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末军阀 下章
第二十六章我帮你起个表字吧
杨波其实比较在意的是传教士来大明的目的,以及他能在其中得到什么好处,显然毕方济也是抱着同样的心思,两个人就这么心怀鬼胎的相互打量着。

 见到毕方济的反应,杨波若有所思的又问了一句:“先生来这淮安府,是路过还是准备在此传教?”

 毕方济点点头:“毕方济自万历四十一年抵京,后又在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一带游历过,对于此地还算熟悉,我这次来淮安府是为了购几亩地,建造教友集会及神父过往住宿用的莲花堂。”

 莲花堂?

 杨波想了半天才明白,毕方济说的莲花堂就是教堂吧?

 他们倒是知道入乡随俗,取了这么一个容易被明朝人能够接受的名字,教堂杨波很熟悉,后世他跑业务时想偷懒,常常会跑到公司附近的教堂去睡觉。

 “不知先生,嗯,不知神父现在发展了几个信徒?”杨波好奇的问

 毕方济有些尴尬:“咳咳,实不相瞒,虽然我们已经尽可能的融入这里的生活,可是…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区区数人而已”

 杨波有些不解的问道:“怎么才这么点人?”看毕方济来淮安府又是买田买地起大屋的,就是骗也不止骗这么几个人啊?

 毕方济摇摇头:“虽说我大明稍嫌保守,但却不是主要的原因。造成如今局面的却是第一个进入大明传教,独立传教区的主持利玛窦神父…”

 “哦?愿闻其详”杨波给毕方济布上菜,又把酒杯填满才坐了下来

 “这说来就话长了”毕方济看杨波非常好奇的样子,便整理了一下思绪沉说道:“若是杨公子不嫌我啰嗦,那就要从头开始说了。”

 杨波作了个洗耳恭听的手势:“不如这样好了,我就称呼你为毕方济神父吧,神父直呼我的名字即可”

 毕方济大喜:“好!我更喜旁人称神父,我与杨公子一见如故,却不知杨公子可有表字?”

 “表字?嗯,表字也是有的,我姓杨、名波、表字嘛…九斤?”杨波挠了挠脑袋

 毕方济差点呛了口酒水:“咳咳…九斤,唔,我倒是孤陋寡闻了,不知这九斤二字可有出处?”

 “出处?嗯嗯,这个出处嘛,其实我出生时重九斤,家母常唤我九斤。我见神父学识过人,不如劳烦神父帮取一个正式的表字?”杨波知道在这个时代混,表字很重要,读书人杨波暂时高攀不上,这个神父谈吐文雅,应该是个有见识的人。

 毕方济推辞不过便捋了捋胡子沉思起来,过了片刻他突然拍了拍脑袋:“有了!杨公子你看,表字取‘中正’又或‘介石’如何?”

 杨波差点一口酒到神父脸上“杨中正?杨介石?这个…唔,却不知道何解?”

 “此二字皆出于《周易》六十四卦之《豫卦》六二爻辞,卦曰:中正自守,其介如石。意为象岩石般坚定不移,又可解作为人处事不偏不倚之意也…”毕方济看出杨波不学无术,赶紧主动解释。

 杨波考虑了半天还是摇了摇头,虽然这个表字寓意很好,但自己还是给委员长留一条活路吧?

 “实不瞒神父,我认识一个人,表字就是中正,还请神父另想一个吧?”

 “唔,”毕方济夹了一块猪排放在嘴里细细咀嚼着,又捋了捋胡子“又有了,杨公子你看‘岩松’二字,如何?”

 杨波没说话,只是盯着毕方济,把老外看得心里直发

 “嗯,杨公子莫非不太中意?‘岩松’出于《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取此表字意为杨公子丰姿隽,萧疏轩举,站着象松树一般拔,醉了,也象玉山一般…”

 毕方济赶紧细细的解释了一遍,这明明带着恭维的意味在里面,怎么杨公子就误会了呢?

 “不好,我认识一个人…”

 “那?‘星驰’如何?寓意杨公子博学多才,为国事而奔波劳走…”毕方济想到杨波肚子里的墨水不由暗暗划了个十字,请求上帝饶恕他这违心之语。

 “不好,我认识一个人…”杨波很无语。

 “君子无所争,必也谢乎!‘无争’如何?”

 “不好,世事不公,我却是要争它一争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杨公子且看这‘景行’如何?”

 “不好,台湾的殡仪馆就叫‘景行厅’啊!?在下一时失语,神父无需理会…”

 “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成蹊’可好?”

 “唔…”

 “又有一个,峥嵘赤云西,脚下平地。‘峥嵘’却是极好的”

 “嗯?杨峥嵘,杨蒸笼?不好不好…还请神父费心,再想一个”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知闲’如何?”

 毕方济满头大汗,这个杨公子起个表字就和菜场挑西瓜似的,完全没有‘长者赐,不敢辞’的觉悟。

 “就它了!知闲知闲,好!这表字我一听就喜欢,神父,是不是寓意我后会难得清闲的意思啊?不过我喜欢,嘿嘿!”杨波一拍大腿下了决心。

 人真是不可貌相啊?

 这杨公子竟然金玉其外,不学无术至此!

 毕方济的嘴哆嗦了几下“这个…那个,那个杨公子果然聪慧,闻歌而知雅。但若是这般解读却更为贴切:智慧之人,豁达大度;拘于智巧之人,琐细无方…”

 “好!‘知闲’智慧之人,嗯?要是有人起‘知詹’这个表字,那是不是指的愚蠢之人啊?杨知闲,杨知闲!”杨波连续念了几遍,满心欢喜朝毕方济拱拱手“神父赠字之恩,杨波铭感于内”

 毕方济暗暗抹了把汗,连声说道:“不敢不敢,杨公子喜欢就好,喜欢就好…”

 这家伙文化水平很高啊?杨波对毕方济的好奇心越来越重了,他清了清嗓子正到:“神父叫我知闲即可!嗯,刚才咱们说道哪里了?”

 毕方济满肚委屈不好表出来,你这个不学无术的富二代东一榔头西一子,现在却怪起我来了?

 毕方济定了定心神,沉片刻才缓缓说道:“刚才我与公子谈到,哦,我与知闲老弟谈到发展信徒一事,并非是我等昏庸懒惰无能,这其中却有缘由的。说来话长,我们就从万历十年利玛窦神父东渡古倭奴国--日本讲起吧…”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m.IgeXs.Com
上章 明末军阀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