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舂秋我为王 下章
第131章 谁为陪衬
感谢书友随风如海的打赏!

 …

 四人聊了一会,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张孟谈征求了三位宾客的意见,就拍了拍手,让竖人侍婢们端上鼎、簋、俎豆等食器来,正式开席。

 赵无恤默然观之,张氏的燕飨,比起前段时间在赵氏府邸魏姬招待他的,要简单上许多。

 无恤和魏驹为卿子,面前是五鼎四簋,张孟谈和乐符离是大夫之子,面前则是三鼎二簋。而且并不是全铜,颇有一些陶器,更贵的漆器几乎绝迹。

 由此可见,张氏并不富裕,但张孟谈招待他们的燕飨却一点不马虎,荤素搭配得当而雅致。

 四人毕竟是弱冠少年,情跳,就没有讲究“食不言”,一边吃,一边还说说笑笑。

 首先端上来的,是主食,正是著名的周八珍之二的“淳母”和“掺食”

 然而今天的这两种食物,和以往众人所吃的,却有所不同。

 乐符离首先觉得不对劲,他边嚼边说:“怪哉,张子,你家的八珍,味道似乎比我家的要好!”

 魏驹闻言,也细细品尝,觉得滋味的确更佳,但也不觉得奇怪,认为应该是庖厨手艺湛的缘故。

 张孟谈放下箸匕缓≮,。。缓说道:“这就要感谢赵子今晨送来的礼物了。”

 礼物?乐符离和魏驹都好奇地看着无恤。

 赵无恤谦逊地回答道:“其实不仅是张子家,我已经差人也给两位家中送去了一些领邑出产的麦粉,可惜没赶上朝食,故两位还不知晓,能在这里吃到,也是正巧…”

 原来,和在下宫开打销路的方法一样,子贡以赵氏之贾的名义,给赵无恤认识好的泮宫子弟家中,也都各自送去了一斗麦面,并附赠写有做法的简牍。

 说起来,张孟谈家的庖厨和雍人也倒胆大,午后刚拿到这种新食材,傍晚的燕飨就敢做出来招待卿子。

 他们把“淳母”和“掺食”里必须的黍米粉和稻米粉,都换成了磨得更加精细的麦粉,以增加口感。

 淳母是用麦粉作饼,把煎过的酱摊在饼上,再浇上烧开的油。

 掺食的做法是:取牛、羊、猪之各一等份,切碎,与麦粉拌到一起,比例是二比一,捏成糕的模样,放到釜中用膏来煎,味道绝美。

 经赵无恤一解释,本来觉得此物极其可口的魏驹,就有些咽不下去了。

 他从安邑回来,也带了礼物,分别赠予张孟谈和诸位卿大夫之子的,都最上等的虎形白盐。

 可按照伊尹的庖厨之道,白盐再珍贵,也只是调味之物,太多的话,只会让菜肴变得咸涩难吃,今的主食,依然是赵无恤送来的麦粉。

 魏驹顿时坐如针毡,他相信很多事情都是有象征的,比如自己今天急吼吼地跑来张府,本来带着和赵无恤竞争的心思。可坐在这里,却好像和白盐一样,是为主食做陪衬的调味品!

 但此刻,燕飨才刚刚开始,剩下的时间够魏驹熬的,他只能装作不饿,看着坐在末席的乐符离大快朵颐。

 在魏驹的目光下,乐符离仿佛吃的更了。他自嘲道,难怪自己来前食指微动,可知必食异味,张子若是不让他吃,定要“染指”而出。

 此言引得赵无恤和张孟谈忍俊不,魏驹也只能跟着强颜欢笑。

 无恤知道,“染指”这个梗,却是一个来自郑国的典故。

 当年夏姬的亲哥哥郑灵公,得到了一只楚国赠送的大鼋(yuan),也就是稀有的大甲鱼。他让庖厨将甲鱼割成块,烹煮做成了羹,招待卿大夫们。

 谁知道,盛满甲鱼羹的大铜鼎才刚刚端上来,他的两个大夫,公子宋和子家却在席下相视大笑不止。

 郑灵公十分好奇,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两个大夫早上出门时,发现自己食指微动,便知道今必食异味,现在果然如此。

 郑灵公也不知道是哪筋不对,在命雍人分赐各大夫鼋羹时,恰好到公子宋的筵几时,却故意跳过了他,仿佛要赌气让公子宋的预感不灵验似的。

 公子宋窘迫不堪,便忍不住忽地站起来,走到大鼎面前,当众伸出指头往里蘸了一下,尝了尝味道,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

 郑灵公大怒,要杀公子宋,对方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结果,酿成了一场郑国的内,灵公因此而被弑。此事纯属自己作死,却被国人赖到了曾和他兄妹**的夏姬头上…

 话说回来,秋时凡是被冠以“灵”谥号的国君,基本都是逗比。

 比如晋灵公,楚灵王…

 谥法创始于西周,是根据君主和卿大夫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以臣议君,以子议父,进行评定褒贬,最后给予死者一个寓含评价质的称号。

 谥法解:“不勤成名曰灵”,取的是“任本,不见贤思齐”之意。也就是说,性格跳,大脑回路都有点奇葩,简直是神经病…

 这是国君和卿大夫们极力要避免的一个恶谥。

 此时,除了主食外,还有一些菜肴和在源源不断地被送上。

 按照秋时的食补理论,夏天适合吃鱼、鳝、贝等水产,都是在汾水、浍水中刚刚捕捞上来的,用狗油和葱蒜来烹调祛除腥味。

 伊尹创造的庖厨之道认为,滋味在四季的搭配要有所不同,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所以接下来还有苦瓜菱角等微苦,清凉解乏的食物。

 等到饭时分,暮色已至,堂内昏暗起来,侍女趋行入内,点上青铜灯架上的烛火,重新映亮堂中,盛放酒水的壶、觥、爵也一一奉上。

 四人久别重聚,自然要小饮一爵,只见烛影摇红,新酿的糜子酒香味扑鼻。

 张孟谈唤上乐师,弹奏钟鼓,喊来家养的歌女,以乐舞佐酒。

 赵无恤默默地观察,发现他这东道主做的相当称职:方才不停地劝乐符离多食,又和放下筷箸的魏驹聊聊安邑解池的风物,让他不至于受冷落,还能兼顾和赵无恤谈论领邑建设的艰难。

 张孟谈在整个燕飨中不缓不急,和所有人都保持着应有的距离,亲而不附,并不显示出特别偏向哪一位卿子。

 这让魏驹心中稍微舒坦了一些,赵无恤虽然微微有点失望,但也觉得此人情商颇高。

 另一边,乐符离微醉后,更是左右逢源,还亲自下场邀舞女们跳了一曲万舞。

 酒酣之后,自然要来点游戏助兴。一心不想被赵无恤抢光风头的魏驹提议玩六博和投壶,这是他很擅长的东西。

 谁料赵、张二人都面言又止。

 乐符方才跳得浑身是汗,这会大着舌头说道:“张子禾赵子不是早就约好,要在今手谈么?要我说,还是赵子做出的象棋更有意思些,从此六博投壶之类,再无兴趣,我们还是玩象棋罢!”

 魏驹瞬间被打了脸,听罢嘴微微搐,只得勉强扮笑询问何为“象棋”?

 赵无恤则在心中给乐符离翘起了大拇指,暗夸这真是一记神补刀。

 …

 求收藏,求推荐…  m.IgeXs.COM
上章 舂秋我为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