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曹贼 下章
第730章 天罡第一剑,托孤
身体在过去一年里,一直都不太好。

 荆南一场疫病,几乎淘空了底子。虽然有张仲景华佗这样的名医,也仅仅是维持。而荆南之战以后,曹致力于发展,甚至比战时更加操劳。

 登基后,又少不得费心。

 一来二去之下,身体也就越来越差。

 曹朋回长安被闲置起来,而且没有机会与曹见面。但卞夫人时常派人过来慰问,每次曹朋都会有意无意询问一些曹的生活琐事。睡眠少,食量小,加之每处理公务到深夜,曹的身体状况,也就一目了然。

 只是,曹朋却没想到,曹会在这个关头垮掉。

 江东之战即将开始,若没有曹坐镇,还真不太稳固。如果曹出事,那么江东之战势必暂时搁置。待态势稳定下来,重再开战。只是那样一来,所要耗费的时间和力量,必然比现在多出百倍。江东方经历一场变故…周瑜病死,程普黄盖隐退,而那个马达坐镇水军时尚短,还不足以控制江东水军。可以说,这时候开战,于曹魏利益甚多。

 可偏偏…

 曹朋随众人走进大殿,见曹躺在上,形销骨立,憔悴得恍若两人。

 “阿福,来了没有。”

 在和荀彧等人交谈片刻后,曹突然低沉问道。

 曹朋连忙从后面走上来,跪在边“臣,在这里。”

 看到曹朋,曹那张瘦削毫无半点血的面容上,闪过一抹淡淡笑容。

 这笑容,看上去很熟悉。

 第一次和曹见面时,他就曾用这种笑容,来接曹朋。

 青梅煮酒,与曹朋论英雄。

 当年的曹,意气风发,脸上最挂着笑容,透出难言的自信和威严。

 然则…

 曹朋曾多次想过,曹若死了,会如何如何。

 可是当他亲眼看到曹这副模样时,却没有半点想像中的开怀,反而感觉非常难过,还有一种难言的揪心。

 一世枭雄,便要如此走了吗?

 “陛下…”

 曹朋的声音,突然有些哽咽。

 而曹朝他招了招手,一旁卞夫人忙开口道:“阿福,再走近些。”

 曹朋跪行几步,手搭在了上。

 “阿福,可恨朕吗?”

 曹的大手,覆在曹朋手上“你打下了西川,朕却夺了你的兵权,把你闲置起来,你心里,可恨朕吗?”

 说实话,曹朋还是有点怨念。

 可在这时候,他却生不出半点怨恨,点点头,又摇了摇头“初时有些怨恨,但而今已经没有了…陛下这样做,必然是有原因。陛下对阿福的照顾,阿福一直都记在心里。阿福好惹是非,若不是陛下,谁人又能容忍那许多过错?一想这些,怨恨也就没了…陛下定是有打算。”

 曹嗬嗬笑了!

 他混混沦沦说:“密诏…”

 越般连忙上前,把此前从曹朋手里拿来的密诏递上去。

 “阿福,打开!”

 曹朋有些迷茫,当着这么多人,打开密诏?那还是密诏吗?不过他还是打开了密诏,却见里面,并无想像中的密诏,而是一封黄金铁券。

 武侯一脉,不反永昌。

 反亦富贵,子孙牢记。

 十六个大字后,还有落款:曹吉利。

 曹朋看清楚铁券上的文字,刹那间五味杂陈,泪水刷的一下子淌下来。

 这是免死铁券,也是曹给他这一支的护身符。

 曹对曹朋的爱护,可谓到了极致。

 曹朋和他的子孙,只要不造反,就永远昌盛;即便是造反,也不可以杀害,而且要保住他们的富贵。这是曹的遗嘱,也是曹魏后来皇帝必须要牢记的一个规则。曹朋有了这铁券,也就等于让武侯一脉可以延绵下去,永远不必担心消亡的命运。当然,这前提就是,曹魏永存。

 曹魏,可能永存吗?

 这天下事,风水轮转,哪有什么永恒。

 不过只要曹魏存在一天,曹朋一脉就不必担心消亡。

 这,就是曹赠送给曹朋的礼物!

 一旁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甚至是眼红不已。

 就连荀彧郭嘉,也是在心底暗自叹息:人言曹朋是曹私生子…若非是知道,恐怕连我也会相信。曹对曹朋的关爱,可谓到了极致。

 恐怕他连自己的儿子,都没有这许多关怀。

 曹朋有这么一封铁券在,便如同立于不败之地。

 “阿福莫怨恨朕。

 朕把你闲置,也是想保护你…你功劳太高,威望太重。在攻取西川之战中,虽然把成都第一功让出,可朕却知道,若非你一早谋划,此战何来如此轻松?人说子文是首功,朕心里明白,真正首功,是你阿福。

 可越如此,朕就越要闲置你,打你。

 你功劳太大,若到极致,赏无可赏,即便子文与你亲密,也会心生忌惮。

 朕本不想说这些,可是朕又不想带着阿福的怨恨离去。

 阿福,朕要你保证,一世辅佐子文,保我曹氏永昌…你可否能应下?”

 曹朋再也说不出话来!

 他在边,连连叩首,好半天哽咽道:“叔父放心,阿福绝不负叔父所望。”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说起来容易,可做到却难。朕今要给你一道枷锁,不让你过的如此洒。”

 曹说着,突然一阵剧烈咳嗽。

 “阿福,天闲何在?”

 “啊…在殿外,君明大叔手中。”

 “拿来!”

 曹说的天闲,是当年他赐予曹朋的天闲刀,又命天闲剑。

 曹汲制天罡三十六剑,已经成为一种荣誉。

 在大多数时候,这三十六剑的所有者,都会随身携带。不一会儿的功夫,典韦捧来天闲剑,奉与曹。曹躺在榻上,示意曹朋帮他把剑拔出。

 “荣耀即吾命!”

 曹呵呵笑了。

 “当年朕赠你天闲,是望你能悠闲一世。

 可到头来,怕还是要麻烦阿福,去劳神费心。既然如此,这天闲便名不其实…子建何在?”

 “儿臣在!”

 曹植闻听忙从人群中走出,匍匐边。

 “拿去…这天闲,便赠与你。”

 “啊?”

 曹植闻听,脸色顿时惨白。

 “做个闲人,快活逍遥,把你的才学好好用起来,以后休要手那些七八糟的事情,做一个逍遥王,你这一支,便可长存,得一个富贵。”

 曹说完,把天闲剑递给曹植。

 这一句话,也就等于断了曹植在政治上的念想。

 曹植犹豫半晌,颤抖着接过了天闲剑“儿臣,必不负父皇所期…”

 这句话里,有绝望,也有几分如释重负的轻松。

 也罢,逍遥一世就逍遥一世。

 至少我还可以唱和,从此再无顾虑…

 “皇后!”

 “臣妾在。”

 “把天罡剑取来。”

 天罡三十六剑,天罡剑为第一剑,一直由曹保管。

 曹似乎了无牵挂,并没有代什么大事,只是絮絮叨叨,说一些身边琐碎。

 一旁众大臣,谁也没有开口阻拦。

 比如曹珍藏的那些香料,该如何处置;比如一些衣物,都放在何处…

 诸如此类的话语,说了大半晌。

 最后,曹拿起天罡剑“阿福,朕抢走了你的悠闲,就把这天罡剑,赐予你。”

 一旁环夫人,脸色大变。

 而卞夫人则出一抹淡淡笑容,看着曹朋,轻轻点头。

 天罡第一剑!

 这哪里是什么赐剑,这分明是在托孤。

 曹朋成为曹托孤第一大员,天罡剑可统帅其他三十五剑,也就是说,曹朋的权力和地位,犹在荀彧等人之上。联想早先曹闲置曹朋,又突然间委以重任,所为的,恐怕就是这一刻。再看荀彧等人神情自若,丝毫没有任何不满之,也就说明了,曹这个安排,早已得到众人认可。

 曹朋也懵了!

 在一个时辰前,他还是快活逍遥之身。

 可现在…

 曹朋深一口气,从曹手里接过了天罡剑,轻声道:“陛下请放心,荣耀即吾命!”

 他在向曹保证,此生忠于曹氏。

 又是好一阵子的絮絮叨叨,曹累了…

 “都下去吧,阿福和皇后留下。”

 荀彧等大臣,还有环夫人以及一干子嗣,缓缓退出紫宸阁。

 不管他们心中有什么不满,曹的决意已定,而且手持天罡剑,便等于执掌生杀之权,谁也无法改变。

 “这份名单,便交给你!”

 曹递给曹朋一份名单“名单上的人,不可留。”

 打开名单,曹朋一目十行扫过。

 他骇然看到名单上还有越骑校尉陈式的名字…陈式此人,是曹朋中镇的伙伴。不过是那个早已死去的曹朋,而不是现在的这个曹朋。

 后来曹朋在中镇,和陈式重逢,并予以提拔。

 可他很快便发现,陈式此人不可重用。但碍于那份少年友谊,曹朋把他送到了许都,此后便没有再联系过。不成想,这陈式竟成了越骑校尉。

 疑惑看向曹,却见曹闭上了眼睛。

 一旁卞夫人,做出一个‘五’的手势。曹朋立刻醒悟过来,原来陈式投靠了曹冲。若非如此,不足以解释他何以做到这个位子。曹这是要为曹彰清除一切障碍,把所有不稳定的因素,都强行掐死在襁褓中。

 “阿福,陪朕说说话。

 要不读读书…就读你写的八百字文和三字经吧。”

 曹呢喃自语,曹朋则含泪应下。

 卞夫人取来了八百字文和三字经,曹朋就坐在边上,一字一句为曹朗诵。

 可念着念着,忽听卞夫人悲呼一声:“陛下!”

 刹那间,曹朋的眼泪,无声下…

 曹,走了!

 ++++++++++++++++++++++++++++++++++++++++++++++++=

 兴隆二年正月十五,曹驾崩。

 他的死,较历史上提前了八年,享年57岁…

 史书称曹为武祖,号魏太祖。

 就在曹驾崩的当晚,曹朋突然着急长水校尉沙摩柯,步兵校尉王平以及声校尉郭淮,加上他在长安城外的白驼兵和飞驼兵,共七千人,强行闯入驻扎郊外的越骑营,斩越骑校尉陈式首级,并十六名军官。

 随后,荀彧下令,全城夜

 曹朋依照着曹的那个名单,挨个上门。

 一夜间,共三十余朝中大臣被打入天牢,罪名是阴谋造反。

 而在名单上第一位的,便是那位被安置在雒的山公刘协。曹朋在拿了其余大臣之后,在第二天赶赴雒,使刘协饮鸩毒而死。其实,刘协不可能密谋造反,他无兵无将,更无一个可用之人,哪里可能造反。

 但是,刘协却必须死!

 曹用这样一个方式,断去了曹朋登基之希望,同时也确立了曹朋在朝中,第一人的地位。

 刘协之死,令天下哗然!

 曹虽然死了,可是继曹之后,又有一国贼出现。

 无数人,无数心中对汉室还存有眷恋的人,无不斥责曹朋为‘曹贼’。而孙权更是在咒骂曹朋为国贼之后,在建康称帝,改年号为黄龙…盖因传说,鄱湖有黄龙出现,是孙权称帝的预兆。孙权登基之后,封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可是在册封孙策的时候,却只给予了长沙恒王之号。

 这也使得许多人,心中暗生不满。

 在不少人心里,孙策理应获得帝位封号,因为这江东六郡,乃孙策打下来的江山。孙权这样做,分明是对孙策一种羞辱。与此同时,江东开始传,当年孙策之死,出自孙权谋划…证据?且看孙绍母子被离开江东,不就是为了躲避孙权迫害,这便是最明显的一个证据…

 不过,对于长安而言,孙权的所作所为,都不甚重要。

 曹朋自雒返还长安之后,与荀彧等人联手,曹彰返还继位。

 在曹彰还在路上时,曹朋又向荀彧递了一封书信。书信是出自曹冲之手,与越骑校尉陈式。信中曹冲命陈式,做好准备,在曹过世当天起事,控制长安。不过曹冲没想到,曹故去突然,而且戒备森严。

 没等他命令发出,曹朋便已斩了陈式。

 这书信是真还是假?

 已经不再重要!

 陈式,已经死了…

 荀彧在得到书信后,立刻下令,把曹冲拿下,将其幽,不得与人接触,等候曹彰返回处置。

 曹驾崩,影响甚大。

 不过在曹朋荀彧郭嘉等人联手处置下,整个中原几乎是在波澜不惊中,顺利渡过。

 兴隆二年二月中,在荆南得知消息,夜兼程赶回长安的曹彰,在曹朋荀彧等百官拥护下登基,改年号兴隆为泰平,史称昭武皇帝…

 随着曹彰的登基,天下一统大势,已刻不容缓。

 江东之战,也随之将拉开序幕!  M.igExs.cOM
上章 曹贼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