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时行 下章
第222章 杀虏(二)
燕奴很矛盾。

 内心里,她当然希望能够和玉尹一起前往杭州,夫唱妇随。可是,又着实舍弃不下而今经历了千辛万苦,才算打下的家业。,半年前她夫妇二人还在为三百贯而挣扎,但如今,却已赚足了万贯家财。钱,算不得什么!关键是那些人脉。你道那许多人便真个容易找来吗?更不要说是忠心耿耿的跟随着…

 玉尹当然也知道这份家业的来之不易,所以更不想轻易放弃。

 “我和高衙内已经约好,明在舆子茶楼相见。

 你到时候准备三千贯出来,我要设法为大郎在殿前司谋一个好差遣,少不得使钱…对了,师叔那边可有消息回来?想来比武也该结束,怎地没有个音讯回来?”

 燕奴说:“明奴便去寻老齐询问,但想来也快回来了。”

 “如此,甚好。”

 玉尹长出了一口气,闭上眼睛。

 为杨再兴谋差事的事情,其实早已经在进行。

 不过此前走的是陈希真的路子,所以玉尹并不太清楚状况。陈希真虽然没有官职,可凭借其江湖地位,还有那御拳馆天字房总教头的身份,在开封城里也颇吃得开。再者说了,陈希真为杨再兴谋的差遣是个武职,远不似文官那般麻烦…

 加之黄裳还为杨再兴谋了承信郎的补身,虽然不高,却也不是难事。

 如果玉尹不走的话,是盘算着等杨再兴先从军,而后再走门路。到时候杨再兴在军中有了些资历,再设法走走门路,怎地这一年之内,也能谋一个军马副使。

 但是现在…

 玉尹最大的优势,便在于对历史的熟悉。

 可是,历史还会依照着原有的路径继续发展吗?

 他不能肯定,也无法保证。与其这样,倒不如想办法,为杨再兴早谋划一番。

 “小乙哥打算为大郎,谋个甚差遣?”

 “三千贯,做个兵马使倒也不为过,可惜大郎资历太浅,肯定难以成事。我听封况说,殿前司而今现在有几个十将的差缺,怎地也要谋划一番,让大郎做个虞侯才是。”

 虞侯?

 燕奴有些吃惊。

 若杨再兴做了虞侯,也算得上是军中武官,品阶虽说不高,但手中却有实权。只是花费三千贯,谋一个虞侯是否有些过了呢?按道理说,等陈希真回来,让杨再兴先从军过渡一些,再设法提拔,岂不是更妥当吗?这般着急,又是什么缘由?

 想到这里,燕奴心里有了一种感触。

 一直以来,玉尹似乎都在害怕着什么事情…这次离开开封,莫非便是这个原因?

 燕奴想要询问,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小乙哥既然有了打算,便由他决断吧!

 虽然一下子拿出三千贯来,会让自家手头变得紧张起来,却又算得什么?又不是没经历过那贫困的生活…想到这里,燕奴便点了点头,轻声道:“小乙哥要如何使那银子?”

 “明雇辆车,让霍坚送去舆子茶楼便是。”

 玉尹说罢,用力吐出一口浊气。

 使三千贯谋一个虞侯的差遣,听上去似乎有些亏了。可是在玉尹看来,却是非常合适。

 他此去杭州,不知何时能归。

 虽黄裳曾说过,会尽快把他从杭州调回来,可这种事情,又岂是黄裳一人说了算?

 若真个出了意外,玉尹又该如何是好?

 也许在许多人看来,虞侯这职务算不得什么,确是个可以统兵的实缺。

 后世太祖说过:杆子里出政权。

 玉尹没有想过去谋反,但却希望能有自保之力。

 只剩下一年光景,靖康便要便要到来。万一玉尹到时候还留守在杭州的话,开封城有杨再兴高宠两个人,再加上王敏求霍坚和牛皋这些人,凭借杨再兴手中兵马,也足以保护身边人周全。这是最坏的打算,可玉尹必须为此,做一些准备。

 +++++++++++++++++++++++++++++++++++++++++++++++++++++

 名单的风波,已渐渐平息。

 人们的注意力,也随之转移到了正在进行的宋金谈判之上。新任御史大夫秦桧奉诏与金国使团进行磋商,双方很快便陷入了僵持之中,使得谈判无法顺利进行。

 按照徽宗皇帝的意思,多使钱帛,让金国人绝了心思便是。

 可是萧庆寸步不让,以早先曾与大宋相约,共击天祚帝,然大宋自始至终未曾出兵为由,要求大宋割让三镇。金国使者的态度,非常强硬,步步紧,使得秦桧也万分头疼。同时在内心里,更因为金国人的强硬,让秦桧也感到了几分畏惧。

 与此同时,太子赵桓接掌开封府,坐镇南衙。

 表面上看去,似乎是一切正常。

 然则在那平静之下,却又隐藏着汹涌暗

 赔款的金额,在不断提高,但萧庆仍不肯同意。唯一的变化,便是由之前的太原、河间、中山三镇,变为太原和中山两镇。可就是这一镇的收获,也使得朝堂之上,一片歌功颂德声。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已进入十一月。

 杨再兴自嵩山返回,却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陈希真于南天门和善应鏖战百回合,险胜一着。虽重伤善应,但自己同样也受了重伤。

 而今在少林寺休养,恐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玉尹听到这消息之后,感到万分震惊。

 “大郎,师叔可说过,要休养多久?”

 “没两三载,怕是难以复原。”

 以陈希真之能,却受了如此沉重的伤势,让玉尹多多少少,有些无法接受。

 “善应,今在何处?”

 “却不甚清楚,比武结束之后,善应便被当地官府接走,但具体去了何方,并不知晓。”杨再兴说着,便出一脸怒“也不知那郑州官员是怎个想,善应乃是虏人,却敬若上宾。师叔维护了我大宋颜面,他们却呼来喝去,直个憋屈…”

 玉尹闻听,沉默无语。

 半晌后,他拍了拍杨再兴的肩膀,轻声道:“大郎,慎言。”

 这情形和后世,何其相似。

 锢之争毁去的不仅仅是大宋朝的江山,更毁去了大宋朝文人的骨气。若是那范夫子范仲淹、文彦博,哪怕是司马光等人还在的话,又怎会对一帮虏人低三下四?

 “我已经和高三郎说过,一俟你我补身下来,你便入殿前司报到。”

 “啊?”

 杨再兴一怔,诧异向玉尹看去。

 却听玉尹轻声道:“我让高三郎那边使了些钱两,为你在殿前司谋了一个马军虞侯的官职。虽算不得太高,但胜在手中可以掌兵…到时候我会再设法让高三郎把封况和凌威都调到你麾下效力,免得你孤家寡人,也难以在军中施展拳脚。

 大郎,我将前往杭州,燕奴和安叔父,以及叔祖他们,便托付于你。

 你去了殿前司之后,需尽快掌控中手下兵马。若有疑问,不妨多去向叔祖请教。”

 杨再兴的脸上,出了兴奋之

 他用力点了点头,大声道:“哥哥只管放心,自家定当努力。”

 玉尹闻听,笑了笑,没有再说下去。

 只是那目光,显得格外深邃…

 ++++++++++++++++++++++++++++++++++++++++++++++++++++++++++

 天将亮,忽降细雨。

 玉尹坐在门廊下,琴弄曲。

 这枯木龙古琴使得越发顺手,玉尹更在一些古籍当中,学会了不少后世已经失传了古琴指法。琴声幽幽,合着那漫天的冰雨,直让一旁聆听的赵谌,心里发沉。

 “小乙,我阿爹说了,你那补身这几便会下来。”

 赵谌隔三差五,总会跑来学琴。

 玉尹偶尔也会教他一些扑法,每次都让赵谌感到无比开心。

 只不过,两人年纪差的太多,而且地位和身份的悬殊,也让他们无法好生交流。

 可这并不妨碍赵谌对玉尹生出好感。

 每次能来观音巷学琴,对赵谌而言,都代表着一段快乐的时光。

 玉尹不会因为他是皇太孙,便唯唯诺诺,一如早先那般,把他当做大人一样看待。

 这孩子是个极天真质朴的子,只是在皇宫里长大,心思难免会有些深沉。

 玉尹看出,赵谌的心情似乎有些不好,便让高家娘子捧来两碗热粥,与赵谌一碗,自己一碗,一大一小两个人便蹲在门廊上,看着天上落下的冰雨,喝着热气腾腾,还洒了些许姜丝的热粥,谁也没有开口。

 “谌公子,有心事?”

 赵谌犹豫了一下,放下粥碗,点了点头。

 “小乙,你便要走了吗?”

 “呃…”“小乙,便不走如何?”

 语音稚,却带着诚恳之气,让玉尹心中不有些感动。

 他叹了口气“非是我愿意走,确是不得不走…想来敕命不便会传来,小乙此前已经请辞一回,若再请辞,只怕与官家颜面无光。不过走之前,却有个礼物与你。”

 玉尹说话,起身走进楼内。

 不一会儿的功夫,他拿着一个小包过来,递给赵谌。

 打开来,却是一口匕首。

 赵谌诧异向玉尹看去,就听玉尹道:“谌公子出身不凡,想来也不缺什么稀罕玩意…这匕首,是我亲自设计,并找了开封城最好的工匠打造出来,正适合公子使用。

 自家也知道,公子身边有骨朵子们保护。

 不过带上一口做防身用,也算不得大事,便权作是个玩意儿,望公子不要拒绝。”  M.igExS.cOM
上章 宋时行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