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重紫 下章
第三百一十四章 接受
且不说窦昭和宋墨里调着油,宋炎却是辗转反侧,一夜未合眼。lanhen

 他想起小时候族人对他照顾,想起大冬天后街姑婆一碗热气腾腾粥,想起炎炎夏日里,三婶给他做夏布褂子。

 伯父有四个儿子,去真定做馆,原是准备将小儿子带身边,既可以读书,又可以少一个人开销,后却带他。

 伯母什么也没有,帮他准备一年四季热冷衣裳。

 这两年还想为他说门亲。只因他家无恒产,又无个正当营生,好点人家聘礼要高,伯父家三堂兄和四堂兄连着媳妇,家里一时有点周围不过来,愿意把女儿嫁给他,不是女儿有毛病,就是贪女儿聘礼无癞人家,实际上伯母大可顺水推舟,给他订下一门亲事就算了,还可以搏个“贤妇”名声。可伯母却非要给他挑个能过日子…

 宋炎眼眶顿时润起来。

 天刚刚亮,他顾不得仆妇异样眼光,跪了宋与民房门前。

 宋与民推开门,看见宋炎发丝上水,一时呆立门口。

 半晌,才声音嘶哑地道:“你已经知道?”

 宋炎点头,低声道:“伯父,我答应这门亲事!”眼角眉梢间是掩也掩不住羞惭。

 “胡说些什么?”宋与民忙将宋炎拉了起来,“我们把你拉扯这么大,难道就是让你去给人做上门女婿?这样话,从今以后再也不准提。英国公府世子那里,自有我周旋…大不了我回去再坐几年馆!”

 “不是。”宋炎急急地辩道,“我不是因为英国公世子来说项,害怕了,是我自己想去。”

 伯父家大哥已经是举人了,三哥也中了秀才,马上大侄子也要下场了,用钱地方还多着呢,从前还有窦家束修,现却是坐吃山空。好多人像他这样早就饿死冻死了,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还跟着伯父读了点书,还有什么不足?

 只可惜不能金榜题名,报答伯父和族人恩情。

 宋与民不相信。

 前天两人还说得好好,回衢州之后怎么去官衙报名,怎么参加童子试,怎么会转眼就变了卦了?

 “伯父!”宋炎跪了宋与民脚下,“赵大人和赵太太都是好人,他们不会亏待侄儿。您就答应了吧!”

 然后跪宋与民面前不愿意起来。

 宋与民老泪纵横。

 屋主姓郑,名久言,是宋与民朋友。

 听仆妇说伯侄俩跪那里说话,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急急地赶过来。

 听说是为了宋炎婚事,郑久言不由得哈哈大笑,指责宋与民:“你也是老胡涂了。4xs那赵家是读书人家,自然也希望女婿能懂诗文,要不然,只怕不会把闺女留这么大。令侄既入赘赵家,肯定伺俸赵大人左右,全家是堂堂两榜进士出身,跟着赵大人读书,岂不比跟着你读书要强上一百倍?就是子子孙孙,有窦家这棵大树也有了依靠。你若是真心疼你这侄儿,以后和赵家常来常往,不坠了他名声就是了。”又打趣宋与民,“你们家应该没人贪赵家银子吧?”

 一席话让宋与民哭笑不得。

 郑久言趁机道:“不如我来做了这个媒人如何?”

 宋与民没有吭声。

 宋炎忙起身谢道。

 郑久言笑道:“这才对!男子汉大丈夫,行事磊落,既然决定了,就堂堂正正地做好!”

 宋炎连连点头。

 宋与民长叹一口气,转身进了屋。

 郑久言就朝着宋炎使了个眼色:“你以后要跟着赵家人过日子了,就算知道你过得,他把你当亲生儿子一样,心里肯定舍不得,你去好好跟你伯父说道说道。”

 宋炎感激再次向郑久言行礼。

 郑久言笑着摆了摆手,出了垂花门就派人去打听了窦世英行踪,踩着窦世英下衙时候备了十二礼盒,去了静安寺胡同。

 窦世英听说了郑久言来意,骇然张大了嘴巴,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他小心翼翼地求证:“您没说错吧?为宋千里和我表侄女保媒?我大舅兄家要招女婿!”

 “是啊!”郑久言笑道,“久闻你们家表小姐安静娴雅,宋公子跟着宋先生你们坐了这几年馆,相貌,品行你们都是知道…”

 他话还没有说全,窦世英已经激动起来,他忙叫了郑政昌来陪客,自己一溜烟地去了客房。

 舅母也一夜未眠。

 宋家会不会答应呢?

 如果不答应,璋如婚事怎么办?

 该托朋友都托了,该相看孩子也都相看了,哪里还有合适人选呢?

 若是这件事传了出去,别人会不会觉得赵家急着嫁姑娘,轻瞧了璋如?

 早先怎么就没有想到宋炎?

 如果是真定时候提这件事,成与不成,都有了定论,也不至于要弄到京都来。

 天下没有不透风墙,猫儿胡同那边还好说,让槐树胡同人知道了,还不得暗底里幸灾乐祸啊?还有王家,也住京都…

 她想想都觉得头痛,一天都没有什么精神。

 见窦世英兴冲冲地过来,舅母大吃一惊。

 窦世英没等她开口,已对身边服侍道:“你们都下去,我和舅太太有话要说。”

 丫鬟们忙退了下去。

 窦世英把郑久言来意告诉了舅母。

 舅母半天没有回过神来,回过神来就忍不住对念了声“阿弥陀佛”,道:“砚堂这孩子,我还没见过比他做事稳当!”

 “这关砚堂什么事啊?”窦世英愕然。

 舅母就把昨天窦昭和宋墨过来和她商量赵璋如婚事事告诉了窦世英。

 窦世英目瞪口呆,总算是明白了宋墨为何要考校宋炎了。

 他不喜笑颜开,把昨天花厅发生事告诉了舅母:“…你说这孩子,做事不仅稳妥,还细心,周到,要紧是少年得志,还不摆架子,您说,我们家寿姑怎么就嫁了这么好一个女婿呢!”转念想以赵璋如和窦昭一样,都是婚事一波三折,留来留去,留家里成了老姑娘,又安慰舅母,“俗话说,留后面有汤喝。我们家寿姑能嫁得这么好,我们家璋如也能嫁得一样好!”

 舅母不由连连点头,笑ii地道着“承您吉言”

 这是自从赵谷秋去世之后,舅母第一次这么心平气和地与窦世英说话。窦世英不由长了几分胆,道:“您看要不要给舅兄写封信去?问问舅兄意思?”

 “那是自然!”舅母道,“这要是和宋家说亲,只怕还要静安寺胡同住些日子…”

 “您直管住!您直管住!”窦世英忙不迭地说了几句客气话,去了花厅,留了郑久言家里用晚膳,并将赵家愿意结亲意思委婉地转达给了郑久言。

 这本是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事,不过是为了赵家颜面好看,由宋家选提出罢了。

 郑久言和窦世英由窦政昌一旁服侍着,推杯换盏,话说得十分投机。

 舅母立刻差人去告诉窦昭。

 窦昭捧着宋墨脸就连亲了几下:“你可真行!”然后叫了丫鬟进来重妆扮一番,就要去静安寺胡同。

 宋墨摸着自己脸,笑着坐一旁看着窦昭妆扮,道:“这媳妇还没有娶进门,我这媒人就被抛过了墙。你也太狠了点!”

 窦昭对着他笑得容光滟潋,佯作居高临下样子道:“准你和我一起回娘家!”

 宋墨哈哈大笑。

 真跟着窦昭去了静安寺胡同。

 高升一看,四姑和四姑爷回来了,立马去通禀不说,还急着吩咐灶上:“,重整桌酒席,四姑爷过来了。”

 仆妇们都动了起来。

 喝了点酒窦世英是不由分说拉宋墨花厅里坐下,吩咐窦昭:“去,找你舅母玩去!”

 窦昭不抿了嘴笑,去了舅母处。

 “我儿!”舅母拉着窦昭手,眼眶水光闪动,“还是你心痛你表姐。”然后仔细地问起宋炎事来。

 窦昭知道璋如表姐婚事对赵家很重要,可没想到她印象中泰山顶都能坦然处之舅母也会有如此大压力。

 早知道这样,她就应该早点掺合进来。

 管他上一世如何,这世让舅舅、舅母、表姐们过得欢迎喜喜不就行了!

 窦昭汗颜,认真仔细地答着舅母话。

 有小丫鬟进来,道:“舅太太,信我已经交给了高管事,高管事说,今天有点晚,明天一早就派人送到驿站去。”

 窦昭奇道:“什么信?”

 “你舅舅写信。”舅母笑道,“这么大事,总得跟他说一声。”

 “西北离这里千里之遥,这一来一去,要到年后了。”窦昭道,“我让世子帮您想想办法吧?从兵部走,多二十天就到了。”

 “好!”舅母没有矫情,丈夫那边没有个准信,他们这边就没办法换庚贴,这眼看着要过年了,宋家伯侄还借住朋友家,总不能把大家都拖京都,“你跟砚堂说说。”

 这点小事,宋墨当然要办得妥妥当当。

 连夜让兵部把信夹了甘肃总兵府急信里,送往庆

 这下子,整个西北都知道赵思外甥女婿是英国公府世子了!

 这当然是后话。

 赵、宋两家既然有了联姻打算,宋与民少不得写信回去告诉家里人。

 衢州有水路,信件来往一些,宋与民子很回了信,问婚事哪里办,要不要人帮忙,还夹带了五十两银票过来,说是族里凑给宋炎成亲用。

 ※

 姊妹们,兄弟们,补上7月11

 ~

 ps:今晚零点左右。

 ※  m.iGexS.com
上章 九重紫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