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造地设 下章
148、旅途 中
148、旅途中

 行李先一步就会被送进各人的房间,所以连大胡子也很快收拾好出来了——他甚至不在最后几个里。

 最后几个是睡眼惺忪的欧洲人与非洲人。

 时区的关系。他们的故乡这会儿正是半夜三更、人们睡得最甜的时候。

 选拔生们到齐后,棕红头发致了一个简短的辞,自我介绍叫“卢英”告诉他们“除了这一次之外,没有安排什么集体活动,所以我建议各位,不必倒时差;等登陆之后,再根据当地情况调整不迟’,又介绍了一下舰上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服务机器,提醒他们认真阅读临时客舱里准备的《常识手册》,最后带他们去观景舱。

 既是游览,也是为了安全。

 因为接下来,这些选拔生就要飞离大气层——生平第一次。

 …

 这艘星际舰艇并不是专门运输选拔生的,它是瑞森驻地球的办事处自用的航班星舰,与接送员工的单位班车类似。

 所以这艘星舰乃是中型商务舰。

 也所以,它的观景舱既不像军舰的那么狭小有限、地位卑下,也不像观光舰的那样宏伟宽阔、视野惊人,它的观景舱中规中矩——在舰上有两个,呈现对称分布;每一个都是一个长厅,镶嵌了一排四面椭圆窗。

 由于护甲的关系,左右宽约六米,视野一百五、六十度;上下高约三米,视野一百二、三十度。

 这已经足够人们览宇宙的景,看清附近的天体。

 一个澳大利亚女生提议之下,选拔生们一路上过来时,就忙着自我介绍。此时他们跟新认识的同伴们一起,迫不及待地扑到了观景窗上。

 “看,看那夜景”

 “这高度——我看比飞机还高。”

 “哎,云好像多起来了?”

 “要看不见了。”

 其实目前窗外的景没什么值得称道的,高空鸟瞰地面,距离一大,光凭人的眼去瞧,那景象无聊的——但是,关键是,大多数人处于兴奋状态。

 不过没一会儿,舱内就响起了通知。加速通知。“起跑”加速,也即离开地球、进入预算轨道的加速。

 卢英一直没开口,此时击掌示意选拔生们看他,而后他招呼选拔生们入座,系上监测带——监测心跳血等身体状况的——扣上安全杠。

 这星舰用的不是化的气体燃料。不过在这个飞行阶段,出于安全考量,它的所有动力炉组都得尽量为加速服务。哪怕暂时没有输出任务的动力炉,也会随时待命。所以,舰内的人造重力将消失,乘客们得自己承受地球引力和加速度…

 …

 地球上的宇航员在起飞发时要承受五至八个G的重力——也就是说,在地面一百斤的人,他会觉得自己有五百斤到八百斤那么重。

 公车启动、飞机起飞时,乘客们也会有类似的体验。不过相较之下,十分轻微。

 观景舱内的乘客,无疑比他们的宇航员同胞要幸运多了——他们承受的重力始终没有超过二个,连玩过山车的游客都不如。

 当然,过山车只不过那么一会儿,而选拔生们得在这样的环境下呆几个小时。

 不过选拔生们每人都坐在一个极为体贴的座椅里,那座椅不仅构造妥帖、符合人体力学,还会自动变成躺椅、调整其水平面的垂直朝向,让乘客们能够自始至终“仰躺”而不是感到自己被一股大力拽向左边右边、前面后面——这待遇又是过山车游客所没有的。

 卢英仔细留心着选拔生们的状况。一旦有谁有所不适,他有责任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毕竟,这些乘客连最基本的应急课程都未曾考核通过。

 至于他在个人舱里睡觉的儿子,他托付好的同事照看了。

 事实上,习惯了星际旅行的小孩,在睡得正酣的时候,遇到这种温和的加速飞行,未必会醒过来,很有可能从头“呼呼”到尾…

 但也没准会做上一个“了块石头”的小噩梦,所以还是需要成年人在旁看护。

 一开始的时候,选拔生们固然无恙,但也觉得并不好受——他们差不多变得有原先的两倍那么重

 不过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他们又开始“恢复”在家时的体重。

 “我们好像重新变轻了?”

 “万有引力公式——引力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想想那条函数”

 卢英点头:“是的。我们正离起飞的行星越来越远。现在这些‘重力’,绝大部分是加速度造成的。‘起跑’阶段已经过去了大部分,还有不到四十分钟,人造重力就会重新开启。”

 之后加速度逐渐减小,选拔生们发现自己“变得更轻”了。

 这令他们想要离开座位,体验一下“小重力”环境——跳得远、蹦得高

 但卢英没同意。他要求选拔生们为了安全考虑,继续呆在位置上。等到人造重力恢复之后,再起来。

 他是出于谨慎起见。简丹可以理解,不过难免感到无聊。

 这一点也不好玩,更不稀罕。充其量只能算回味、怀旧…忆苦思甜?

 而且,他们在飞离大气层时,观赏不到任何景

 因为大气层的存在,星际舰艇高速飞行时,其表面会与空气摩擦,产生巨大的热量——想想流星吧,那是足以令陨石燃烧的巨大热量

 地球人目前用一次的隔热瓦来解决这个问题。譬如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船。其失事原因有数种推测,其中一个推测就是隔热瓦损坏。

 而瑞森人有更好的材料,可以重复经受高热的材料。所以在这一起飞阶段,他们的星际舰艇开启了重重外层护甲,观景舱的“窗户”被关到了里面、挡住了。

 …

 等到护甲重新打开、观景窗有了用武之地,已经是深夜了。

 选拔生们拥在观景窗之前,新奇雀跃。

 “地球,那就是地球”

 “这会儿还能看到太平洋”

 “噢,我的故乡”

 咏叹调惹出了一片笑声。

 “瞧,那边那个——那是月球。”

 “一大半白,一小半黑。”

 “咦,督导人呢?”

 卢英的职务是督导。瑞森驻地球联络办事处文教类招生‮试考‬的督导。人造重力恢复后,他不知何时已经回去了。

 简丹倒是留意到了,那是十一点二十几分时的事儿;而这会儿已经十一点四十了,她也差不多可以回去了,睡前阅读一段、然后休息。

 所以简丹向身旁刚认识的几个人告别,顺便温习了一下他们的姓名,以助记忆:“王岚、李飒、张耀,我先走了。晚安。”

 短马尾王岚刚回了一个“晚安”左边的张耀便道:“我送你回去吧。”

 ——什么叫“送”?

 为什么不是“正好,我也要回去”或者更简单一点的“我们一起吧”?

 是这么几步路也要卖个人情、显一显“体贴”?是认为这星际舰艇上危机四伏、堪比亚马逊丛林?又或者是试探,男女之间的试探,试探她简丹愿不愿意被接近?

 还是…

 ——语文学得很不好、非常不好?

 简丹上辈子被情报官们“训练”多了,有的时候,对微妙细节会反地格外感。所以此刻,就为了这一字之差,简丹心下顿时生出不耐,可她面上却是微笑,干脆利落朝张耀一摆手:“不用了,谢谢。”

 说着转身直接走了。

 张耀有些尴尬,而短马尾已经笑了,跟李飒嗤了一声,讥诮道:“男人过了个选拔而已,真以为自己是个东西了…都不看看人家手上待着婚戒、都已经有主了”

 最后一句尤其咬牙切齿。

 张耀脸上挂不住了;可就只有这么四个祖国同胞在外,骂他的又是个小姑娘,他也不好撕破脸骂回去,低嗓门分辩道:“我又没想做什么出门在外,身为老乡,照顾着点也是该的你小小年纪,想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王岚笑得更灿烂了:“说得比唱得好听,照着照着就朝到上去了——别以为我年纪小,就不知道”

 张耀气极。王岚却是盯着张耀,直视他眼睛,目光明亮迫人。张耀没撑过两三秒,狼狈移开了视线——这令他更恼怒了。

 李飒在旁,起先一声也没吭;直看到这会儿,他才小声劝王岚:“少说两句吧。”说着拉了她的手、换了个观景窗去瞧地球了:“难得看到这个,别想那些了。反正我们都出来了。”

 王岚瞪了李飒一眼,不过跟着去了。

 …

 简丹走开时隐约听到背后起了争执。

 不过,一者,都是自己同胞。二者,王岚显然不好相处;张耀或许天生格外温柔体贴、或许处处留情、或许虚伪,反正还待观察;剩下一个李飒则貌似是较为早,看戏看得那么淡定…

 所以简丹没回去劝架,只当没听见——她在那三人那儿又没什么威信,一句话说出去,份量跟鹅似的;耐下心来陪着小心做和事佬的话…她可没那么多空儿

 而且,只不过口角而已;这几天里,陌生的环境自然会渐渐捏合他们的关系,没什么好担心的。

 简丹倒是因此而想念了几秒钟唐劲。

 至少唐劲十七八岁的时候,肯定不是王岚或者李飒那样儿;唐劲这会儿,也不像张耀那样…

 但第二天早上,简丹发现,她变成了夹心饼、三明治  M.igExS.cOM
上章 天造地设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