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上戴个小鱼塘 下章
第八十五章 鱼米之香(上)
小木屋搭成以后,李永在里面的时候非常少,他更喜欢拉着宁,那就只有他一个人,呆了几次,就觉得没啥意思。

 只有晚上的时候,两人之间的那层窗户纸还没有捅破,宁小雪不肯同他睡一起,李永就睡在小木屋,呼吸水空间清新之气,听着鱼儿游动的声音,思念着思念的人,酣然入睡。

 这段日子,李永也变得更加勤快,不停在水空间内外折腾,盼着水空间早升级。

 小木屋好了,乌篷船也有了,现在缺少的,就是一个女主人。

 话说,水空间前段日子的成长势头很好,天池、澄湖等水体的面积,差不多都有二十米左右长宽,按照李永的估算,已经达到五级空间的标准值一百二十五个立方。

 搭建木屋那些天,李永全心扑在上面,没有关注。

 木屋搭建成功以后,李永拿卷尺一量,现水面的长宽还同之前差不多,就纳闷的:怎么不长了?

 这些天,李永没怎么往空间里增加多少新的生命体,不过空间里已经有很多鱼虾、植物,它们每天都在生长,仅仅是这些生气值的积累,也应该让水空间保持增长才对。

 也就是度慢一点!现在居然有十天左右的时间,一点都没有增加。

 李永又去买了一批鱼虾,将水空间几个水体全都添满,注意观察了几天,还是没增加。

 李永知道水空间还能继续升级,远未达到尽头,仔细琢磨了一会,不悲反喜,水空间出现异常,肯定是升级的前兆。

 这次升级,一定不同于之前,因为这个前兆很特别,是异兆。

 想通这点,李永非常兴奋,变得更加勤快,想办法在水空间内外折腾鱼虾,买更多的进来,再弄出去卖给鱼味馆和鱼塘。

 梁嘉亮和宋妮娜也没有感到奇怪,以为是养鱼的那边正好有一批鱼要上市,自然乐得接受。

 当然,鱼虾的供应终究要限量,李永也不能瞎折腾。

 折腾完鱼虾,他就开始折腾那些蔬菜。

 根据李永的大概估算,生气值的增加,自然生长不如从外面大量添加,添加的也不如生命萌。

 大体上,种子芽、鱼卵孵化,增加的生气值最多。

 李永就将那些能吃的蔬菜都给采摘了,能运输的萝卜之类,打包寄给老爸老妈,或者宁父宁母。

 不能运输的,除了自己吃,就送了些给老家伙们,吃了这菜的,没有人不喜欢。

 特别是王芷瑶的父亲搬过来以后,天天都能吃上李永给的新鲜蔬菜,吃了一阵子,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大伙儿都是这些蔬菜吃了好。

 最最热衷此道的陈老头吃了以后,也说这些菜让他神清气,是个好东西。

 其他人就是觉得好吃,没感觉到陈老头说的那些玄乎玩意。不过陈老头是这方面的权威,大伙儿听了都很信服。

 老头们就跟李永打听,这些菜是哪里来的,想要经常吃,延年益寿。

 李永没辙,只能胡诌:都是寻常品种,自己种的,绿色无污染。

 其他老头都了然地点头,只有陈老头感到疑惑:“我也吃过乡下带的自种菜,都没有这种感觉。”

 “那是我种得好,哈哈!”李永科打诨,好不容易将众人忽悠过去。

 真是自找麻烦啊,李永觉得这事情烦。

 其实,他很想让大伙儿都吃上空间里的健康菜,就是这玩意不好解释。

 也幸亏当初将这事告诉了宁小雪,要不然,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迟早引怀疑,那时候再解释,就不管用了。

 除了能吃的,那些还没长成,可以移栽的,也都尽量找地方移栽,果树苗之类,特地给宁父那边送了一点,也不知道将来会长成啥样子。

 最终清出来的地面,其实也不多。

 那些暂时不能吃,没地方移栽、或者是可以吃很多茬的,李永也不能不管不顾全部弄掉。

 那就成搞破坏的了。

 李永就在不多的土地上,撒了那些还没种下的蔬菜种子,见针,不留空白。

 岸上全都种好以后,李永又将主意打到水里,鱼虾的密度已经很好,貌似还可以种点水生的植物,比如莲藕那样的。

 水里的莲藕、红菱已经种了不少,不过浅水的河滩上还是空白。

 正好那天宁小雪买了几个粽子,李永灵机一动,就想办法弄了些芦苇回来,埋在浅滩上,过几天就开始扎芽。

 还有就是一直想种的水稻,李永也打算付诸实施。

 水空间里的水都很温柔,浅滩上完全可以种些稻子。

 李永将这个说法跟宁小雪一说,小姑娘也很支持。

 他们现在吃的鱼虾蔬菜,都是自己种的、养的,要是能够再种一些水稻出来,收获以后打出米,那就什么都不用买了。

 话说,自从爱上吃鱼吃虾以后,李永和宁小雪就很少吃猪牛羊之类的了。

 宁小雪这么一说,李永倒想在水空间养些禽畜之类,以后也能吃上禽畜类,保证营养均衡。

 李永就是个吃茬,鱼虾味美,鸭鹅、猪牛羊也都不错。

 他还是个懒茬,想到饲养禽畜需要每天喂食,麻烦,想一想就暂时放下。

 其实李永肯做活的,比如说之前搭建木屋,现在又想种稻,对于这种一次劳作,之后不用多管的活计,他很乐意。

 要是天天都得照看,那就缺少耐,觉得麻烦,所以家里养的那些小崽子,都是宁小雪在打理。

 李永认为这并不是懒,而是人类追求自由的天,他喜欢自由,而不愿给那些繁琐的事情着。

 查了点资料,李永就买了水稻种子,准备开种。

 小的时候,李永曾经看过家里种稻,通常都是先覆地膜密集育种,等芽以后,再移栽到秧田里,秧苗长大了,还要再一次秧。

 那个时候,农活都是手工劳动,辛苦的。

 不过吃上的大米,全都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想到能够吃上自己育种、秧、照料≌割、打谷、舂米…然后自己做出来的饭,李永觉得,肯定很有成就感的。

 说干,咱就干!

 育种当然是水空间里进行最好,李永现水空间岸上的土地都给他撒上蔬菜种子了,这会儿根本没有空地留下。

 想了想,只好弄几个面盆,其中一个面盆装上空间水,将买来的水稻种子泡在里面。

 其它几只面盆,挖了点浅滩上的浮泥铺在里面,浮泥看上去要比岸上的土壤还要黝黑,估摸着也肥沃的。

 然后就将水里泡着,已经开始冒芽的稻种撒在浮泥上面,最后再撒一层岸上淘来的细土,那就成了。

 李永本来也想覆一层薄膜的,估计用保鲜膜就成。

 后来想了想,薄膜的作用就是保温防虫,水空间里似乎不需要,也就算了。

 几天一过,面盆里的稻种就出密密的绿芽,生机。  M.IgEXs.COM
上章 手上戴个小鱼塘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