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曹贼 下章
第633章 谁为国贼?谁是小人?
眼前的男子,大约三旬靠上。

 一袭月白色鹤氅披身,头戴纶中,容颜俊美,风度翩翩,绝对能称得上是一位美男子。在他身边,还跟着一名男子,年龄也在三旬靠上。曹朋认得他旁边的男子,赫然正是庞山民。

 而走在前面的男子,他看着眼,却有些想不起来在何处见过。

 “友学,羊册镇一别经年,别来无恙!”

 男子面带儒雅笑容,令人如沐春风。

 羊册镇?

 曹朋顿时想起来了眼前男子,连忙土前几步,躬身行礼“学生曹朋,见过水镜先生。”

 司马徽!

 曹朋重生之后,认识的第一个三国名人。

 当年,他在中镇怒杀成纪,被迫随同家人逃离家园,前往棘投奔邓稷夫妇。不想风雪加,在途经羊册镇的时候,曹朋遇到了两个人。也正是这两个人,改变了曹朋的命运…

 一个是庞季,也就是庞德公的哥哥。

 另一个便是眼前的司马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司马德,水镜先生,诸葛亮的老师。在十年前那个风雪加的夜晚,曹朋以十胜十败论,而令司马德与庞季对他心生重视。随后,才有了司马徽赠车之举措。也正是因为那辆马车,使得曹朋一家在棘站稳脚跟。虽然后来遭遇黄的迫害,但司马徽给予曹朋的帮助,算起来犹甚于庞德公曹朋怎能不敬。

 司马徽也在上上下下打量曹朋,心中感慨万千。

 当年一念之差,未得良才而授之,如今想来,却是后悔无穷。

 曹朋还车的时候,庞德公二话不说,便赠与尚书与《诗》《论》。司马徽当时就是犹豫了那么一下,结果被庞德公抢先。既然庞德公要收曹朋,司马徽也不好相争斗没有太多后悔。

 要知道,他返回襄之后,诸葛亮便拜入水镜山庄。

 时山庄之中,有卧龙凤雏,更有水镜四友,司马徽能有什么遗憾?可不久之后,曹朋以一篇陋室铭而闻名天下,司马徽便有些后悔了!古人讲‘德行’二字。德为先,行在后。也就是说你有没有真本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德行“陋室铭”正恰恰应和了这个“德”字。

 随后,曹朋拜师胡昭,又做龘爱莲说。

 司马徽得到了文稿,扼腕长叹。

 一晃十载,昔年那个羊册镇瘦弱少年,而今已成为天下人所知的曹三篇,曹八百。论声名,曹朋的才名未必逊司马徽。而他征战凉州,治理河西将西北打造成一个富庶之所,也使得司马徽为之赞叹。

 见曹朋一如十年前恭敬甚至执弟子礼,也让司马徽感到很开心。

 “友学,机伯此次行事有亏德行却并无私心作祟。

 他毕竟有大才学,在荆襄甚有名声。若友学一怒而斩杀机伯先生,只恐会受世人指责…友学莫忘记当初祢衡之死,乃前车之鉴。我厚颜恳请友学饶过机伯父子,于友学而言,并无害处。”

 曹朋,灵灵打了个寒蝉。

 他猛然向伊籍看去,突然间明白了,伊籍刚才为何破口大骂。

 伊籍是个极具风度的君子,口碑甚好。而今却口出污秽之言,与他以往言行颇有不同。一开始,曹朋以为他是因为失败所以才会如此。可司马徽这一说,他猛然醒悟了伊籍的真正用意。

 伊机伯,你好算计!

 荆襄是一个文风极其鼎威的地方。

 在刘表的治理下,荆州虽说不得是风调雨顺,国富民安,但这文风之威,未必就逊于颍川。君不见,徐庶、石韬、孟建、崔均四人纷纷来荆襄求学,不正是因为这文风的鼎威吗?

 这里聚集了太多名士,人言荆襄名士冠绝天下,虽有些夸张,却可见一斑。

 在荆州,文士的地位远远高于武夫。

 以文聘之能,还要摆在蒯氏门下求学;蔡氏之所以能强威,也是因为有蔡讽的名声做底蕴。

 荆州的风气,颇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宋朝。

 宋太祖曾立下,不得杀害读书人,的规矩。荆州虽然没有宋朝那么明文规定,但文士的地位之高,却未必逊宋朝。祢衡那种‘愤青’,数次羞辱刘表,而刘表不敢坏其性命;黄祖只因为杀了祢衡,结果是众叛亲离,连他亲哥哥对他都恼怒异常,甚至不肯给予他原谅。

 由此可见,在荆州,名士的地位何等高贵。

 伊籍虽是山人,但素以风姿儒雅而著称,为荆襄人士所敬重。如果曹朋杀了伊籍,名不正言不顺,更会被荆襄士人所指责。到时候,很可能会出现当年黄祖杀祢衡的状况,弄的曹朋声名狼藉。伊籍,这是要用他的性命,来和曹朋做一次锋。

 曹朋的脸上,陡然间出一抹诡异笑容。

 历史上,伊籍并不出彩。

 刘表死后,伊籍归附刘备,就再也没有登场…

 也正因为这样,曹朋才不把伊籍放在心土。没想到,这老儿竟有如此能耐…如果曹朋杀了伊籍,怒了荆襄士人,则曹朋在荆州的未来,必然艰难。同时,也可以为刘备争取时间。好算计,真好算计!

 “机伯先生,你言我助纣为,却不知曹丞相,何以为纣王?

 想当年,天子东归,诸侯漠视…刘荆州身为汉室宗亲,二十二路诸侯讨伐董卓时,他不肯出兵;天子东归时,他仍旧没有动作。反倒是丞相面对关中李郭之强威兵力,奉天子,尽人臣本份。天子定许都,至今十载。荆州未曾贡奉,更不要说,刘荆州亲自前去朝拜天子。

 丞相奉天子十载,治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争徐州,灭吕布,平刘备,战袁绍,定关中,镇西北,取北疆…就连海外藩国,也因仰慕我天朝之赫赫声威,远渡重洋,前来归附。此不逊于霍骠骑,班定远之勋,何来国贼之说?”

 伊籍闻听,不哑口无言。

 曹朋说的这些,都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他虽然和曹为敌对,但是对曹这十年来所做的种种,有时也会柏案称赞。不过,称赞归称赞,却不肝、伊籍对曹认同。说到底,就是因为曹当年斩杀俊仪名士边让,起了整个兖州士人的愤怒。伊籍,同样是兖州人士,而且与边让也颇有情。故而曹斩杀边让,让伊籍对他极为愤怒。在伊籍看来,曹的所作所为,就是对名士尊严的践踏和羞辱。

 曹一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恐怕就是斩杀边让。

 怕

 若非边让之死,引发兖州之起兖州士人之怒火,令曹当年好友张邈让甚至与他反目成仇。而这后果,至今也未能消除。边让之死龘,反了陈宫,引来了吕布,造成此后徐州,数年战不止。曹也因为这个原因,不得不从东郡撤离,迁移到了豫州,安家落户。

 曹朋见伊籍不言,不冷笑。

 

 “倒是尔等,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道

 伊机伯你自诩贤良,我且问你,与国家,与百姓有何建树?整坐而论道,满口自德文章,只知道夸夸其谈,为一己之私,却不顾生灵涂炭。曹丞相代天讨伐不臣,你这种所谓贤良,却在后面拖后腿。你本为刘荆州幕僚,却要助那刘备,篡夺荆襄…好一个忠臣贤良,好一个风雅名士。伊机伯,刘备何等人也?一织席贩履之徒,窃命皇亲国戚,为祸天下。

 当年曹丞相待他何其重,不思报效国家,却为一己之私,而肆苍生。何

 此人归附公孙瓒,却在公孙瓒危机时,不予援助;此人解徐州之危,却暗地里收买人心,窃取徐州。不过,刘玄德终究是个无德行之人,哪怕是得了徐州,最终却被吕布夺走,惶惶若丧家之犬。丞相收留此人,他却在汝南招兵买马,心怀不轨。他假托天子血诏,却四处招摇撞骗。自称汉室宗亲,却无半点证据,证明其出身…官渡一战,袁绍让他驻守濮

 他却带着袁绍兵马,逃去了东海,与海贼造反,致使东海郡生灵涂炭。

 走投无路时,刘荆州收留此人。

 他不思报答恩义,反而私下里四处招揽,收买人心,令荆襄内部,混乱不堪…刘荆州头七未过,他便要篡夺荆州。此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不知礼仪廉之辈,也敢称之明主?依我看,刘备才是国贼,才是逆臣,而你伊机伯,才是真真正正,助纣为的卑鄙小人…”

 老子杀不得你,但至少要骂个痛快!

 骂不死你,也要骂臭你…

 伊籍瞪大而来眼睛,看着曹朋,嘴颤抖不停,呼吸陡然间变得急促起来。

 一旁司马徽和庞山民想要阻止,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劝说。曹朋说的,似乎是句句在理,没有半点虚假。两人相视一眼,不由得暗自苦笑。

 司马徽更在心中感叹:十年前,这小曹朋以十胜十败论,令我等哑口无言。那时候,我就该知道,他是一个口舌伶俐之人;却不想十年之后,他不仅成名就,这伶牙俐齿之能,似乎比之十年前,更甚一筹,直让人无辩驳。

 伊籍的脸色苍白,口更剧烈的起伏不停。

 他想要辩驳,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而曹朋越骂越很,一个脏字不带,同时又句句诛心,让伊籍感到气短…

 他张了张嘴,却觉得喉咙发甜,口发闷,当曹朋骂他是,助纣为,卑鄙小人,八个字的时候,伊籍大叫一声“羞煞我也!”

 一口鲜血出,身子随之瘫软地上,气息全无!

 “机伯,机伯!”

 “父亲…”

 司马徽和庞山民,以及一旁的伊,不由得大惊失,大声呼喊。

 可伊籍再也没有睁开眼睛,静静的躺在冰冷的地面。

 “机伯,故去了!”

 一旁押送伊籍父子的卫士,抬头骇然向曹朋看去。

 却见曹朋面透冷意,微微一笑,转过身,看也不看一眼。

 而站在曹朋身后的蔡中蔡和,不由得灵灵打了个寒蝉,再看向曹朋的时候,那目光已透着浓浓惧意…  m.IGeXs.Com
上章 曹贼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