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下章
第一百零二章 大家(上)
星期一,冲榜,求大家支持哈。今天又加一更,五更。

 ================

 找了一家客栈,四兄妹住下。

 可是满客栈的人都在谈论郑家子的所谓仁义。

 这些人仅是好奇,当作了一件趣在谈论。最挠人的是京城的那些大儒们,此时都快急疯了。几乎一大半的大儒自从听闻此事后,全部趴在上古的书经里寻找,一篇篇的找,一条条的去理解。

 还有的人象冯元一样,去找相关的钟鼎文。

 不过好在宋代不象唐朝,文坛风气不是很保守,若是象唐朝,很有可能此时无数儒生跑到郑朗所在的客栈,用口水活活将郑朗淹死。但想要反驳郑家子的话,必须找到证据。

 甚至还要找到证据去维护董仲舒的地位。

 这些证据要有力度,毕竟郑朗子所举的证据很充分的,有字来历,有孔孟荀的语录,自己不能用白马非马的例证去反驳,那么更加是一个笑话。

 上哪儿找去?

 大舅哥说道:“只怕郑小郎自此以后,风头更盛。”

 崔娴咬着小嘴不作声,美丽的大眼睛眨啊眨的,大舅哥本来还想说一句,小妹,你将来很危险哪。但看着她一对乌黑的大眼睛,不敢开玩笑,怕引火烧身,又道:“小妹,我们一道过去看看他现在做什么?”

 “别忘记了爹爹临行前说过的话,败坏了门风,我们都不要回去。”

 “小妹,我们只是过去看看他。”

 “要去你们去,我不能去。”

 大舅哥想劝,然而不敢劝,父亲说败坏门风,妹妹过去看一下未来的夫婿,算不算败坏门风,不大好说。

 崔娴只是看到郑朗得意的样子,有些儿恼,父亲用意似乎隐隐猜出,但偏偏不让父亲如意!若知道她的想法,崔有节会不会将她放出来?咬了咬小薄,又说道:“你们可以去的,顺便看着那两个小婢。”

 “小妹…”大舅哥摇头,小妹越长越大,才气也越来越大,人越长越漂亮,可这醋味也越来越…大。

 二哥很赞成,说道:“小妹所言,不得不防,你们离开后,妹…郑家小郎就到来了,不但带着他那两个漂亮的小婢,又与一个美打了招呼。我过去问了一下人,说是京城里有名气的行首,叫柳玉芳,并且弹得一手好琴技。”

 说完了,二哥一脸担心,那个柳玉芳长相不仅美丽,毕竟二十多岁了,自有一番成的风韵,不是小妹所能拥有的。

 主要郑朗风的名声在外,几个舅哥都多少有些害怕。

 “那我们要过去看一看。”大哥也担心了。

 “大哥,要去我们晚一点去,”三哥说道。

 “为何?”

 “晚上要就寝,万一有什么,我们去正好捉个正着…”

 还来一个现场捉呢!

 “你们在胡说什么!”崔娴羞得丢下筷子,飞快的拉着环儿逃走了。

 …

 有可能自今天起,京城能多出几百万头白急白掉。这个郑朗不去管。我也说了,也应筹了,各位,你们大约不好意思再来打扰我。这才是他炮出这一篇另人匪夷所思仁义的原因。

 但他炮制出这篇仁义,当真一点野心没有?

 到了客栈中继续练字。

 敢情字比他所说的仁义更重要,不知道这个真相传出去后,冯元会不会拿着菜刀与他拼命?

 到吃晚饭的时候,客栈胖掌柜忽然闯进来,一下子跪下来。

 郑朗吓了一大跳,扶他起来,扶也扶不动,两百多斤重的大,不是他现在这副身板所能拉起来的。抹着汗水道:“严掌柜,你起来,有话好好说。”

 不是恶心人么?你这么大一把岁数,就是我父亲在世时,也未必有你的岁数大,往我面前一跪,算什么?

 “小的求郑郎一件事,你不答应,小的就不起来。”

 “严掌柜,你不是小的,按岁数我要喊你一声伯父。”

 “小的就是小的。”

 “…”好,你就是小的吧,道:“你说什么事?看我能不能办到?”

 “小的只有一个孙子,今年十岁,让你拜你为先生,学习经义,只要郑郎君同意,要什么小的都答应你。”

 “严掌柜,你怎么产生这种想法,想要学习,京城里面有那么多儒生,他们都比我学问高深,况且你看看我…”比划了一下身高,我还小呢,收什么学生?

 然后狠狠的看着江杏儿,江杏儿摇头,那意思是辨解,我拜你为师的事,从来都没有对外人说过。

 “京城的儒生都不及郑郎,我小孙很聪明的,都能背诵整篇《千字文》,一定不会侮辱你的名声。”

 “严掌柜,这话儿不能说啊,”郑朗真让他吓着了,凭借后世人对儒学的认识,自己可以讲解一些新的观点,甚至更全面更透彻更有说服力的观点,但真实功底,眼下还赶不上一些老儒的。就象写字一样,也许将来自己会写一笔好字,可基本功,就不如周越。

 大约是严掌柜听到外面一些传言,这些传言又传得夸张,认为自己是什么天上的星宿,正好自己住在他客栈里,好来一个近水楼台先得月,便宜他小孙子。

 只好又说道:“严掌柜,真的,相信我,除了一些观点新颖外,我基本功差得很远,否则我都不会不敢参加科举了。”

 然而无论他怎么说,严掌柜就是不起来。

 郑朗气苦,最后只能说道:“这样吧,我差的是基本功,你先让你的孙子进学,将基本功打扎实。以后我科举成功,若有闲赋的时候,你让你的孙子到我身边,相互交流如何?”

 “郑郎不要诳我。”

 “不会。”

 严掌柜这才高兴的爬起来,科举对这个小神童还是问题吗?不仅孙子以后能学到学问,还搭了这一层关系,后面一点也很重要。可怜郑朗就这样被算计了。

 严掌柜摇着胖大的身躯,走了出去,一会儿几个伙计端来了许多佳肴,还领了一个小孩子,一个小胖墩,将菜放好,是答谢郑朗的,很丰美的佳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四儿倒底小,看着直口水。郑朗却想回绝,然而看到严掌柜可怜巴巴的眼神,还有这是菜,烧好了,又不能放,难道兜售给别的食客?只好由他。

 小胖墩跪了下来,说道:“参见先生。”

 看上去很老实,就是胖,有可能重量与现在的郑朗重量差不多。将他扶起来,道:“别,你起来,喊我一声大郎即可。”

 折腾了好一会儿,才将严氏祖孙打发走。然后一边吃晚一边发呆,当真出了一篇仁义,以后就安静了?

 吃完晚饭没有一会功夫,严掌柜胖大的身躯再次出现,跑进来说道:“大郎,外面有人拜见。”

 “何人?”郑朗不悦地说。还要拜?自己在太学里不是说得很清楚,因为不想打扰,才讲了仁义。

 “不是学子,是京城里的大家柳玉芳。”

 这一回清楚什么大家了,无他,此次来京城,做了一些打听,若是书法绘画,他知道谁的字写得如何,谁的画画得好,但琴不同,不是历史上记载的欧修,或者苏东坡。那是文人弹琴,不是琴弹得好,是琴到了他们手中弹了一下,变成了雅事,于是记于史册。真实的欧修与苏东坡很有可能琴技顶多与陈四娘差不多。

 问出了几个人,有的是宫中的御用琴师,有的是名,人家就是吃这行饭的,还有一种职业,那就是和尚道士,特别有一些和尚道士,琴技特别出色。很有可能是他们不需要多少劳动,又修养的是静心,清静无为,因此琴技反而十分出色。

 这个柳玉芳就是其中一人。

 不过字没有悟好之前,不敢贪琴技。

 但“送”上门来,也勿用客气。道:“你让她进来吧。”

 “喏,”严掌柜喜滋滋的跑出去,这少年郎好脾气,可惜他没有听到宫中的御用老师,大儒冯元的评价。一会儿,人未至,香气已至,一股淡淡的兰花味脂粉香传了进来。

 一个二十来岁的妙龄女郎跟着香气,走了进来,徐徐欠身道:“奴见过郑郎。”  M.igExs.cOM
上章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