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要做皇帝 下章
第三百七十章 各人的遭遇
“皇帝诏曰:恣有大臣剧孟,以备盗贼都尉,随太尉击吴逆,冲阵斩将,有功社稷,其赐臣孟爵为左庶长,命为奉车都尉,夙兴夜寐,护持朕侧,不得懈怠!”

 当剧孟走出未央宫时,他的脑子里面依然沉浸在方才的诏书中。

 一年之前的今天,剧孟是绝对想不到,他能从一个命如草的游侠头子,一跃成为天子近臣,食禄两千石,更是有了一个爵位接近关内侯的左庶长之爵。

 这让剧孟感觉有些像做梦一般。

 “恭喜兄长,贺喜兄长,升官进爵,可喜可贺!”剧孟人刚出宫门,立刻就从旁边窜出几个人影,这些人一见剧孟就立刻围上来,拱手道喜。

 剧孟一看,都是他的老兄弟。

 脸上也出些笑容,道:“同喜,同喜!”

 “兄长,请吧!”一个男子嘻嘻哈哈的道:“嫂嫂与义母,都在家等候兄长凯旋,来之前,嫂嫂吩咐我等,一定要将兄长及时接回去!”

 剧孟闻言却是大惊,问道:“夫人与母亲何时到的长安,我怎不知?”

 这些游侠,都是剧孟的结义兄弟,许过刎颈之诺的生死之

 因此,彼此都将对方的长辈视为自己的父母。

 这次剧孟出征,甚至留下了遗书,嘱托这些兄弟,假如他不幸战死沙场,那孤儿寡母,就要这些兄弟费心了。

 那个嘻嘻哈哈的男子收住笑声,正道:“不敢瞒兄长,今岁兄长随军出征之后,陛下就下令,在长安城为兄长置了一个宅子,赐了奴婢仆役,更命我等去将嫂嫂与义母接来长安享福!”

 “如今嫂嫂已为兄长在家里备下了家宴,只等兄长回家,阖家团聚了!”

 剧孟听了,心里颇为感动。

 “汝子吾养之,汝且自去…”这句话在后世或许是一句令人感觉不是很舒服的话。

 但在此时,却是一句地地道道的实在话!

 秦末以来,多少人为君主之命,客死他乡,而家中孤寡却无人照看?

 因而,最近几十年,抚恤孤寡才会成为社会对天子好坏的评价标准。

 “臣剧孟叩谢陛下隆恩!”剧孟立刻就转身,对着未央宫的重重叩首。

 对他来说,有一个这样体贴入微的天子,已然足够他为之拼掉性命,以死报答了!

 ………

 与此同时,刚刚被任命为驸马都尉兼任未央宫司马门卫尉的义纵,在宦官的引领下,走进未央宫的一间殿宇之中。

 他的姐姐,当今天子的爱妃,被封为美人的义婼,身披凤衣,头戴金簪,雍容华贵,气场十足的坐在殿中的塌上,满脸微笑的看着义纵。

 “臣弟拜见阿姐!”义纵恭身一拜,抬着头看着自己的胞姐,心中为姐姐今的富贵而高兴。

 “免礼!”义婼微微笑着,吩咐左右道:“赐座!”

 待得义纵坐下来,义婼才有机会,好好的打量自己的弟弟一番。

 如今的义纵,英气发,整个人都充满了情。

 义婼看了,也不由得的点头道:“吾弟今也成栋梁了!”

 对义婼来说,弟弟能有出息,能出人头地,就是她最大的安慰了!

 义纵这几个月跟着周亚夫,别的可能还没学会,但这礼仪规矩与制度,却学了个十足。

 他一本正经的低头恭身回话道:“赖陛下信重,臣如今是驸马都尉,兼任司马门卫尉!”

 义婼不懂什么是驸马都尉,更不知道司马门卫尉是干嘛的。

 她现在连这宫里的妃嫔制度,都还没摸清楚。

 因此,也只是勉励道:“阿弟当忠心侍奉陛下,为汉家江山社稷效死!”

 “诺!”义纵俯身拜道。

 义纵却是很清楚,驸马都尉兼任司马门卫尉意味着什么?

 这两个官职加在一起,等于他掌握了半个未央宫的武装力量。

 而他今年不过十七岁而已!

 翻看史书,孙子吴起武安侯,在他这个年纪,恐怕还在玩泥巴!

 因此,他干劲十足。

 谁不想建立一番功业,让后世仰视自己的大名?

 勉强压抑住内心炫耀的冲动,义纵再拜道:“启禀阿姐,臣,在随太尉出征时,深受太尉信重和提携,这次班师回朝,太尉某次不经意间提起,将其幼女嫁与臣为妇,未知阿姐意下如何?”

 太尉?刚刚被敕封为长平侯,被先帝遗诏任命为百官之首的左相国周亚夫?

 义婼闻言,顿时就站起来,道:“这是好事情,待吾找机会去与陛下提一提这个事情…”

 与堂堂左相国太尉食邑一万三千户的彻侯接亲?

 义婼下意识的就将自己放到了比较弱势的地位。

 一年前,他们姐弟别说是一个成为天子爱妃,坐享万千荣宠,一个官拜驸马都尉,身为天子近臣了。

 那时候,他们提心吊胆,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何曾想过今

 因此,即使是本来自信满满的义纵,这时候也有些自卑。

 因此,义婼的提议可谓正中他的下怀。

 他们姐弟父母早亡,亲族也十不存一。

 如今,也只能抬出天子这面虎旗来为自己张目。

 免得被人在背后指责癞蛤蟆想吃天鹅不自量力。

 可他们两个,却都不知道,如今,朝野上下,盯着义纵,想要送女儿暖,送田地宅子的彻侯大臣,几乎都快排成长龙了!

 今上即位以来,皇后还没正式册立。

 暂时就册封了义婼这么一个高等级的美人,假以时,夫人,是肯定会被册封的。

 受宠数年,也是可以想象的。

 这么的大腿,谁不想抱?

 别说义纵已经官拜了驸马都尉和司马门卫尉了,就是他是个一穷二白的穷光蛋,也有的是人想套近乎!

 姐弟俩却对此浑然不知,他们的身份虽然变了,但思维却一时还没跟上来,更没把自己放在上等人,贵族的位置上。

 ……

 与义纵、剧孟不同。

 主父偃这时候,却是脾气暴躁的在家里跳着脚。连坛坛罐罐都打破了许多。

 他的老婆安陵氏满脸委屈的站在他旁边,柔声软语的劝道:“夫君,别生气了,妾身下次再也不给他们钱财就是了!”

 主父偃却不肯消气,骂骂咧咧的道:“吾非是生少君的气,而是气那帮恬不知的家伙!”

 “想当年,我从临淄出发,立志游学天下,向他们借一百金作为盘,一个个笑我,笑我自不量力,如今,看到我x子过得好了,就一个个的从临淄跑来!”主父偃坐下来,气呼呼的道:“凭什么嘛?我自从临淄出发起,就发过誓,与此辈一刀两断,恩尽义绝,从此不复相见!”

 “可他们毕竟是夫君您的兄弟昆仲,族中亲长,来到府上,问妾身要点钱财,妾身岂敢不给?”安陵氏子温和,为人文静,两人成亲以来,主父偃的脾气在她的温柔中,渐渐的好了起来,不再那么愤世嫉俗了。

 只是,主父偃只要一想起当年的遭遇,心里就依然很不平衡。

 主父偃的家族,在临淄当地也算得上大户人家了。

 他父亲在世时,家中宾客数以十计,另有族中兄弟几十人,常常来主父偃家打秋风。

 主父偃父亲在世时,对这些人非常慷慨,要什么给什么。

 可等到老父去世分家后,这些人,就翻脸不认人了,不止将当年的恩惠丢到一旁。

 甚至还有人落井下石,不然,主父偃何至于要游学天下,求一条晋身之路,在家里没事干侍女,有事侍女干,岂非快活多了?

 而等到主父偃打算游学天下,寻找一条晋身之路,着脸去跟这些人借钱时,这些人,好一点的,推说手头紧,比较恶劣的,甚至直接将主父偃赶出家门。

 这种辱,主父偃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如今,他发达了,这些人居然还敢上门到他家来索要钱财?

 真当他是个白痴?

 只是,子钱都给了,他也没什么办法,难不成追上那些人去索要?

 然而这口气,他却怎么都咽不下去!

 安陵氏见他气消了一些,于是,又柔声道:“况且,妾身听说,如今天子新即位,正是用人之际,夫君藏百万韬略,正乃奋发之时,此事,不过小事而已,但倘若因此而被人说成是负气小人,心狭隘,却又是得不偿失了!”

 主父偃这么一听,心里才好过了一些。

 随着新君即位,他们这些潜邸大臣之间,就展开了烈的竞争。

 谁不想更进一步,成为千石甚至两千石大臣?

 上面的三巨头,张汤、汲黯、颜异,都盯上了内史的位置,彼此相互暗中较劲。

 下面的人,也各有打算。

 像是主父偃,这段时间,也在忙着操作把自己弄进御史大夫衙门去,他的目标是出任一个地方的监察御史,哪怕级别不变,但,于他而言,也是一大进步。

 毕竟比起太子*里有名无实的虚职,去地方上当太上皇,作威作福,享尽人上人的快,无疑超越了无数倍!

 只是,想完成这一步的飞越。

 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要天子点头。

 想了想,主父偃也觉得子说的有道理,这个时候,确实不能出丑闻!

 因此,也就只能捏着鼻子,忍着恶心,接受自己被那帮忘恩负义的家伙敲了一次竹杠的事实。

 只是…

 主父偃看着子,嘱咐道:“倘若下次再有人打着我的亲戚或者我的朋友的旗号,来家里,少君,命人打出去罢!”

 于主父偃来说,临淄的那些亲戚旧友,他想起来就只觉得恶心!

 “诺!”安陵氏点点头,然后就开始收拾起被主父偃打碎的许多坛坛罐罐。

 这时候,门外有下人来禀报:“主人,方才张令吏使人来传信,说是今夜在其家中举办宴会,请主人前去赴宴!”

 主父偃闻言,点点头道:“知道了,请转告来人,吾届时一定准时赴会!”

 张汤举办酒宴是个什么意思,主父偃稍微一想就知道了。

 无非是拉帮结派,划分地盘罢了!

 当初太子*的潜邸大臣们,此时为了竞争那个内史之职,就差撕破脸了!

 但主父偃却觉得这些人完全是在瞎闹!

 内史是九卿之一!

 张汤、颜异、汲黯再怎么样,也不可能现在就有那个资格坐上那个位置。

 天子也不会糊涂到那个地步,将九卿这等重臣职位,交给一帮不到三十的头小子。

 更别说天子头上还着一个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呢!

 因此,张汤等人想学习晁错好榜样,注定是个梦!

 起码,他们还得熬个三五年,方有那么一丝丝的可能。R1152  M.igExS.cOM
上章 我要做皇帝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