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道神帝 下章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帝一后,一夫一妻
女娲氏血脉之力的效用与伏羲氏、神农氏、蚩尤氏、弇兹氏乃至雷泽氏都不同。

 女娲氏族人一旦发血脉之力,施展神通,不管她本身修为如何,威力定然巨大无比,却也会大幅度损耗自身气血,除非服帝级神药,否则一生都无法恢复。

 帝级神药的珍稀程度毋须多言,纵是寻遍三十三天,也不见得能找到多少,而即便找到,女娲氏内除了族长有权动用以外,其余人也不可染指,故而对于诸多女娲氏的族人而言,他们的血脉神通都是用一次少一次,除非生死搏杀之战,否则一概不会动用。

 华乐兮与姜榆罔之间的关系虽然微妙,但毕竟还是夫,不是必须得刀剑相向的生死仇敌,所以此刻仅剩的女娲氏血脉之力,华乐兮根本不会动用丝毫。

 姜榆罔显然也是算准这点,所以他在一手按住华乐兮的香肩后,没有丝毫抵御她后手的打算,只是立即会心一笑,握着那把刚刚才从她手中夺过的桃木梳,朝她头上的如瀑长发靠拢。

 终于开始明白姜榆罔意图后的华乐兮当即一愣,良久未曾回过神来。

 姜榆罔对此恍若未闻,继续握着那把桃木梳,在华乐兮发间游走。

 他的手法并不熟练,因为这一点,他刻意放缓了速度,力道也有意减轻,生怕弄疼与他近在咫尺的女子。

 华乐兮有种错觉。

 仿佛此时站在她身后,为她梳理发丝的不是那个“中有韬略,腹中有乾坤”的炎帝,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子。

 这个男子没有一身通天彻地的修为,也没有并天下的豪情,却有着一颗疼惜子的心。

 而这,恰恰是她这五百年乃至一生当中最渴望获得的东西。

 华乐兮的眼眶有些润,眸中开始泛红。

 她知道身为神农氏的帝后,不该这么感情用事,更不该这么脆弱,可女子本就如水,水之刚,是外在之刚,水之柔,则是内在之柔。

 面对外人,她可以极尽刚强,可面对至亲的人,她却无需披上那层坚强的外衣。

 女儿家的柔,在骨中,更在心中。

 以往她以为他根本不曾试图进入她的内心,始终立于亲密与陌生的界线上。

 所以渐渐地,她也习惯在面对他时,也披上那层外衣,不让他看到自己柔弱的一面。

 她华乐兮从来都不需要什么怜,因为她觉得那种东西没有丝毫意义。

 她只需要爱。

 简单却又深切的爱。

 刻骨。

 铭心。

 …

 姜榆罔看到了华乐兮眼中闪烁的泪花,没有安慰,也没有阻止。

 并非是他铁石心肠。

 而是他知道这么多年以来,她憋了太多东西在心里,若不悉数释放出来,她便会自己画地为牢,作茧自缚,修为进境将止步于神王巅峰不说,就连道心也会蒙尘,很容易走火入魔。

 他不怕魔,可他怕她变成魔,更怕她是因为自己而入的魔。

 那样一来,他若身死,必不瞑目,倘若仍旧活着,也定然会终生活在无尽的愧疚和懊悔之中。

 这便是情啊,一旦种下,便难以消除,比这世间最为可怕的毒药还要恐怖,因为毒药至多只能摧残人的身体,难以伤及魂魄,即便能够损毁,那也是凭借外力强行为之,比起无形无无味无解的情,实在是差了太多。

 戏剧的是,这世间最可怕的是情,最美好的也是情。

 姜榆罔不知道从古至今究竟有多少英雄豪杰痴情儿女被困在这一字中,他只知道从他见到她的第一眼起,他便感觉自己这一生再不可能无牵无挂,逍遥天下。

 他知道华乐兮也是如此。

 初时不觉,可当他越来越了解她后,便更加笃定。

 世间有因必有果,有始必有终。

 情不终,可人会终啊!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可作为神魔,又能好到哪里去?

 充其量比草木更加坚韧,能够承受更多的风雨罢了。

 跳不出那罗网众生的道界,便一不得真正的长生,无论是凡人也好,神魔也罢,先天也好,后天也罢,皆是如此!

 生老成的姜榆罔很早之前便看透了这个道理。

 所以他很怕,怕自己有一天不在这世界了,华乐兮当如何自处?

 反之亦然,若华乐兮先他一步而去,他心中的苦又能找谁倾诉?

 或许当初他在一开始就拒绝女娲氏的联姻提议,便不会有后续一系列的事情,他与华乐兮之间的情感纠葛便不会这么深,可还未开始便已经结束,难道不是另外一种伤害?

 既对她,也对自己。

 姜榆罔自认不是一个行事果决的人,尤其是在男女之情这一方面上,他更加优柔寡断。

 分明深爱却不敢直接言明。

 分明在乎却不敢直接表

 是啊,他有太多的不敢了。

 卦不敢算尽,因世道无常。

 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

 一睡即小梦。

 长睡不醒即大梦。

 姜榆罔不怕有朝一长睡不醒,因为他知道那是身处道界中的所有人都将面临的命运,无非是分先后早晚而已。

 他只怕那场长睡不醒的大梦中再见不到她的身影。

 …

 有人哭得梨花带雨。

 有人静得沉闷无言。

 姜榆罔手中的桃木梳在华乐兮的发间共计游走了一百次。

 百,与“白”谐音。

 他与她曾见流星。

 他与她曾愿白首。

 而现在他已满头白发,她的青丝之中也绕着银丝。

 这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实现诺言吗?

 不算吧。

 若是算了,未免也太无赖了一些。

 姜榆罔自嘲一笑,开始小心翼翼地拔去华乐兮头上的银发。

 只留青丝。

 青丝即情丝。

 生生世世绕。

 姜榆罔握着青丝,也握着情丝,却唯独握不住那因果循环天道轮回。

 有一种失落感在他心中生出。

 他却并未过多纠结。

 下一刻,他便是弯俯下身去。

 手指自华乐兮脸颊上轻轻滑过,为她拭去一滴滴晶莹泪珠。

 听着她那如孩童一般的啜泣声,姜榆罔百感集,心如刀割,他知道此刻无论他说出再动听的情话,也依旧无法让她止住哭声,笑逐颜开。

 他本也不擅长说那些好听但却不实际的情话。

 沉默了许久的他弯后却又很快作势起身,却不是直立,而是身形向前一凑,轻吻了一下华乐兮的额头。

 然后他仔细凝视着还有些错愕的华乐兮,柔声道:“你还是笑的时候更好看。”

 她忽然没有再哭,却也没有破涕为笑,而是无比认真地看着他,问道:“那我以前总笑的时候,你怎么不多看我几眼?”

 “我一直在看啊!”姜榆罔笑了笑,接着说道:“只不过是在你不知道的地方而已。”

 言罢,他缓缓起身,放下了那把桃木梳,朝着门外走去。

 这一次,他刻意走得很慢,也刻意不曾回头,因为他知道华乐兮在看着她,而他若在此时回头,那么今流泪的便不再是她一人。

 走出木屋的姜榆罔仍是没有立即视察大阵,而是远远地望了望那本该享受平安富贵,却早早披上了战甲,配上了战刀的神农氏帝子,姜太安。

 那是他和她的儿子,气质像他,容貌像她。

 足足有小半个时辰后,姜榆罔终于开始收回目光,朝着围困神农氏大军良久的星斗七旗大阵北面走去。

 去之前,他没有立下什么“不破此阵誓不还”的豪言,只在心底不断重复着四个字。

 “舍不得啊!”

 …

 他舍不得,她同样也舍不得。

 木屋的门在他走之后本已被带着丝丝凉意的秋风合上,可她却又再度将其打开,任由门外的风吹进门内,透过她的衣衫。

 华乐兮对这风中的凉意视若无睹。

 不单单只是因为她修为高深的缘故,还有她的心思与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姜榆罔身上的原因。

 她想多看上他几眼,哪怕只是一道背影也好。

 故而她虽始终没有走出门外,可目光却是一直随着姜榆罔的移动而变幻。

 姜榆罔今夜的步伐相较于平常慢了不止一筹。

 所以她目送着这道背影离去的时间也比以往要久上许多。

 可这份久并未让她感到更多的心安,相反,她开始感到不安,宛如被一颗巨大的石子砸入,水底渐涌,水面涟漪泛起,她那如清泉般澄澈的双眸眨动的速度也愈发频繁。

 风起了。

 夜深了。

 人走了。

 这一走还会回来吗?

 华乐兮很想给自己一个肯定的回答,可那冥冥中说不清道不明的感知却始终让她处于担忧之中,无法放心。

 恍惚中,她忽然想起了一首在神农氏中传了许久的歌谣。

 青草枯兮又回。

 明月隐兮夜复归。

 少年策马提刀去。

 雁南飞时仍在北。

 一年过一年。

 落星亦垂。

 不闻那人回。

 不见那人归。

 暮鼓声声号角悲。

 裹谁锦衣?

 葬谁花泪?

 …

 歌谣的名字她已记不清,但曲调仍是挥之不去。

 而这首歌谣的创作者她也仍旧记得,是那位看似大大咧咧实则也有细腻柔情一面的神农氏大将刑天所作。

 依稀间她还记得创作这首歌谣的刑天后来喜欢上了一个夷族女子,并为她单独写了一首曲子,曲名与那女子的名字一样,唤作《月夕》。

 月夕。

 乐兮。

 何其相似!

 华乐兮心中巨震,脸上猛然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慌张之

 名为月夕的女子已等不到刑天回。

 那名为乐兮的她又能否等到姜榆罔归?

 慌张至极的她来不及擦去脸上泪痕,便要一步踏出,去寻姜榆罔。

 却在此时,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声回四野。

 星斗七旗战法。

 大破!

 …  M.igExS.cOM
上章 万道神帝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