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小地主 下章
第三百九十章 买山地
二更,求粉红。

 ****…***

 为沈皇后修庙和园林,占用了两座山头,和大片的土地。这两座山和土地,有一部分本就是沈家在小沈屯的产业,而另外一些,则是无主的荒地。

 这些荒地之所以没有被开垦,是因为大部分是山地,并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

 连蔓儿家想买下的山地,也属于荒地。但是因为临近工程现场,所以要想买下,必须得经过沈家人的同意。

 老黄跑前跑后的,没几天,就将这件事情给办了下来。

 从山脚下护庙林往西的田地,可以任由连蔓儿家购买。

 连蔓儿家干脆将护庙林往西,一直到与西面的万家屯的田地接壤的一大片山地和荒地都买了下来。由吴玉贵和吴家兴父子做中间人,丈量和签文书的时候,还请了县衙的人来做见证。

 一整片地,总共是六十八亩。因为是荒地和山地的缘故,价格十分的便宜,每一亩只二两银子。加上签文书、税银换红契、给相关人等润手、置办酒席等等的费用,一共也不过花了一百五十二两银子,连蔓儿家也没花什么力气,一切就都有人帮他们办的妥妥帖帖,连蔓儿的小木箱里,又多了一张地契。

 也有村里的人背地里笑话他们是钱多的昏了头,觉得那块地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出产。

 连蔓儿却觉得这地买的很值,那块荒地的土质不适于种庄稼,却非常适合野葡萄的生长。

 根据去年秋天和今年采摘野葡萄的经验,连蔓儿大概估算了一下,野葡萄的亩产量应该有六百斤到七百斤的样子。

 而如果人工移植野葡萄,施够了肥料,加上精心的照管,野葡萄的亩产量可以达到九百斤,甚至一千斤。这个数目看着似乎有些惊人。但是连蔓儿还觉得有些惋惜。在她前世那个年代,据她所知,照管的好的野葡萄,亩产量可以高达四千斤。

 六十八亩地。都种上野葡萄,那么一年下来,可以收获六万八千斤的野葡萄。将这些野葡萄都用来酿酒、酿果汁,那么一年的收益会是多少?

 想想那个数字,连蔓儿就觉得她手里拿的这份地契沉甸甸的、而且还散发着金光,金子的光。

 当然,要想取得这样的收获。人力、物力的投入都是必不可少的。

 看来,她要尽早打算,让吴玉贵和吴家兴推荐一些能干可靠的长短工。

 秋高气,空气中的凉意越发的明显了,夜空中悬挂的那轮弯月,也一天天地肥胖起来。是到了该收庄稼的时候。花生秧子已经有些枯黄,高粱穗子变得火一般的红,糜子穗因为籽粒满。只能低下了头。玉米的外皮也由绿变黄、变白,玉米胡子干了,甚至有的玉米皮在尖端咧开。出里面满、坚实的玉米粒。

 要收玉米,连蔓儿提前了好几天写了一封短信,送到镇上石太医的府上,请府里的管事给送到府城的沈家去。

 这管事回来,给连蔓儿带来一句口信,说是按照连蔓儿信上约定的收玉米的日子,沈家会安排人来,让她家尽管准备。

 得了口信的当天傍晚,一家人坐在铺子后面的院子里,一边纳凉一边商量。

 “这也没几天好准备的了。今年,咱就先收玉米。玉米收完了,咱再收别的。”连守信就道。

 “这个行,今年咱有自家的场院了,不用跟着别人排班,啥时候想打场就啥时候打场。”张氏道。

 在连家新建的大院子旁边。连家自己建了个打谷场,那地面早就碾的平平实实,只等着谷物进仓。

 “娘,就咱家这几口人,我怕忙不过来。不说别的,就那些玉米,就够咱收几天的。我想,今年咱收秋,得请人。”连蔓儿就道。

 “这个我和你娘也想过了。”连守信和张氏对视了一眼,就说道,“请人肯定的。咱这玉米,请旁的人,我还不放心。我和你娘商量了,咱家六口人都算上,再算上你三伯家三口人。”

 “三伯不是还得上工?”小七就问。

 “前两天说起收秋的事,你三伯说了,到时候他跟山上请几天的假。”连守信就道。

 因为能学到手艺,连守礼对于上工很是上心,可以说是风雨无阻。能够主动提出请假、帮忙收庄稼,在连守礼来说,是难得的。有此可见,连守礼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他心里感激兄弟,将兄弟家的事情真正放在了心上。

 “再加上家兴和他爹,你们小孩两个算一个劳力,这么算,差不多也就十个劳力。”张氏就接口说道,“明天是靠山屯的大集,我打算给他姥爷捎个信,让他姥爷和他大舅他们,也来给咱帮几个工。”

 “现在这个时候,他姥爷家那边肯定也忙。”连守信就道。

 “我知道,咱这不是要用自家人吗?其实也不用咱特意说,他姥爷知道这个信儿,自己就得来。”张氏就道。

 一阵凉风从院子外吹过来,将一片黄的花瓣儿吹落在小七的额头上。

 小七就仰起脸,撅着嘴冲着花瓣儿吹气,打算把花瓣儿给吹走。可惜有鼻子挡着,他只能做无用功。

 连蔓儿看的好笑,忍不住抬手又捏了捏小七呼呼的脸,然后将那片花瓣儿捏了下来。

 这是向葵的花瓣,看看风向,应该是风从连记旁边种的那片向葵那刮过来的。

 “姐,了。”看着花瓣儿尖端略见干枯,小七的眼睛就是一亮。

 “娘,我们剪盘嗑吃呗。”连蔓儿就向张氏道。

 “娘,咱剪盘嗑吃吧。”小七立刻抱住张氏的胳膊蹭。

 张氏忍不住发笑。

 “都是你们自己个种的,想吃就去剪着吃呗,还跟我请示个啥?捡的剪,别糟践东西就行。”张氏笑着道。

 小七就搬了个凳子,连蔓儿跑进屋里拿了一把剪刀,姐弟俩往院子外来,要去剪一盘嗑吃。

 “我去吧,就你俩的个头,踩着凳子,怕也剪不下来嗑。”连守信站起来,从小七手里接过凳子提着,当先就往院子外走去。

 张氏、连枝儿和五郎也跟了出来。

 这时节,嗑也大多成了,一颗颗耷拉着大圆脑袋,有长的好的,一盘嗑足有个木盆般大小。一棵嗑秧子上,大多只长一盘嗑,不过也有叉出一两个分叉的,这样的嗑盘,大多就比单独长着一盘嗑的要小上一些。

 向葵的花盘上有两种花,一种就是周边舌状的花瓣的无花,一种就是里圈的柱状有花。对于植株健康的向葵,只要看这两种花干枯的程度,就能判断里面葵花籽的成程度。

 小七看好了一个大盘的嗑,连守信就将凳子放在嗑秧子下,从连蔓儿手里拿了剪子,踩到凳子上,将嗑秧子微微弯曲,咔嚓一剪刀,将嗑盘子剪了下来。接着,他又另外捡了两小盘的嗑下来,一家人这才说说笑笑地回到院子里。

 将嗑盘上干枯的花都扑拉掉,就出里面的嗑来。的还没有成嗑外皮多呈白色,如果变黑了,就说明嗑已经完全成了。

 他们剪下来的三盘嗑,都是完全成的。

 新鲜的嗑,没有经过晾干,里面的嗑仁还含有些水分,不过,就这么吃着,已经很好吃了。

 “娘,二丫家的大花猫下崽了,我跟她要了一个。”连蔓儿一边嗑嗑,一边对张氏说道,“就是猫还太小,我怕养不活,我让二丫多帮我养几天,让小猫多吃几天。”

 “娘,那小猫我也去看过了,茸茸的,可好看了。”小七话道。

 “咱家是该养只猫了。”连守信就道。

 铺子里卖吃食,容易招耗子。养一只猫,哪怕还是只小猫,它每天喵喵地叫上几声,就能对要来偷吃的耗子造成不小是威慑力。

 “养猫,这个我赞成。”张氏就道,“我这是忙的,没想起来,要不你们不提,我也想要只猫。…以前在家的时候啊,我就稀罕个猫啥的,到了这,你屋里不让养活物,我想养也不敢养。”

 连守信立刻就不吱声了。

 “娘,现在咱想养啥就养啥。”连蔓儿就道。

 “那倒是。”张氏瞥了连守信一眼,忍不住笑道。

 “对,咱想养啥就养啥。以后到了新屋子,想咋地,都随你们娘几个的便。我反正是啥说的都没有。”连守信笑道。

 张氏脸上的笑意就更明显了。别都不说,就连守信这个性情,在这个年代的男人中是极少见的。也多亏连守信是这样的情,这些年,在周氏手底下,她都熬了过来。

 一转眼,约定好的收玉米的日子就到了。

 *********

 送上二更,求粉红支持。弱颜家大姨妈要来,各种疲劳、倦怠,求粉红票刺

 推荐弱颜完本书:《锦屏记》轻宅斗种田文,大宅门里的家长里短、恩怨纠葛。

 书号:1771214

 下面有直通车,点击可以直达。(未完待续)  M.igExS.cOM
上章 重生小地主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