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帝国苍穹 下章
第5章 强行突进
大德意志自由兵团12月4战报:萨尔茨堡地区海因特格滕雪丘,击溃苏军两个团,击毙2733人,俘虏319人,缴获大量装备物资。英勇无畏的德意志自由战士将绝对歼灭一切来犯之敌!

 “好,就这样发!明码。”

 在萨尔茨堡以西的开阔地带,林恩飞快地确定了新的通,这时已是12月4午后,之前一度减弱的风雪又重新变得狂起来。于是,林恩下令全军提前吃午餐,3个主力营餐后即整装出发,方向并不是易于隐蔽行动和打游击战的东部和南部山区,从萨尔茨堡往西不到10公里便是德奥边界,探哨已经确定那段边界仅有少量苏军部队以及一些德奥边境官员警察,战斗力不值一提,只是德境那边的弗赖拉辛正在集结苏军的作战部队,等到林恩的部队穿过国境时,他们的规模很可能在两千人的基础又有相当幅度的增加,运气不好的话,碰一个紧急调来的苏军战斗师也是有可能的。

 对于接下来需要应对的-种情况,林恩和他的幕僚参谋们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估计,下级军官和士兵们虽然对作战部署感到惑不解,但刚刚取得的显赫胜利令他们无比信赖自己年轻睿智的传奇指挥官。背负着重量远未超过极限的装备物资,官兵们顶着风雪跋涉前行,三个小时后就抵达并攻占了最近的德奥边境关口—为数不多的苏军部队依然没能给精锐的帝国山地装甲步兵构成障碍,德国奥地利的边境官员和仅获准携带手的边境警察态度鲜明地扮演了围观者,战斗结束后,他们主动将苏军守卫部队隐蔽军火库的情况透给帝国战士们,帮助他们在那里缴获了一批弹药补给。利用苏军没来得及破坏的电台,林恩让通讯人员在延迟两个小时后发出又一则明码通电:自由战士已攻占德奥边境关卡,恢复了德奥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来自德国的志愿队伍正赶赴萨尔茨堡参战,自由兵团需要更多支持者的加入。

 发出这条的通电之前·林恩下令留守萨尔茨堡的战斗部队撤出,只留周边一些地形利于防御和撤退的前哨部队惑敌人。非常与此同时,稍作休整的主力兵团连夜向德国境内的特劳恩施泰因地区进。因为事先联络好了帝国情报部门和复兴自由团的抵抗力量,这一路不仅畅通无阻·行动的隐蔽也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待到拥有六十多辆山地作战车辆和重型吉普车的兵团主力抵达特劳恩施泰因地区的山林地带隐蔽,苏军指挥部的无线电仍大张旗鼓地调动部队围剿占据萨尔茨堡之敌。

 近20个小时的雪地跋涉极大消耗了帝国将士们的体能,本土的山林显得无比亲切与温馨,他们简单用行军口粮果腹便进入了梦乡,而除了警戒哨兵,只有林恩的幕僚参谋团队还在坚持工作。通过这一天在电台里接收到的信息加帝国情报部门反馈来的消息·他们惊喜的发现自己的行动正得到外界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烈的响应,极其可观的声援数量甚至让人有种全世界都在身后呐喊助威的感觉——当阿尔巴尼亚遭到意大利入侵时,当芬兰遭到苏联进攻时,以及当德国破坏中立进攻荷兰比利时的时候,外界是声援也是如此的气势磅礴。这些声援者并非吝啬于物质支持,可不论是国际组织还是民间的自发行为,向战区运送援助品的效率远比任何一个独立国家的政府军队更加低下,以至于当他们声援的弱者在一番顽强抵抗后无奈妥协时·外界筹措的物资和志愿者多数还在集结、运输途中。

 在帝国和美英盟国的实质支持下,林恩接连通电的首要意图在于唤起德国民众的反抗精神,只要六千万德国人齐心一致·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敢于站出来驱逐苏联占领军及其培植的傀儡势力,假以时苏联必然不堪占领区的反抗热狼狈撤退。当然了,在基本生存条件获得足的情况下,让民众冒着生命危险跟武器良的苏联占领军对抗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民族情绪、国家荣誉以及榜样力量的共同作用才有可能逐步达成。

 后半夜,副官带着苏军从东、西、北三面围攻萨尔茨堡报告叫醒了刚刚入睡的林恩,此时第二批撤离部队已经越过了德奥边境,留在萨尔茨堡的仅是最后两百多名士兵,约三分之一是富有战斗经验的帝国将士,三分之二是林恩的自由团战士·纵使萨尔茨堡有着易守难攻的地形,以这些部队长时间抵御大批苏军的围攻也是完全不现实的,林恩遂令他们在天亮之前摸黑撤退,并且在撤退时启用布设在各处道路的触发式地雷和炸药。这支部队离开萨尔茨堡后将不再朝德奥边境撤退,而是化整为零在阿尔卑斯山区打游击战,让得不到占领区民众支持、侦察手段效果有限的苏联军队难以弄清对手的真实动向。

 距离天亮还有两个多小时·林恩再一次因为重要情况被副官叫醒:德意志复兴的潜伏人员在特劳恩施泰因东北方发现一支临时宿营的苏军部队,规模达到师一级别,宿营地域却没有发现坦克、卡车和重炮,看起来就像是一战时期的“纯种步兵”听到这个报告,林恩顿时来了精神,他翻出作战地图认真一琢磨,尽管附近的桥梁由于苏军严密守备而未遭破坏,但自由团的抵抗人员已经用小规模爆破的方式破坏了铁路线和几条主要公路,在这样的天气下,苏联人没有三四天是不可能将它们修复通车的。结合这些情况来看,那很可能是一支急切赶往德奥边境地区的苏军补防部队,此时萨尔茨堡尚未易手,他们想必以为自由兵团的主力部队仍在奥地利境内,故而暂时舍弃了重装备徒步行军。再者,经历了与盟国的三年战争,苏联国内的工业生产较二战结束时下降不少,以王牌近卫军为代表的一主力才有可能实现高度的机械化,普通作战部队乃至二线兵团应当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机会稍纵即逝,林恩一面令情报部门和侦察部队尽速查明情况,一面让自己的主力部队拔营出击。战场之外,一些小细节同样能够体现出部队的精锐程度,近四千人的自由兵团只消一刻钟就完成出发整备,他们迈着沉稳齐整的步伐向北进之时,一天前才加入这支大部队的数百德国抵抗者以留守南德的复兴和自由团成员为骨干还在糟糟地收拾行装、集结队伍。

 黎明前的黑暗是一天中最深沉的,狂的风雪依然没有平息的迹象,林恩这里的大部分帝队和自由团战士都只能依靠双脚跋涉,轮式配置的山地突击车和重型吉普车在积雪深厚的乡间道路也是在艰难前行,好在他们的驻扎地距离被发现的苏军部队临时宿营区仅有十余公里,紧赶慢赶,天明时分终于进入了接敌作战区域。在这段时间里,情报及侦察人员反馈的消息使得林恩和他的军官们对于目标情况有了更加详尽的掌握——兵员总数在一万到一万两千之间,没有坦克和装甲车,就连辎重车辆也很少,这也就印证了林恩最初的推测:对手是普通的苏军步兵师,侦察战斗车辆、直属炮兵以及相应的辎重都因为道路交通受到破坏而留在后面。也许他们临时宿营就是为了等待这些部队的抵达,也许只是因为官兵们在风雪中持续行进而致疲惫不堪,不管是哪一种起到了主要因素,林恩都决定抓住对方身心缺乏准备的机会来一记快恨准的重拳!

 从进入接敌区域到展开,林恩的自由兵团再度展现出精锐部队的出色素质,当进攻的信号弹冉冉升起之时,苏军的临时宿营区才吹过第一遍起号,估计再有那么十来分钟苏军官兵们就能摆睡袋或毯子的束缚了。突如其来的炮弹带着刺耳的怪叫落入苏军宿营区,许多刚刚起身的苏军官兵根本猝不及防,高爆榴弹基本一扫就是一片,而且不同于常规的战斗秩序,连续的迫击炮弹和密集的机子弹基跟着炮弹出现的。寒冷的狂风使得炮声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霎时间,无数的身躯被弹片、子弹穿透,一股股鲜红的热血当空溅落,短短两分钟之后,视线中再也看不到一个站着的人。相比于呆在开阔地带的同伴们,那些睡在小片林地中的苏军官兵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树干替他们阻挡了横扫而至的子弹,但是,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在直炮弹、迫击炮弹和机火力的联合打击下,暴在开阔地带的数千苏军士兵只能紧紧趴在地面,生与死全凭运气。转眼之间,大批穿着灰白彩服的战斗人员出现他们南面的树林和坡地位置,涂成白色的G42依然是战场最恐怖的杀人利器之一,在机火力的近距离支援下,那些戴着德式钢盔的雪地战士犹如一柄柄尖刀分队突进,并以前沿支点铺开叉火力,而突击步与1加兰德半自动步搭配使用时,发出的声响听起来很是诡异。  M.igEXs.cOM
上章 帝国苍穹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