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西晋当太子 下章
第三十七章 对火器的渴望
在司马遹窝在皇庄积蓄力量的时候,元康二年二月朝会,整个晋朝就太子提出的新政问题仍然没有定论。但是到了二月底,随着皇后越来越强势,再加上太子依旧没有一丝悔改的意图,使得所有世家都意识到在新城实施新政已不可避免。

 果然,到了三月下旬,当皇庄所有田地在新式农具、马匹的帮助下耕种完毕后,朝中才渐渐有了定论。就在圣旨还未到新城之前,司马遹的火器研制终于有了突破进展。

 相对天下其它地方,皇庄附近几个村子经过近半年的休养生息,尤其是在司马遹砸下大笔钱财之后,越发显得繁华起来。

 这,司马遹带着祖逖、江统、杜锡、许超、司马雅等人,来到新城县城外一处秘密基地。

 这里地处偏僻,而且周围数十里都被卫士们团团包围,闲杂人等根本无法入内,就连旁边的河道两边,也被司马遹派人用围墙给封锁了,严有人泅水潜入。

 巳时一过,随着司马遹打了一个势,小邓子便跑了出,不一会,远处传来一阵鼓声,当众人立即安静下来,纷纷举目望。

 只见四名不到二十五六岁的士兵,穿着标准的皮甲竹制斗笠,敲打着挂在前的鼓走了过来。这鼓与晋军原本用的小鼓不大一样,鼓身改用白铁皮打制,上面蒙了一层薄牛皮,而且要大许多,被斜挂在前。两名军士两只各握着一,有节奏地敲打着。

 随着鼓声,一队军士们列队走了出来。祖逖等武将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一队是标准的三百人,也是身穿皮甲竹笠,不过他们的装饰不太一样。间系了一块宽皮带,右边挂着三个硬牛皮制作的盒子,左边也还有一个皮盒子。

 他们里端的也不是赫赫有名的晋军长矛,而是一支长四尺多(四尺五寸,合一点四二米)的铁管子,这铁管子嵌在一个长木架上,被军士们持在身体的右边。

 听司马遹介绍,这东西叫火,不过大家都还不知道怎么用。

 三百多军士的后背还多了一个四四方方的背包,也不知里面了装些什么,背包最上面挂着一个斧头不像斧头,大刀不像大刀的兵器,前面部分藏在皮鞘里,只一截木把。

 随着鼓声,这队军士走到众人不远处,领头的军官出一声口令,负责敲鼓的军士立即敲出急促的鼓声来。军士们连忙列成三队,侧对着众人。

 军官一举,鼓声停止。他随即开始继续令:“装弹药!”

 军士们伸出左,从左边皮盒子里取出一个圆圆的金属丸子,含在嘴里,然后换左持,右先把后面的一个铁扣微微板开,出一个铁池子,再从右边盒子里掏出一个长圆锥形的纸筒,用嘴咬破一个口子。

 军士左将略端平,右从纸筒里倒出一些黑色粉末在铁池子里,然后再把纸筒里所有的粉末倒进管里,接着把嘴里含着的金属丸子灌进,最后把那倒完火药的纸筒捏成一团也了进。军士们随即从管前端出一铁条,在管里戳了好几下,再回原位。

 这时的军士们右持住的木把处,左端在的前端。所有的人都在安静地看着军士们迅地做完这一系列动作,期待着下一步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惊喜。

 当年司马遹当街杀死刺客时,使用了一种不知名的‘暗器’,曾经让众人感到匪夷所思,今天他们也想知道,太子会让众人看到些什么前所未有的东西。

 领队军官大喊一声:“准备!”

 军士们闻声用右将那个略张开的铁扣完全张开,然后端起来,身后面的木板靠在右肩上,右扣住一个类似弩机的东西,左微曲,端在身前方。身被平举,口全部朝着前面两百尺远的一排木靶。由于军士们是密集站成三排,所以最后一排的管从最前面一排军士的肩上伸出。

 “开火!”领队军官大喊一声。

 连绵不绝的爆炸声骤然响起,三百军士里的管接连闪出一团火光,随即出一团灰色的烟雾来,声势极为吓人。而那排木靶也响起了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由于军士们反应度不一,所以无法做到同时开,甚至有的军士第一没有打响,赶紧又张开机,再扳动扣机,才打响了第一。但是依然有十几个军士的没有打响。

 但就是这样,这三排火的开火击让众人吓了一跳,如此巨大的声响,还有能火吐烟的声势,就是见惯世面的祖逖等人也不吓了一跳。

 在烟雾缭绕中,领队军官又令了:“上弹药!”

 军士们又重复刚才的动作,而没有打响的军士们则是检查了一下,往铁池子里又放了一些药,没一会,随着军官的命令声,三排火又开火了,密密麻麻的弹丸把木靶打得又一阵响。

 江统等人不由目瞪口呆:“这火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快!”

 祖逖等武将们激动不已,今天司马遹给他们展现的这些新式火器,为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境界,这些火器释放出来的火力连绵不绝而又异常凶猛,试问天下哪支军队能接受到这样的打击。

 祖逖等武将继续联想到新军军士受列队、闻鼓行进训练已久,早就将这些刻进了骨子里,集体和协作力量让他们挥地淋漓尽致。因此太子麾下亲军非常容易向这种火列队阵形转换,只不过把大刀、短剑等装备换一下而已。

 看来司马遹早就有了长远的打算。他们不由地幻想起,数万太子亲军全部改换装备这种火,到时亲军站得密密麻麻的军士们万齐发,百炮齐鸣,这天下还有敌吗?

 正想着,司马遹传令一摇旗子,火军士们停止了击,从长皮鞘里出不短的一把三棱形直剑,不知怎么地就安在了火的前端,四尺多长的火加上这至少有两尺长的直剑,顿时变成了六尺长的长

 随着重新敲响的鼓声,刚才还在开火击的军士们变成了长矛兵,举着长开始列队缓步向前行,过了半个时辰,随着司马遹的命令,这次演示终于停止了。

 祖逖等人一窝蜂地就冲了上,而江统与杜锡等人头接耳、低声议论,并连连感叹:“真是人间凶器!不可轻用。”

 祖逖等人围着站立齐整的军士们在打转,上上下下打量着这些配备新式装备的军士。等他们接过火,只见这东西打造地非常精致,管内外都非常光滑,机等部件做得非常巧,管上的直剑,即司马遹所的刺刀,打造得寒光闪闪,通过一个圆环扣在管和身上,靠一个槽来卡住,不但坚固,而且安取方便,而刀身呈三棱形,上面有三条长长的血槽。

 司马雅继续看起那个包火药的纸筒,呈圆锥形,有点像后世老农民的烟卷。不过这纸筒的纸不一般,都是泡过油脂的,应该有一定防水易燃能力。

 “这纸筒都计算好了每的火药用量,军士们到时只要咬破纸灌药就行了,不用军士亲自往火药筒灌,那样不好控制分量。要知道,火药少了,火威力不足,火药多了,就容易炸膛。”司马遹简单介绍道,这里面还有很多玄机,不过他了这些人一时也不懂。

 这时许超指了指军士们身后背包上的“新式武器”问道:“殿下,这是什么兵器?”

 司马遹顺从一名军士背包上解开一道绳扣,将兵器取了出来。这是一个丁字木把,只是横把非常短,竖把略长,前面有一个钢打制的半圆形铲子。

 “这是军士们用的小铁铲,可以用来挖壕沟,然后军士们可以躲在壕沟里放。紧急时还可以当斧子用。”

 司马遹解释道,这可是他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工兵铲发明的武器。火器时代,也意味着逐渐进入壕沟时代。火可以躲在壕沟里避免被箭矢直,而攻城时挖壕沟更是必不可少,所以司马遹就明这多用的兵器加工具,也算是解决了火军士短兵相接时没有兵器的问题,减少他们携带物品的重量。

 “不错,不错!”许超挥舞了一下,发现比一般的斧子都好使,连连赞叹。

 “殿下我们何时才能装备起这些火?”祖逖问这话的时候,其他几人也是一脸的狂热。

 “你们暂时就不要想了,起码几年内我们还无法做到大规模装备火器的地步,除非我们现在就掌握了整个国家的权力。并且还要铲除所有政敌,集中全国力量才能做到。就眼前这些火器是我们倾全力,费尽千辛万苦才研制出来了,甚至还死了几个工匠。目前只有这么点,怎么够你们分?”

 “那怎么能行?叫工匠们赶紧多制造呀!”祖逖等人纷纷叫开了。有好东西弄不到,怎么不叫他们着急。

 “这位是负责火器研制的大匠师,让他来。”司马遹指着一位工匠模样的人道。祖逖等人知道司马遹对工匠们非常敬重,当即也不开口,只是静静地等着工匠开口话。

 “这三百支火,是我们从上千枝火选出来,所以诸位将军才看到如此盛况。但是实际上火的废品太多了,根本无法大量生产。根据炮厂的能力和进展,就是下个月正式开始生产,每月也不过出火两百枝,火炮十门。”大匠师缓缓道。

 看到祖逖等人一脸的失望,大匠师连忙又道:“不过随着不断的改进,再加上原料跟得上,我相信到明年炮厂每月可产火达三百到五枝,甚至更多。火炮可能会达到每月三十门到四十门。”

 “你们也听到了,火器废品率太低,再加上缺乏铁矿石,因此还无法做到大规模换装。不过,你们放心,将来我们解决了原料跟技术问题后,火器一定会尽快普及下。”司马遹看到大家有些失望,不由得安慰道。

 虽然有些失望,不过大家知道,随着今后太子掌握的地盘越多,兵工厂建立的就越多,到时产量自然就会上。不过,以目前的情况看,太子至少要在新城呆上五年的时间,受原料铁矿的限制,在这段时间能装备起一支三千人的火队就不错了。

 经典推荐:  m.IGexS.Com
上章 重生西晋当太子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