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明朝做千户 下章
第240章 大捷
历二十六年九月十一

 黄来福与麻贵先领着东路军三万余人,到达了西生浦倭城下,这里盘旋着军的加藤清正部。见明朝大军浩浩而来,加藤清正是胆战心寒,只是紧闭城门不出。

 黄来福并不领军攻击,只是将城围团团围困,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只是做些小规模的出击。余的两路军马同样是依黄来福布置,在泗川城下,在顺天城下,都是团团将倭城围住,围而不打,意图困死城内的军。

 如此下去,战争形势可说是对军大大不利!他们盘踞几处孤点,互相不能支援。而且此时大明水师总兵陈率领大明与朝鲜的水军,进入对马海峡,在朝鲜沿海巡航着,只要有军的补给船上来,便上前围攻,史载军水师“及见舟师,惧不敢往来海中”很快,在朝军的后勤补给成了最大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朝军不由军心大,他们己经快要弹尽粮绝了,而且他们尝试出城攻击明军,却是被严阵以待的明军打得惨败,各自丢下几百具尸体狼狈逃回城内,在这样的情况下,军全线撤退崩溃己成必然。

 其实与以前的岛山倭城一样,泗川倭城与顺天倭城都是牢固无比,特别是小西行长盘据的顺天倭城,可说是标准的一座石垣城,三面环海,只有西面连接6地。几年的心血下,其石墙沿丘陵修筑,内筑三层天守阁,真是坚固无比,易守难攻。与加藤清正建的岛山城和西生浦城一样,堪称建筑的杰作,不过明军围而不攻,再坚固的城池也成为摆设。

 历史上明军全线反击,再次攻击这些城池时,都是伤亡惨重,特别是中路军的董一元部,在攻打晋州与泗川时,由于火药爆炸,将士们恐慌撤退时被军追击,死伤近万人,伤亡数差点过了历史上的蔚山之战,不过由于眼下黄来福采用了围而不战的策略,所以避免了这些伤亡,而且对军形成了更大地压力。

 海运被掐,没有了后勤补给,三座主要倭城内的军都是弹尽援绝!在朝军原定于十一月初五全线撤军,不过眼下己经是丝毫坚持不下去了,特别是此时丰臣秀吉的死讯早己在军内传开,不论是军中的高级将领还是普通士兵,都没有丝毫的战心,只想逃离朝鲜这个可怕之地。

 十一月初二,先地,盘据在西生浦倭城的加藤清正率先弃城而逃,黄来福令麻贵追击,在军溃退途中斩敌二千余级,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西生浦倭城。

 加藤清正刚逃到釜山时,黄来福又率大军追到,又被斩杀数千级,最后他与余部军狼狈浮海而逃时,又遭到陈率领的大明与朝鲜水师拦截,伤亡惨重,加藤清正逃到日本时,只剩约一小半的兵力。

 随后是驻顺天城地小西行长部第二军逃跑。准备与泗川城地岛津部第五军一起。到巨济岛集结。然后候船回国。不过海路却是被明朝水军封锁。逃跑不得。

 小西行长大急。派人到泗川求援。驻扎在泗川地第五军岛津义弘为小西行长好友。当即率本部人马。并联合固城地立花宗茂。南海岛地宗义智。率战舰五百余艘。一齐扑向顺天城。

 黄来福早知历史。当下令陈率水师在梁海上埋伏。而在这之前。副将邓子龙己被黄来福招去议事。所以梁海战。以明军水师总兵陈与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指挥为主。李舜臣是朝鲜当地人。又精通水事。对梁海一带地风向、海汐、礁石分布等都非常了解。熟悉环境。己是胜利了一半。

 在军务配置上。两国联军水师共计战船计四百艘。兵力在一万五千人左右。其中明军水师五千人。朝鲜水师倾巢出动。人数达一万人左右。联军水师主力自古今岛出后。便在左水营建立了指挥基地。在军力配置上。陈磷指挥地明军主力舰队为左翼。李舜臣指挥地朝鲜舰队为右翼。另有前锋舰队三艘巨舰。

 很快。明军水师副将陈蚕。游击张良相。朝将李莞便率一百只战船占领猫岛。封锁光湾。截断小西行长第二军退路。接着又以明参将陈策、游击季金、朝将朴仁老率战船五十艘。在梁海峡及其以东海域巡逻。监视泗川、南海、固城各地军动向。

 十一月十七军舰队如约中伏。双方展开大海战。

 军虽说有战舰五百余艘,然而很多船连龙骨都有,船上也没多少远程火炮之类的武器,而明军却有几十艘的大福船,两侧都装备有十门的千斤佛郎机,程达数百米,还有无数的迅雷炮,噜密铙,弩箭、火药弩之类的武器。

 就是朝鲜水师的船,也是军所吃不消地。

 一时间明朝水军左右掩击,火炮齐鸣,矮小的舰毫无还手之力,一艘接一艘地着火沉没,许多水手不得不跳入冰冷的海水,但只有少数能游到南海岛逃出生天,海面上尽是断~:残橹和军的尸体。

 战斗中,明军还使用了新式武器:一种如导弹般的火箭,还有一种用绳索控制击地水雷。

 战中,朝将李舜臣阵亡!

 当这场东亚最大规的海战结束后,明鲜联军共俘获船近百艘,击沉船一百余艘,焚毁近三百多艘,至少歼敌一万三千多人,残留军逃上岸后,又被围剿约千余人,合计军在一万四千人上下。

 将岛津义弘趁逃脱,辗转经南海岛换乘小船归国,残存船陆续抵达对马岛,经清点只剩下五十几艘,军第五军基本被歼灭。此战后,小西行长第二军团更是绝了逃跑地念头。

 梁海战大捷后,消息传出,朝鲜举国若狂,消息传回大明,万历皇帝也是龙

 ,称梁海战为“东洋之捷,万世大功”不过随讯传开后,朝鲜军民无不震惊恸哭,陈与李舜臣情颇好,也是悲痛不己,黄来福也是下令祭祀。

 后来李舜臣地灵柩被运回老家牙山时,一路上朝鲜百姓白衣缡素,无不是扶柩痛哭,最后朝鲜国追赠其右议政官职,赐谥号忠武。

 战后,朝鲜沿海的百姓在巨济岛,古今岛,闲山岛以及牙山等地为李舜臣立庙,并竖起了诸多地的雕像。

 …

 梁海战后,在朝鲜的军仅余顺天城小西行长部地第二军一万四千余人,逃又逃不了,战又不能战,整天是惶惶不可终。不过对于小西行长的安排,黄来福却是另有想法。

 十一月二十三,黄来福率明朝联军十万余人,浩浩来到顺天城下,此外还有陈磷率水师船队几百艘,堵住了顺天城外的海口,到了这个地步,小西行长是翅难飞。

 看着城外无边无际的明朝大军,那如黑云般的旗帜,还有堵在顺天城出海口光湾上密密麻麻地大明战舰,小西行长是看得心惊胆战,他无法可想,只得整躲藏在城内求上帝的安慰。

 二十四时,明军没有动进攻,不过顺天城内却是起了一阵,原因是顺天城内降倭朝鲜官员郑六同趁城内慌乱之际,纵火焚毁了军中的弹药库,并成功逃脱追捕,这更是给城内守军以沉重的打击,那种末日的来临,己经是每个人都感觉得到了。

 二十五,城外明军还是不动,不过这种压抑的气氛,却是更让人难受!

 这天下午,在天守阁内,小西行长身着包铁铠甲,头上戴着前立桃形盔,外套红色阵羽织,脸色灰白,只是默默地抚摸着前地十字架,不可能会有援军,也没有粮草弹药,城破只在当。唉,无法可想了,或许,最后等着自己的只有死亡一条路吧。

 正当他叹气之时,忽然有一个亲将来报,说是唐人一使求见,人己在城下,问小西行长该怎么办。小西行长哦了一声,心思定时活跃起来,这唐人派遣使而来,是为了什么事?难道…

 他立时道:“快,快请!”

 很快,那大明使便被带进来了,一双阴冷的目光,看得人极不舒服。

 他神情自若,傲然地受了小西行长一礼,道:“小西殿,余受提督大人之令,乃是救你等性命而来!”

 小西行长心中升起了希望,他精通汉学与兰学,对汉语和拉丁语都是精通,当下他恭敬地用汉语道:“敢请天使大人指点津!”

 那大明使道:“眼下顺天城外,己是被我天朝大军围个水不通,如敢顽抗,便是玉石俱焚的下场。为今之计,只有领城内残军向来天军投降,如此,我家大人开恩,方可免去你等的刀兵之灾!”

 小西行长身旁几个武士亲将都是哗然,个个喊着要将这个使杀死,给城外唐人一点颜色看看,也好让他们知道,他们日本武士地骨头与气度,那大明使只是冷笑不语,脸上丝毫没有惧

 小西行长止住他们的喧哗,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请降也是一条路,他沉了半晌,对那大明使道:“只是负薪请降后,如何保证我军将士的安危呢?据我所知,贵主上可是有杀降的爱好,鄙人极为担忧我等将来的性命安危!”

 那大明使道:“城破只在当,我家大人只是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愿多造两国杀伤罢了。至于请降后顺城守军的安危,此一时彼一时,我家大人曾有亲自保证,决会善待顺天降军,我家大人一言九鼎,小西殿大可放心,想必你也知道,我家大人在天朝时的守信名声。”

 小西行长沉,黄来福在大明做地事情,小西行长自然有了解,虽爱杀降,不过确是有守信的美名。只要他答应的事,都会做到,确是算一言九鼎。

 那大明使又看着他傲然道:“我家大人其如海,之所以愿放小西殿一条生路,除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外,也是将来为了日本国与我大明的和平着想!”

 小西行长一怔,道:“贵使这话是何解?”

 那大明使看了看小西行长四周,小西行长咬了咬牙,挥手让亲将们下去。

 这时那大明使才笑道:“我家大人曾有言贵国之事,贵主丰臣阁下己死,留下一子,年不过五岁,其辅助的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利辉元、宇喜多秀家等五大老都是权臣,主少臣强,难保那些大臣们不会生出觊觎之心,将来兵火再起,贵国不安,我家大人也是忧虑啊,贵国地稳定,两国的和平,才是我家大人愿意看到地!”

 他呵呵笑起来,道:“听说小西殿精通商货之事,我家大人也是颇感兴趣,或许将来可以合作财呢!”

 小西行长震惊无比,没想到那黄来福对自己国内之事如此了解,这些事情,就是很多军高级将领也不了解,这黄来福万在千里之外,却了解了,这真是不可思议。而且他还直言不讳地说及商货之事,浑没有别的唐人地矫情…这个黄来福是个什么样的人?

 “丰臣阁下对小西殿恩重如山,小西殿不会愿意看到将来少主人被人欺凌吧?”

 那大明使淡淡地笑了笑,他从怀中取出一份手书,道:“这是我家大人给小西殿地书信,他言道,明两国的亲善,才是附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将来要是小西殿领这一万余兵回国,护卫少主安危,稳定国内局势之余,也能让人另眼相看不是…”  m.IGexS.Com
上章 回到明朝做千户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