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奉天承运 下章
段十一 死人诈尸啦
张岱的大军虎视武昌,没有进攻的迹象,也没有退兵的迹象,双方都在僵持观望。

 武昌城中,左良文也不好过,生死存亡关头,被人用刀子抵着喉咙几个月,任谁也不会好受。

 左良文眼圈黑,明显长期睡眠不足的原因。大堂之内,坐着一些穿长袍的,和一些穿盔甲的人,正在议论纷纷。

 大概就是听说了赵谦手下有个会隐遁的刺客,多数人表示不信,其中一个幕僚就朗声道:“上下数千年,未闻隐遁之人,定是江湖以讹传讹,不足为信。”

 有人表示反驳道:“江南巨贾陈近南被人当众刺杀,南京线报已经证实,难道有假不成?”

 “刺客自荆轲以来,一直存在,先生何不先读读史记?看荆轲是如此刺杀的,动辄便归咎玄乎之事,愚蠢至极!”

 “你说谁愚蠢?史记乃是太史公言志之书,你倒反而说得像正史一般,究竟谁愚蠢?”

 堂中吵吵闹闹,弄得左良文十分心烦,怒道:“吵什么?在此关头,小心谨慎一些总归不会错,提高防备便是。”

 荆州知府左廷贞说道:“刺客既然会隐遁,该如何防备?”

 左廷贞送来了三皇子朱慈炯,便留在了荆州,因其立了大功,只要荆州之急解除,他便能高升进入左良文集团的权力中心。

 一幕僚朗声道:“据报,刺客是利用歌姬上船之机,混上船的,由此可见,刺客并非鬼魅…”

 这个前提是必要的,如果真是鬼魅,那怎么防也是没有用的。

 “…卑职识得一个机关匠,此人善于布置机关,可巧设暗关,捕获刺客。”

 左良文点点头道:“这事由先生亲自布置,切记要保证殿下之安危。”

 左廷贞拱手道:“下官觉得,是不是应该两手准备,邀请士林名士,见证三皇子之事。”

 左良文沉思片刻,以为善,反正迟早都要昭示天下的,先做好准备变成,遂说道:“不能让证人过早漏消息,否则武昌危也。”

 “下官定会办妥。”

 左廷贞办事果然有一套,居然请到了顾炎武、黄宗羲等南方的名士,暗地联络准备送入武昌。这些士林名士,虽手无缚之力,其影响力不容小窥。

 在明代这样的信息条件下,只要这些人异口同声振臂一呼,其舆论导向,就不容细说了。不过这些人,都是有原则有信念的人,自然不会信口开河,要让他们说话,就得确有其事。

 朱慈炯的住处,也加派了人手夜防备,以求万无一失。

 千代赶到张岱大营,修整了一番,然后隐遁潜入了武昌城中。

 三皇子朱慈炯的住处,是一所单独的院子,周围暗哨明哨密布,但并不影响千代进入其中。

 这是一个四合院,院子里有几颗桃树,春天的桃花送来暗香。千代不管这些,轻轻爬上了一颗桃树,隐藏在树叶之间,她需要知道皇子住在哪间屋子里,然后一击必杀。

 过了一天一夜,千代静静地待在桃树上,没有任何动作。作为一个忍者,忍耐力是惊人的,为了不暴目标,她忍受了饥饿和口渴,一切都不在话下。

 三皇子朱慈炯一直没有出来,看得出来,武昌已经有了警觉,十分小心。

 但是从送进去的食物和用品路线,千代已经猜到了三皇子住的地方。朱慈炯作为皇子,当然是不能关在地牢里的,被关在一间屋子里不让出来,已经比较过分了。

 是夜,千代养了一会神,抬头看了一眼惨白的月亮,悄悄下了树,向北边的主屋靠近。她的呼吸很轻而且平稳,神经紧绷,没有弄出一丁点声音。

 千代靠近门口,站了一会,转身走向窗户,轻轻伸出手推了一下,试试结实程度。

 突然“嗖”地一声,千代感觉小腿上一痛,咬牙忍住,居然没有出声响。屋檐下已有了千代的影子,她的隐遁消失了。

 千代不敢迟疑,急忙拖着受伤的腿转身就走,看了一眼那几颗桃树的阴影,忙向树下奔去。

 “呼!”突然一声风响,喀嚓一声,窗户里出了一箭羽,千代闷声叫了一下,锁骨下中箭。

 一股鲜血沿着伤口,过她前的山峰,滴答滴在地上,千代没有迟疑,拼命闪进了树荫,这里没有光线,从外面看不清她的具体所在,而她却能看见院子里的一举一动。

 周围已经有了人声,千代心里笼罩着一股绝望的情绪。她紧握住唯一的武器,几枚轻巧的手里剑,左手按着伤口,瞪大了双目看着院子中。

 院子外面响起了脚步声,人越来越多。

 “嘎吱!”院门被推开了,一排弓箭手张弓对准了几颗桃树。千代忙甩出手里剑,顿时几声惨叫。

 “放箭!”

 千代紧贴着树干,躲过了一排箭羽,但越来越多的军士进了院子,火把通明,将院子围了个水不通。

 “上!抓活的!”一群军士冲将上来,用火把一照,喊道:“大人,刺客已经死了。”

 领头的走上来一看,见千代口中黑血,说道:“是饮毒自尽。”

 旁边另一个官员伸出手指在千代鼻口一探,摇摇头,说道:“这个就是那会隐遁的刺客么?”

 “应该就是,不然无法进来,幸亏了黄先生的机关。死了也好…”众军士用火把照着体的千代,一个个看得目不转睛,心道,可惜死了…

 “抬走。”

 众军士拿来席子,将千代裹住,抬了出去,众人都松了一口气,特别是那负责皇子安全的官员。

 千代的尸体被放进衙门的屋子里,只有几个军士看管,那指挥围攻官员急冲冲跑去向左良文报信请功去了。

 太平间门口的两个军士见周围无人,便闲话起来,其中一个一脸疙瘩的军士低声道:“那女刺客长得不错…”

 本来就是晚上,另一个军士吓得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头上三尺有神灵,可别连累我。”

 疙瘩笑道:“没想到你胆子这么小…我进去看看,有人来了喊一声。”

 另一个军士急忙合掌倒处拜,念道:“如来佛主,玉皇大帝…勿怪勿怪,保佑俺平平安安办完这差事…”

 突然太平间内一声惨叫,门外的军士吓得一股坐倒在地。过了片刻,门突然开了,走出一个披头散的女人,身上穿着刚才那疙瘩军士的衣服,提着刀。

 门口的军士吓得‮腿双‬软,瞪大了双目说不出半句话来。

 那女人不是死了的千代是谁?千代吐出口中的黑血,看了一眼地上抖的军士,也不管他,一瘸一拐地向城中奔去。

 过了许久,那军士才大喊道:“诈…诈尸…尸啦!”

 然后其他军士奔了过来,军官冲进太平间一看,地上有血迹,千代的尸体早不见了,如果是尸体的话,只有一具尸体,是那疙瘩军士。军官看着另一个吓得魂不守舍的军士,怒道:“蠢货!”

 左良文很快得到了有刺客袭击皇子的消息,急忙招众人议事。

 众人这次看法一致,赵谦毫无议和诚意,只想下黑手杀人灭迹。左良文遂不再犹豫,仓促便下令将三皇子的事公示天下,并邀名士作证。

 黄宗羲等人见罢三皇子和崇祯的遗书,忙叩拜朱慈炯,并慷慨承诺书写文章揭南京丑事。

 城外的张岱当天便得知了此事,先派快马飞报南京。

 帐下有幕僚进言道:“等尚书大人回复,事情会越来越糟,督师不可犹豫,应立刻攻陷武昌!”

 张岱犹豫道:“不知大哥的方略,我等不宜轻举妄动…况三皇子的消息连我们也知道了,肯定早已漏出武昌,就算屠光武昌城,也于事无补。”

 那师爷激动道:“大人,切不可犹豫!消息,明眼人不会轻易相信,因为可能是流言。只要控制或杀掉了三皇子本人和黄宗羲等数人,事情尚有回旋余地。”

 帐中的读书人纷纷赞同那师爷的意见,因为他们就知道流言和真相的区别,在于证据和名望。

 张岱想了想,反正事情都搞得天下尽知了,大哥不可能再放过左良文,遂立刻动了杀心。

 这时帐外报:“禀督师,武昌军出城战!”

 张岱冷笑道:“想声东击西,趁机突围而已。”

 张岱环视大帐,看着萝卜说道:“三弟,你即刻率军冲击武昌军。”

 “得令。”

 “黄千总。”

 “卑职在!”

 “你立刻率本部人马,在城北设伏。”

 “得令!”

 “西虎营各部,随我轻兵西行。”

 …

 萝卜率重骑兵直接向武昌军冲锋,这种重骑兵机动不行,但平推十分强悍,主要是因为冷兵器搞不进去。

 当初赵谦设计这种骑兵目的主要是对付满清骑兵。

 步兵火器仍然属于黑火药兵器,黑火药和手工生产,两项就从根本上制约了火器的威力,程精度都和近代火器没法相比,只是改进之后胜于其他步兵远程兵种而已。对付精锐机动骑兵军团,仍然存在困难。

 而汉人的骑兵和游牧民族的骑兵战斗力已拉开,所以赵谦第一批军团放弃了机动,直接用重甲对付清兵骑兵。(后来的新军骑兵为轻骑兵,重甲造价高昂。)

 这种重骑兵对付冷兵器步兵,也是噩梦般的存在。

 所以萝卜一冲就破,武昌兵离开了城池完全无法阻挡重骑兵的冲击,死伤惨重。

 左良文趁东门外战斗打响,立刻带着重要人物,轻兵护卫,从西门出城奔逃。

 因为当初左良文以三皇子为威胁,张岱不敢围城,驻扎在远处等待朝廷的命令。

 这个时候,事出突然,左良文料定张岱已来不及布置,才敢大摇大摆地带人从西门撤退。

 左良文行了半,行至一山前,突然听见“砰”地一声!接着噼里啪啦的火响起,武昌军侧翼躺倒一片,左良文惊道:“怎么回事?”

 属下喊道:“大人,咱们中埋伏了!”

 “不可能!”左良文无法相信看到的一切,他完全低估了西虎营的军纪和动员度。

 两翼的山坡上,明军一排排轮,打得可,武昌军简直是待杀的羔羊,被夹在中间饮弹。

 左良文拔出佩剑,指着前方喊道:“冲出去!”

 众军争先恐后冒着弹雨向前奔跑,突然前面的停了下来,后面的惊慌之下冲了队伍,踩死无数。

 正前方的大路上,排列着一个黑色的方阵,前面一排火器的口对准了武昌兵。

 “砰砰…”弹丸飞将过来,前面的死倒一片,向后躲避,后面的并未转身,面对着面窜,一片混乱。

 左良文见罢眼前的情势,仰头悲呼,回头对身边的左廷贞说道:“我带人掩护你,你一定要带着三皇子冲出去!”

 “是,大人。”

 左良文大呼:“众军听令,给我冲!”

 “众军听令,给我冲…”

 这个时候,没有人听左良文的,军队已失去了控制,左良文举剑一剑向旁边的一个窜的军士刺去,骂道:“他妈…”

 “的”字还未出口,左良文的额头上突然出现了一个血骷髅,后脑勺一股鲜血将而出,是穿刺而过的弹丸带出来的脑花和血水。

 “扑通!”左良文栽下马去。

 旁边不想死的军士大呼:“左良文死了,兄弟们别妄自送命啦!”

 失败的情绪瞬间蔓延,武昌军兵败如山倒,大部投降。

 张岱率军围住了武昌军,令其缴械,生还者全部俘虏。

 这时几个军士带着一个穿官袍当官的走到张岱面前,那官员说道:“敢问阁下便是张岱张将军么?”

 “正是本官。”张岱说道。

 “鄙人左廷贞,拜见将军。”那官员躬身便拜。

 张岱笑了笑,说道:“你有何话要说?”

 左廷贞回顾左右,说道:“也许鄙人能帮张将军一点忙。”

 张岱会意,屏退左右,只留下心腹侍卫,然后低声道:“三皇子何在?还黄宗羲等人,你如出他们,本官可给你一条生路。”

 俘虏众多,张岱也不认识三皇子和黄宗羲等人,自然要找人合作,才能事半功倍。

 左廷贞见武昌集团已土崩瓦解,立刻投向了张岱军的怀抱,十分爽快地配合张岱办成了事。

 张岱获得了朱慈炯等人,立刻派重兵护卫,送外南京。

 左良文办的这事,败得一塌糊涂,最大的漏,就是应该先撤退,再告示天下。不然张岱根本不会有机会逮住他。不过这样的话,因事情紧急,可能无法让黄宗羲等人作证。

 人非圣贤,哪里会一点错都不出?只是左良文这错,错得也太彻底了,在人心惶惶的窘急之下,自取黄泉。

 不得不让人感叹,成霸业者,如履薄冰,一旦犯错,可能就会“谈笑间灰飞烟灭”

 三皇子朱慈炯就是个十一二岁的大孩子,完全不能自己做主,只得任这些军阀争来抢去,叫他去南京,他就得去南京。

 赵谦得知了张岱攻破了武昌,俘获了三皇子和一干士人,犹自后怕不已,一连赞了三声:“二弟真没有让我失望,二弟真没有让我失望…”

 韩佐信哈哈大笑,说道:“张将军雷厉果断,乃称力挽狂澜,也不为过。”

 赵谦猛灌了一口茶,长嘘了一口气,摸了一下额头“南京各级衙门官员、数省士族百姓,现在人心浮动,谣言四起,当下之急,是平息谣言。”

 韩佐信沉思许久,说道:“佐信以为,可将三皇子直接换现今的皇帝便是,现在这位…”韩佐信做了一个杀的动作。

 “…识得皇上面目者,就只那么几个人,就算换了,外面也没人知道。”

 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面,俯视大殿,隔得很远,下边的人本来就看不太清楚。况且上朝的时候,谁又敢抬起头来直视圣上?所以古代真正识得皇帝的人,除了内廷,就是几个常常被私下召见的大臣而已。

 现在这皇帝,自然没有召见过什么大臣。

 被赵谦带进京那会,在公众场合出现过一次,一则隔得远,二则都过去快一年,人都长变了。而且那假皇帝本身长相就和三皇子有几分相像。

 所以韩佐信提议出来的时候,赵谦以为可行。

 “大善。”赵谦点头赞成。

 只要将真正的三皇子扶上皇位,也不怕有人查验,再让手下的文人制造一些舆论,谣言不攻自破。

 韩佐信手,说道:“如果这样决定,有两件事需要办好。”

 赵谦忙问:“哪两件?”

 具体如何操作,赵谦也能办,但是多一个人出谋划策总是能防备一些疏漏,所以但凡有大事,赵谦都要和韩佐信商量。

 韩佐信从容道:“一则需要三皇子配合我等,不然恐被暗藏的敌人抓住把柄。二则要说服黄宗羲等有声望之人,晓以大义,令其保密。待风头过去,再…”

 赵谦自然听过黄宗羲的名号,乃是名垂青史的学术名人,韩佐信的意思,是先稳住他们,再杀人灭口(比如“病逝”)…这个倒让赵谦有些不痛快,毕竟这是毁灭文化的恶事。

 让三皇子配合,倒也不难,他一个落在外的皇子,不可能不愿意坐上皇位,就算是傀儡也比的强,只要让长平公主这个姐姐出面说服便行了。他要是聪明的话,应该明白自己的处境,不配合就没法生存。

 对于这点,赵谦还是很有把握的,毕竟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比较好控制,就算是天才,手能老过赵谦这帮混了朝廷一二十年的老油条?  M.igExS.cOM
上章 奉天承运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