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康家小院 下章
第三节
勤娃脸上泛着红光,处处显得拘束。因为乡村里对未婚男女间接触的严格限制,直到今天,结婚的双方连看对方一眼的机会也没有过,使人生这件本来就带着神秘色彩的喜事,愈加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平常寡言少语甚至显得逆愣的勤娃,农历正月初三,似乎一下子变得随和了,连那双老是像恨着什么人的眼睛,也闪出一缕缕羞涩而又柔和的光芒。

 长辈人用手拍打他剃得干干净净的脑袋,表示亲昵地祝贺;同辈兄弟们放肆地跟他开玩笑,说出酸溜溜的鲁话,他都一概羞涩地笑笑,不还嘴也不介意。

 舅母叫他换上礼帽,黑色细布长袍,他顺情地把借来的礼帽,戴在终年光着而只有冬季包一条帕子的头上,黑细布长袍不合身,下摆直扫到脚面。无论借来的这身衣着怎么不合身,勤娃毕竟变成一副新郎的装扮了。

 按照乡村流行下来的古老的结婚礼仪,勤娃的婚事进行得十分顺利。

 勤娃完全晕头昏脑了,他被舅家表哥牵着,跟着花轿和呜哇呜哇的吹鼓手,走进吴庄,到吴三家去亲。吴三还算本顺,没有惯常轿到家门口时的讲价还价。当勤娃再跟着伴陪的表兄起身走出吴三家门的时候,唢呐和喇叭声中忽闪忽闪行进的轿子,已经走到村口了。那轿子里,装着从今往后就要和他过月的媳妇。

 回到康家村,女人和娃娃把他和蒙着脸的新媳妇一同拥进小小的厦屋,他一把揭去媳妇脸上蒙着的红布,就被小伙子们挤到门外去了,没有看清楚,只看见一副红扑扑的圆脸膛,他的心当时忽地猛跳一下,自己已经眼花了。

 媳妇娶到屋了,现时就坐在小厦房里,那里不时传出小伙子和女人们嘻嘻哈哈的笑闹。所有亲戚友人,坐过午席,提上提盒笼儿告别上路了,一切顺顺当当。只是在晚间闹新房耍新娘的时候,出了一点不快的风波。

 勤娃和新娘被大伙拥在院子里,小伙子们围在他俩周围,女人们挤在外围,小院里被拥挤得水不通。新婚三天里不论大小,不管辈分,任何人有什么怪点子瞎招数儿,尽都可以提出来,要新娘新郎当众表演。这些不断翻新花样,几乎带有恶作剧的招数儿,不文明,甚至可以说野蛮,可是,乡村里自古传不衰,家家如此,人人皆然。老人们知道,对于两个从来未见过面的男女,闹新房有一层不便道破的意思:启发挑逗两个陌生的男女之间的情

 勤娃还不是了知这层道理的年龄的人。人家要他给新娘子灌酒,他做了,人家要新娘子给他点烟,他接受了。人家叫他“糊顶棚”他迟疑了。

 勤娃知道,所谓“糊顶棚”就是在舌尖上粘一块纸,再贴到媳妇的口腔上腭里。他看过别人家耍新娘时这么玩过,临到自己,他慌了。

 有人打他的戴礼帽的头。谁把礼帽一把摘掉了,光头皮上不断挨打。哄哄闹闹的吼声,把小院吵得要抬起来了。有人把纸拿来了,有人扭他的胳膊了。他把纸粘在舌尖上,只挨到媳妇的嘴上…总算一回事了。

 一个新花样又提出来:“掏雀儿”要勤娃把一条手帕儿从新娘的右边袖口进去,从左边袖筒拉出来。他觉得,这比“糊顶棚”好办多了。他则动手,新娘眼里闪出一缕怨恨他的眼光。勤娃愣愣地想,这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就有人挟住新娘的两条胳膊…勤娃的两只手在新娘前交接手帕的时候,他触到了房,脸上轰地一热,同时看见新娘羞得出眼泪了。勤娃难受了,他此刻才意识到自己太傻了。

 “掏着雀儿没?”

 “雀大雀小啊?”

 勤娃低下头,羞愧得抬不起头来,哄闹声似乎很遥远,他听不见了。

 他猛地抬起头,掼下手帕儿,挤出人堆去了…

 忽地一下,人们“哗”地一声走散了,拥挤着朝门外走了,小伙子们骂着,打着唿哨,院子里只留下新娘,呆呆地站在那里。

 “啊呀,勤娃!你真傻!”舅母怨他“闹新房耍媳妇,都是这样!你怎的就给众人个搅不起?”

 “这娃娃!愣得很!”父亲也惶惶不安“咱小家小户,怎敢得罪这么多乡?人家来闹房,全是耍哩嘛!你就当真起来?”

 “去!快去!把乡叫回来,赔情!”舅母说“把酒提上去请!”

 “算哩。”舅舅说“夸不过三,笑不过三。只要往后待乡好,没啥!明,勤娃把酒提上,走一走,串串门,赔个情完事。”

 勤娃进了自己的新房,父亲已经在小灶房里的火炕上安息了,舅舅和舅母也安睡了。小院的街门和后门早已关严,喧闹了一天的小院此刻显得异常静寂。

 媳妇坐在炕沿上,低眉颔首,脸颊上红扑扑的,散的两络鬓发垂吊在耳边,新挽起的发髻上,着一支绿色的发针,做姑娘时被头发覆盖着的脖颈白皙而细腻。勤娃早已把闹房引起的不快情绪驱逐干净了。他不像舅母和父亲那样担心失掉乡情谊,他要保护他的媳妇不受难堪,乡情谊能比媳妇还要紧吗?

 他坐在椅子上,说什么呢?他找不到一个可以和她搭讪的话茬儿,而心里却想和她说说话儿。久久,他问:“你…冷不?”

 她头没抬,只摇一摇。

 “饿不饿?”

 她仍然摇摇头。

 他又没词儿了。他想过去和她坐在一块,搂住她的肩膀,却没有勇气。

 “你怎么…刚才就躁了呢?”

 她仍然没有抬头。

 “我…我看他们,太不像话!”他说“怕你难受。”

 “你…傻!”她抬起头来,爱抚地挖了他一眼“你该当和他们…磨。你傻!”

 他似乎一下子醒悟了。他在村里也看过别人家闹新房的场景,好多都是软磨硬拖,并不按别人出的瞎点子做的,滑过去了。他没有招架众人哄闹的能力…直杠人啊!“你傻!”新娘这样说他,他心里却觉得怪舒服的。男人跟女人怎样好呀?他猛地把媳妇搂到怀里。

 “啊哟!”媳妇低低地一声叫,压抑着的痛苦。

 他放开手,媳妇的左臂吊着,一动不动。他把她的胳臂握断了吗?天啊,她是泥捏的呢,还是他打土坯练出了超凡出众的臂力?他吓坏了。

 “一拉一送。”媳妇把胳膊递给他“我这胳膊有毛病,不要紧的,安上就好。拉啊——”

 胳膊又安上了。他站在一边,不敢动了。

 她却在他眉心戳了一指头:“你…傻瓜…”

 农历正月里的太阳,似乎比以往千百年来所有正月里的热量都要充足,照耀着秦岭山下南源坡的小小的康家村的每一座院落,勤娃家的小院——康家村里最阴冷荒凉的死角,如今也和康家村大大小小的庄稼院一样,沐浴在和煦温暖的早的阳光下了。

 新婚之夜过去了,微明中,勤娃没有贪恋温适的被窝,爬起来,动手去打扫茅厕和猪圈了。笼罩在两间的所有神秘色彩化为泡影,消逝了。昨天结婚的冗繁的仪式中,自己的拘束和,现在想起来,甚至觉得好笑了。他把茅厕铲除干净,垫上干土,又跳进猪圈,把嗷嗷叫着的黑克郎赶到一边,把粪便挖起,堆到圈角,然后再盖上干黄土,这样使粪便窝制成上等肥料,不致让粪便的气息漫散到小院里去。

 做着这一切,他的心里踏实极了。站在前院里,他顿时意识到:过去,父亲主宰着这间小院,而今天呢?他是这座庄稼院的当然支柱了。不能事事让父亲持,而应该让父亲吃一碗省心饭罗!他的媳妇,舅母给起下一个新的名字叫玉贤,夫勤贤,组成一个和睦美满的农家。他要把屋外屋内一切繁重的劳动挑起来,让玉贤做补浆洗和锅碗瓢勺间的家事。他要把这个小院的日子过好,让他的玉贤活得舒心,让他的老父亲安度晚年,为老人和为子,他不怕出力吃苦,庄稼人凭啥过月?一个字:勤!

 他拄着铁锨,站在猪圈旁边,欣赏着那头体壮光的黑克郎,心里正在盘算,今去丈人家回门,明天就该给小麦追施土粪了,把积攒下的粪土送到地里,该当解冻了,也是他扛上石夯打土坯的最好的时月了。

 他回到院里,玉贤正在捉着稻黍笤帚扫院子,花袄,绿,头顶一块印花蓝帕子。他的心里好舒服啊,呆呆地看着这个已经并不陌生的女人扫地的优美动作。怪得很啊!她一进这小院,小院变得如此地温暖和生机

 “勤娃!”

 听见父亲叫他,勤娃走进父亲住的屋子,舅舅和舅母都坐在当面,他问候过后,就等待他们有什么指教的话。

 “勤娃。”父亲掂着烟袋,说“你给人家娃说,早晨…甭来给我…倒盆…”

 勤娃笑了。

 “这是应该的。”舅母说“你爸…”

 “咱不讲究。咱穷家小院,讲究啥哩!”父亲说“我自个倒了,倒畅快。我又不是瘫痪…”

 勤娃仍然笑笑,能说什么呢,爸是太好了。

 太阳冒红了,他和玉贤相跟着,提着礼物,到丈人吴三家去回门。

 走出康家村,田野里的麦苗,渐渐变了,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坡岭、河川,坡里成片成片的积雪只留下点点残迹,柳条上的叶苞渐肥大了。

 “玉贤——”

 “哎——”

 “给你…说句话…”

 “你说呀!”

 “咱爸说…”

 “说啥呀?”她有点急,老公公对她到来的第一天有什么不好的印象吗?

 “咱爸说…”

 “说啥呀?你好难肠!”

 “咱爸说,你往后…甭给他…倒盆!”

 “噢呀!”玉贤释然吁出一口气,笑了“怎哩?”

 “不怎。”勤娃说“他说他自个倒。”

 “俺娘给俺叮嘱再三,要侍奉老人,早晨倒盆子,三顿饭端到老人手上,要双手递,要扫院扫屋,要…”玉贤说“俺妈家法可严哩!”

 “俺爸受苦一辈子,没受过人服侍。”勤娃说“他倒不习惯别人服侍他。”

 “咱爸好。”玉贤说。

 两人朝前走着,可以看见吴庄村里高大的树木的光秃秃的枝梢了。  M.igExs.cOM
上章 康家小院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