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曹贼 下章
第679章 托妻献子
九千字大章节奉上,拜求月票十张!

 ++++++++++++++++++++++++++++++

 八百里庭,湖光山,碧波漾。

 这是极好的一天,阳光明媚,碧空万里无云,也是荆南少有的好天气。

 曹朋登上一叶扁舟,朝着庭湖驶去。湖岸上,正等人忧心忡忡,可是却又无阻止曹朋。

 此去赴宴,曹朋只带王双一人。

 如此惊人决断,也使得正等人心惊跳。

 “大都督怎可孤身前往?”

 “有何不可?”

 “那太史慈万一有诈,岂不是很危险?”

 曹朋回答说:“太史子义,君子也!他既然专程相邀,想来也是有事商议。我此去,断无危险,无需担心。若你们担心,可令杜伯侯率船队出寨,随时可以支援,我一人去,已足够。”

 正等人劝说多时,也无改变曹朋的决定。

 就这样,曹朋带着王双直奔君山方向。大约距离水寨八十里左右,就看到一艘楼船停泊在湖中央。

 楼船上,旌旗飘扬。

 上书‘建昌,太史’四个大字。

 这建昌,是太史慈的官位。而今他官拜建昌都尉,故而也有人称呼太史慈为太史建昌。此时,楼船上的江东兵马,也发现了曹朋的踪迹。太史慈亲自到甲板上接,不过当他看到只有曹朋一人时,也不一怔。

 “父亲,那曹朋只一人,正可趁机将他…”

 “住口!”

 太史慈大怒,斥责道:“我今宴请曹都督,不过是仰慕其人。

 他信我,所以才孤身前来,我又怎能背信弃义?此种事情,非大丈夫所为,元复休要再言。”

 说话的少年,名叫太史亨,表字元复。

 他是太史慈的儿子,年十五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

 此次太史慈来到罗县,太史亨随军而来,听候调遣。他得太史慈真传,尤其擅长水战,是江东二代弟子当中的翘楚人物。

 太史亨面红耳赤,默默退下。

 太史慈却突然道:“元复,除了一应婢女,所有人都给我下船,后退三十里。”

 “啊?”

 “曹朋孤身前来,而我这边却带着兵马,岂不是弱了气势?”

 太史亨有点担心,但也知道,太史慈属于那种一旦拿定了主意,断然不会轻易改变的人。无奈之下,太史亨只得应命,忙把船上的军卒召集起来,迅速撤离,登上小船后撤了三十里。

 与此同时,曹朋也来到了楼船下。

 有人送下舷梯,他迈步登上了楼船。

 就见船上虽旌旗林立,却无一兵一卒。几十个美婢,恭恭敬敬在楼船上侯立。当曹朋登上楼船的时候,美婢纷纷行礼。

 一个身高大约在180公分左右的男子,站在甲板上。

 只见此人,年约四旬上下,生的面如粉玉,颌下一部美髯。

 “曹都督。”

 “太史将军?”

 曹朋和太史慈,是第一次见面,彼此不由得都感到有些吃惊。

 太史慈感叹曹朋的年轻…看上去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模样。似自己在曹朋现在这个年纪,还在四处游历。可是,曹朋已经成为天下闻名的名士,更是督镇一方的将军,果然名不虚传。

 而曹朋呢,却感慨太史慈儒雅之气。

 乍看上去,他不像武将,更似一个学之士。

 谁又能想到,这个人在十几年前,单人独骑应战孙策,大战神亭岭下,从此威名远扬呢?

 太史慈和曹朋,对彼此的感官都不差。

 特别是见到船上没有兵卒,曹朋立刻明白了其中奥妙。

 “曹都督,酒宴已经摆好,请上座。”

 泛舟庭湖,所用食材,也都是庭湖的特产。很快的,鱼虾摆放案前,更有美酒奉上。

 一旁美婢,走向丝竹管乐。

 歌声在湖面上回,久久不息…

 “曹都督,而今荆南战事已经平靖,慈不也将退守柴桑。”

 “那就预祝太史将军,鹏程万里!”

 太史慈没有拐弯抹角,直问曹朋道:“今慈冒昧相邀,实为两件事情。一来,请教都督,周泰可否释回?”

 而今周泰,依旧是曹朋的阶下囚,被看押在汉寿城中。

 这家伙就好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软硬不吃。曹朋呢,倒也没有为难周泰,好酒好的伺候着。可是周泰每顿必醉,喝醉了就破口大骂,骂曹、骂曹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

 一开始,曹朋还想招揽此人。

 可看这样子,就知道没那么容易。

 于是,曹朋索不再理睬周泰。反正到最后,是杀还是放,由曹决断,和曹朋没有关系。

 “周幼平在汉寿,可是没有半点委屈。

 倒是我和荀侍中,快要被他骂惨了…至于是否能释回,非我可以决断。这件事情,需要丞相做主。而今吴侯使团已经抵达西陵,想必会与丞相商议此事。若丞相同意放人,我二话不说,绝不会阻拦;但是如果丞相不同意,那我也没有办。我可以保证,绝不会让周幼平受半点委屈。但最终的结果,还要看张长史和我家丞相商议结果,还请子义宽恕则个。”

 太史慈,沉默了!

 曹朋说的合情合理,没有半点毛病。

 没错,曹朋当年曾私纵吕布家人,那是因为吕布的家人,待他有恩。

 周泰和曹朋没有半点关系,而且相互敌对。这种事情,的确不是曹朋可以做主,他倒也不是推之言。

 “丞相,要取江东吗?”

 “啊?”

 曹朋一怔,愕然抬头,向太史慈看去。

 太史慈微微一笑“而今丞相虽与吴侯亲善,可是这一战,却在所难免。

 这个结果,你清楚,我也清楚,大家都明白…而今曹丞相迟迟不用兵,是因为水军不堪大用;而吴侯迟迟不肯渡江而战,也是因为步军无与丞相在陆上争锋。丞相也好,吴侯也罢,早晚必有一战。这一山不容二虎,江山从来都是属于一人…到时候,必有恶战。”

 曹朋笑了!

 目光灼灼,他看着太史慈,半晌后突然道:“子义除我而后快乎?”

 太史慈一怔,旋即仰天大笑。

 “我若取你性命,必在两军阵前。

 宵小手段,慈尚不屑为之。不过,今你我在此把酒言,来若对垒两军阵前,某必不手下留情。”

 “若如此,我也不会心慈手软。”

 曹朋说着,话锋一转“不过,想来你我手的机会,怕是不多了。”

 “哦?”“我要回去了!”

 “回哪里?”

 “许都!”

 曹朋仿佛自言自语“打打杀杀两载又两载,每里勾心斗角,终究是有些累了。我孩子自出生,就少和我团聚。此次吴侯使团商议结束,我也准备向丞相请辞,会许都好生休养一段日子。”

 “年纪轻轻,何故如此消沉?”

 “张弛有度,方是上上之选。”

 太史慈和曹朋相视,蓦地大笑起来。

 在这一刻,两人虽差着十几岁的年纪,却好像至好友。

 “对了,子义的第二件事,又是什么?”

 太史慈脸上,却出了为难之

 他犹豫了一下,一咬牙,起身来到楼船舱门外,恭声道:“嫂嫂,尚香,绍儿…你们出来吧。”

 说话间,从船舱中走出几个人。

 四女一男,其中还是小女孩儿。那男子,其实不过是个少年,看年纪也就是十二三岁,生的虎头虎脑,颇有几分英武之气。曹朋眼睛一眯,只觉得那少年似乎有些眼,却想不出来历。

 剩下两个女子,一个年约二十五六,生的花容月貌,极为美

 眉宇间,有一种抑郁之,令人更感几分怜惜;而她旁边的女子,约二十出头,却是飒英姿,颇有大丈夫气。

 一身火红的衣裙,衬托出婀娜曲线。

 该凸的地方凸,该凹的地方凹,颇让人感到心动。

 这少女,好像也

 “子义,这是…”

 不等太史慈开口,却听少女道:“小贼,可还记得我吗?”

 我和你很吗?

 居然叫我‘小贼’。

 这称呼,而今可是很少有人用。除了关羽敢当面骂他之外,似乎还无人敢在曹朋面前出口。

 而少女口中的‘小贼’,和关羽所骂的‘小贼’,似乎又不是一个意思。

 带着几分刁蛮,却隐隐有一种熟悉,似乎曾有人这么称呼过他。

 “尚香,不得无礼。”

 “孙尚香…你这刁蛮娘们儿。”

 曹朋听到太史慈的称呼,脑海中灵光一闪,仿佛一下子又回到十年前,与荀衍出使江东,在吴侯府中,所遇到的那个刁蛮少女。几乎是口而出,令孙尚香顿时然大怒,犹如一头小老虎般,做势就要扑上去。幸好她身边的女子,死死把她拉着,才没有令势态更恶化。

 太史慈愕然道:“都督认得尚香。”

 “小贼,我说过的,我早晚会找你算账。”

 孙尚香咬牙切齿,看着曹朋骂道。

 一晃,十余年。

 当年那个跟在荀衍身后的小童子,却不想如今已成为盖世的豪杰。

 孙尚香至今仍记得,曹朋那时候是如何削了她的面子。每每想起,她总忍不住会咬牙切齿。

 可偏偏,怎么也忘不了那个刁蛮小子。

 生平第一次被人骂,第一次被人打,第一次被人羞辱…

 后来听说,当年那个小童子,其实姓曹,是曹的族侄。再往后,小贼以三篇蒙文而享誉天下,成为大名鼎鼎的名士。他所做的陋室铭、爱莲说,被许多人传唱。就连周瑜和鲁肃那种子高傲的人,也是赞不绝口。孙尚香渐渐长大了,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但每次有人来说亲,她就会不由自主的把那小贼拿出来,和对方比较…结果,至今仍小姑独处。

 ‘刁蛮娘们儿’!

 好难听的话语…

 可不知为何,孙尚香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小贼倒是好记,却还记得本姑娘。

 一旁大乔夫人和太史慈,以及孙绍看着两人,有些目瞪口呆。

 对于孙尚香和曹朋之间的那一段冲突,很少有人知道。当时除了孙策和荀衍,也没有其他人留意。

 孙策死后,这段往事,也就更不为人所知。

 看着这刁蛮女子,曹朋忍不住笑了!

 “刁蛮丫头,而今还是这么刁蛮,小心嫁不出去。”

 “要你管!”

 孙尚香的脸,蓦地羞红。

 太史慈苦笑道:“没想到都督和尚香认识,倒也少了许多麻烦。

 都督,我来为你介绍,此伯符之,乔夫人;这是伯符之子,名叫孙绍。她们是伯符和夫人之女,都是伯符的血脉。我今请都督来,还有一事拜托,就是希望都督,能够照拂她们。”

 “啊?”

 曹朋顿时懵了!

 这可是托献子,问题是我和你们有这么好的情吗?

 “我也知道,这样做有些冒昧,可我却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人可以托付。

 都督乃君子,有季布之风。所以,只好冒昧相请,希望都督莫怪!至于这其中内情,实一言难尽。若非不得已,慈亦不会麻烦都督。当然,若都督实在是为难,权作慈未曾言语。”

 曹朋看了看乔夫人,又看了看孙尚香。

 最后,目光落在了那兄妹三人身上…

 其中一女,应该是历史上陆逊的子吧。不过现在看上去,好像还没有张开,是个黄丫头。

 “子义,究竟是怎么回事?”

 “太史将军,曹都督,不若先坐下说话。”

 乔夫人突然开口,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吴侬软语口音,颇为悦耳。

 于是,曹朋和太史慈坐下,却把上首位置,交给了乔夫人一家。

 事情非常简单!

 按照乔夫人的说,孙权得孙策之命,而登上了吴侯之位。按照当时孙策的遗嘱,待孙权死后,需要还政孙绍。而那时候,孙绍年纪也大了,正是执掌东吴的合适人选。可是孙权却不太愿意,对孙绍极为忌惮。表面上,他对孙策的骨血是非常爱护,还把祖宅让出来…

 可问题是,富偏远,远离江东政治中心。

 说是在那里生活,倒不如说是被软起来。

 曹与孙权联姻,孙权准备把孙绍送去许都当质子。

 孙绍也是有性格的人,自然不堪受孙权摆布,于是在孙尚香的帮助下,一行人逃离了富

 可是离开富,又能去何处?

 按照孙绍的想,是隐姓埋名,在曹军里效力。

 可孙尚香却不同意:你好歹也是江东小霸王之子,怎能从一个小卒坐起?

 于是在一番烈的辩论之后,乔夫人等人决定,先找太史慈。太史慈和孙策极为亲近,而且又掌握兵马,有一定的实权。而太史慈在得知乔夫人一家的想之后,也认为可行。他很清楚,孙绍留在江东,早晚被孙权弄死。这一点,太史慈清楚,江东群臣,也都是心知肚明。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曹朋能够托付。

 于是就有了今天,太史慈邀请曹朋的举动。

 曹朋闻听,不苦笑。

 “子义,你却是给了我一大麻烦。

 而今丞相正与吴侯谈判,若吴侯知晓…刁蛮丫头住嘴,我知道该怎么做。我亦敬重伯符,可惜英年早逝。这样吧,既然子义你说了,若夫人你们信得过我,且随我回去。别的我不敢说,但保你一家太平,当无任何问题。至于将来…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而今谁也说不清楚。你们就先随我去都督府住下,待过些时,和我一同返回荥,也能彼此照拂。

 刁蛮丫头,如此你可满意?”

 孙尚香脸一红,低垂螓首。

 太史慈则起身躬身一礼“都督大义,慈必牢记。”

 “却是烦劳都督。”

 乔夫人也盈盈一拜。

 衫正薄,出修长而感的白皙颈子。随着她盈盈一拜,却可以看到那一抹隐约沟壑。

 不负江东二乔之名!

 曹朋心中感慨,连忙起身还礼。

 +++++++++++++++++++++++++++++++++++++++++

 太史慈送曹朋返回水寨,与此同时,王双也放出鸣镝。

 杜畿驾一艘楼船,缓缓行来。两艘船触,曹朋让孙尚香等人先行登船,而后与太史慈拱手道别。

 对于突然多出来的美女子,杜畿心里很奇怪。

 不过,他没有询问,因为他知道,有些事情不需要他去过问。

 这也是曹朋最为欣赏杜畿的一点。

 “伯侯,请夫人她们先进船舱。过一会儿我会先下船,与孝直他们汇合。等我们离开之后,你让王双带着她们,直奔都督府就是…这事情一言难尽,若有机会,我自与你说明白。”

 杜畿嘿嘿一笑“那倒不用。

 只是公子,好福气啊…”看着杜畿那满脸,曹朋立刻就知道,这厮想歪了。

 “你…算了算了,随你怎么想。

 记住,这件事不许任何人知道,要小心保密。”

 “卑职省得!”

 “另外,我听人说,蔡瑁可能要被罢免水军大都督的职务。

 至于新任都督的人选,还不是很清楚。我本属意与你,可你资历毕竟太浅,恐怕难以服众。所以估计这一次,你怕是当不得这大都督。不过我会设,为你保留庭湖水军…过些时,待江东水军撤离,你就率部驻扎城陵矶,三江口。至于这大都督的人选,我一有消息,自会通知。

 但在这之前,你要设给我监视蔡瑁水军动静。

 如果那家伙有异动,就配合徐公明,把他干掉…绝不可以令水军,发生什么变故。”

 “末将,明白!”

 曹朋点点头,走上了甲板。

 此时,天将晚,夕阳西下。

 太史慈的座船,正缓缓离去,朝着罗县方向行进。

 孤帆远影碧山尽!

 曹朋脑海中,突然闪过这么一句诗词。

 对太史慈,他极为欣赏。可是他却不知道,后是否还有机会,和太史慈似今这样,开怀畅饮。

 历史上,太史慈是什么时候死得?

 曹朋已经记不清楚了!

 但想来,业已不远…

 对了,如果罢免了蔡瑁,曹又会让什么人,统领水军?

 ++++++++++++++++++++++++++++++++++++++++++++++++++++++++++++

 回到汉寿之后,曹朋神不知鬼不觉,将乔夫人孙尚香一家接进了都督府。

 这都督府的面积很大,安排一家人,倒也是轻而易举。不过,大乔夫人的心情似乎并不太好。想想也是,自己丈夫一手打下的江东,而今却不得不背井离乡,投奔敌人的庇护。这换成谁,都会感觉别扭。好在,有孙尚香和孙绍陪伴,大乔夫人倒也不至于,太过于悲伤难过。

 是夜,曹朋在府中设下家宴。

 “夫人,不知后,有什么打算?”

 大乔夫人回道:“妾身但求安安稳稳,便足了。

 只是绍儿…绍方十三,却要隐姓埋名,实非好事。他从小希望能效仿吴侯,做那开疆扩土的伟业。若是都督方便,请能与绍些照顾。妾身母女,感激不尽…”

 “曹阿福,我听说你身边不是有一支牙兵,名叫白驼兵?”

 “啊,正是!”孙尚香倒是不客气,直接唤曹朋名。

 这让曹朋,颇有些哭笑不得,但同时,又感觉非常亲近。

 于是歪着头问道:“怎滴,你想要一头白骆驼吗?”

 “可以吗?”

 孙尚香的眼睛,蓦地一下子就亮了。

 “这有何难,回头我派人告诉广元,让他从西域寻一匹凉山白驼,送你当坐骑。

 我告诉你,那凉山白驼在西域可是颇为珍贵,行走如风,速度奇快,而且耐力也非常强…”

 孙尚香笑得眼眉儿弯弯,好像弯月一般动人。

 她拉着曹朋的袖子,连声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就要那凉山白驼。”

 一双柔荑温软,少女的体香如兰似麝,令人陶醉。

 大乔夫人突然笑了!

 “母亲,何故发笑?”

 “我在笑你姑姑…在江东时,从不假颜色,原来早有心上人。”

 孙绍一怔“你是说…”

 “好了,莫要呱噪。

 既然你决定抛开孙家,建立业。以后跟随都督,可要听话才是,莫再使你那少爷的脾气。”

 “嗯!”孙绍,的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孙尚香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

 “曹阿福,你又欺负我…我刚才问你白驼兵的事情,你怎么突然给我扯到了凉山白驼?”

 “是你自己要说的。”

 “好吧,那我想绍加入你白驼兵,可不可以?”

 曹朋目光向孙绍扫去,孙绍不由自主的一膛。

 这小老虎,倒是颇有乃父之风。当时第一次见他,感觉眼,恐怕也是因为他长得与孙策很相像。

 “白驼兵,只怕有些难度。”

 “为什么?”

 “我白驼兵要求很高,必须二十以上,三十以下,方可进入。

 孙公子方十三,虽体格健壮,却承当不了白驼兵的日常练。况且,他现在正是长身体之时,过早从军,与他成长却无好处。我的意思,绍应该先读书,好好习武。待他长大一些,我可以让他随我一起,增加些历练。对了,我有一个外甥,名叫邓艾,与绍同龄。此外伯侯之子杜恕,业已十一,和我弟子蔡迪,而今就读于浮戏山荥书院。且让孙公子和他们一起,现在学院就学。待时机成,我自会予以安排。不过现在,却真的不是太合适…”

 孙绍,有些失望。

 可大乔夫人,却不眼睛一亮。

 荥书院虽说刚刚创立,但名声已经传扬开来。

 据说里面聚集了一大批当世学之士,连江东也有所听闻。

 最重要的,是曹朋刚才说的那三个人。一个是曹朋的外甥,一个是曹朋的弟子,还有一个是曹朋心腹爱将之子。岂不是说,孙绍和他们一起,必然会得到曹朋的关照?大乔夫人也是个聪明之人,眼珠子一转,顿时计上心来。

 “我听闻都督才学过人,乃当世之大儒。

 绍自有孤苦,伯符走的早,以至于他未得太多教诲。妾身斗胆相求,让绍拜入都督门下,也可以学的一技防身。”

 “这个…”

 曹朋有些犹豫。

 前世,他喜欢孙策。

 当然了,对江东二乔,也就久闻大名。

 可是收孙绍为弟子,却有些为难。不管怎么说,孙绍是孙策的儿子,更是从孙权手里逃出来。如果被人知晓,恐怕少不得一番麻烦。但是,着大乔夫人那似水眸光的哀怨,曹朋实在是不忍拒绝。

 “若是公子不嫌弃,此朋之幸。”

 “绍,快起来拜师。”

 大乔夫人喜出望外,忙拉着孙绍,与曹朋行拜师礼。

 了,真的是了!

 蔡文姬的儿子成了自己的弟子也就罢了,而今又多了一个孙绍;对了,还有一个刘琮,这可真是有点混乱。但既然已经答应下来,曹朋自然也不会改口,于是欣然受了孙绍这拜师礼。

 +++++++++++++++++++++++++++++++++++++++++++++++++++++++++++

 建安十三年四月中,张纮率江东使团,抵达西陵县。

 庞山民也已经抵达西陵,负责接待张纮一行。随后,曹在行营之中,设宴招待张纮一行人。

 次,双方开始了一场极为艰苦的谈判和磋商。

 孙权要求,曹让出荆南二郡,也就是零陵和桂两郡。这是当初刘备开出的条件,而今刘备已难成气候,孙权却不会把这即将到手的两块地盘,再让出去。可曹却坚决不肯,他愿意把零陵让给孙权,却又不符合孙权来到利益。毕竟,零陵距离江东,尚隔着一个桂

 一连十天,双方争执不停。

 最终,还是荀彧提议,同意让出桂,但不会出零陵。

 不过,作为补偿,曹可以让出下雉,允许江东兵马在下雉驻军。虽说下雉只是一个县镇,却是江夏郡的要地。同时对于江东而言,下雉犹如柴桑门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能得到下雉,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这样,张纮派人前往吴郡请示,但基本上达成协议。

 之后,曹表示,愿意释放周泰等江东将领。

 但太史慈必须撤出罗县,江东水军也要撤离泊罗渊。

 这一点,张纮没有纠,非常爽快的应下。毕竟,下隽被曹占领之后,太史慈所部,如同一支孤军,继续留在罗县,已没有意义…

 整整十五天的磋商,双方终于达成了约定。

 随后,曹命曹朋释放周泰,而太史慈所部,必须要五月末,撤离长沙郡。

 这次谈判,没有人理会长沙郡的刘备,会是怎样一个态度。事实上,打到了这个地步,刘备已经是山穷水尽。孙权得了桂,也能给予刘备一定程度的援助。当然了,这种打算,大家心知肚明,没必要挂在嘴上。

 建安十三年五月,曹朋释放周泰。

 不过在当天,他就接到了命令,让他马上前往西陵。

 荆南战事,由徐晃接手负责,曹朋另有安排。

 曹朋有些奇怪,在和徐晃交接的时候,忍不住问道:“公明,丞相让我去西陵,究竟何事?”

 徐晃出了羡慕之,笑呵呵道:“自然是好事。”

 “好事?”

 “嘿嘿,还没有恭喜友学,我听说,此次丞相招你返回,确有重任。不过,不是在荆州,而是要你返回许都。”

 “啊?”

 虽然曹朋在内心里,早就想要返回许都。

 可是曹主动下令,却让曹朋,多多少少还是感觉有些吃惊。

 和徐晃交接完毕之后,曹朋命黄忠和庞德,护送大乔夫人一家人,先去襄。本来,曹朋希望二人能够留下来,承担重任。可是黄忠和庞德,还是希望和曹朋一起离开,对于继续留在武陵,没有太大的兴趣。随同曹朋一同撤离的,还有正、张松和蒋琬三人。魏延被委任副都督,协助徐晃都督荆南战事。而杜畿呢,则继续留在庭湖,一方面演水军,另一方面,监视蔡瑁的动静。

 文聘王威,也将留在荆南,协助徐晃,平靖荆南。

 也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当曹朋离开汉寿时,五溪蛮老王沙腾,带着沙摩柯从壶头山匆忙赶来。

 而今,五溪蛮已经迁出壶头山,定居山外。

 曹朋命人以当地的地势,修建五溪县城,供五溪蛮人居住。

 五溪蛮老王拉着曹朋的手“若非都督,我等山蛮,又怎能沐浴天朝恩泽…都督此次离开,小王极为不舍。都督与我家沙沙,有活命之恩。愿使沙沙跟随都督,牵马缀镫,以示感激。”

 让沙摩柯跟着我?

 曹朋也是极为意外…

 却见沙摩柯从沙腾身后走出,推金山,倒玉柱,匍匐曹朋身前“请大都督收留。”

 沙摩柯也是个高傲的子。

 而今能放下颜面,如此臣服曹朋,想必是经过一番思想争斗。

 曹朋向正等人看去,却见正张松和蒋琬三人,齐刷刷点头,示意曹朋同意这件事情…

 “既然老王如此说,就让沙沙随我走吧。

 不用沙沙牵马缀镫,但有曹朋一息在,绝不会让沙沙受半点委屈。他,我必使沙沙,衣锦还乡。”

 老王闻听,大喜!

 这不正是他所希望的结果嘛?

 五溪蛮搬出壶头山,从今以后,需要和汉家人一同生活。

 如果背后没有一个靠山的话,只怕少不得要受人欺凌…

 可是,如果有曹朋支持,五溪蛮人也就可以避免许多麻烦。说不定,还会得到很多照顾。

 这可比跟着刘备强百倍!

 那刘备虽说给了五溪蛮不少金银,但是却没有让五溪蛮人的生活,有太多实质的变化。反倒是一开始为敌人的曹朋,在来到荆南半年的时间,开放集市,改善山蛮的生活。那些规章制度,也令山蛮安心不少。曹朋现在要走了,可是他在荆南的威望,却不会有任何减少。

 +++++++++++++++++++++++++++++++++++++++++++++++++++++++++++

 辞别了五溪蛮老王等人,曹朋带着正和沙摩柯,领三百飞驼兵,直奔西陵县而来。

 这一路,风餐宿,晓行夜宿。

 数后,曹朋风尘仆仆抵达西陵县城外。

 可是,曹居然已经离开西陵,领着荀彧等人,登舟往云梦泽,巡视荆南去了。

 “恭喜阿福,贺喜阿福!”

 留在西陵负责接待曹朋的,正是郭嘉。

 曹朋愕然问道:“喜从何来?”

 “呵呵,丞相下令,加阿福后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岂非大喜吗?”

 曹朋灵灵打了个寒蝉,立刻警惕的看着郭嘉“奉孝大哥,无缘无故给我这么好的待遇,是不是别有目的?”

 也就是曹朋,在得了封赏之后,敢说出这样的话。

 “叔父这个人我了解,一向是一个甜枣打一巴掌。

 我虽立下些许劳,可是这后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嘿嘿,我害怕,我会承受不起啊。”

 正,在一旁是目瞪口呆。

 郭嘉笑眯眯道:“受得起,受得起!

 阿福你若受不起,这丞相府里,又有何人能够受得起呢?”

 “住口,你这是挑我我和我丈人他们的关系。”

 郭嘉哈哈大笑,而后戛然而止,脸上笑容随即不见,透着一股子凝重之“说笑结束,咱们谈正事。

 许都而今,不太平。”

 “呃?”

 郭嘉把情况简单做了一个说明,而后道:“丞相任你为廷尉,加后将军,即刻返回许都,协助文和行事。

 这里,有密函一封,你可以在路上拆阅。”

 廷尉?

 九卿之一…

 曹朋倒一口凉气,顿时感觉紧张起来。

 九卿,可不是普通的职务,而是身处权力中枢。

 廷尉执掌天下刑狱,秩中两千石,权柄甚大。而今曹让他出掌廷尉,恐怕少不得一番腥风血雨。

 “我何时启程?”

 “自然越快越好…一应印绶,皆在文和手中。

 等你到了许都之后,自会将印绶付与你。阿福,此事意义非凡,你切莫掉以轻心,需小心行事。”

 曹朋深一口气,点了点头。

 “那我立刻启程。”

 连西陵县县城都没有来得及进入,曹朋便再次动身。

 在赶奔襄的路上,曹朋心神不宁。当离开江夏郡郡界的时候,他突然勒马停下,从怀中取出书信。

 撕开了信奉,取出信瓤。

 曹朋打开了书信,脸色却突然大变。

 “公子,怎么了?”

 曹朋深一口气,把那封信递给了正。

 却见雪白一张信纸,没有任何字迹。这就是一张白纸!

 正的脸色,也不由得变了!

 “公子…”

 “我已明白丞相的意思,此事要做的干干净净,不可以留下漏网之鱼。”

 “可是,如果真的这么做,公子的名声…”

 曹朋,沉默了!

 半晌后,他突然笑了,对正道:“丞相,不正希望如此?”

 正一怔,顿时出恍然之

 而一旁的沙摩柯,却疑惑的看着两人,猜不出这两人,究竟在说些什么事情…  m.IGeXs.Com
上章 曹贼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