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花开锦绣 下章
第二百六十二章 报信
吴姨娘一愣。

 自己也没有说什么啊,怎么吴夫人的表情这样的沉重?

 思忖间吴大人帘而入。

 吴夫人领着众人上前给吴大人行礼。

 吴大人瞥了一眼神色有些紧张地跟在吴夫人身后的吴姨娘,沉声道:“出了什么事?”

 吴夫人贴身的妈妈立刻领着屋里服侍的人退了下去,还体贴地关了槅扇。

 吴夫人则亲自给吴大人沏了杯茶,又指了炕边的锦杌让吴姨娘坐下,这才道:“刚才听吴姨娘说,俞阁老家的珍姐儿百礼的时候,西平侯家给珍姐儿送了件赤金百宝缨络…”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吴大人已脸色微变。

 所谓的百宝,就是用各宝石镶嵌而成的饰品,通常都价值不菲。而西平侯世镇凉州,乃是镇守九边的功勋世家,与俞家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却借着珍姐儿百礼这样大手笔地给俞家送礼,肯定是有求于俞家,而且所求的还不是一般的事。

 “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表情严肃地望着吴姨娘。

 那天送礼的人很多,不过是那赤金百宝缨络特别的打眼,大非常喜欢,好几次她们去给大请安的时候,大都正在观赏把玩,为此陈小姐还在背后说大眼皮子浅,惹得大好一阵不快,所以刚才吴夫人问起的时候,她才提了一句。

 没想到竟然把吴大人给引来了。

 看吴大人的模样,这件事好像很严重似的。

 她小时候也曾跟着父亲读过两年书,“非礼毋视,非礼毋言”的道理她还是懂的。这样在背后议论俞家已是不应该…若是因此让俞家惹上了麻烦,岂不是她的罪过?

 何况这件事还涉及到…

 这么一想。吴姨娘神色间就浮现出些许的踌躇。

 吴夫人就看了吴大人一眼。

 毕竟是进了俞家的门,关键的时候,心里还是向着俞家。

 她微微有些不悦。

 吴大人却明白了子的意思,略一思量,索沉了脸,厉声道:“你要分清楚主次才是。俞家待你如何,你心里应该很清楚。如果不是你背后站着吴家。俞家又会如何对你。你也应该很清楚才是。只有吴家兴旺发达了,你在俞家才能站得稳,走得直。要知道。俞阁老是京官,西平侯是外臣,京官勾结外臣,那是要抄家灭族的!”说到这里。他语气一缓,道。“就算是这样,你一个妾室,只要我出面帮你求情,也连累不到你身上去…”

 吴姨娘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顿时心慌意,手足无措地道:“不是勾结,俞家没有勾结西平侯。是西平侯有事求俞阁老!”

 有时候得软,有时候却要当头一才有效果!

 吴夫人钦佩地看了丈夫一眼。在旁边帮腔道:“你还说不是勾结。送了重礼求俞阁老办事,这不是勾结是什么?还不快告诉你伯父西平侯所求何事?你伯父到时候也好为你做主!”

 吴姨娘抿着嘴没有说话,脸色却苍白如纸。

 吴大人就温声道:“你一个内宅妇人,哪里知道庙堂上的凶险。有时候看着是件好事,实际上背后包藏祸心;有时候看着是件坏事,可只要提前防备,却是件好事…”

 吴姨娘听着,愕然地抬头:“提前防备…就是件好事…”

 吴夫人见吴姨娘语气有所松动,忙道:“是啊!庙堂上的事,我们哪里知道深浅?你直管照直说就是了。你姓吴,京都谁人不知道你是我们家的人,难道我们还会害你不成?”

 吴姨娘闻言沉默了片刻,然后低声道:“我听丫鬟们说,西平侯得罪了赵凌赵大人,如今的日子很不好过,求俞阁老出面,想与赵大人讲和。”

 怎么又扯上了西平侯?

 吴氏夫不由面面相觑。

 “这应该不算是勾结吧?”吴姨娘见状急急地问,“不过是求俞阁老帮着从中周旋罢了。”

 “那,俞阁老答应了没有?”吴夫人问道,语气中带着些许的小心翼翼,“西平侯又是因为什么和赵凌结的怨?”

 吴姨娘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不过,西平侯家人从俞阁老书房里出来的时候脸色很难看。”

 再多的,恐怕也问不出什么了。

 吴夫人琢磨着,看了吴大人一眼。

 吴大人微微点头。

 吴夫人就笑道:“倒是我们误会俞阁老了。没事了,没事了。时候也不早了,你刚才不是说要早点回去吗?我让妈妈们送你吧?今天的事,你不要跟俞夫人提起。俞夫人那里,你也帮我跟她道声谢。”她喃喃道,“还特意让你给四丫头带了些小衣裳过来。”

 吴姨娘心中也有事,起身辞了吴夫人,由吴夫人身边的一个妈妈陪着出了垂花门。

 “妈妈请先回去吧!”吴姨娘赏了十几个铜钱给那妈妈,“我自己出去就行了——马车就在门外等着。”

 那妈妈也不客气,笑着道了谢,和吴姨娘在垂花门分了手。

 吴姨娘忙吩咐莲心:“你先走一步,快去敲赵太太家的门,我要见赵太太。”

 她的声音又急又促,莲心吓了一大跳。

 吴姨娘却厉声催道:“还不快去!”

 莲心还是第一次看见吴姨娘发脾气,怔忡了片刻,拔腿就跑到了赵家的门口。

 “咚咚”的捶门声让月川眉头紧锁,他高声应了句“来了”,去开了大门。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闯了进来:“赵太太在吗?我们是俞阁老府上的,有事求见赵太太?”说完,朝着身后喊着“吴姨娘”

 然后一个妇人模样的年轻女子就疾步走了进来。

 “赵太太在吗?我有要紧事找她。”女子满脸的焦急,“麻烦这位小哥快去帮我通禀一声。”说着,一面抓了把铜钱就住月川的手里。一面还神色紧张地朝身后望,好像有什么恶人在后面追她似的。

 郑三他们都被惊动了,纷纷出来观看。

 见是吴姨娘,郑三娘上前打量着她,奇道:“你来干什么?”

 吴姨娘也认出郑三娘,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抓着郑三娘的手:“妈妈,求您快帮着通禀一声。我有要紧的事…”

 傅庭筠正带着元宵、呦呦和曦哥儿在厨房里做酥饼。听到动静吩咐珍珠:“你去看看?”

 珍珠应声而去,很快折了回来:“是俞家的姨娘,就是吴家的那个。说有要紧的事要见您,郑三娘拦都拦不住!”

 吴姨娘出门应该是得了俞夫人或是范氏同意的,而且身边还有俞家的仆妇服侍,她明明知道两家有罅隙还冒着被俞夫人或是范氏责罚的风险来见她。恐怕真有很要紧的事。

 “请吴姨娘到南房厅堂说话。”傅庭筠吩咐珍珠,去洗了手。

 珍珠很快把话传了下去。郑三娘请吴姨娘到南房的厅堂坐下,上了茶和点心。

 傅庭筠换了件衣裳过来。

 吴姨娘立刻站了起来:“赵太太,我不便久留。我刚刚从吴家出来,西平侯借着珍姐儿过百礼的时候。送了件赤金百宝缨络给珍姐儿做贺礼,吴夫人问的时候,我无意间说了出来…西平侯家是想请俞阁老做中人。和赵大人讲和…吴大人也知道了。吴大人还说,俞阁老这是勾结外臣。会被抄家的…我也不知道对您有没有用处,就是来告诉您一声。”

 话说得颠三倒四,傅庭筠却听明白了她要表达的意思。

 “多谢吴姨娘,”她诚恳地道,“还劳烦你特意跑来告诉我。”说着,眉宇间多了一份凝重,“西平侯要和我们家大人讲和的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具体的,还得问我们家大人。”

 吴姨娘听着,就长长地松了口气,脸上也欣的笑容:“那我走了——俞家的马车还在门外等我。”她一面说,一面站了起来。

 傅庭筠不敢留她,只好道:“你以后有什么事就让丫鬟来给我报个信,别这样跑过来了。”语气中带着些许的担忧。

 吴姨娘听了,就翘着嘴角笑了起来。

 那笑容,如五月的好春光,灿烂而明亮,让她整个人都变得光彩照人。

 傅庭筠有些意外。

 吴姨娘已曲膝朝着她微微一福,快步离开了厅堂。

 俞家的马车夫对服侍吴姨娘这样的人本来就不耐烦,见吴姨娘突然丢下自己去了隔壁的赵家就更是不满了。因此吴姨娘刚上马车,没等吩咐,他就扬鞭催马,骨碌碌地驶出了史家胡同,马车里的吴姨娘和莲心被撞得东倒西歪。

 待吴夫人听到消息赶出来的时候,俞家的马车早已走得无影无踪。

 吴夫人不由跺脚,困惑道:“她什么时候能在赵太太面前说上话了?”

 吴大人心里却只揣着西平侯的事,他心不在焉地待了一句“你去打听打听不就行了”,然后去了书房,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郝剑锋。

 郝剑锋听之愕然。

 吴大人就道:“这个事恐怕还要麻烦你帮着打听打听…凉州可是归陕西都司管。”

 郝剑锋连连点头,说了句“我知道了”,就再也坐不住,起身告辞了。

 回到家中,他立刻叫了管家来,让他帮着去打听西平侯的事。

 管家拱手应了,随后笑着禀道:“岑大人来了,您见还是不见?”

 郝剑锋却是听得眼睛一亮。

 岑大人原是华的父母官,他升至吏部侍郎后,岑大人对他很是恭敬,不仅逢年过节的节礼丰厚,父母的生辰、他的生辰,甚至是他子、小妾的生辰也不曾忘记,一来二去,两人自然就亲厚起来,他又帮着岑大人谋划,一路擢升,前两天刚迁至汝宁知府。

 他算着岑大人这两天也应该来京都吏部备报了。

 看样子岑大人是亲自登门来给他道谢的。

 “快请他到书房里说话。”郝剑锋大声地吩咐管家。

 ※

 o(n_n)o~

 ※(未完待续。)  m.IgeXs.COM
上章 花开锦绣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