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末日小兵 下章
471章民族冲突
这些事情宋占领日本,夺印度尼西亚,拿下新加坡,忙得不亦乐乎,那里还顾得上这些。

 在他眼里只有打打打,战战战,更多的军队,更多的地盘,才是李宝强的奋斗目标。

 不过李宝强作为一名将领也知道,打仗就是打后勤。

 没有了农业基础,没有了工业基础,没有了稳定的国内局势,就算是李宝强折腾了整个地球,最后也是一场空。

 譬如成吉思汗,一路打到黑海,搅得欧洲几百年之后还在痛恨**的危害,但没有了牢固的根基,成吉思汗还是那个只是弯弓大雕的马背土豪而已。

 打江山他不行,搞建设我不行呐!

 李宝强心里默默赞叹。

 盘旋几,李宝强围着阳光庄园好好地考察了一番。

 保卫庄园以及铁矿场还有炼钢厂,火力发电厂的武装力量是李宝强首先要关注的。

 整体情况让李宝强很满意,他手下的那些特种兵,在阳光庄园非常尽责,三十名特种兵常年轮换,算是海外驻兵的待遇,假期待遇一个都没少,所以对于阳光庄园的安保非常尽心。

 一千人的印度士兵也都训练出来了,战斗力还成,赶不上民防军的一半,但是应对周边的土匪绰绰有余,武器弹药基本都是华夏国内供应。

 单单这一条就将曼莎莉手中的这支印度军队牢牢绑在了李宝强的战车上,当然了对于曼莎莉公主,李宝强还是很有信心的,单单看到曼莎莉夜晚足的睡容,李宝强知道,曼莎莉公主离不开自己。

 “铁矿场,还有遴选厂,炼钢厂的污染还是很严重的!”

 李宝强有些忧心忡忡地看着厂边四周的树木草地,树叶和草地还有泥土都变成了锈红色,那是铁矿粉尘的痕迹。

 “是啊,不过没办法,这只能算是发展中的苦恼吧,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要想保住美丽的山,就不要开采铁矿,要想过上好日子,就不得不开采铁矿,两难!两难!”

 曼莎莉公主不无遗憾地叹息,为了手底下四万多要张口吃饭的印度老百姓,曼莎莉公主不得不牺牲一点美丽的环境。

 一年来,这个铁矿源源不断地用铁矿粉换来了大量的工业产品,轻工产品,粮食,布匹,极大地足了四万多人的开销。

 如果关掉这个铁矿,四万多人吃啥,穿啥,用啥?

 曼莎莉公主也不愿意见到美丽的家园变成污染严重的河山。

 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死对头,前世都没解决好,更不要提末世了。

 既不能丢了这么一个大铁矿,又不能破坏美丽的景,着实是两难,李宝强也毫无办法,只能让曼莎莉尽量保护别墅区不受污染就好,因为未来,李宝强决定在那里建几座别墅,作为度假休闲的行宫。

 李宝强动身去孟买,车队缩水一半,美女也少了两个。

 一半的物资留给了曼莎莉公主,那些用品在阳光庄园是紧俏商品,是笼络人心的有力武器。

 而陶芷含和顾淑雪也强烈要求留在阳光庄园,这里的美景她俩还没看够,而且还决定了,由她俩负责设计监工,立马要在阳光庄园里修建一座大大的别墅。

 “呵呵,还是些小女孩子,心不定那,想到哪是哪!”

 李宝强坐在北京牧马人吉普车里,鼻子微笑着,带领车队一路绝尘向孟买疾驰而去。

 …

 一路上并不顺利,所到之处看到的是无数暴在阳光下的尸体,无数逃亡的难民,很多村庄被完全烧毁,李宝强的车队也遭到过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袭击,所幸李宝强的车队火力强大,那些武装暴徒的火力构不成对车队的威胁。

 李宝强不由得对张耀扬司令在印度的境遇感到担忧。

 不过李宝强再认真观察,发现某些宗教武装身后显然有华夏士兵的影子,这一点让李宝强十分好奇。

 总算和一个武装取得了联系,里面的十几个武装分子竟然是华夏士兵,对方得知李宝强的车队竟然是华夏来的,也都非常高兴,这帮人也没了心理障碍,遮遮掩掩的,李宝强了解到了一些情况。

 印度民族宗教冲突之所以历久难息,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刻的经济利益之争就是其中之一。

 各个族群、宗教群体对自己经济政治地位的不满,争夺经济政治发展的机会和财政投入“桶”…这一切都有可能成为民族宗教冲突的导火索。

 首先不同宗教民众间的贫困率差距,在末世以来变得更加严重了,以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的矛盾为例,印度穆斯林贫困率就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印度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问题更为突出。

 除阿萨姆邦外,东北地区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工业和制造业,农业生产仍以传统耕作技术为主,以全印度7。7%的土地,却只生产全印度1。5%的谷物,只能足该地区70%人口的起码食物需求,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印度所占比例始终均低于其人口在印度总人口中占比。

 另外印度少数民族、小宗教信徒的贫困与民族宗教冲突之间已经形成相互促进的恶循环。

 因为贫困,部分少数民族、小宗教信徒将其归咎于大民族、大宗教,积郁在心,往往诉诸民族宗教冲突的暴力手段以求改变现状,甚至单纯愤;

 且这些极端做法往往打着“维权”之类旗号,令某些少数民族、小宗教信徒实施极端行为时倍感“理直气壮”

 倘若领头这么干的人能够藉此赢得民族、宗教“领袖”地位而名利双收,民族宗教冲突将更频繁,更暴烈。

 但这种诉诸民族宗教冲突的暴力手段反而从两个方面损害了少数民族、小宗教信徒自身。

 一方面,主社会、大民族因此对这些少数民族、小宗教信徒不良看法滋长,民间投资和就业机会对其避而远之,对政府也颇多怨言。

 另一方面,这些冲突又驱使少数民族、小宗教信徒备感不安全,迁居本民族本宗教信徒聚居区,结果使得自己更加孤立,减少了族际交流的机会和就业机会,损害自己发展的前景。

 在印度穆斯林群体中,这种恶循环就暴得相当鲜明。

 最后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文化教育水平低下更对印度众多少数民族和小宗教信徒摆贫困、对减少民族宗教冲突产生了消极作用。

 因为假使教育指导思想正确,接受统一的正规国民教育本来有助于少数民族和小宗教信徒子女潜移默化地接受主文化熏陶,从而滋生统一的国**识,而非狭隘的民族和宗教意识。最终在印度下一代中形成、凝聚更大范围的共识,降低其成年后诉诸民族宗教冲突的风险。

 得知这些情况李宝强不陷入了沉思。  m.IGeXS.Com
上章 末日小兵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