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悠哉人生 下章
第1040章
赵警官挠挠头,傻笑道“呵呵…”扯着熊报就走“走走…你也不想放过那些混蛋吧!咱们在去找找证据。”

 熊报被扯着走,正好面碰上了利医生“哎呀!正好,小利也来,走走,人多力量大。”

 三个人匆匆的走了,王家四口也走了,而曹雪芳则上学去了,这一回打死她也不超小路了,从此后只走大路。

 而王滢因为昨晚上的惊吓,请假在家里休息两天,发生了这么大的事,父母也陪着。

 方默南在他们临走时给她写了张药膳的方子,用猪蹄子下面条,可安神惊,还美容养颜,这种事最重要的是多多开解。

 好在熊报让王滢‘拳打脚踢’的发了一下,多少没闷在心里,好一点儿。

 熊报和利医生拿着最近一个星期失踪的少女的信息,开始掐时寻人,也该他们幸运,查到了大概的方位,开车前去。

 三人一看傻眼了,这一大片玉米地“啧啧…这可咋整啊!”利医生看着一人多高的玉米只能望其兴叹了。

 不过这玉米地里尤其是快收割的玉米地,正是作案的好地点,天然的屏障。

 昨夜虽然下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但土壤没有泥泞不堪,无法下脚。

 “这个只能地毯式搜索了。”熊报摩挲着下巴道。

 “什么?他们哪有那么多的警力,这大片玉米地…”利医生咋舌道。“得搜索的猴年马月啊!”

 “笨蛋!他们四个人。向玉米地里走去,肯定…”赵警官黑眸微闪笑道。

 几个人围着玉米地开始转悠“找到了,这里有倒伏。明显的有人穿过。”利医生高兴地笑道。

 “不过,奇怪了,好像被人扶了起来。”赵警官看着玉米杆儿明显有折痕,且被人扶了起来。

 “啊…”玉米地深处传来凄厉地叫声,惊得麻雀扑棱着翅膀四处逃。

 几个人相视一眼,顾不得会不会破坏现场证据疾步奔了进去。

 面而来一个手脚并用爬过来的中年男子,黝黑的肌肤一看就是常年下地劳作的。

 不过此时吓的脸色惨白,一看见公安同志,径直了扑了过来“民警同志。有…有尸体。”

 熊报疾步上前两步。扒开玉米。就看见土里出一截女人的手臂,看来是找到了。

 剩下的就交给警方好了,下雨虽然洗刷了不少的证据。但也出了尸体。最后当然证据确凿了,死者体内还留有坏蛋的,检测之后,双方对照完全吻合,自然就跑不了。

 我国警方在 1987年首次将dna检测技术应用于侦查破案,当然云县还没有dna的检测技术,证据得送往省城才行,检测的时间得长一些。

 时间的长久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总算完结了。

 至于为什么大叔发现尸体。是因为那是人家的玉米地,这马上要收割玉米,他来看看地里的情况,收割机能不能开进来,谁让昨夜下雨来着。

 看见玉米倒伏,自然要上前扶上一扶了。

 这一次熊报他们掐时寻人,只是瞎猫碰见死耗子,也是由于尸身离得太近,死亡时间也近,如果太远千里之外可就不灵了。

 那就得必须启用秘术起卦寻人,不过这个很费元气的,就不会这么简单了,掐指算算了。

 罪证确凿,三个人无法狡辩,最终代了罪行,原来他们可是累犯,不止一起。最后的结果当然将坏人绳之以法。

 不过为了曹雪芳的晚上的安全,熊报、关大山他们轮接她下晚自习,虽然她多次抗议,然而抗议无效。

 他们可不想在出什么意外,这谁也承受不起,当然只是晚自习下课。

 ***

 夏已尽,秋转凉了,转眼间冬日将至,落叶铺满地,人们穿上厚厚的冬装。日子不咸不淡地缓慢流逝。

 方默南听见轿车的声音,跑了出去“咦!”姥姥今儿小木兰后面居然还有跟着一辆面包车。

 “这是谁来了。”方默南疑惑地看着从面包车下来的母子俩,两人长得实在太像了。

 “南南!快来给你周看看。”姥姥一看见她,赶紧招手道。“你周就是咱家南院的老邻居,前几年搬家去了省城,这一回回乡扫墓的。”

 今儿是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农历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同属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

 “咱们进去说,外面怪冷的。”方默南道,老实说她还真的忘了。

 方默南把人领进了待客室,四人落座,方默南给二位倒了两杯茶。

 姥姥笑道“你小时候吃的榆钱儿,就是周送来的。”

 “呵呵…是吗?”方默南挠挠头傻笑道。

 新生出来的榆钱儿脆甜绵软,清香口,自古就有食用它的习惯。榆钱树,采肥榆叶,热水浸润,油盐调食,其榆钱煮靡羹食,甚佳。

 “大妹子,她那时还小,哪里记得住。”周颇有些困难地说道。

 “妈,不舒服就少说话。”周叔叔说道。

 “来来,…让南南帮你看看。”姥姥笑着说道“保证解除老姐姐的痛苦。”

 “那真是太好了,莫婶你不知道,我妈都快痛苦死了。”周叔叔急切地说道。

 “咱们先摸摸脉吧!”方默南道。

 周伸出了手腕,方默南微眯起眼睛切脉。

 少顷方默南撤回了手,笑道“问题不大,只是周受了不少苦。”她顿了一下接着道“这舌头灼热痛了两年了,经常反复发作,入夜则更甚,越是睡眠不足越厉害。而且接触酸、咸食物则疼痛难忍,口燥咽干还喜热饮。

 周面色无华,这舌尖红刺干燥,脉虚大。”

 周伸出舌头,果然如方默南所说。

 “这真神了!”周叔叔吃惊地说道。

 “这中西医都找遍了吧!”方默南微笑着又道“这处方大多投以泻火解毒,养清热之类的‮物药‬。”

 “对对,你说的太对了。”周叔叔点头如捣蒜道“你们是不知道我妈又多痛苦,这是吃不好,睡不好,你们看看这人都消瘦不成形了,面肢都有些浮肿。真是急死我们了。”

 “这怎么治,才能解除我妈的痛苦。”周叔叔希冀地看着她,急切地问道。

 舌痛为常见的疾病,病因大多以内热或虚,老百姓俗称上火了。治疗以泻火解毒或养清热为主。

 方默南笑着道“具体到周的舌痛,尤其入夜为甚,夜为时,此乃虚火炎之症;口燥咽干,喜热饮,虚之候。但是令堂年事已高,面色无华,体质虚弱,应急舟挽舵,治疗以甘温除热,徐徐图之。”

 这当然虚弱了,吃不好,再好的人也受不了。

 “嗯!嗯!”周叔叔频频点头“我妈身体太虚弱,如果大泻,这身体肯定承受不了。”

 “嗯!以泻火解毒,养清热,则舌痛益甚,而身体也见消瘦。”方默南道。

 “您开方子吧!”周叔叔道。

 方默南写下方子,递给了周叔叔。

 他拿着方子,念道“羊120克、大枣10枚,生姜5片,绿豆30克,加水适量,炖烂取服。服一剂,一周而愈。这怎么看像是菜单,不像药方啊!”

 方默南微微一笑道“令堂虽属虚火炎之候,然年事已高,清热则苦寒伤胃,是生化之机惫,无以营养百骸,洒陈脏腑,故形愈以瘦削,且面肢浮肿,趋于虚损之象。

 方中的羊气味甘温专入脾,为血有情之品。

 《内径》云:形不足者,补之以气,不足者,补之以味。”

 方默南顿了一下接着道“治虚损之久热,大枣甘温补脾益气,养胃生津,生姜和胃健脾,配合大枣又可调营卫。再益以甘寒之绿豆,即资脾胃又能解久病内蕴热毒之,同时有可调和温之药不致生火化热。

 诸药共奏甘温除热,补益脾胃之功,盖脾胃为后天之本,营血化生之源,脾虚得治,营血化之源足矣,则诸虚愈,而火自平。”

 “这么简单!”周说道。

 “嗯嗯!”方默南笑着点点头,弯起的嘴角,如水的清澈的眼眸,令人信服。

 方子开好了,在姥姥的极力的挽留下,周家母子俩吃了顿午饭,餐桌上老姐妹相见,自然是话题连连说不完。

 不过多是姥姥再说,周频频点头,然而说道激动处,她也顾不上舌痛,说上两句。

 吃完午饭,周家母子俩和姥姥依依不舍话别,驱车离开。

 一个星期以后,困扰老人家的舌痛自然好了。

 ps:

 求粉红、求推荐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m.iGexS.com
上章 重生之悠哉人生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