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重紫 下章
第二百五十六章 清点
窦昭看见了宋翰。

 他正挤人群里买东西。

 有人把他挤到了一边,他狠狠地朝那人推过去,把人推了地上,那人站起来就要和动手,宋家护卫忙把拎到了一边,陈核跑过去对宋翰低语了几句,宋翰勉强地点了点头,站到了一旁,陈核挤了进去。

 宋家护卫指着挤宋翰人说了几句话,好像是问宋翰怎么处理。

 宋翰突然抬起头来,朝醉仙楼望过来。

 窦昭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是宋家护卫发生了自己,禀告给了他,正想问宋墨要不要和宋翰打招呼,却看见宋翰林一低头,朝着那护卫挥了挥手,把挤他人给放了。

 陈核满头大汗地捧了包炒货递给宋翰。

 宋翰很高兴样子,由陈核陪着进了醉仙楼。

 窦昭转过身来,见宋墨也正默默地注意着宋翰。

 “二爷来了!”她笑道,坐到了可以坐十几个人大桌前,脑海里却不时地浮现出宋翰推人那一幕。

 宋墨帮窦昭倒了杯茶。

 宋翰噔噔噔地上了楼。

 “嫂嫂,”他兴高采烈地把包炒货奉给窦昭,“姚记炒货糖炒花生,来醉仙楼吃饭人都会卖一包带回去尝一尝。”

 窦昭没想到他是给自己买糖炒花生,微微一愣之后,她非常高兴地接过了纸袋,向宋翰道着谢。

 “嫂嫂尝尝,”宋翰显然很高兴窦昭能喜欢他买东西,兴奋地道,“若是喜欢,我以后常来给嫂嫂买。”

 窦昭见他目光热烈,笑着点头。打开了纸包,尝了一颗。

 甜而不腻,香酥可口。

 窦昭不住地点头,让素心倒了一小部分青花碟子里,请了大家尝。

 众人都说好吃,并窦昭示意下齐齐地向宋翰道谢。

 宋翰笑了笑。

 那笑容,显得有些勉强,再看窦昭时候,也没有了刚才亲昵。好像责怪窦昭把自己给她赏了别人,怠慢了他一片好意似。

 窦昭若有所思。

 ※※※※※

 回到英国公府,已是正午。

 宋墨要去宫当值了。

 他对窦昭道:“我每十天沐一天,其中有三天会歇宫里,其他六天都是寅时起。酉时下衙。今天我会歇宫里,你有什么事,武夷给陈核带个信就行了。”又低声道,“陆鸣如今我位于积水潭那边一个宅子里做管事,他手下还有帮人,是配合杜唯行事,你若是觉得十分紧急。就让素心去跟陆鸣说一声。”

 也就是说,陆鸣手下那一帮人,是宋墨养着死士。

 难怪这些日子一直没有看见陆鸣。

 窦昭觉得自己还有很多话要跟宋墨说,可时间上不允许。她只好道:“陈先生他们十月份会到京都来,到时候我还有些我事要跟你说。”

 宋墨笑道:“没事,你想什么时候和我说都行。”

 窦昭失笑。

 她很喜欢宋墨这种带着来方长不紧不慢,让她觉得有种岁月静好安宁与悠远。让不时惦记着四年之后会如何她,心境也变得从容起来。

 窦昭笑着送宋墨出了门。

 回到屋里。她开始清点陪嫁,按照自己习惯和喜好调整陈设上一些小细节。第二天一早,又拿了陈曲水绘制颐志堂布局图,带着素心和素兰按图索骥,熟悉了解颐志堂布局。

 旁边服侍武夷大惊失,一面悄声地嘱咐松萝点把这件事告诉严朝卿,一面笑盈盈地帮窦昭介绍各处景致,心里还有把窦昭走过地方都记心里,若是世子爷或是严先生问起来,他也能答得上话。

 若是窦昭有心害宋墨,当初又何必千里迢迢地救宋墨?何况他们现已经是夫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严朝卿笑道:“夫人想去哪里,想见什么什么人,你们好生陪着就是了,不必大惊小怪,也不必报到我这里来。”

 武夷闻言冒了一身冷汗。窦昭再问他什么事,他少了几分圆滑和殷勤,多了几分认真和恭敬。

 到了下午,颐志堂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窦昭找了颐志堂丫鬟、婆子、媳妇子问话时候,众人知无不言,言无不,窦昭很就对颐志堂有了一个大概了解。

 颐志堂是英国公世子历代所居之处,为了培养历代世子独立处理事务能力,颐志堂俨然一个小小英国公府,账房、回事处、侍卫处、马房、浆洗房…样样都有,甚至颐志堂侧门正对着英国公府门,颐志堂人不必走英国公府正门或是侧门,直接英国公府门进出,自成一体,非常方便。

 窦昭曾经有过管理济宁侯府经验,人员名册和账本拿过来,她看了这半年每月总支出,就已经知道颐堂志各处每年大概有多少支出了。

 她心里磨琢了半天,看着天色尚早,去了严朝卿那里,请严朝卿请教:“如果我想回趟静安寺胡同,怎样才能得到国公爷允许?”

 严朝卿委婉地道:“国公爷也是每天早上寅时上朝,酉时下衙,每十天沐休一次。”

 窦昭颔首,让人带信给父亲,说自己有事要见他。

 翌用过早膳,她从英国公府门出府,回了静安寺胡同。

 窦世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个晚上没有睡好,看见窦昭一个人回来,脸色变得凝重了。

 他匆匆将窦昭拉到了书房,关上了门就急声问道:“出了什么事?砚堂呢?怎么没有陪你一起回来?你们是不是吵架了?这上嘴还有和下嘴打架时候,不要说你们刚刚成亲小夫!寿姑,你一个妇道人家,凡事都要忍让,不要动不动就回娘家,娘家能让你住一辈子?你终还不是得和砚堂过一辈子…”

 窦昭哭笑不得

 “爹爹。您能不能不要捕来读读句话。”他打断了父亲臆测,“我没有和砚堂吵架,我回来,是想和你说件事…”

 她想着这话怎么跟父亲说好,略一犹豫,窦世英已急切地道:“你没有和砚堂吵架,今天即不逢九,又不是什么节气。你一个人回来干什么?”

 窦昭干脆拉着父亲临窗大炕上坐定,笑道:“您还记得三朝回门,世子曾说他读《秋》之事?”

 “记得。”窦世英满脸狐疑。

 窦昭抿了嘴笑:“他那是为了讨好您,瞎编!”

 “啊!”窦世英张大了眼睛。

 窦昭解释道:“忠毅公学识渊博,他跟着忠毅公读书时候。诸子百家显然略有所涉猎,可他不用科举,加上家里还请了师傅教他骑,哪能像那些士子似‘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不知道从哪里打听您喜欢《秋》,就把《秋》好好地读了一遍。若说学问,只怕还浅薄很。”言辞间有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维护。

 窦世英却听出来了。

 他不由得哈哈大笑,道:“他才多大年纪,就算是个神童。又能有多少学问?”话音一落,他猛然间恍然大悟,“你这次不顾礼数,急匆匆地跑了回来。难道是怕我们听说他选读《秋》会考校他学问,怕砚堂答不上来。来给砚堂求情?”说完,窦世英再次望着窦昭大笑起来,不过比起刚才笑声,畅了,望着窦昭目光,也多了几分戏谑,“傻孩了,你以为我和你伯父们都是傻子不成?我们像他这么大时候,还不知道自己要读什么好?他说他喜欢读《秋》,我们也不过是欣赏他立志早,欣然有人和我们一样喜欢《秋》罢了,怎么可能去考校他们学问?就算是考校,也不过会问问他诸如‘隐公五年,公矢鱼干棠,臧僖伯作何谏’之类颇为肤浅问题,难道还会像翰林院里那些老儒似,非要把人考倒了才显其学问不成?不仅我和你六伯父,你五伯父翰林院时候,也曾给皇子们讲过经,他们有几斤几两,我们心里清楚着呢!你放心好了,没人会去为难砚堂!”又促狭地笑道,“我读了三十几年书,也不敢说自己诸子百家都有涉猎,你倒也给他脸上贴金!”

 窦昭脸上火辣辣。

 难怪父亲和五伯父,六伯父那么轻易就相信了宋墨话,原来人家根本就不相信宋墨有多大学问,不过是觉得他还愿意读书而已!

 可一想到父亲话里话外透出来“宋墨那点学问,根本不我们眼里”轻蔑,她心里就特别不舒服,觉得父亲冤枉了宋墨,忍不住辩道:“宋墨可不是那些皇子皇孙,他不管是功课还是骑,都很认真。他能未及弱冠就得到了金吾卫前卫指挥使一职,是因为他连续几年秋围考校中得了第一,并不仅仅因为他是英国公府世子。他字也写得很好,得到了皇上赏识…那有您说那样不堪!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告诉您这件事了…”她不深深地后悔,觉得这件事上太冲动了,有些迁怒地抱怨道,“您这样,我以后有什么事,怎么敢再来商量您!”

 窦世英见窦昭动怒,忙道:“没有,没有,我没有轻视砚堂意思。”说完,又觉自己话太苍白无力,没什么诚意,又讨好地道,“要不,你让砚堂跟着我读书怎么样?我保证他不会比翰林院那些士子们差!”

 “真是不该跟你说。”窦昭不由瞪目,“我来,砚堂根本不知道好不好?若是他知道,还好意思到我们家来吗?”想到父亲情,她要父亲保证,“这件事,您谁也不许说!就是六伯父那里,你也不能透半点口风!”

 窦世英连忙发誓。

 窦昭脸色这才好看了些。  M.igExS.cOM
上章 九重紫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