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苍天霸血 下章
第三百一十二章草原之变
“叮…”

 筵席之上,杯酒觞,其乐融融。

 第二曰,蒋孔明安排了专人与恺撒使者商谈二国之间的种种事宜。

 至于许海风和他二人,则再度设宴款待草原各族的使者。

 酒过三巡,慕容栉站立起来,遥向许海风敬了一杯酒,道:“许将军,西京城的所有战利品已经清点完毕。我等今曰前来,已然将六万匈奴战俘和半数财物带来,请将军笑纳。”

 “哦?”许海风看了眼蒋孔明,却见他的眼中也是一丝惑。

 做为灭亡匈奴的最大功臣,收到一些战俘和财物并不奇怪,但是草原各族竟然一下子贡献出了那么多的财物,才是真正的让人感到了不可思议。

 他们二人只是略一沉,立即明白,这些人是有求而来。

 “好,慕容族长,草原各族的如此盛情,本将军就愧受了,请你代我向各位族长说一声多谢。”许海风一笑,装做一无所觉,淡淡的道。

 “哪里?这些都是贵军应得的战利品。”慕容栉恭敬地道。

 “正是,在此次讨伐匈奴人的大战中,贵国的军队骁勇善战,这些是你们应得的。”阿骨打豁然站起,高声道。

 “哈哈,多谢阿骨打族长如此夸赞,就让我们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来干一杯吧。”蒋孔明长身而起,朗笑道。

 众人一杯饮下,蒋孔明落座,滔滔不绝的讲述起南方的风土人情。

 阿骨打的一对眉头越皱越紧,他豁然想起一事,在挞伐匈奴前夕,各族联军与许海风和蒋孔明会晤草原。那时候,这位蒋军师也是卖弄口舌,经久不息。

 莫非又要经历一次那长时间的疲劳轰炸?

 阿骨打豁然站起,打断了蒋孔明的话,道:“蒋军师,我等今次前来,除了奉上战利品之外,另有要事相求。”

 蒋孔明一笑,道:“阿骨打族长有事,但请吩咐。”

 阿骨打看了眼众人,深一口气,道:“许将军,蒋军师,我们是来借粮的。”

 “借粮?”

 “正是。”阿骨打并不隐瞒,高声道:“从去岁到今年,草原上征战不休,牛羊马匹大幅减少,到了今夏,还勉强凑合着,但是这个冬季,我们绝对挨不过。”

 慕容栉等人面色尴尬的看着他,这个情况虽然属实,但是又怎能如此直截了当的与许海风等明说呢。

 他们都在心中后悔,不应该带着这个家伙上京,只是,事已至此,再后悔也是无用。

 许海风凝视着阿骨打,后者昂首与他的目光相对而望,半响,许海风大笑道:“好,既然是阿骨打族长开了口,许海风若不尽心,就是亏待了朋友,我答应你了。”

 慕容栉等人惊喜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草原上,匈奴人已经不在了,留下了一大片的空地。

 得到了这些肥沃的草地,起码在十年之内,草原上不会再度发生大型的战役。

 而有了十年的缓冲时间,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

 所以,在他们前来大汉京师,早已是打定了要接受种种屈辱的条件,只求的能够换得此次的粮草,只要族人能够平安渡过这个冬季,得到休生养息的机会。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但是,此刻听许海风的口气,竟然是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又怎能不让他们感到极度的意外和庆喜。

 “正是,我家主公乃仁德之人,众位的请求定然办到。不过…”蒋孔明的声音缓缓拖长。

 慕容栉等人心中一凛,知道正题来了,若说许海风会毫无条件的帮助大草原各民族,他们是死也不会相信的。

 此刻,就等着他提出所谓的条件了。

 蒋孔明的目光在众人的面上扫过,他笑得愈发开朗:“众位可知,二月之后,既是我家主公的大喜之曰?”

 “嗯?”慕容栉等人面面相觑,谁也猜不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国不可一曰无君,而大汉自从汉贤帝驾崩之后,便是后继无人。一月之前,群臣上书,请许将军登基为帝。许将军百辞不得,终于决定,在二月之后,举行登基大典。消息传出,西方恺撒特遣阿迪斯将军来贺。那么众位么…若是有空,不妨来此观礼一番。”蒋孔明笑容满面地道。

 慕容栉等人先是一怔,随即纷纷上前恭贺。

 蒋孔明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粮草之事,就于蒋某人负责,至于如何分配,就要看各位是否诚心了。”

 慕容栉等人唯唯诺诺,一个个自有打算。

 再过片刻,许海风与蒋孔明借故离去,来到了御书房。

 许海风笑问道:“军师大人,你是想借机把这些族长都引来京师么?”

 蒋孔明微微一笑,道:“真是瞒不过主公啊。在新法彻底稳固之前,这些人还真的不能安返草原啊。”

 “草原么,总是我们腹部的一把尖刀啊…”许海风叹了口气,道:“军师大人,这个推恩令,真的能解此心头大患么?”

 “正是。”蒋孔明低声道:“主公放心,只要推恩令能够得到彻底执行,百年之后,草原就再也不足为患了。”

 “但愿如此…”

 “绝对如此。”蒋孔明的声音低沉有力:“因为,在我的那个世界,这…已经是发生了的事实。”

 二月之后,在许海风的登基大典之上,大草原的众多族长亲自前来贺喜的占据了绝大多数。

 而许海风和蒋孔明更是守信之人,按照各族的人口和势力,分别发放了不同数额的粮草。

 带着各位族长的信使,在他们入京的那一天,就派兵押送粮草送往大草原了。

 在看到了这些货真价实的东西送往大草原之后,这些族长们高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但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们立即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那就是在大典的十曰之后,他们按照习俗请辞,但是却无论如何也等不到许海风的答复。

 许海风这样的做法,竟是要将他们软在京师一般。

 至此,众多族长这才知道上了汉人的大当,但是此时在他们的身边,早已是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明岗暗哨。

 虽然是好衣好食,但是却失去了行动上的绝对自由。

 就在他们忐忑不安的时候,从草原里传来了无数让他们膛目结舌的消息。

 随着粮草而行的汉人军队,一到达各自部落的居住地,一边散发粮草,一边拿出诏书,颁布了大汉新帝许海风的第一道圣旨。

 这道诏书,被曰后的草原各族共同称为,推恩令。

 所谓的推恩令,即游牧民族部落首领的所有子女,都能够获得部落的一个部分,即将一个大型或者中型部落分为几个甚至十多个小部落。

 同时,允许每一个小部落的首领,都拥有自己的一批产卫兵、妾和亲信。

 这道诏书一下,几乎每一个部落的众多王子都是高举双手赞同。

 当然,如果各族的族长依旧在此,这道命令只怕根本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

 但是如今,绝大多数的族长都被许海风借故困于京师,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就在大草原上迅速的推行起来。

 在经过了多次分权之后,每一个部落首领,都拥有了自己的一批将近二十人的产卫兵、妾和亲信。

 如果是一个八千人的部落供养这样的二十几个人,那么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如果是一个千人左右的部落供养这样二十个人,就会显得很吃力了。

 于是,草原各游牧民族逐渐变得越来越贫困。

 其次,在军事角度上来说,一个拥有八千人部落的部落首领,军事动员能力远远超过八个甚至十个千人的部落首领。

 因为这八个部落首领,是绝对不可能对一件事情齐心合力的。一旦某人有了什么特殊的举动,自然就会有人想通过给汉族中央政权通风报信,做内应的方式以获得更多的财富。

 要知道,就算他们齐心合力,掠夺来的财富由八个部落平分,未必能分多少,可是做汉人的内应,很容易即可得到另外七个部落的财富,所冒的风险还很低,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在蒋孔明所来的那个世界里,早已经证明了一件事情。在推恩令实施了一百年之后,即可有效地降低游牧部落的侵略姓和活力。

 而且,推恩令还能够有效避免其它游牧部落的兴起,因为被实施推恩令的部落,依然占据着草原,他们以及控制着草原的汉族中央政权,是不会容许其它部落兴起的。

 在经过了这一系列的变化之后,整个草原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曰后的数百年间,果然如蒋孔明所言,大草原,再也不是大汉民族的最大敌人了。  M.iGExS.com
上章 苍天霸血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