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要做皇帝 下章
第九百九十四章 战俘换时间(求月票
月票榜告急啊,被人爆菊了~请求诸位读者老爷给与支援~~~~~~

 谢谢了!

 以上~~

 ************

 在结束了一天的祭祀活动后。

 匈奴单于军臣,回到了自己的王帐。

 例行公事的参拜了初生的月亮后,他挥手,散去周围的侍卫。

 然后,一个蹑手蹑脚的人影,出现在了军臣身边。

 “大单于!”那人跪下来,匍匐在地:“浑王刚刚派人来传信:汉朝皇帝派人传书,告知其,汉军将于八月出之事…”

 军臣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

 “八月?”军臣取下自己头上的毡帽,出头上的辫子,问道:“汉军将从那里出?人数有多少?谁领军?”

 “回禀大单于,汉朝派去传信的信使,只说了汉军将于八月出之事…”那人低着头说道。

 军臣于是陷入了沉默。

 如今,在匈奴内部,绝大部分的贵族,包括军臣在内,都对南方崛起的汉朝,充满了警惕。

 毕竟,匈奴帝国的大部分重要的政治和宗教重地,都在幕南。

 而马邑之战后,汉朝取得了汉匈之间的主动权。

 匈奴丧失了主动进攻的能力——长城虽长,但,能威胁到汉朝皇帝的突破点,就那么几个。

 匈奴帝国,现在承受不起第二次马邑那样的惨败了。

 也没有贵族敢再去长城尝试一次汉朝铁骑的威力的滋味。

 现在的汉长城,在匈奴贵族们眼里,已经跟七八十年前的秦军驻守的山一样了。

 那就是个死亡之地。

 没有人有胆子敢去。

 但,正因为畏惧,所以,匈奴对汉室,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警惕。

 在马邑之战中,汉军的细柳营,出数百里,端掉了右贤王的驻谒之所——南池,更是让匈奴人汗都竖起来了。

 汉军两年前,就已经具备了出数百里的能力。

 两年后的今天,汉军是不是已经具备了出与匈奴在大草原上竞技与争锋的能力了呢?

 谁都不敢保证!

 事实上,现在的军臣也清楚。

 汉匈之间迟早要做过一场。

 不是匈奴向汉朝讨还马邑的血债,就是汉朝要向匈奴复平城之仇,吕后之

 区别只在于,谁来开这第一

 军臣是无论如何都希望由匈奴来开这第一的。

 他比谁都希望,汉朝能一直老老实实的待在长城内,等着他征服西方,掠夺无数的财富以及奴隶归来。

 然后,再去与汉朝算总账。

 可惜,哪怕是军臣再怎么催眠自己,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汉朝人,是一定会出的!

 就像五六年前的匈奴帝国一样,一纸和亲条约和几句虚无缥缈得空话语,根本无法束缚也束缚不住贵族和军队对战争以及掠夺的渴望。

 同样的道理,汉朝的军队和贵族,对于军功和赏赐的渴望,也同样会催促和迫使汉朝的君臣,发动战争来解决问题。

 马邑之战后,世界格局因此洗牌。

 匈奴人,尤其是匈奴的贵族,不得不正视汉朝,以及汉朝所号称的‘诸夏文明’‘中国制度’。

 或为了救亡图存,或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

 许多匈奴贵族,都通过种种渠道,去试图学习或者理解汉朝人的文化以及思想。

 当然,也有更多的部族贵族,变得更加保守。

 诸如呼揭王等,坚持认为,马邑之战失败,是因为匈奴丢掉了自己的传统,安于享乐。

 想要复仇,想要获得战胜汉朝的力量,匈奴人就应该回归传统。

 什么样的传统呢?

 当然是冒顿单于和老上单于时期,匈奴贵族亲自冲锋陷阵,士卒茹饮血,悍不畏死的传统。

 军臣对呼揭王搞出来的这些动静,嗤之以鼻。

 作为这个帝国的统治者。

 哪怕他不愿意承认,但马邑之战告诉他。

 匈奴确实落伍了。

 匈奴人必须学习那些汉朝的优秀经验,并将之收。

 不论是用偷,还是用抢。

 所以,军臣明知道,自己的政敌之一中行说被人悄悄的弄回了单于庭。

 他也装聋作哑,当做不知道。

 只是,那中行说,到底离开汉朝太久太久了。

 久到他自己都已经快要老死了。

 他已经不再可以为匈奴提供些什么智慧或者意见了。

 匈奴帝国,需要一个新的了解汉朝,并且对汉朝和刘氏充满了敌意和仇恨的汉朝人。

 最好是汉朝的贵族。

 只是,可惜,这样的人,在现在的匈奴并不存在。

 匈奴帝国也已经有三年之久,没有遇到过主动投靠的汉朝官吏或者贵族。

 而且,当前的匈奴帝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确认汉朝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出

 于是,今年春天,他在发现了浑王和汉朝人勾勾搭搭的时候,就生出了一个计策。

 利用浑王来试探汉朝。

 原本,军臣以为,汉朝人大抵会将他们的战略全盘托出。

 毕竟,汉匈之间数十年的交往,已经让汉匈双方的统治者,都恨不得对方内部生变。

 彼此之间,利用间谍和细作,挑拨离间,分化收买之事,层出不穷。

 在军臣想来,当浑王和休屠王主动向汉朝表明自己愿意充当内应,汉朝君臣,应该是如获至宝。

 即使不能掏心掏肺,也该有所表示。

 但现在这个情况,却让军臣感到很茫然。

 汉朝只说了八月出

 鬼知道汉朝人说的是真是假?

 但,今天的匈奴帝国,却不得不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因为,时间很紧!

 匈奴帝国去年攻灭大宛,打开了通向西方世界的大门。

 先锋骑兵,甚至一度越过了葱岭,到达了另一个世界,将当地的一些情报带了回来。

 并且确认和探明了,月氏人果然在远方重立了王庭。

 而且,小日子过的还不错。

 他们与当地土著的引弓之民,名为康居的游牧民,瓜分了一个名为大夏的王国。

 而且,确实有一个身毒之国,富庶而柔弱。

 这就让匈奴必须做出抉择了。

 是西征,还是固守幕南。

 西征意味着获得全新的世界和全新的财富以及奴隶来源。

 但,万一匈奴主力西征,幕南却被汉朝夺取。

 于匈奴帝国来说,这也属于不可接受之痛。

 幕南的龙城南池、碲林以及山,都是匈奴帝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宗教中心。

 其中,山更是匈奴人的发祥地以及祖地。

 上一个丢了山的匈奴单于,名为头曼。

 头曼的下场如何,军臣很清楚。

 更别提,山一丢,河西就有危险了。

 河西若失,匈奴帝国就等于被人打断了‮腿双‬。

 “八月出…八月出…”军臣呢喃着这个情报。

 他现在,只能赌一把了。

 选择相信汉朝八月出,就意味着匈奴主力今年只能留在幕南。

 而若不信,那么,龙城大会之后,他的单于庭主力,就可以拔营西迁,前往被征服的大宛,在那里设立前进基地。

 然后,动员幕北部族和西域仆从军,大家伙趁着冬天的大雪来临之前,好好的去西方抢一回。

 假如一切顺利,那么,西征大军,就会在明年的春天,冰雪消融之时,回归幕南。

 军臣很清楚,自己将要做出的抉择,会有多么艰难。

 一旦选择错误。

 假如,他没有西征,但汉军却放了鸽子。

 那么,就等于白白浪费了一年时间。

 若他选择西征,汉军却在八月出

 河套,就要出问题了。

 甚至,河西也要有危险。

 丢了河套,再丢掉河西。

 他这个单于,肯定会被推翻!

 “父单于啊…”军臣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已经去世十年之久的父亲:“若是您还在,您会怎么选择呢?”

 于是,他记忆中的一个画面,浮现出来。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

 跟今年夏天一样,匈奴帝国取得了大胜。

 月氏,这个困扰了匈奴两代人的大敌,终于战败了。

 月氏人的国王的首级,都被割下来,制成了酒器,摆在了单于的案前。

 匈奴帝国进入了极盛。

 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刚刚成长的左贤王。

 甚至于,连胡须都没有长起来,脸上也没有刀疤。

 他的父亲,老上稽粥单于,才是匈奴帝国无可争辩无可非议的领导者和主宰。

 当时的匈奴,同样面临了一个选择题。

 是向西追击月氏人的主力,还是回首南顾,教训汉朝?

 老上单于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做出了决断:南下,去与汉朝作战。由此掀起了汉匈之间迄今为止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一次大战。

 对此,当时的他很不理解。

 南方的汉朝,庞大无比,战斗力也很惊人。

 基本上是不可能消灭和征服的。

 为何匈奴要放弃将月氏人赶尽杀绝的可能,回首去打一场几乎没有赢家的战争?

 于是,他就这个问题,去询问了老上单于。

 军臣记得很清楚,当时他的父亲,提着马鞭,指着那个摆在其案前的月氏王头颅说道:“月氏,已经是一条死狗了!”

 “而汉朝,则有可能变成一只猛虎!”

 “大匈奴必须在汉朝人还没有变成猛虎之前,不惜一切代价,打它、挫败它!”

 “因为,这个世界,只能有一个霸主,一个主人!”

 然后,老上单于看着还很年轻的军臣,语重心长的说道:“左贤王,你要记住,大匈奴,必须永远保持自己无可争辩的强者和霸主地位,不然…”

 老上单于提着马鞭,指着辽阔的草原,对他说道:“引弓之民,自古逐水草而居,赖天地而活,其民居无定所,其部无所归属!今我大匈奴,虽败月氏、东胡,定楼兰、乌孙、呼揭及西域二十六国,使引弓之民,皆为匈奴!然,要维持此势,大匈奴就必须证明,自己是世界第一的强国、强族,一旦有人能挑战大匈奴,那楼兰、呼揭、乌孙,难保不会出现二心!”

 “而一旦内部有人出现异心,则大匈奴之国势,必然下坠,诸部之间将各自残杀!”

 现在回想起来,军臣叹息了一声。

 他恨自己没有执行老上单于的国策。

 放纵了南边的汉朝,以至于他今成长成为这般恐怖的存在。

 假如一切重来,军臣发誓,当五年前的吴楚叛时,他一定立刻率部南下扣关,与吴楚叛军里应外合。

 哪怕付出再大的牺牲和损失,也要将长安的刘氏政权覆灭。

 最好,将汉朝分裂成数个相互敌视和仇视的国家。

 可惜,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所以,今天的匈奴帝国,已经被到了一条绝路上。

 前方是悬崖峭壁,还是一路坦途。

 军臣不知道。

 但他知道,自己和匈奴,已经错过了将汉朝的崛起之势打断的机会。

 那个可怕的敌人,已经成长成为了一头能撕裂一切的怪兽!

 而他,必须在这头怪兽出之前,为匈奴帝国获得更多的人口和财富,积蓄更多的力量和国力。

 同时还得小心翼翼的维护住帝国内部,尤其是那些三心二意的部族对单于庭的忠诚。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匈奴就必须西征。

 唯有西征,掠夺财富和奴隶,才能让上上下下的部族,都团结在他的领导下。

 但,汉朝的威胁,却又使得他现在不敢轻举妄动。

 “本单于且再试探一下汉朝…”军臣在心里想着。

 假如连浑王和休屠王都不能成为饵。

 让汉朝人表自己的意图。

 那么,匈奴就只有一个筹码了——那些汉朝战俘与奴隶。

 “现在,单于庭已经查清楚了多少汉朝奴隶?”军臣侧身,对着站在自己身后的心腹呼衍当屠问道。

 “回禀大单于,我们已经从各部,找出了三万多人,另外,有两万多人在去年今年,还了汉朝,用他们,换回来汉朝的粮食数十万石,布帛七千多匹,弓弩数千把,箭矢数十万发…”呼衍当屠低头说道。

 “把这些人全部集中起来,然后,每天还五百给汉朝!”军臣闻言,毫不犹豫的说道。

 匈奴,现在需要时间。

 而这两万多人,能为匈奴至少争取一年的时间。

 只要汉朝皇帝还在做着他的圣君和仁君的美梦。

 他就不可能在自己的子民和臣民还被匈奴控制的时候出来打匈奴。

 这样,匈奴帝国就获得了宝贵的时间。

 同时,还能获得汉朝为了赎回这些奴隶,所支付的粮食、布帛、武器和金属等宝贵财富。

 而一年的时间,足够匈奴再去西方抢一回。

 更重要的是,军臣发现,西方的牧场,似乎也很肥美。

 这样,假如万一有一天…

 也算是一条后路了。(未完待续。)  m.IGexS.Com
上章 我要做皇帝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