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要做皇帝 下章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公示
,天刚刚蒙蒙亮。

 长安的大街小巷的布上,就已经张贴上了一块块崭新的布。

 说是布,其实早已经换成了廉价的白纸。

 所以,如今,至少在关中和长安,国家的政策变化和法律变动,都会第一时间张贴到各地的布台上,或由官吏,或由士大夫、读书人,宣讲和解释给其他民众。

 这种宣明律令,而且,特别重视对百姓解释和宣传法律、政策的做法。

 一直是刘氏政权孜孜以求的目标。

 但在以前,只有那些颠覆的政策变动以及法律变化,才会由布通告天下。

 譬如,新君即位、册立太子,免除田税、征发徭役等等。

 而,在今天,一个个小小的政策和变化和影响,甚至就连粮食保护价的变动,也会出现在布上。

 原因很简单。

 廉价而已!

 如今,就算是将布贴满全天下,所费可能也不过几万张白纸罢了。

 而在过去,这却是几万块布。

 虽然是碎布,但那也是钱啊!

 而随着国家越来越习惯于将政策、法律、朝局、军事胜利以及对外进取等事情,宣告于布。

 所以,百姓们也习惯了,每当有新布出现时,就驻足围观,等待有人来宣讲。

 原因很简单,布上,经常会出现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

 譬如,粮价的变化、盐铁器皿的涨跌,以及国家征兵的通知。

 这一天,跟从前没有区别。

 新布一贴上,立刻就有许多百姓围拢过来,问着布下站立的官吏:“这布上说的是什么啊…”

 那个官吏闻言,微微一笑,朝着众人拱手道:“方今幸甚,圣王临轩,国泰民安,于是,陛下乃诏天下诸子百家,各派名士、贤达,共聚石渠阁,与天下贤达,共议时政,共商国事,厘定五行之属…”

 人群之中的百姓听了,纷纷赞道:“谁说不是呢?”

 “陛下真真乃是圣王!”

 如今的关中,已经真正成为了刘氏的大本营和基地。

 铁桶一般的统治基础。

 原因很简单。

 刘彻让关中大部分百姓,能够吃肚子。

 还给与了那些中下层百姓一个上进的机会。

 这就够了!

 在中国,老百姓只要能吃肚子,就会忠诚于统治者。

 而若统治者还懂得自己吃,贵族大臣喝汤,百姓啃骨头。

 那就肯定是明君。

 稍微加点演技,做做样子,足以让万家生佛,人人尊崇。

 汉太宗如是,刘彻也如是。

 所以,人群之中,有老人也衷心的说道:“老朽活了六十年,第一次见到有天子肯向天下贤达请教,古代的三王,怕也不过如此…”

 在一片赞誉和推崇声中,那官吏继续着自己的职责,对众人宣讲道:“天子既开石渠阁,与天下人共议天下事,然,陛下心忧或有滥竽充数,道德败坏之伪君子,混迹贤达之中,玷污圣行之事,乃命有司,将与会众人姓名、籍贯及学派,公之于众,公示七!”

 “凡有以为名单之上之人,曾有作犯科、欺良善、横行不法、道德败坏及言行有亏者,皆可至太常、大鸿胪及廷尉衙门检举揭发,诸有司不得阻碍和不听!”

 这官吏的话说完,人群之中,又是嗡嗡嗡的议论成一片。

 这样的做法,无数百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但,大家伙都从心里觉得,这样的做法好!

 至于具体好到那里,却又说不清楚了。

 反正,百姓们都觉得,仿佛自己也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而且是参与国家政治运行的一分子。

 一种归属感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瞬间高涨。

 于是,尽管大家伙们对那些高高在上,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名士一下子就感兴趣了。

 虽然说,大家伙是一个也不认识这些家伙。

 但,陛下说了,希望我们能检举揭发那些道德败坏,滥竽充数的家伙。

 那就帮忙看看吧。

 万一真的能帮陛下找出一个伪君子呢?

 论起对政治的热情,中国百姓,自古以来,自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

 于是,无数人纷纷竖起耳朵,听着那官吏,不断的唱诺着一个又一个大人物的姓名。

 同时,许多人都在心里悄悄对比着自己曾经听说过或者经历过的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名字,落入了众人的耳朵之中。

 “齐、辕固!故孝景博士!”

 顿时人群就炸锅了。

 许多人立刻就情绪激动起来。

 “这个辕固生怎么可以入选?”几个年轻人首先反应过来:“不敬东宫,还狂言无度!”

 辕固生,曾经在先帝时期,在这长安也大小算个人物。

 但可惜,得罪了东宫,而被罢免回家种田。

 这还只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罢免此人的决议,是当今天子在场时,由先帝提出的。

 而且这个故事,这么多年来,一直在长安传,甚至写进了段子里,成为八卦们的日常话题。

 在演绎过程之中,为了凸显先帝和今上的英明,辕固生自然就被丑化了。

 这不是有人授意,更没有人推动。

 纯粹是人民群众更喜欢看到这样的故事。

 明君圣王痛斥昏官庸吏。

 所以,这些人一听到辕固生,立刻就与自己印象里的那个昏聩、老朽,不识时务,还妄议国政,非议先帝,不敬今上的印象挂钩了。

 这还了得?!

 整个长安,几乎立刻就咆哮起来。

 短短一个时辰内,大鸿胪、太常和廷尉,就遇到了上千个检举的‘忠义臣民’。

 这些人拿着过去故事里的段子和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八卦,纷纷检举辕固生老迈、昏聩,最重要的是曾经对陛下不敬!

 这样的人,万万不能出现在石渠阁这样的神圣会场。

 不然的话,有辱圣德,有污圣明。

 面度这突如其来的风暴,刚刚从齐国抵达长安不久,正准备发挥一下余热的辕固生顿时了x了狗了,尴尬不已,几乎只想找个地钻进去。

 但问题是——辕固生发誓,那些检举和举报他的人说的那些事情,他一个也没干。

 最多最多,他只是当年跟东宫太皇太后顶了几句嘴而已。

 但没有办法,众口铄金之下,辕固生为了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只能在当天上书刘彻,称病求去。

 ……

 今天先三更吧!

 明天爆发5更以上!

 未心公主号:要离刺荆轲,求关注--(未完待续。)  M.iGExS.com
上章 我要做皇帝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