金环链,透穿琵琶骨而过,像是被人拘已久,最近始困而出,怀中还抱着一头小白猴子呢!”

 “你没说谎?”

 “骗你何用?”

 “玉-呢?”

 “被一个高大老人转手夺去。”

 “奔向那个方向?”

 “天台西北群山中。”

 “那个女人是死?是伤?”

 “那个女人功力在我之上,我只是乘她不备的时候下的手,她已追踪那个高大老人去了。”

 “姑且相信你所说是真,如查有不实,决不饶你。”

 “你”字未落,人已向峰下跃落,去势劲疾,有如流星泻地。

 那份快,直看得三个老人目瞪口呆。

 半晌,张俊、张桀也相继告辞下山。

 彭冲俯望峰下,脸上出一股得意的神色。

 他果真受伤了吗?

 没有。

 玉-果已得而复失?

 也没有,现在还在他的手里呢!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他是一个极工心计的人,野心颇大,想在武林称尊。

 他这个秘开辟已久,内有密孔,可望山下。

 先后在峰头现身的四个人,也都已看清。

 除了翁如松不知来历外,其余的三人,他都相知有夙。

 他这么作是一种阴谋,骗虎狼,可以不费一丝气力,让来人自相火拼。

 翁如松入世未深,经验毫无,受了骗还有可原。

 可叹张氏兄弟和唐伟江湖历练都已在四五十年以上了,中了计还懵然无知。

 由此也可见得,江湖鬼域,人心难防。

 不过为他设想,不如此,今天便难逃杀身之祸。

 张俊、张桀去后不久,彭冲也匆匆的下山去了。

 他知道这里不能再住下去。

 行骗、用巧只能侥幸于一时,长了终须拆穿。

 到那时,不但玉-不易再行保有,恐怕生命还要遭遇危险。

 物各有主,岂能强求?有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他设想虽好,是不是便能如愿以偿呢?

 彭冲既号称神行客,自然轻功一项确有独到之处。

 他离开仙霞岭,迳向心目中的目的地进发。

 一路上,杯弓蛇影,草木皆兵,专拣无人行走的荒僻道路,可说是小心谨慎达于极点。

 这一天到了政和,远处一山隐现,目的地已然在望。

 心想:“还有半天路程,只要让我进了宫山,哼!再要找我踪迹,那就要待我玉-武功参透以后,看我愿不愿意出来。”

 想到得意处,仿佛已经到了宫山,甚至玉-武功也已参透。

 时当酉初,落余晖已将西天染成嫣红,彩云变幻,瑰丽多姿。

 赶了一天路,肚子里已倍感空虚起来,信步便向县城走去。

 西大街不远处,就有一家酒楼。

 刚上了五六级楼梯,一个醉汉出现楼梯口,一脚踏空,便顺楼跌落下来。

 彭冲正当楼梯中央,很自然的扶了他一把。

 醉汉想是喝得过量,倚在梯旁“哇哇”的呕吐起来。

 如果不是彭冲身手矫捷,几乎还被吐一身。

 当时正在高兴头上也未介意,点起酒菜,一个人浅酌慢饮,十分自在。

 这一顿饭竟吃了一个多时辰,已微有几分酒意。

 叫来店伙准备付帐,不想手伸进去,半天不出来,兴头、酒意顿时全都到了乌有之乡。

 看官,你道他为何为发起怔来?

 原来中银两已不翼而飞。

 别说几两银子,就是成千上万,在他们这些江湖大豪的眼中,也不会当作一回事。

 最气人的是以自己在江湖上的名望,竟让人当面做了手脚还不知道,传说出去,这个脸怎丢得起?

 还有…

 顿见他脸容倏变,头上青筋暴凸,一粒粒黄豆般大小的汗珠也自爬上额头,顺颊下。

 可怜那个不知死活的店伙还在一旁催促道:“客官,一共是八钱二分银子。”

 “滚开!”

 暴喝声中,巨掌一挥,店伙应势而起,如果不是带翻了几张桌子,消去不少劲力,这条命就得断送。

 就这样,落地之后,店伙也已晕死过去。

 正值上座的时候,突然发生这种意外,酒客们立刻吓得成一片,纷纷向楼下夺路而逃。

 彭冲也乘着楼上纷当头,穿窗而去。

 他如何能就此甘心?

 默想当经过,醉汉最是可疑,但时隔了一个多时辰,又到那里去找?

 酒楼、客栈、禅林、荒祠,凡是他认为可疑的地方全都找过了。

 那有醉汉的踪影。

 何况醉汉究竟长得什么样子,他当时也没有看清,即使现在对面相逢,也未必便能认得出来。

 钩月斜挂,荒山寂静,他站在一个山坡上,盘算着追查醉汉的方法。

 一阵夜风带来一片血腥气味,使他从呆怔中惊醒。

 循着风向找去。

 赫然是一具死尸。

 头颅碎裂,五官难辨,显系被重手法击毙。

 身材、装束,入目甚,仔细辨认,不是那醉汉还有何人?

 不用说,自己行动早已落入别人眼中,如照目前情形看来,跟踪的还不止一个。

 微一打量地形,根据现在立脚之处,与政和县的方位,得手之人很可能是奔入宫山。

 当下掠身而起,遥扑宫山而去。  M.igExS.cOM
上章 福神小霹雳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