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农女种田记 下章
9买肉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求收藏,o(n_n)o谢谢 李梅见路上有卖糖葫芦的,给弟妹买了两串。这要是搁以前的李梅,不可能花这冤枉钱买给弟妹零嘴吃,。现在的李梅,花钱观念可不一样,她一个现代灵魂,觉得该花的钱钱就得花,钱不是省出来的,是赚出来的,她以后一定要多赚钱,起码得够花才行。

 李梅本想买油,可她忘了拿油罐,没有盛油的东西,她只好去买肥炼油。炼猪油这事,可是记忆里很久远的事情了,李梅记得,前世,在她小的时候,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她妈有时就会买肥炼猪油。那时,她都就旁边看着、等着,等炼好油,她就吃炼油剩下的油渣,当时吃着很香、很过瘾;后来长大了,她一点都不爱吃了,因为她觉得油渣一点都不好吃,当然,家里条件好了,谁还吃油渣,都改吃排骨了。

 李梅在记忆里知道,这古代有钱人和官家贵族都不吃猪,他们觉得猪养在圈里,很脏,下;牛是农家种田的主力,成了贵物,朝廷不允许私自杀牛,所以,牛也吃不得;达官显贵们就吃猎来的兔、鹿等,而农民,猎来的猎物基本都卖掉贴补家用,然后买最便宜的猪吃。

 李梅来到卖猪的摊位前,一个长相圆胖、面带笑容的大叔和善地问:“闺女,买猪啊,是要肥还是瘦,肥十八文一斤,瘦十五文一斤。”

 李梅问:“大叔,能便宜点吗?”

 大叔说了:“天这么冷,你要多买,我就算你便宜点,卖完了,我也好早点回家。”

 李梅瞅了瞅摊位上摆着的猪、排骨、猪下水(猪肚、猪肝、猪肺、猪肠等),还有大叔身后竹筐里的一堆骨头,顿时心里有了主意。

 “大叔,排骨怎么卖的?”李梅指了指排骨问。

 “排骨虽然带着骨头,但是煮着好吃,和瘦一样钱,十五文一斤。”大叔解释道。

 穷人买东西最看重的是实惠。怎么才叫实惠多,最好肥多!这猪有钱的人不吃,吃的人又没钱,没钱的人当然捡多的买。所以,这排骨虽然好吃,但是因为骨头多,也卖不上价去,和瘦一个价,要不是因为炖着好吃,估计这个价都卖不上。

 李梅看那块排骨,起码四五斤,算了算,买下来最少要五六十文,目前她还吃不起。

 “那这些猪下水呢?”李梅指了指盆里那些下水问。

 “那些?做出来不怎么好吃,十文全部拿走。”老板是个爽快人,也很实在,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给李梅说了。

 “老板,这东西不好吃你还要十文,你看这么着行吧,我买你三斤肥,再加上这些猪下水,一共给你六十文。”李梅讲价,想了个折中的法子。

 老板一算,三斤肥五十四文,等于猪下水六文卖了。他认为,猪下水本来就很少有人买,卖不了他还得费事带回去,卖了就卖了吧,总比卖不了强。今儿不是集市,人也不多,谁家还天天吃。集市上忙的时候,他大半天就卖一头猪的,平时两天才卖这些。现在他是能卖就卖,多少也能赚钱不是。

 老板这么一寻思,就答应了,“行来,闺女,你来照顾大叔生意,大叔也照顾照顾你,六十文,你全拿走吧。”

 “大叔,你可真会说话,那下次我还到大叔你这儿来买猪。”李梅觉得这老板会说话,会做生意,让人花钱买他的,完了还高兴。

 老板一听,更高兴了,笑呵呵地给李梅把割了,然后用麻绳系起来。可他看见那一盆猪下水愣住了,问:“闺女,这些猪下水可不少,你怎么拿走?”

 李梅想起来了,她图方便,把竹筐放到空间里,遇到孟瑞山,把这事给忘了,现在怎么办,她总不能当着摊老板的面,把竹筐变出来。

 李梅不好意思跟大叔笑了笑,说:“大叔,本来我没想着买这么多…”

 老板一听李梅这么说,赶紧说:“闺女,要不这样吧,我这摊上的不多了,估计一会就能卖完了,要不你就用我的竹筐,反正又竹筐又不值钱,你下回再来,想着给大叔捎回来就行。”

 这年头基本都用竹筐盛东西,几乎家家都会编竹筐,编竹筐的竹条都是自家中的,山上有的是,根本不花钱,就是费点工夫。所以,摊老板不心疼一个破竹筐。可不就是个破竹筐,他常年宰猪,不知用坏了多少竹筐,现在这个也快不能用了。

 李梅一听,觉得这样正好,大叔这么热心,想着下次还在他这儿买

 卖的大叔给李梅收拾竹筐,里面放着一些剔得干净的大骨头。

 李梅一看,急忙说:“大叔,那些骨头你不要,就给我吧,我背回去。”

 “本来这些是我带回去喂狗的,本想倒掉,既然你要,就我就都给你装进框里。”大叔说完,也不收拾骨头了,直接把一盆猪下水倒进框里,把那块肥放到了最上面。

 “闺女,这可得有一二十斤,离家远不,你背得动吗?”大叔真是热心肠。

 李梅双手提了提,说:“没事,能背动。”她看摊后面是个糕点铺子,和大叔说:“大叔,我先把放你这儿,我去点心铺子里看看,回来再拿着行吗?”

 “行,你去吧!”老板很利。

 李梅想看看这店里卖什么点心,要是不太贵,就买点给弟妹带回去,光吃高粱面,哪有营养,没营养,那就长歪了。

 原来的李梅可不懂这些,舍不得花钱去买点心,她应该也是很少见到点心,所以在她的记忆里,知道的点心品种和名字不多。

 李梅进去一问,有芝麻糖酥、糖糕、绿豆糕、枣糕等,基本都是甜点。李梅看到,枣糕就是白面或者是粘面蒸成好看的花型,在上面个嵌上几颗枣而已,很是简单,要是她做,肯定也比这好。

 可能是因为糖贵,所有的糕点都不便宜,最便宜的绿豆糕还比贵,要二十文一斤。绿豆糕是绿豆面做的,算是杂粮,卖得价钱低一些。不管怎样,李梅还是买了一斤绿豆糕,回去尝尝,顺便看看自己能不能做点什么来卖。

 孟瑞山在街上逛了一圈,买了不少东西,就是没买,他自己会打猎,家里根本不缺吃。他想给孩子买点糕点,也进了糕点铺子。

 李梅刚付完钱,就看到孟瑞山进来了,瞬间,她觉得屋子就变窄了,身高比她高太多的男人很迫感。她知道些古代的规矩,现在的她可是个寡妇,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更合适一些,只好嘟囔了一句:“孟…大哥,我来给弟弟妹妹买点糕点。”

 李梅见了他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古代男女还要避嫌,加上她是寡妇,更是不能多和男人说话。可孟瑞山也算帮过她,不说话又说不过去,只能捡着最无聊的说两句。

 孟瑞山点点头,直接过去随便要了两种糕点,让伙计给包起来,付了钱就走。

 他见李梅呆在门口不动,就问:“买完东西了吗,买完就回去。”

 李梅回过神来,忙跟着出去了。

 “大叔,我把拿走了!”李梅告诉卖的大叔一声。

 正巧有人来买,大叔正忙着,回头告诉她:“拿走吧,以后再来啊…”

 “知道了,下次给你把筐送回来!”李梅回了话,就要背筐。

 孟瑞山听到李梅和摊摊主的对话,回头这么一看,嚯,东西还不少,她长得那么瘦,能背动吗?

 孟瑞山过去帮李梅背筐,却见里面不是猪下水就是猪骨头。他皱了皱眉,却没说什么,背起筐就走。孟瑞山寻思,这女人真傻,买这些做什么,又不好吃,难道是家里人馋吃了?看来家里是真难过,连点都吃不起,以后能帮就帮点吧。

 李梅想起来,只买了,没调料做出来也不好吃,她该去哪里买调料?想了想,知道杂货店就卖两样,品种很少,很少有人买这些东西。

 要做猪下水,配料少了怎么去味?李梅就想去药铺看看,那里应该有卖的,调料也属于药材。

 李梅叫住在前面大步走的孟瑞山,“孟大哥,我想去药铺买点东西。”

 孟瑞山知道药铺和酒楼正好是相反的方向,不过药铺这边却是回家的路,随即他说道:“那你买完了在药铺门口等我,我去驶车过来。”

 李梅去药铺买做用的调料,八角、花椒、茴香、豆蔻、香叶、桂皮等各买了一点,花的钱却比买还贵了十几文。李梅瞎寻思,这农家真有人生病了,还真看不起,药多贵啊。

 远远地李梅就看见孟瑞山驶着牛车过来了,到了她跟前,车停了,李梅赶紧上了车。她见孟瑞山把那张垫子放在一边,根本没坐,看来是给她盖的。李梅拿来盖上,她忽然觉得,这个男人还算不错,心细,知道照顾人。

 其实是孟瑞山是怕李梅冻坏,增添家里的负担,他还真没看上李梅什么。当然,李梅也没多想,就是孟瑞山给她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顶多有点大男子主义,可这古代男人一般不都这样儿。

 两人坐着牛车一路无话回去了。回程时,冬日的暖已经高高挂起,虽然温度不是那么炙热,照在人身上,却是暖暖的,李梅没觉得很冷。  M.iGExS.com
上章 穿越农女种田记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