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末日小兵 下章
443章潜艇生活
运油编队将远赴沙特搞回原油,运送到宁波北仑炼油厂,这是李宝强早就和胡盛嵩约定好的。

 除了追加的吉普车正在顺着长江用轮渡运输过来,浙江舟山军港的油轮和军舰混合编队,已经整装待发。

 为了便于沟通,131舰停泊在长江北岸燕子矶码头上,南京距离舟山军港还是太远。

 131舰会议室,木叶在汇报编队的装备,人员情况。

 而远航计划和作战计划,正在被审阅。

 龙遨游参谋已经升为中校副团职高参,但他是陆军出身,只能帮助木叶的海军司令部,搞搞登陆作战方面的细节问题。

 龙遨游对自己要求很高,海军空军的业务,他虽然不是很懂,但是龙高参非常谦虚,不懂就问。

 龙遨游坚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发光出彩的,民防军第一参谋的座位,自己会牢牢坐实的。

 “司令,编队组成是这样的:三十万吨油轮两艘,十万吨油轮两艘;131驱逐舰一艘,五千吨登陆舰三艘,五千吨拖船一艘,三千吨拖船两艘。”

 木叶低头看了一眼小本子,核对了一下数据。

 “唉,护送舰艇数量还是太少了。”李宝强掩面思考了一会,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木司令,那些封存的潜艇现在修复得咋样了?”

 “呵呵,李司令,我正要向您回报这件事情。”木叶很佩服李宝强的记忆力。

 是的,那些潜艇正在进行现代化改装,说是现代化改装,其实就是修修补补,不过最先进的地方是将原来的铅酸电池改成了氢氧燃料电池。

 武汉海工科技中心目前已经将氢氧燃料电池的媒介研制出来,有了新型媒介,燃料电池的功率提高了一大截,成本反而降低了一大截。

 用潜艇电池组来比方,现在相同数量的氢氧燃料电池和原先二百块电池的体积基本不变,但是输出电却增加了十倍,重量减轻了三分之二,这对潜艇来说是相当客观的巨大改变。

 即使是制造很简单的电池,也是需要成套的工业体系支撑的,武汉海工研制定型,成都生产,而外围的塑料壳子等模具却是由浙江温州的一家小作坊完成的。

 李宝强事后一打听这个小作坊的黄老板,还很有名,当初南非世界杯上的嗡嗡祖拉大喇叭,就是这个黄老板生产的,钱虽然都让老外挣走了,但是黄老板的名声却在国内打响了。

 “司令,潜艇改造好了以后,这些潜艇的续航力可是大大增加了,您的意思是?”

 木叶猜到了李宝强的想法,但是这家伙没有说出来,总不能抢了领导的风采吧,让领导说出来,才有面子。

 “不错,先给我搞两艘潜艇,跟着一起远航。”

 “司令,我觉得这些潜艇的士兵,军官还需要训练,贸然走向大洋,是不是有些危险了。”

 木叶想的很周到:十年陆军,百年海军,这是有道理的。

 海军是技术兵种,单单一条潜艇上的各种管道,足够围绕一个操场十圈,更不要说上面密密麻麻的各种阀门。

 “能不能立刻产生战斗力再说,先把架势拉起来!”

 李宝强斩钉截铁地决定了。

 在码头上训练,还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产生战斗力,只有在大海上,经过实际磨炼才能迅速成长。

 “也好,不经历风雨怎么才能见彩虹?正好检验一下藻类氧气再生系统的效果,如果成功了,那我们的潜艇可就是世界上第一个无限潜航的常规动力潜艇了。”

 木叶明白李宝强的意思,也终于决定,让这帮子潜艇新兵蛋子立马下海,不过码头上的训练还是要再益求,难度加大些,要不然到了海里,一不小心就要出岔子了。

 “司令,有一条潜艇是把柴油机拆了,换上了电浆系统,潜艇空间变大,这算是第一条电浆系统潜艇,这一条就跟着远航吧,算是一次检验。”

 木叶建议道。

 “潜艇空间扩大了,那就好好改善一下潜艇兵的生活空间,不能让战士们太憋屈了。”

 李宝强想起来前世某次跟随潜艇秘密潜入,在潜艇上生活了两个月,狭小的空间实在是让李宝强吃尽了苦头,记忆深刻。

 李宝强能参加那次秘密潜入任务,得益于他的一口好牙,正因为他的一口好牙,才让他体验到了潜艇兵的辛苦。

 和许多人的猜想相反,虽然潜艇兵的体检标准比其他兵种更严格,但当潜艇兵其实并没有身高的限制。对他们独特的体检要求在于:牙齿必须整齐美观、啮合良好并且完整。

 因为一旦潜艇发生事故,在水下险穿潜水装备时才能够紧紧叼住供气面罩。这项“古怪”的规定让很多小伙儿惨遭淘汰。

 艇上生活很艰苦。第一个要面临的是缺水的烦恼。在远航时,艇上淡水尤其珍贵,潜艇的水龙头有专人管理。

 潜艇兵除饮用水外,每天用于洗漱的水以茶缸为计量单位,洗脸刷牙全在内。

 他们常常是刷完牙后用巾蘸上一点水擦把脸了事。

 李宝强就是这样度过的两个月,以至于他上岸以后浑身的酸臭味,差点暴了行踪。

 另外潜艇里非常热,特别是夏季到炎热地区执行远航任务的时候。

 由于潜艇航行时机械设备散发大量的热量无法排出艇外,所以舱内温度很高。

 因此,热天航行时,官兵不分职务高低,不论年龄大小,通常只穿宽松、肥大的亚麻衩背心。

 因为亚麻织物汗强、易挥发、不粘身,即使十天半月穿在身上也不会有汗臭味。

 潜艇舱室空间非常狭小窘迫:睡觉要用可拆卸式吊铺,睡时装上,起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操作。

 潜艇上的“行”也大有讲究,人要有“眼力”否则会到处碰壁、鼻青脸肿。低矮的舱顶与硬邦邦的机械随时可能在水兵头上留下点“纪念”当潜艇在水下航行时,人员应尽量减少大距离跨舱室的走动,因为这种行动所产生的破坏均衡的力矩很大,会对潜艇的平衡产生影响。

 由于潜艇舱室是密闭的,长时间航行时每隔4—6个小时就换班轮值,很快就会把水兵的生物钟搞,所以潜艇舱室里的时钟是24小时转一圈的——使水兵不会把晚上10点错当上午10点。

 在夜间航行时,指挥舱的照明灯光呈暗红色,目的是便于使相关人员保持暗适应,当艇长、值更官把眼睛凑在潜望镜上对外观察时视野更清晰。

 这样的生活人体生物钟全被打,确实非常艰苦,能不记忆犹新么。  m.IgeXs.COM
上章 末日小兵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