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曹贼 下章
第636章 梳理(三)
曹朋手里还有一封信,一封给王威的书信。

 王威的职务不算特别高,而且声名也不太响亮。至少在荆州体系当中,他的声名远比不得文聘。但如果因此而轻视此人,那可就大大的错了!三国演义当中,王威没有登场。可是在真实的历史上,他却差一点给了老曹致命一击。当时荆州已经投降,但曹尚未站稳脚跟。

 王威曾建议,趁曹立足未稳,出兵偷袭。

 如若成功,那就是第二次宛之战的翻版。与当时的情况而言,这个计划执行起来,成功的希望很大。可惜蔡帽不是张绣,也没有张绣的那个胆略。最终,蔡帽否决了王威的主意,也使得蔡氏错失了最佳的一个机会。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曹对刘氏和蔡氏在荆襄的影响力,产生了猜忌。最终,曹把刘琮赶出荆州,给了一个列侯封爵,彻底架空。

 王威曾经是邓稷的老上级。

 在曹朋出仕南的时候,邓稷曾写了一封书信,拜托曹朋转王威。

 只可惜,曹朋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王威而今为襄城统兵校尉,说起来并不是一个很显赫的官职。但就荆州而言,这襄统兵校尉,就类似于卫将军,执金吾的职务,负责襄治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职务,甚至连文聘都无法担当。如果能够说降王威,就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使蔡夫人下定决心。与曹朋而言,也可以通过王威,来加速他整合荆襄的脚步。当然了,一个王威还远远不够,蒯越蒯良文聘这些人,都是极为重要的角色,不可以有半点疏忽。不过,事有轻重,曹朋认为,就目前而言,王威是最好的突破口。只因这王威是南人,与曹朋有同乡之谊,更曾为邓稷的上官。有这两层关系,可以有效的切入襄事命…最重要的是,王威手中有兵权!

 入夜后,襄开始夜

 历经昼间风波,刘表的头七丧祭,仓促结束。

 过了今天,荆州也就进入了后刘表时期。面对着荆襄纷局面,襄城看似平静,实际上却是暗涌。

 从王威府中离开时,眼见就快到子时。

 曹朋感到了莫名的疲惫,但心情却非常愉悦。

 和王威的见面,还算是愉快。

 特别是当曹朋呈上了邓稷的书信之后,也让王威的态度,顿时缓和许多。王威是典型的荆襄系,却又不同于蔡帽张允这样的投降派。更多时候,王威是属于蒯越和蒯良一系,赞成荆州事,荆人治的主张。所以,他对曹朋的态度,在最初虽有些抵触,但并不算特别敌视。

 待看到了邓稷的书信之后,王威顿时与曹朋亲近许多。

 “友学,叔孙而今可好?”

 “家兄尚好…此前得到消息,朝廷已任家兄为河东太守,年后就会赴任。他本打算回来探望故里,不想家姐怀了身孕,家兄只得留在荥。他还派人与我代,见到王将军,当执兄长之礼,不可怠慢。小弟早就想拜会将军,可是…而今终有机会与将军会面,总算是可以与家兄有一个代。”

 曹朋这一番话,说得是条理清楚,暗藏寓意。

 你别担心后的前程,我姐夫可一直都记着你的好呢…以前之所以无法畅言,那是形势所迫,而今刘表已经死了,荆州如果归降了朝廷,我一家可以保你前程,远胜于今职务。

 时于荆州是归降曹,还是联合东吴自立,目前还有一些分歧。

 不过总体而言,归降曹的声音占居了上风。只是很多人,担心在归降之后,身后事没有保障。就比如王威,他也担心这荆州归附之后,会影响到他的前程。而邓稷的书信,无疑给了王威一颗定心丸。与曹朋推杯换盏过后,王威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隐隐透出了心思。

 只要琮公子归降,我这边绝不会设置障碍!

 有了这么一个保证,于曹朋而言,已是极大的胜利。

 离开王府,曹朋带着陆帽往官驿返回。夜深沉,不知在何时,升起了一层轻雾,将襄城笼罩这轻雾之中,视线变得格外模糊。寂静的长街上,不见人影。街道两边的店铺房舍,在入夜之后,便关门落锁。整个襄城,笼罩在这种奇诡的寂静之中。偶然间,可以听到远处巡兵的脚步声,以及从城门方向传来的刁斗声,更给这座古城,增添了许多莫名诡谪。

 王威,已经表示愿意配合。

 接下来,就要看蒯越蒯良兄弟的态度…

 蒯氏的态度,基本上可以确定,他们也不会设置太多的障碍。只是,从蔡中蔡和那里传来的消息,蔡氏的态度,似乎仍在犹豫。这也使得曹朋的心情,变得有些沉重。蔡氏何以犹豫?

 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压力不够啊!

 曹朋想到这里,不暗自长出一口气。

 也许,应该给蔡氏再增加一些压力,否则让他们这样犹豫不决,终究不是一桩好事…

 “子璋,天亮之后,你即派人前往襄乡。”

 曹朋想了想,对

 陆瑁道:“持我令箭,转告子丹兄长,请他务必在三之内,给我拿下章陵。”

 和蔡夫人交谈过,曹朋知道,这位夫人其实并非什么野心的女人。

 她所做的一切,无非围绕两个点。一个是她的儿子刘琮,另一个则是她的家族。这两点,曹朋都可以给予保证,为何还迟迟拿不定主意?究其原因,不在蔡夫人身上,而是因为蔡帽。

 蔡帽希望凭借手中的资本获取更多的到益。

 而他是蔡夫人的兄长,同时又执掌荆州水军,权柄之重,远甚于蒯氏。

 蔡夫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蔡帽的影响!这一点,确是出乎曹朋的预料…原本以为,问题是在蔡夫人身上。可是根据蔡和打探来的消息,源确是在蔡帽的身上。对此,曹朋在思忖良久之后,决定给蔡帽一些教训。最好的办法便是攻下章陵,彻底拔掉荆州在南的力量。

 “公子,如此一来,会不会怒蔡德珪?”

 陆帽有些担心,提醒曹朋道。

 毕竟,曹朋而今在荆州,深陷险境。

 曹真若攻陷了章陵,会不会刺到蔡帽呢?

 曹朋忍不住笑了“刘虎乃刘琦臂膀若子丹真能夺取了章陵蔡帽非但不会怪罪,反而会感到高兴。这家伙治理水军,确有手段。只是野心太大,不晓时局…大势所趋,又岂是他所能抗拒。早一归降,早一。若给他留有幻想,反而会让他野心更大,更加麻烦。”

 陆帽想了想,觉得曹朋所言,也颇有道理。

 于是他不在劝说,拱手应诺而去。

 送走了陆帽曹朋松了一口气。解决了王威的麻烦,接下来就是蒯氏兄弟和文聘…这三个人不同于王威,一边是荆襄名士另一边则是荆州有数的上将。若不得此三人点头,恐怕蔡帽还会有所反复。

 明一早,拜访文聘!

 曹朋思忖半晌决定了这先后顺序。

 蒯氏的态度已经很清楚,经过这些日子的交流曹朋对他们的顾虑,也了然于。说到底,蒯氏的问题,就是一个乡的问题。他们坚特‘荆州事’荆人治,的原则,要解决此二人心中顾虑,必须由曹出马。但在大方向上,蒯氏不会设置障碍,更多的是细节上问题。

 真正麻烦的,还是文聘!

 作为荆襄第一名将,文聘在军中,享有极高声誉。

 虽说蔡帽是水军大都督,可若以声望论,却远远比不得文聘。

 曹朋和文聘,有过集。

 不过,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十年前,曹朋在中镇杀人,连夜逃离,夜宿羊册镇车马驿,与文聘照过面。当时,王猛还与文聘手,不十招便败在文聘子中。文聘对王猛颇为赞赏,还邀请王猛从军,却被王猛拒绝。除此之外,文聘和曹朋,再也没有任何集…

 这是个大麻烦!

 如果不能让文聘表明态度,终究会影响到蔡氏的判断。

 曹朋很清楚,文聘为什么迟迟不肯表态。

 说到底,还是曹朋的声望和地位,达不到那个程度。如果换做曹,文聘很可能已经表明了立场。

 曹朋虽然甚得曹信赖,却终究不是曹

 在这种情况平,文聘不肯表态,似乎也可以说得过去。曹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作为桥梁。

 这个强有力的人物,应该由谁来担当?

 这一夜,曹朋失眠了!

 他躺在榻上,辗转反侧,眼见鸣五鼓,头脑昏沉时,曹朋终于想到了一个人,精神顿时振奋起来。

 司马微!

 没错,就请司马徽出面,来解决文聘这个麻烦…

 心中的大石,总算放下。

 在天快亮的时候,曹朋迷糊糊的睡着了!

 “公子,出事了,出大事了!”

 一阵急促的呼喊声,把曹朋惊醒。

 他连忙翻身坐起,从榻上抓起一件大袍,披在身上快步走到房门旁边,拉开了房门。

 “子璋,出了什么事?”

 “章陵告破,章陵告破…”

 “什么?”

 曹朋闻听一怔,旋即惊喜万分。

 昨晚刚想着要曹真攻取章陵,没想到曹真就已经取下了章陵。

 陆帽气吁吁道:“昨日子丹将军趁夜偷袭章陵,大败刘虎…而今,刘虎率残兵已败退绿林山,向江夏逃亡。曹将军已占领了章陵,并率部进白水乡。

 嘿嘿,蔡德珪这次怕要急了!”

 曹朋嘿然冷笑。

 “蔡德珪何止是着急?

 他现在,怕已经坐不住了…子丹出兵,绝非个人行为。此必是丞相所命,他才会攻取章陵。

 他这一动,只怕丞相马上要有行动了!”(  M.igExS.cOM
上章 曹贼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