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童玉女演义 下章
第四十九章 益昌城奇遇
走出大云,向导说:我们去瞻仰十三面观音吧。

 向导在前面引路,他们跟在后面,悄悄地谈论着。天豪轻轻地说:奇怪,对于美丽,为什么五个人有五种看法呢?

 筱莲说:这就应了孔夫子一句名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仁者就能看见一千种仁,一千个智者就能看见一千种智。

 香莲笑的:姐姐,何必说得这么文绉绉的?通俗一点说吧,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千个情人的眼里就有一千个西施。

 天豪随口说道:四妹,说得好,说得对,我眼里的西施就是你呀!

 香莲嗔道:四哥坏!

 天英说:香莲,天豪说的是老实话,不能说是坏。拿我来说,我眼中的西施就是你——

 筱莲急忙伸手捂住了天英的嘴巴:三哥,不许说,你心里知道就行了。

 天英抓住筱莲的手:三妹,不说不行啊。我刚才已经对香莲说了一个“你”字,不说完会发生误会的。

 香莲吃吃地笑着:是啊,我就是有些疑惑,三哥眼里的西施怎么会是我呢?三哥,你还是把这句话说完吧。

 天英干脆对着筱莲说:三妹,我眼里的西施就是你啊!

 筱莲红着脸闭上眼睛:不算不算,我闭着眼睛哩。

 香莲:呵呵,姐姐,三哥的眼睛可是睁得大着呢。

 笑声过后,天英接着刚才的话题说:是啊,每一个人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看法就不尽相同呗。

 香莲说:三哥,你刚才讽刺我,说我的舌头已经拐断了,不准我再说绕口令了。可是我想来想去,想出来一句话,表示我对审美的看法。三哥,你要是允许我说这句话,我就说出这句话;你要是不允许我说这句话,我就不说出这句话。

 天英笑笑的:哎呀,又绕口令了。四妹,何必装得这么可怜兮兮的,我什么时候阻止你说话了?那么,你请说吧。

 香莲说:好,你们听着,是这么一句话:说你美,你就美,不美也美;说不美,就不美,美也不美。

 天英说:呵呵,我知道你会这么说的,可是,即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应该有一个评判美的标准。任谁也不能把美的说成丑的,把丑的说成美的。

 香莲说:我同意,那么请三哥说说美的标准吧!

 说话之间,来到石窟口,谈话就自然中断了。他们走进石窟,一尊11面观音石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刚才他们还在猜想,这11个头颅是怎样安排在一个身子上的,现在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这11个头颅分为四层四面,第一层头颅较大,四面都有,第二层、第三层只有三面,第四层只有一面。22条手臂由低到高伸向两旁,由正面看去,仿佛一朵巨大的‮花菊‬在蓬绽放。向导说:你们可能会问,这尊观音为什么会有11个头颅呢?原来罗刹鬼有十个脑袋,祸害百姓,凶恶无比;观音就变成了11个头颅,把他降服了。你们看,正面三面呈慈祥容,见善男善女而生慈心,使他们大慈大乐。左边三面呈嗔怒相,见恶男恶女而生悲心,救苦救难,促使他们改归正。右边三面从白牙上生出,见净业者发出赞语,劝进佛道。背后一面呈大笑状,见善恶杂秽众生而生怪笑,促使他们改恶向道。顶上佛面,向广大信徒讲述佛法经典,促使他们早成正果。

 面对11面观音,他们久久伫立着,思索着…

 走出石窟,香莲已经按捺不住的心了:为了降服恶,普渡众生,这位观音不惜毁掉自己美丽的尊容,而变成这样一个怪异的模样,这是一种无私无畏的奉献哇。

 天豪说:四妹,你说11面佛降妖伏魔,在做奉献,我也赞成。但是,这种怪异的模样,仍然是一种美。你想想,当初女娲娘娘造人的时候,造出了我们这个样子的人类,大家看习惯了,就觉得顺眼。如果一开始,女娲娘娘造出的人就有两头四臂的,三头六臂的,11面22臂的,那么,一切都是正常的现象了。

 筱莲说:四弟说的也有道理,可是你说的只是一种设想。既然现在我们人类都是一头两臂,那么三头六臂,11面22臂,就是怪异的模样。这种怪异的模样算不算容貌美呢?我不敢断言。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力量无穷,法力无边,他们是善良者的保护神,他们是恶者的克星,所以我说他们也是美丽的化身。

 天英笑了:哎呀呀,三妹拐弯抹角地说了半天,原来你们的看法大同小异哇。这就是说,对美的评判有两个标准,从长相上看是形象美,从行为上看是心理美,我们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好。

 香莲嫣然一笑:好好好,三哥总算给这次谈话作了一个结论。不过,我要三哥结合实际回答一个问题,一定要老老实实回答啊。

 好,请四妹提出问题。

 香莲诡秘地一笑:三哥,你说,三姐是不是一个形象美和心理美俱全的美人呢?

 天英反问一句:你说呢?

 我问你呢。

 你心里怎么想,我就怎么想,答案和你的一样。

 滑头!

 他们在驿站里休息一晚,第二天骑马沿着金牛道继续南行。他们纵马奔驰在嘉陵江峡谷宽畅的驿道上,面扑来的江风,青翠的松柏,烂漫的山花,使得他们心情特别舒畅。后来,便放慢了速度,信马由缰地前行,他们情怀放的谈笑声也就混合着哗哗的水声、沙沙的风声、唧唧的山鸟鸣叫声,飘在古老的金牛道上。香莲动听的声音就像小鸟清脆的鸣叫:三哥,想了一晚上,我提的问题总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了吧。

 天英故作不知的:四妹,什么问题呀?

 你真的忘记了吗?

 是啊,我一点也不记得了。

 好,那就让三姐告诉你吧。

 筱莲摇摇头:什么问题呀?我一点也不清楚。

 香莲说:好,你也佯装不知了…

 天豪策马前行,岔开话题:快,赶上几步,前边到益昌(昭化)古城了。

 于是,天豪一马当先,众人纵马追赶,大约一个时辰,便看见了雄伟高大的石块砌成的城墙,古朴的城楼高高地虎踞于城门之上。城门两旁竖立着两通石碑,分别刻着“三国重镇”、“古葭萌关”几个大字。走进城门,马蹄踩着青石板道路,发出响亮的得得声。两旁店铺俨然有序,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他们便牵马步行。这时首先扑入眼帘的是素衣白裙的年轻女子,明眸皓齿,发髻轻拢,衣袂飘飘,翩然而行。天英、天豪悄悄议论:想不到这个偏僻的山城,还有这样美丽的女子。

 有个行人听见了,笑道:你没听人说,到了益昌县,不见爹娘面?

 香莲一下子没有理解:到了益昌县,不见爹娘面,什么意思?

 天豪笑嘻嘻地:益昌的女子漂亮,到了这里,就不想回家了。

 香莲说:啊哈,这是对你们男人说的。你们可都是,蜀地乐,不思家哇。

 说话之间,到了驿站,马匹被牵去喂草。吃午饭的时候,他们第一次品尝了蜀菜麻辣的滋味。此时,一个老头领着一个身着素衣白裙怀抱琵琶的女子走了进来,要给他们弹唱一曲。驿站的人要往出赶,被天英拦住了:别赶他们。这么大的闺女抛头面,沿街卖唱,必然是事出无奈,有难言之苦,让他们进来吧!

 驿站的人让两人进来,端条凳子让他们坐了,老人又站了起来:各位公子、小姐,打扰你们了。这是我的女儿,她母亲近病逝,因无钱安葬,万般无奈,才出此讨钱的下策…

 老人说毕,靠边站了,而把偌大的空间留给女儿去弹唱。这女孩年约十五六岁,颇有几分姿,面容秀丽,皮肤白,愁眉紧锁,泪眼婆娑,身段窈窕,楚楚动人。只见她稍微仰起脸儿,扫了大家一眼,便似电光一闪,秋波点点,搅得两位公子心神好一阵不宁…然后,她低头稍稍调整一下琴弦,便娓娓动听地弹起琵琶。天英仔细地品味着这悠扬人的曲调,他似乎听见一阵清风从月光掩映的竹林中沙沙吹过,接着便是一股清泉从山谷卵石间汩汩过,又似几个女子脚步轻盈地跃过一块块水中搭石,银铃般细碎的笑声若有若无,如梦似幻,渐行渐远…

 筱莲侧耳细听,曲调则变幻出另一番情景:寒风摧树,饿马摇铃,冰河滞泉,一个女子如泣如诉的悲声,似从地中慢慢地迸发出来,似从四面八方沉重地挤过来,她被迫得几乎透不过气了…她想哭,却哭不出一点声音来…

 一曲奏完,那女子泪满面,悲痛绝,天英看时正如芙蓉出水,梨花带,更添娇,分外凄婉,惹人怜爱。天英动情之下,不假思索,便从怀中取出一两银子递给老人。老人大为感动,连忙拉着女儿跪在了天英面前,叩头不止:公子,你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天英、天豪拉他们父女起来的时候,他们却贵不起来了。老人说:我还有个要求,公子答应了,我们才能起来。

 天英说:你讲吧。

 老人说:我早就给闺女说好了,谁能出钱安葬了她的母亲,我就把女儿送他为,做妾也行。公子,你赠送的这一两银子,安葬事宜是用不完的。女儿,快来拜过你的丈夫。

 女儿爬到天英面前,连连叩头,泪衣襟:恩人,你就收下我吧,我会伺候你一辈子的!

 天英惊慌失措的:使不得,使不得。我们只是解人之危罢了,何需回报呢!

 天英、天豪扶起老人,筱莲、香莲扶起闺女,再三地给他们解释,说明:这一点帮助是大家的一点心意,不必挂在心上,也不需要任何回报。我们都是外乡人,还要去很远的地方。你们安排了丧事,剩余的钱可以做点小本生意,以后给女儿好好地找个主儿…

 老人和女儿听了,知道自己遇到了真正的好人,这才千恩万谢地去了,——那女子仍然一步一回首地深情地恋恋不舍地注视着天英…  M.igEXs.cOM
上章 金童玉女演义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