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时行 下章
第246章 十万贯本金(1/2)
透过竹帘,却见楼外一支桃花,正含苞待放。

 黎大隐吃了一口茶,斜倚在一个歌姬怀中,闭着眼睛状似假寐。房间里,琴声悠扬,一个清秀女子正在抚琴。曲名《鸥鹭忘机》,令人直若,忘记了世间的烦恼。

 族中已经决定,和玉尹同启西州商路。

 只是,对玉尹的能力,族中一些老人还持有怀疑态度,所以让黎大隐再试探一番。

 这些日子来,黎大隐仔细的研究了一下玉尹。

 特别是玉尹所作的曲子,更一次次聆听,感受颇深。

 如此人物,却起于市井之中。最让人感觉奇怪的是,此前从未显过他的才能。直到今年,突然崛起于开封,更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这是一个奇怪的家伙,更是一个神秘的家伙。

 黎大隐想不明白,玉尹何故有如此自信,能够打开西州商路?

 要知道,辽国覆灭,与大宋也有关系。据说那些西辽人在西州立足之后,和西夏走的极为密切,对大宋持有一定程度的怨恨。西州战以来,不是没有人想去淘金。但大多数人都血本无归,偏这玉尹,信誓旦旦,能够把西州商路打通?

 这真个让黎大隐,感到疑惑。

 屋外,传来脚步声。

 黎大隐睁开眼,猛然坐起身来,挥手示意那琴伎停下。

 笃笃笃,房门敲响。

 先前为黎大隐喂茶的歌姬忙站起来,走到门口把房门打开。

 “黎主簿,却好自在。”

 玉尹施施然迈步走进房间,与那歌姬错身而过时,顺手了一块约二三两重的散碎银子。

 那歌姬一怔,惊喜异常。

 正要和玉尹道谢,却见玉尹摆了摆手“且先下去,我与黎主簿有事情商谈,待会儿再唤你过来。

 还有你。也下去吧。”

 说罢,一块二三两重的银子,也落入那琴伎手中。

 那份气度,直令两个女伎感到痴。更不要说,她们已听说了,眼前这位玉都监,便是作出鸥鹭忘机,写出牡丹亭的人。这可以是不逊于柳三变的人物。足以让两人感到敬佩。听得玉尹吩咐。二女忙又道了声谢,便恭恭敬敬退出了房间。

 随后,吉青带着人。把五个担子送进屋内。

 “且先下去,我与黎主簿说话,不许任何人打搅。”

 “喏!”

 何元庆和吉青带着人。便出去了。

 玉尹在黎大隐跟前坐下,毫不见外的为自己倒了一杯茶。

 黎大隐不出一抹苦笑“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看样子小乙今心情不差,这气派却越发的足了。”

 玉尹以茶代酒“还要多谢黎主簿帮衬。”

 “哈,也是小乙够本事,有手段…自家不过是在潘通跟前提了一句而已,并未出什么力。若玉都监是个没本事的。恐怕也不会如此顺利。倒是何小乙,虽说家道破落,也是我杭州一等一的好汉。没想到也随了玉都监,可见玉都监的手段。”

 玉尹闻听,笑了。

 “哥哥休要夸赞,今你约我前来,这意思大致上我也猜到。

 想来是哥哥家中对小乙不甚放心。所以要哥哥前来试探…不知我猜得可正确?”

 黎大隐眼睛一眯,也笑了。

 “与聪明人说话,果然简单。

 既然小乙这般说了,那自家也就不费口舌。不瞒小乙,族中对西州商路确有兴趣。只是到目前为止,都是小乙一家之言。自去岁辽人进入西州。至今半载有余。西州局势混乱不堪,虽渐明朗,却也无人能够成功。却不知,小乙如何保证?”

 此时的黎大隐,不像是一个杭州主簿,更似商人。

 你说的是天花坠,可问题是,我没有看到一点实际的东西,你又怎么保证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呢?

 “保证吗?”

 玉尹一笑“却也不难。”

 说着话,他放下茶杯,猛然把身旁的一个箱子打开。

 黎大隐只觉眼前一片光亮,闪的他几乎睁不开眼。忙定睛看去,却见那箱子里,摆放着一锭锭银子。

 “一共十个箱子,每个箱子里,是五千贯,一共五万贯。”

 “你这是…”

 黎大隐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

 黎家也算是杭州的名门望族,良田千顷,家产也是以百万贯计。可这一下子见到五万贯的银子,也让黎大隐有些发懵。心里面暗自震惊,脸上更出疑惑之

 “这里是五万贯,便算作自家的本钱,在黎主簿这边。

 待商路开启后,还有五万贯奉上,共十万贯与黎主簿作保,也不知算不算保证呢?”

 对黎大隐这种商人出身的官宦,绝不可弱了气势。

 你弱了一分,他就强上十分。可你若强上一分,他便弱了十分…

 玉尹从一进门,便掌控住了整个局面。黎大隐看着眼前白花花的银子,也是忍不住咽了口唾沫,脸上出一抹古怪笑容。毕竟是大户人家子弟,虽一开始有些失态,却能很快调整情绪。只是这气势被住了,想要再回复过来,却也困难。

 黎大隐干笑两声“小乙果然爽快人。”

 “怎样?”

 玉尹盯着黎大隐,看上去颇有些咄咄人。

 这在以前,他是万万做不出来。

 不过眼前这状况有些不同,玉尹经过重生后这一年来的历练,也算是长进了许多。

 “有如此保证,想来族中也不会再有什么怨言。”

 “这么说,咱们可以合作了吗?”

 “这是自然…不过,若是商路失败,这十万贯…”

 “便送与黎主簿又有何妨?”

 黎大隐闻听,精神大振。

 他伸出手,沉声道:“若是这般,自家便有九成把握,家中族人会同意与玉都监的合作。

 但不知,玉都监要用什么,来打开西州商路?”

 “东南盛产丝绸茶叶陶瓷。以及粮食等货物,我以此为契机,打开西域商路,谋取利益。所以我希望黎主簿能配合我在东南收拢。首批货物,便以十万贯为限。

 若做的成,你我五五分利;若做不成,所有损失,便是我一人承担。”

 “这样子啊…”黎大隐眉头一蹙。

 这些东西收拢起来倒是不难。可能粮食有些麻烦。但也难不住累世东南经商的黎家。问题是,黎大隐并没有看出这里面有什么稀奇之处。毕竟想要走这类商品的人,着实不少。但结果嘛…西州改天换地。貌似还没有人真正获得过成功。

 “当然了,若黎主簿能收购一些箭矢辎重,也未尝不可。”

 这厮。要走私军械!

 黎大隐眼皮子一跳,顿时明白过来。

 什么丝绸茶叶,都是幌子。

 真正要走的,恐怕是那些军械和粮草。如此说来,这位玉都监的门路,着实不浅…若真个如此,说不得杭州黎家能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要知道,北宋以来,虽说甲仗库集中于京师。但是在各地,也都开设有军械作坊。东南地区因为种种原因,所以这私底下的作坊也很发达。若外人收购,自然难度不小。可对于东南地头蛇一般的黎家而言,这其中的门道自然清楚,便收购了也没甚麻烦。

 黎大隐是个眼皮子活络的人,自然清楚轻重。

 玉尹既然开了口。那自然是有门路…至于是什么门路,黎大隐便不会再去询问。

 蛇有蛇径,鼠有鼠路。

 个人的造化不同,又何必问的清楚?

 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利益…

 这西州商路利益巨大。黎大隐断然不会拒绝。

 同时,还有一桩利益驱使他必须要和玉尹达成这一次合作。

 玉尹背后。隐隐有宗室的影子,据说此人当初把大宋时代周刊送给了东宫,甚至不惜和朝中清反目。这也不正说明了,他和太子之间有联系?若能通过玉尹和东宫连为一体,那么对黎家而言,绝对是一桩好事,甚至更胜于那十万贯。

 只是玉尹不开口,黎大隐也不好问。

 “敢问小乙,何时开始?”

 玉尹笑了笑“便请黎主簿,等候我的消息。”

 也就是说,你黎大隐从现在开始,就要准备货物,随时都可能会开始。

 黎大隐心知肚明,当下也不再询问,便举起茶杯道:“今与玉都监相会,着实愉快。

 自家便以茶代酒,敬小乙一回。”

 这也算是黎大隐代表黎家,和玉尹表了态。

 玉尹呵呵一笑,端起茶杯,将茶水一饮而尽。两人相视,却突然发出一连串的笑声。

 嘭!就在玉尹和黎大隐相谈甚,正准备唤那女伎进来歌舞助兴的时候,忽见房门被人撞开。

 吉青神色慌张的闯进来,大声道:“大官人,不好了…小乙在外面和人打起来了。”

 玉尹闻听一怔。

 小乙?

 我不就坐在这里嘛!

 不过他旋即反应过来,吉青说的小乙,恐怕是指何元庆。

 于是忙向黎大隐告了个罪,站起身往外走,一边走一边问:“这好端端,怎地打起来?”

 “确是些都监府的武官,吃多了酒,口出狂言。

 说劳什子杭州没有好汉,连个应奉局的差遣都打不过…何小乙本来不打算理睬,哪知道那些人却越说越过分。他这才上去争论,结果一言不和,便打将起来。”

 杭州都监府?

 玉尹眉头一蹙,沉声道:“便带我去观看!”  M.igExs.cOM
上章 宋时行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