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曹贼 下章
第380章 宿命相逢
“呼厨泉死了!”

 曹朋看着庞统,出苦涩笑容道:“他这一死,我们此前几十天的努力,付之东!”

 时已六月,暮夏时节。

 虽是夜晚,但仍旧是热续滚滚。

 曹朋深一口气,颇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本希望借助呼厨泉之手,来牵制乌丸突骑。哪知道呼厨泉突然被杀,使得此前的种种算计,都成了一场空。不过,比起田豫的郁闷,曹朋明显透着几分轻松。

 想必,呼厨泉一死,最快活的就是刘光巴。

 他看向庞统,却意外的发现,庞统脸上出了淡淡笑容。

 “士元,你难道就不觉得憋屈吗?”

 “憋屈?为何憋屈?”

 庞统忍不住笑道:“呼厨泉一死,于公子而言,河西唾手可得。”

 “此话怎讲?”

 “呼厨泉被杀,南匈奴势必出现混乱。勿论是去卑还是刘豹,对大单于之位都虎视眈眈。此前,呼厨泉活着,二人尚可以隐忍。但呼厨泉死了,他二人又怎可能善罢甘休?”

 “你是哈•”

 庞统站起来,来到曹朋身旁。

 “友学,你此前不是向曹公禀报,希望镇守河西吗?”

 “正是!”“若呼厨泉未死,以南匈奴之力,你想要坐镇河西,并非一件易事。可现在呼厨泉死了,刘豹也好去卑也罢,谁又有精力顾及河西之地。这正是你坐稳河西的最佳时机。他二人非但不会阻止,甚至会诸好于你。如此一来,河西北方无虞”

 去卑有野心,刘豹同样有野心。

 两人的实力相当,只看谁能消化呼厨泉手中力量更多一些。

 曹朋顿时明白了庞统的意思,这是要待价而沽啊。谁弱我就帮谁…,•…再加上一个檀柘,曹朋足以将漠北搅得天翻地覆,至少在数年之内,保证河西无虞。

 去掉了南匈奴的威胁,河西就等于减少了三分之一的压力。

 剩下的西凉马腾,以及河西羌狄,当不足为惧。至于并州高干如今自顾不暇,恐怕也没工夫来顾及河西地区。想到这里,曹朋的信心,陡然间增加了许多。

 他看着庞统,轻声道:“当年我曾在家师面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四种,路途艰难,我至今仍未能做到一项…不过,若我能立足河西,便可完成其中一项。虽未必能令万世太平,却可以使我中原生民,百年不受胡人之患。士元,我需要你帮我用你所有的力量帮我,在河西筑起一道屏障,佑我中原不受胡乱•…士元,你可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庞统自投靠曹朋以来,表现的四平八稳。

 他虽然留在曹朋的身边却未曾说出过臣服的言语。

 如今,曹朋与他敞开心声,却使得庞统心中波澜顿生。

 他沉片刻后“友学,若你得河西当如何为之?”

 “屯田,在河西推广屯田”

 “单凭屯田,未必能坐稳河西。想当初汉武帝也曾在河西屯田,但最终还是废弃。

 想要在河西筑起中原屏障,必须有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你要有人,足够的人口,才可以稳住阵脚;单凭从中原移民,非长久之计,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曹朋不由得眯起眼睛,陷入沉思。

 半晌后,他抬起头,冷声道:“匈奴和鲜卑,屡屡犯境寇边,从中原掳掠人口。他们做得初一,我就能做的十五…我可以从上掠夺人口,令他们进行劳作。同时,我可以向西,向南,甚至向东跨海掠夺人口,以增加河西人口基数。

 我若督镇河西,司空必会给予大力协助。

 至少首批三万户人口,当不成问题•…士元,你说的很对,想要坐稳河西,我们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兵事、农事、政事•…•…我需要更多的帮手才行。”

 庞统道:“徐元直可为帮手”

 “他如今在东郡甚得满宠所重,会来这苦寒之地吗?”

 庞统一笑“只要友学你书信一封,徐庶必然同意”

 曹朋想了想,点头答应。

 呼厨泉的生死,从目前而言,与他关系并不是太大。自有田豫等人为此发愁,而曹朋在作出决定之后,便向田豫提出先行一步的请求。他要去找檀柘,把蔡谈母子三人要回来。毕竟,这件事是曹托付给他的一项重要事情,他必须要完成才行。

 田豫,旋即答应。

 建安八年六月,南匈奴大单于呼厨泉于美稷被杀。

 匈奴随之大

 右贤王去卑最先作出了反应,率部奔袭弹汗山。而鲜卑大将沙末汗在击杀了呼厨泉之后,便立刻退回鲜卑。去卑没有去追击沙末汗,抵达弹汗山后,立刻并了原本隶属于呼厨泉在弹汗山的势力,势力顿时大增•…•…然则,好景不长,利豹得到消息虽然比去卑晚,但动作却很迅速。他放弃了对檀柘的攻击,率领三万控弦之士,连夜渡过黄河,占领了沃野临戎两县之后,令其部曲迅速攻占河,断绝了去卑自五原郡渡河进入朔方的渡口。而后,刘豹领一万铁骑北上,夺取单于庭•抢占平定关,直接占领了大半个朔方郡,并下了呼厨泉在南单于庭的部落。

 呼厨泉坐拥弹汗山,但儿皆在南单于庭。

 刘豹占领了南单于庭之后便把他的婶子,也就是呼厨泉的老婆娶过来,并册立阏氏,自封大单于。

 而去卑虽然并了呼厨泉在弹汗山的部族,却因为地理上的原因,晚了刘豹一步。

 呼厨泉活着的时候,将利豹置于大河以西的申屠泽让去卑坐镇大河以北的受降城。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刘的和去卑,是怀有几分戒心。去卑想要渡河进入朔方,就必须要通过五原郡,由临沃渡河。而想要夺取五原郡,就必须拿下山。

 这也使得去卑虽然最先出手,但结果却是落后了刘豹半步的主要原因。

 所以当刘豹自立为大单于后,去卑有岂能善罢甘休。七月,去卑率三万控弦企图强渡河,但却被刘豹阻拦,双方屡战月余,最终去卑因气候原因,不得不收兵返回受降城。经此一战刘豹声威大震,在朔方颇有自立为王的趋势•…•…

 无奈之下,去卑命麾下部落大人菜提护留出使许都,求取曹的帮助。

 此时,曹正率领大军渡河而击,兵锋直指黎

 荆州,襄

 诸葛亮一袭白衣,漫步于大街上。

 他此次来襄,是为了散心。好友接二连三的离去,继孟建和庞林北上之后,崔州平也因为接到了兄长崔均的书信,踏上返家之路。崔州平是博陵崔氏子弟,出身豪门世家,远非徐庶石韬等人可以相提并论。水镜山庄二贤四友当中,诸葛亮和崔州平的关系最好。究其原因,诸葛亮也是琅都世族出身,虽比不得博陵崔氏这等豪门,但也算得上是青州世族。世家子弟,总是容易和世家子弟交往,哪怕如今的很都诸葛氏已非当年可比,但这世族的底蕴,依旧有着巨大影响。

 君不见,荆州蔡氏想要把女儿嫁给诸葛亮,不也有门当户对的因素?

 若诸葛亮只是一个普通的寒门子弟,和徐庶石韬他们相同,蔡氏也未必能看得上诸葛。

 崔州平的父亲,便是前太尉崔烈。

 其兄长崔均,原本是袁绍手下的谋臣。但是袁绍死后,崔氏大不如前。所以把崔州平召回,就是为了给崔氏寻一个更好的出路。崔州平虽非长子,但毕竟嫡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崔均要想做出决定,也必须要争取到崔州平的同意。

 诸葛亮有一种预感,崔州平这一去,恐怕是再也不会返回水镜止,庄。

 心中不免感到了几分失落,总觉得空落落。

 眼看着身边的好友,一个个走出去,为前途奔波,而自己呢,却留在荆州,无所事事。

 蔡家女中上之姿,是蔡夫人的侄女。

 才华算不得有多么高明,但读《女诫》,精通女红,是一个持家型的贤良母。

 对诸葛亮而言,蔡氏女倒也不错。

 只是当他去相亲的时候,蔡家人曾有意无意的提出,希望诸葛亮能为刘表效力。

 若说诸葛亮不心动,那是假的!

 毕竟在荆州,他依附着刘表,能为刘表效力,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出路。

 但诸第亮对刘表也颇为了解,深知刘表只是一个守成之人,恐怕难以作出大事。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归附刘表,必然能得重用。

 毕竟诸葛亮和蔡氏女的亲事,已成定局。而荆襄如今被蔡家掌控,且不说蔡夫人这一层关系,单就说水军都督蔡瑁,也是手握兵权,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力。

 此外,蔡家和荆州世族盘错节,关系极其亲密。

 有这些人,诸葛亮又岂能受委屈?

 偏偏,诸葛亮并不看好刘嗷…

 前面有一座酒楼,诸葛亮迈步走进,在伙计的领引下,登上二楼。

 与楼下喧闹嘈杂的环境不同,二层显得极为幽静。诸葛亮在临窗的桌子坐下,点了些酒菜,自斟自饮。

 “孔明何故在此独饮?”

 诸葛亮抬头看去,却见一个三旬男子,笑呵呵的看着他。

 “啊,是大兄啊!”来人,名叫庞山民,是庞德公的侄子。

 诸葛亮连忙起身让座,请庞山民坐下同饮。

 庞山民笑着摆手道:“家叔唤我前去,我此来只是为买些家叔喜爱的琼浆罢了。

 对了,听说你婚事已经定下,不知定在何时?”

 诸葛亮道:“婚期已定下,仲秋行大礼。”

 “恩,成家了,终归是一桩好事,从此可以定下心来••孔明,我还要恭喜你才是。”

 “到时候,必请大兄赴宴。”

 “嗷…中秋的话,我怕是不能返回。”

 “大兄要出门?”

 庞山民点点头,笑道:“士元来信,说他被拜为护羌校尉,故而我要把他的家眷送过去。”

 诸葛亮闻听一怔“护羌校尉?士元怎会做到如此官位?”

 庞山民搔搔头“据说是北中郎将曹朋举荐,故而士元才得此官位。看他信中的意思,似乎是想要在河西立足。故而让我把他子送过去,也免得心中牵挂。”

 “如此,却要恭喜士元…那孟建和石韬他们?”

 “士元倒是没说,只说了他的事情。

 庞林此前来信,说他在许都,不将前往河西。想必孟建会和他一同过去吧。”

 诸葛亮的心里,顿生波澜。

 护羌校尉!

 想当年,庞练离开时还不如自己,而今却已做到了护羌校尉。

 诸葛亮的心里,又怎能舒服?

 他倒不是妒忌,但终究感觉不太舒服。

 和庞山民又脚了几句之后,庞山民拎着酒告辞离去。

 诸葛亮一个人独坐于窗旁喝着闷酒,越喝就越觉得难受。

 “步出齐城门,遥望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诸葛亮本就算是齐人,对于秋时的齐国国相晏子,素来崇敬。他自觉才华不逊晏子,却苦于报国无门。而今,汉室衰颓,而曹大肆采用寒士,令诸葛亮心中多有不喜。偏偏刘表又是个没大志的人,即便投奔了他,又能有什么用处?

 自己这一身才学,该为何人效力?

 他越想越觉得郁闷,歌声渐渐高亢起来…

 不远处,一个白面长须的中年男子,身穿一件寻常的便装,正和一个英武的男子对酌。

 听到歌声,那中年男子不由得抬起头来。

 “仲业,那歌者何人?”

 英武男子扭头看去,旋即笑道:“我当谁在放歌,原来是孔明。

 “可是那水镜山庄,有卧龙之称的诸葛孔明?”

 “正是!”中年男子闻听大喜,执着英武男子的手臂道:“不知仲业,可否代为引见?”

 “这有何难?”

 英武男子起身,和中年男子迈步走了过去。

 “孔明,何故在此独酌?”

 “啊,是文聘将军。”

 诸葛亮一见那英武男子,赶忙站起来,拱手一揖。

 文聘呵呵一笑,拉着中年男子在旁边坐下“孔明,我来为你引介,•此乃大汉皇叔,左将军,豫州牧刘备刘玄德。方才听你放歌,故而前来打搅,还望孔明勿怪。”

 刘备?

 诸葛亮疑惑的向那中年男子看去。

 刘备面带笑容“久闻卧龙之名,今一见,乃备之幸!”  m.IGeXs.Com
上章 曹贼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