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孛孛文集 下章
西安城墙
西安人总把城墙内的地方简称城里,被圈在城墙里的人被戏称城里人,这话听起来怪怪的感觉不靠谱!但每次凝视城墙上那厚实的青砖,还是震撼历史的沉重和荣耀!一堵墙隔住的是人心还是地域?钱钟书先生<围城>里那句"城里人想出去,城外人想进去"是在斗室中杜撰情感故事的遐想,还是感慨伍子胥不得出城门的绝望心情写照,历史总是这样生涩的让人费解!

 公元1369年,当明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后,将原来的奉元路改为西安府,取意“西方长治久安”之意,从而开始了明王朝在西安的统治,也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由于西安在历史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全国广筑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筑更为重视。今天我们能看到的西安城墙,是在明代的“筑墙热”中筑起来的。也是在唐皇城旧址上建起的。从洪武三年(1370年),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历时8年,西安城墙的修筑才全部竣工,西安城墙建筑型制宏伟,功能设计周密,矩形城池。新建的城墙大体只相当于唐时的皇城部分,南北宽约2。5公里,东西长约3。5公里,墙体全长13。74公里,南、北垣稍长于东、西垣,高度则无甚么变化,还是12米。城墙每隔120米就有一座突出墙体12米的敌台,俗称“马面”,这大约相当于古代弓箭的“一箭之地”(约合120步),如此,两座敌台就可互为犄角,从侧面杀攀墙攻城的敌人,西安城墙共有敌台98个,形成锯齿形互为犄角的严密防卫体系。西安的城墙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护城河,河上有吊桥,吊桥拉起就断绝了城内外联系;第二道防线是护城河边的闸楼,负责拉起吊桥并与它后面的箭楼构成“瓮城”形成第三道防线——如城门被攻破,敌兵涌入,可以在这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将入城的敌人聚而歼之。现今的明城墙是在原有基础上建的,也是全国现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墙。武昌古城墙历经战火和建设已毁拆殆尽,北京故宫外的城墙体系也只剩下前门楼等少数遗迹,当然还有荆州、襄樊古城墙等相对较完整的古城墙,但感觉规模较小,当你看到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的城墙规模宏大且保存完整,确实难得啊!

 但是西安的古城墙也屡经摧残,1936年,陇海铁路修到了西安,西安人视火车为文明,就让城墙给火车站腾了地方,西安的老火车站就嵌在了尚德门西边一点的城墙里,成一豁口。1958年:西安刮起了拆城墙风,对部分老文物人的意见政府反问他们的是:“封建城堡留下来有啥用?拆城墙的消息不胫而走,西安城墙上的垛口砖几乎是一夜间被剥光,好像了一层皮,最严重的是南城墙西段的外包砖竟然是由中学有组织地前往拆毁,而这样的行为却被认为是建设一个新西安。文史馆的几个文物专家碰壁后斗胆越过陕西省政府,以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名义向国务院打电报,请国务院干预。很快,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办公室发来电报,坚决制止拆除城墙。从这方面也是习仲勋救了西安城墙!西安城墙,历尽沧桑:四门闸楼、吊楼于清末被拆,北门正楼毁于辛亥革命,南门箭楼焚于1926年。抗战期间,城墙墙体被挖1991孔。1949年后,又有四座角楼、98座敌楼、一座魁星楼及大量垛墙、女儿墙相继被毁…

 如今的老城墙,是西安市政府于1984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了城墙修复的,在每个城门附近的城墙上都嵌着块小石碑上面刻着当时出资的单位,城上箭楼立,彩旗招展;看城墙顶部,实际上是一条环城砖面大道,宽有15米左右,游人不少,有坐电瓶车的,有骑自行车的;有蓝眼睛白皮肤的,也有黑皮肤白牙齿的,游兴浓浓。城下则绿树成荫,河水清澈。沿城墙外侧已建成"环城公园",成为城市居民晨练的最佳活动场所。也是全国唯一的环城公园,它的雄伟壮观和多姿多彩,为古城增添了无限风光。清晨,这里鸟语花香,到处都是晨练的人;而一到晚上,这里则灯火通明,那一串串的大红灯笼,把老城墙装扮得更加美丽、人。

 一.西安城墙原没有这么多门,民国开通的四小门很有典故

 小东门又名中山门,1927年初,在冯玉祥将军倡议下开辟此门,以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而得名。1927年5月1,冯玉祥将军率军东征,就从中山门出城。中山门并列两个门,冯将军分别为它们取名“东征门”和“凯旋门”出师之,冯将军在城头向各界送群众讲话,说等北伐胜利,再打开凯旋门他。但处在连年军阀混战,国家四分五裂的境况下,个人的命运和时局变化息息相关,冯将军的慷慨宣言也只能停留在历史的记忆里。

 小南门在今四府街南端,抗战争时寇大举空袭西安。城内南城区一带商业发达,人口稠密,空袭警报一响,出城躲避的人群争相从城门涌出,“紧急惨苦,情殊可恤”于是政府紧急在朱雀门和含光门之间,四府街南路口凿通一门,只有一个门,这就足够了。政府初拟称其为“西南门”或“震海门”,还未正式宣布,老百姓就把“小南门”这个名字叫开了。小南门为什么又叫勿幕门呢!是因为井勿幕是辛亥革命卓越的革命家,后任陕西靖国军总指挥,1918年11月21在亲赴凤翔劳军返回三原途中,不幸在兴平南仁堡被北洋军阀陈树藩的部属李栋材所害。后凶手被井勿幕的胞兄井岳秀捕获,据说李栋材由太原起解后,井岳秀令人每天给李栋材身上刺一大针,直至榆林。1919年中秋夜,井岳秀令将李栋材缚于镇署西花厅的葡萄架柱上,旁设井勿幕灵堂,将李栋材剖腹剜心致祭,后将其尸拖至校场,剥去其皮,蒙于马鞍上,以解心头之恨。1947年,国民政府把南北四府街及向北顺延到西大街的琉璃街统一更名为“井上将街”,小南门正式命名为“勿幕门”,结果均未叫开,老百姓还是叫它们四府街和小南门至今。

 现在小南门城墙里已被辟为早市,每天早晨天发亮到上午9点,这里很是热闹,蔬菜、水果和小吃等品种丰富极了。背靠古城墙,在顺城巷两侧一字排开。这个早市的开张,方便了周围的老人,在城墙的公园里锻炼完后就来买菜。商贩中有附近菜市场的,有做小生意的,也有农村妇女推着自行车或提着蛋笼到早市自产自销的。早市给市民带来了方便,给小贩和农民提供了市场,在商业网点不均衡的今天,早市终究是无奈之举,是地摊水平,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格格不入的,最终将会进入历史博物馆的。

 玉祥门又叫小西门,在今莲湖路西端,1926年,军阀刘镇华包围西安城达8个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冻饿战死4万多人,直到冯玉祥将军率军击败刘镇华后,西安才得以解围。1928年陕西省主席宋哲元为纪念冯将军的历史功绩,特开此门,取名为玉祥门。

 解放门,也叫小北门。原名中正门,修于民国时期,位于西安火车站正前。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广场而拆除,成为西安城墙一豁口,2005年重新连接,使西安城墙全线贯通。城门内为解放路,城门外为火车站广场。

 二.现在的城墙也不是以前的城墙,明清修建的四大门依然气势磅礴

 西安城墙奠基于隋唐长安皇城,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现存城墙为明洪武年间在隋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至今亦有600多年的历史。初为夯土城墙,四面各辟一门。东名“长乐”,因为国都南京位于西安的东面,“长乐”二字带有祈祝大明江山长久欢乐,万年不衰之意。据记载明末李自成起义时,起义军就是由长乐门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长乐门”匾额,对身边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将士们一听此言,群情愤,点火烧毁了这座城楼。当李自成跃马扬鞭指着城头上这几个字感慨的时候,大明江山已处在风雨飘摇中,东北的满清铁蹄已第四次出入长城内,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由于种种的错误却不幸换来了清朝的入主,据说崇祯是很勤政的,但在历代改朝换姓的时候,亡国的君主每每是被人责骂的然而,历史往往充满了讽刺意味。当起义军在攻进北京城以后,却慢慢被城中的繁华富庶消磨了意志,全然忘记了当年他们怒烧城楼的因由。他们沉溺于享乐,不思进取,在城中肆意抢掠,千方百计地搜刮金银珠宝,曾经的起义军最终已经忘却了起义的初衷。对近在肘腋的关外大敌,他们似乎全不在意。山海关仅仅派了几千兵去镇守,而几十万的士兵却屯积在京城里面享乐,此后到手的江山送给了留着小辫子的蛮夷,中华民族的对外形象和尊严从此就变得卑微了!成者王,败者寇!反思历史,后人除了惊叹和感叹外,老百姓面对的只有现实的世界,而当权者就要在居安防危上多下功夫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长乐门,为清顺治年间复建。城上的正楼、箭楼和瓮城也经多次维修,是西安古城墙保存完整的一处城门。

 西门名“安定”,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被保留下来。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明清西安西城门“安定”二字暗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早在汉代,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达罗马的巨大通道,沿途还有土耳其,波斯,印度等国,沿途的人们将丝绸之路作为活的地方,进行旅行和贸易。中国的绢,茶,被运往欧洲,中西亚等地,西域,印度。波斯的葡萄,黄瓜。芝麻。核桃,金银器又被传入中国,中国古代的火药,造纸术,印刷术也是有此穿入欧洲的,因此西门便喻为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当年卫青,霍去病远征匈奴,张骞出使西域,昭君远嫁北,一个个都从这里走过…

 南门古曰“永宁门”,是西安城墙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始建于隋初(公元582年),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城门中偏东的一座,叫安上门,明代改为“永宁门”在中国民间,百姓都认为南方是火神的所在地,为避火灾,炉灶一般不开往南面。南门永宁之意,就是向火神祷告,勿起火灾,永保安宁。为以示诚心,永不开正南门,它是西安城墙个四门中恢复最完整的一座,南门现存有城楼、闸楼(建于1986年),箭楼毁于军阀刘镇华之手,近代史上著名的“二虎守长安”就发生在南门。1926年,河南军阀刘镇华率领10万大军,围攻西安城,当时守城的杨虎城和李虎臣二位将军凭借西安城墙“深沟高垒”之固,与众将士守城长达八个月之久,终于守住了这座西北重镇,但是很遗憾的是南门的箭楼在这次战役中被毁掉了。如今,根据古礼中的宾礼和盛唐时期的礼仪而创作的“中华宾第一式”,以它特有的形式,接着中外嘉宾。

 北门古曰“安远门”,北门门为拱券形,远在唐代北门是宾的主要门,称“天下第一门”其闻名中外的“大唐宾仪式”厚载万物、穿越时空、直抵灵魂,使人梦回一长安。安远二字是继承中原汉族朝廷对边远少数民族采取的怀柔安抚政策,希望边远少数民族对朝廷知恩归顺。1983年整修城墙时,恢复了原来的箭楼。北门现存有箭楼1座,闸楼、城楼毁于清末。实质城墙砌砖是从隆庆年间开始,崇祯九年(1636年)增设月城,闸楼及南,西,北三关郭城。清代修葺11次,尤以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主持的工程最为浩大—增砌城墙外壁及顶面,加厚包砖,增修排水道,女墙,垛口等,形成了今的外观,城墙包砖是明清以后才开始的,据说这条甚至成为鉴别真假《清明上河图》的依据,因为假画儿上的东京汴梁的城墙是包砖的,说明是后代人伪造的,因为不了解宋代城墙,所以画成包砖的城墙了,跟首都不首都的没有关系,看来秦砖汉瓦也只是一个传说!

 三,建国后修建的门简洁明了,历史人为浑然一体

 西安现在城门18座,城南7座(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永宁门,小南门,朱雀门,含光门),城北6座(尚武门,尚徳门,尚俭门,尚勤门,解放门,安远门),城东3座(长乐门,中山门,朝阳门),城西2座(安远门,玉祥门)。位于西安城墙的东段的朝阳门,因这座城门朝着太阳,是每天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城门,故取名朝阳门。建国门,为纪念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城内的路为建国路,新开的门为建国门。和平门因与西安火车站、大雁塔处与同一南北轴线上,开于1953年,是为了表达经战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渴望,故名和平门。

 位于正南门东侧,文庙的南面的文昌门,开通于1986年。此段城墙上建有魁星楼,它是西安城墙上惟一一座与军事防御无关的建筑。魁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主宰文运兴衰的神,又名“奎星”、“奎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被人们尊称“文曲星”、“文昌星”据说,此神最喜喝酒,常在半醉半醒状态中,点式高才,赐其富贵荣华。如果被他的朱笔点中,就能妙笔生花,连中三元,成为状元。所以,古代孔庙、学府里都有香火供奉的魁星。明清时的西安孔庙(今碑林博物馆)建在城墙旁边,同时魁星楼也顺势建在城墙之上。游客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嗜酒如命,不修边幅,蓬头虬髯,步履踉跄,挂酒葫芦,一手捧斗,一手执笔,似乎半醒半醉的文昌星尊容。故此魁星楼下辟的城门便被顺理成章地命名为“文昌门。

 如果能够绕城墙走完一圈,就会发现惟独城墙西南角是圆形的,其他三个城角则是方形的。这些外形不同的城角,实为城墙转角处突出墙体的实心台,准确的名称应该为“角台”,其上的建筑为角楼。城角外形不同出现在明朝,圆形的西南城角系唐朝韩建修的“新城”角台遗址。明代修缮唐代城墙时,朱元璋下令角台向外扩张1/3,惟独没有重修西南城角,保留了唐代城墙角台原貌。这里面可是有两段传说。据说,西南城角处于地震带上,只要角台被人修成方形的,修一次就出现一次问题,最后没办法只能保留圆形。另一个传说是,明代城墙修建之前,西安有位王姓老太太,遭受儿子和儿媳折磨,最终饿死在街头。当地父母官得知此事后,在西安城墙西南角台附近,将老太太的儿子和儿媳问斩。大家认为二人无德不孝,方形代表着堂堂正正做人,因此未将此角楼改变形状。

 三,满清时西安也有城中城

 清军入关后,八旗兵也在西安驻防,为了划清满族与汉族的居住界限,清政府顺治六年(1649年)在西安城内东北隅修建满城。以钟楼为中心,沿北侧从南向北直伸至至北大城墙安远门止,筑土城墙一道,中间辟有两门:一名西华门,一名新城门(后宰门)。再从钟楼沿南侧由西向东直伸至马厂子口止,筑土城墙一道。再向东至东城墙长乐门止,中间辟两门,一门端履门,一门大差市门(原名通化门),再连钟楼城界处开五小门,五小门以内为满城。满城东西长2466米,南北宽1917米。城内共有大街三条,小巷94条,满城内的皇城(现为新城)是明代秦王府,清代作为八旗兵练武的校场。满城是西安的城中之城,作为西安的八旗军队及其眷属的驻扎与居住区。从总体看规模和气派均和历史上的宫城没法相比,一方面不是首都,另一方面也是历史的延续,不知道其它地方清军驻守是否也这样修城中城!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西安同盟会闻讯,推举新军官带张凤翙为秦陇复汉军政府大统领,新军从城内攻战西安,清兵缩满城抵抗新军进攻。当时,北门城楼是满人的弹药库,新军集中火力轰击,城楼中炮燃烧,清军溃败,起义军攻占满城,满族将军文瑞在满城失守,顽抗失败后投井自杀,统治西安265年的清政府被推翻了。辛亥革命后,满城内的历朝建筑多被毁弃,满城东、北两堵城墙被拆除,就是现在的东大街、北大街。

 四。登上城墙才没有狭隘

 在城墙上看城内,是一个真正的盆地,以钟楼为中心的南北大街和东西大街把城内分成四大块,在安远门上往南看,或是从永宁门上往北看,笔直的南北大街中段钟楼象一颗漂亮的珍珠镶嵌在市中心,从西安北城墙的安远门登上城楼,宽敞笔直的墙顶一下子让人豁然开朗。据资料介绍,唐时西安城墙分宫城、皇城及外廓城三部分,全城平面图有点象“闾”字,“门”是外廓城,上面的“口”是宫城,下面的“口”是皇城,外廓城才是百姓住所和街市。象大雁塔、兴庆宫当时都在外廓城之内。西安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城门。

 朱雀门是唐皇城的正南门,门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公元589年,隋王朝统一中国,隋文帝在朱雀门城楼检阅凯旋而归的大军。含光门是唐长安皇城南面偏西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封闭了其中门,保留了东门,北宋以后全部封闭。尚德门,尚勤门,尚武门,尚俭门。4门取名皆是宣扬儒家的指导思想。汉朝时,汉武帝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西汉的首都建于长安(今西安)。为了宣扬儒家思想,巩固统治,故将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寄予尚德路、尚勤路、尚俭路,与之相对新开的城门命名为尚德门、尚勤门、尚武门、尚俭门。

 1998年6月25晚8时40分,美国总统克林顿来到西安城墙南门外广场。在8名身穿黄古裙“宫女”的引导下,克林顿踏上铺着大红地毯的御道。御道两旁,五步一个古装武士,荷戟肃立。这时,古乐齐鸣。他从西安市市长冯旭初手中接过西安市的“金钥匙”南门吊桥缓缓落下。克林顿在隆重的仿古宾入城仪式中,走进老城门,登上蕴涵着1400年前大唐魂魄的古城墙。还有不足与外人道的滑稽事儿。为了保证克林顿的安全,西安决定,让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干部和他们的家属在南门广场饰演群众场面,不准西安市民进入现场。全球数亿观众在电视里看到了这一壮观的情景。美国总统克林顿、新加坡总理、泰国王后、德国总统、新西兰前女总理等许多国外来访要员,都从这仿古宾仪式中进入西安城。这仪式被世人誉为“中华仿古宾第一式”当然,并不是参加入城式的都是政要,TCL也策划并成功举行了其品牌代言人,韩国影星金喜善大南门入城仪式。  M.igExS.cOM
上章 孛孛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