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家弃妇的古代奋斗日子 下章
第5章绣品(修文)
“雨娘,你在不在啊?”

 门外的呼唤声响起时,苏雨正坐在堂屋窗前绣一幅枕套,自从苏雨大显身手展现出自己的好厨艺,小柱子就变成了苏雨的小影子,只要醒着,就爱跟着苏雨,又特别听苏雨的话,这下子把苏陈氏也解放了,每天洗完衣服就跟着下地帮忙,家里只留苏雨带着小柱子看家。

 这倒也给了苏雨方便,因着她目前的尴尬身份,不方便出门,苏雨便在家练起了针线活,不过十来天竟让苏雨潜移默化地把原身的一手好女红继承了个分。

 苏雨从窗户向外望了一眼,见是人,看了一眼在上酣睡的小柱子,连忙从窗户伸出头去小声应道“我在家,是王二嫂子啊!你等等,我马上给你开门。”

 同时放下手里的绣筐就往外走出去开门“难为嫂子得空还想着我,这会我一个人正有些无趣呢!我娘嫌我做不好地里的活,就是不肯让我下地帮忙,小柱子这会儿玩累了又在午睡,我一个人在家正觉得闷得慌,就想有个人能陪着说说话呢!”

 “可不是想着你一个人会闷,我就想着来跟你说说话。”听说小柱子正睡着,王杨氏也忙低嗓音,见苏雨妄自菲薄,不由打趣她“妹子,婶娘要是都嫌你了,嫂子这样的怕是没人看得上眼了。你人长得好,饭也做得香,还能帮忙看孩子,你嫂子有你这么能干的小姑子,不知道修了什么福呢!你家地里的活有你哥哥嫂嫂就够了,如今家里有了你搭把手,你娘得空也能下地帮点忙,我可是真羡慕你嫂子啊!”

 王家二媳妇王杨氏几乎隔两天都会在午饭后这个时间上苏家来和苏雨说说话,今天倒是第一次带着绣筐上门。“雨娘哪有二嫂子你说的这么好,可经不起二嫂子的夸,…嫂子这是要给二哥做衣服吧?咱们进屋去做活吧!”

 “都进九月了,天马上就要变凉了,地里也没什么活了,我就想着给你二哥做件厚衣服,…咦,雨娘,这是你做得绣活?”一进门,王杨氏便眼尖地瞧见了苏雨的绣活。

 “这是梅花吧?绣得真好看,还有这几只喜鹊,都被你绣活了!不曾想妹子你还藏了这一手呢?你厨艺比咱们好,没想到连绣活也比咱们好,这活计,比县里那些绣娘做得也差不到哪儿去了!还有这花样,可真喜庆,妹子,你这花样让嫂子描一个回去吧?”王杨氏小心地将绣活拿起来,翻来覆去地仔细打量,绣品上红梅似火,枝头上一只小喜鹊扭着头,身上羽纤毫毕现,瞪大的眼珠活灵活现,王杨氏看得简直移不开眼睛,连声称赞。

 “二嫂子这么看得起我的活计,我可就放心了。这花样嫂子喜欢只管描去就是。”苏雨见她是真心夸赞,也不由松了口气,只因这幅绣件,她可是有大用的。

 “不瞒嫂子,上回多亏前村的沈二婶子救了我。救命这样的大恩,怎么能不好好报答?可家里也不知道拿什么做谢礼好,雨娘便想着自己的针线活还算勉强拿得出手,就准备了这么一幅绣品,也算是我的一片心意,还不知道沈二婶子能不能看得上眼呢?”苏雨给王杨氏搬了张凳子放在对面,又给她倒了杯‮花菊‬茶,这才拿起绣团接着绣。

 王杨氏还有些意犹未尽地看着苏雨的绣活“雨娘也实在太过谦虚了;你这绣工,咱这方圆十里,再找不出比你强的了。可沈二婶子能不能看上眼,你可问着人了,嫂子还真有法知道呢?”

 “什么法子?嫂子你快别卖关子了。”

 略急了急苏雨,王杨氏便道破玄机“想知道你婶娘看不看得上眼,问我嫂子就知道了,你婶娘可是她亲娘。看你这功夫,约莫一两天就能做好,到时候我给你跑腿带个信,请大嫂来给你掌掌眼,不过,今儿我又要从你这儿偷师了,你可不要藏私哦。”

 “二嫂子看得我,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雨一边落针,一边就着针线讲解自己怎么选,怎么劈线,怎么锁针,末了总结道“要真有什么可以教嫂子的,也就这描花样子,嫂子得空想学我就教你,不耐烦学想要什么花样找我帮你画也成。”

 “这话可是你说的,我记在心里了,到时候可不能嫌我呀!”

 “我也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嫂子到时候看我表现就是。”

 两人各自忙着手里的活,时不时停下歇一会,喝口茶,聊几句闲话,再有午睡醒来的小柱子围在身边跑跑跳跳,一个下午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两天后,苏雨终于绣完了这幅“喜上眉梢”图,雪地里一片红梅争相竞放,像是燃烧的火焰,三只喜鹊在梅花枝头活蹦跳,头接耳,一幅喜庆的“喜鹊报喜”画面跃然入目。整幅绣件配,梅花神形兼备,喜鹊活泼快,眉目传神,在场几人只一眼,便忍不住称赞不已,经王家大媳妇王沈氏权威认证,这幅枕套就做了谢礼的主礼。

 第二天,苏家全员出动(除苏清上学未在),拎着备好的谢礼,除绣品外,另有苏雨精心熏制的腌两块,熏鱼两大条,一罐香辣螺蛳,几斗米面,两手满满地前去拜谢苏雨的救命恩人。

 一进沈家的门,才发现王大嫂子也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别看我,你绣了那么好看的一幅枕面送我娘,我这不巴巴地想着沾沾我娘的光。娘,你看苏婶带这么多东西,一定要留苏婶吃午饭,让雨娘去下厨,这丫头那厨艺好着呢,上回吃了她做得饭,我心里可还一直想着,你两个外孙更是,一回家就嫌我做饭没他们雨姑姑好吃呢!”

 苏雨自然没有推诿,就着带来的食材做了一道晕大饼、熘鱼段,再把香辣螺蛳热炒了一番,凭借厨艺,苏雨又攻克下了沈家人,等到王大嫂子拿出“喜上眉梢‮花菊‬枕”沈二婶子更是拉着苏雨,语重心长地劝她“雨娘,唐家人眼睛都长头顶上,你女红、厨艺、长相样样出挑,等你缓过来,婶子再给你说户好人家,人没有过不去的坎。”

 这正是苏雨想要的收效,她还年轻,总不能就这么待在娘家,给自己营造一个能干的好名声,对她总没有坏处。

 有了沈二婶子等人的口称赞,加上事实胜于雄辩,关于苏雨的八卦风向一下子变了,以前村里的媳妇婆子都私底下议论“唐家休,定是那苏家闺女不好,好吃懒做,不孝顺婆母”可如今大家都心照不宣地认为“苏家好好的姑娘,真是命不好啊!唐家举人一朝得了富贵,就看不上糟糠。”

 唐家如今本就是众人口里的谈资,流言便很快暗地里传开,唐家一贯的好名声一下子蒙上了些许瑕疵,连前山村沈村长家的二媳妇——沈唐氏都觉得大家看她时带了异样的目光,背地里兴许也在偷偷说她坏话。

 这样的滋味可不好受,于是,没过几天唐华就找了个机会,回了趟娘家。

 唐华是唐家大房的长女,一直很得长辈的疼宠,嫁人之后和夫婿也是和和美美的,脾气自然不免有些娇纵;她在婆家因娘家的事受了委屈,回娘家来自然心事不怎么顺,一进门见她娘竟在和丫鬟玩推牌(类似双人麻将)玩得高兴,不由更是生气,冲上去一把推翻牌,赶走丫鬟,冲她娘就是一顿埋怨。

 “娘,你还有心思玩牌,出大事了你都不知道。那个苏家丫头你们到底是怎么解决的,怎么不弄得干干净净地?如今那丫头在村子里扮柔弱、装可怜、显能耐,村里人都说咱们老唐家不地道,才出了个举人,就拿门眼看人;都在同情那丫头,数落咱们家的不是呢!害得女儿都被婆母埋怨说教了几次,白白让我嫂子占了便宜,趁机得了婆母的欢喜。”

 “阿华,这么些年了你还是一幅直肠子到底的子,就这么点事情,值得你生这么大气?”

 “娘,你是不知道,三婶之前那个媳妇…”唐华巴拉巴拉把苏雨如何跳河被二郎他二婶救起,然后又在村里显摆自己的好手艺,得了二郎婶子的称赞,连她婆婆也赞了几句,害她受了连累的事一五一十说了出来。“她怎么就不干脆死在河里呢!”

 “你这丫头,怎么就这么点心眼,那苏氏本就是个能干的,你不早就知道,苏氏不能干,你那三婶能千挑万选选中她么?你跟苏氏生什么闲气,她如今坏的可是三房你那好婶娘的名声,咱们家可是早是早就和她分了家的。别人都不急你急什么?”

 “娘,可咱们都姓唐,人家指名道姓说的就是姓唐的,三婶家名声坏了,咱家还能得着好不成?”

 “阿华你说的也对,三房的名声坏了,是也要连累咱们家的名声,你跟娘去见你祖母、三婶,把这事跟她们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可不能白白受这份连累!”

 大房两母女一跨入三房的院子就直奔主题“三弟妹,如今你贵人事多,可是忙得两耳都听不见窗外事?阿华,把你听来的事跟你三婶好好说说。”

 唐华自然添油加醋地将苏雨引发的唐家名声变坏一事好好说道了一番,重点强调了自己受了池鱼之殃。

 不等小刘氏反应,唐李氏抢着说道“三弟妹,你瞧瞧你这事办的。本来大夫都说了,那苏氏是个身有恶疾,不能生养的,谁家遇到这样媳妇儿不找她娘家闹腾一阵,再休的啊?偏你说要什么好名声,要给她留条活路,这不,人是找着活路了,偏不肯让咱们家好过了。三弟妹,善心也要看对着什么人不是?苏氏她莫不是真以为咱们家好欺负,敢这么污蔑咱们;大嫂可不比你心善,可得要跟她好好说道说道。这大夫的话,也该让大家都知道知道。”

 小刘氏与二人寒暄了一阵,送出支玉簪算是给唐华无端受了连累的安慰。

 才送走二人,胡妈妈便走进来,脸上不免带着忧“夫人,真的由着大夫人把大夫的话放出去吗?不会再闹出事儿来吧?”

 小刘氏面色一寒“大嫂既然想帮忙,那就由她去吧!苏氏拿休书出了门,就别想再翻出什么,这哑巴亏她最好给我咽下,否则,就别怪我心狠。”

 在苏雨努力为自己刷正分的同时,没几天之后,一个流言很快悄悄地传开了“苏家那丫头人是个好的,奈何是个没子嗣缘的,一个不能生养的女人,哪家愿意娶回家做媳妇啊?”  M.igEXs.cOM
上章 农家弃妇的古代奋斗日子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