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上戴个小鱼塘 下章
第五十八章 野菜宴
玩了两三个小时,野菜挖了几袋,大家一琢磨,光挖不行,还得吃了才有劲。

 “回去吃饭咯!”宋兴奋地从地上跳起来,突然打了个趔趄,差点栽倒,蹲的时间太久,血流通不畅,腿都麻掉了。

 说说笑笑,几个人提着野菜回到宁家,宁父也刚刚回来,正准备办午饭:“买了块阿强白切羊,大家中午尝尝,还想吃什么的?叔叔给你们做。”

 看到宁父轻松的神态,李永估计苗圃那边也没啥事,就提议包水饺:“中午吃简单点、清淡些,下午还要继续活动,嘿嘿。”

 “那就包荠菜猪饺子,”宁父打开盛放野菜的袋子看了看:“呵呵,挖了不少嘛,清明菜、马兰头、马齿苋、草头,可以弄个野菜席了,哪里弄来的?”

 “那更好,平时想吃可都吃不上,”李永笑着说起那片荒地:“蛮好的地方。”

 大家就开始拣菜,其实都用不着拣,落了一夜的小雨,将野菜也洗得很干净,一片片都鲜翠绿。

 李永主动承担洗菜的工作,偷偷倒一点空间水,将拣好的野菜泡一泡,不见得有多少作用,也能沾一点“灵气”

 宁父就开始切菜配菜,一块五花,先切成条,再切成片,然后切成丝,最后才切成丁。

 洗好的荠菜也切碎,放到一只钢锅里,倒入丁、少量的葱姜、油盐以及味,用筷子搅拌均匀,就是饺子的馅料。

 宁父一声吆喝,大家都洗手上桌,人人动手,拿了市场买的饺子皮,开始包饺子。[][]

 很快,千奇百怪的饺子出现在桌上,蔡遥整了只“小老鼠”宋抓了一手的馅料,饺子皮太小,又薄,不住她往里的馅料。

 小楚楚也闹着包了一只,包出来的饺子像“球球”的,上面一个球,下面还有一个球。

 还是宁小雪明智,根本就不上桌,找了一只花盆,将那丛三叶草种进去,其中有一片代表了级幸运的“五瓣叶”看她的动作,可小心了。

 李永喜欢吃水饺,包出来的饺子是地道的“元宝形状”看着还不错,宁母看了,口称赞:“小李包得不错,以后有饺子吃。”

 蔡遥和宋折腾着要学,宋一连弄破几张饺子皮,把嘴一撇,就不“玩”了,将几张饺子皮捏在一起,一会儿出一条“黄鳝”:“菜头,这个下锅里给你吃,补补身子。”

 蔡遥学着包了几个,倒是渐渐包出点样子,成功离捣乱份子的行列,成为包饺子的生力军。

 宁父一看,已经有两三个人包饺子,就放心地开始弄野菜,一会儿功夫,厨房里就飘出野菜独有的清香。

 等饺子包得差不多,宁母就开始烧水,烧了半锅水,沸腾以后,将饺子下到水里,一边下一边将铲子反过来划拉两下,免得粘锅。

 刚放锅里的饺子沉在水里,煮了一会儿,水饺就漂起来,锅里的水也沸腾了,就舀一碗冷水倒进去,等到锅里的水二次沸腾,再点一次冷水,通常点两到三次,这时的饺子就可以吃了。

 用漏勺伸进去一捞,雪白如玉、个大满的饺子满满搭搭,盛在盘子里,谁吃就伸筷子夹到自己碗里,另外每个人舀一碗饺子汤,一只小碟子装了调味料。

 调味料有家酿的醋、黄豆酱油,各人按照口味调好,加一点炸过的蒜蓉、葱花,滴一点芝麻油,夹了饺子蘸一点,味道很丰富。

 李永却怎么蘸酱料,自家包的饺子皮筋道厚实,特别是手捏的花边,很有嚼劲,包着馅的皮滑溜顺口,野荠菜猪的饺子馅一股子清香,吃着正好,蘸了料那就不是这种味儿了。

 “哇,比冻饺子好吃多了,”宋这话一听就是经常吃冻饺子的主,丫的嘴上沾了片荠菜叶还不觉得,大声感慨:“个头也大,能吃两口呢!”

 李永就乐了:“你平常吃的是云,还是水饺?都一口一个的?”

 “可不是,”宋大咧咧说道:“不过,你说的云是什么玩意?”

 “那玩意跟馄饨差不多,个头比较小,”李永就知道不如不问,最后还得自己解释。

 平常吃水饺,有点酱料就行,水饺本来就是面皮包了菜馅,不用吃菜,不过今个儿一盘一盘碧绿清亮的野菜端上桌子,大伙儿都是大快朵颐。

 新鲜水的马兰头拌了粉白的豆干丁,盘子里看着青白相间,颇有点豆腐小葱的神韵;清明菜炒鸡蛋,用的是土鸡蛋,油里一炸,金光灿灿,衬着碧绿的清明菜,吃在嘴里,都是一股子清香。

 清炒的草头,一盘碧绿,翡翠的,加上三叶草的花语,更让李永情有独钟,连叉几大筷子。

 虽然都是素菜,但是吃着香,一点也不比鱼啥的逊

 荤菜就一盘白切羊,阿强牌的,是当地有名的特产,白质,跟水晶肴差不多,蘸点酱,味道清淡口,名副其实。

 另外,还有一盆香螺笋汤,笋用的是铁老头家的鲜笋,香螺就是李永带来的那袋大个头的螺蛳,挑出螺,与笋片一起熬汤,汤好以后,放点碧绿的豌豆苗,味道鲜美极了。

 虽然都不是啥山珍海味,却是平常吃不上的,几个年轻人,也包括楚楚这个小女孩,还有宁父、宁母,都吃得很舒坦,吃好之后,一人一杯明前碧螺,或者是农夫山泉水,围着桌子说话。

 宁父说起中午吃的野菜:“这些菜偶尔吃吃,有味道,平常倒是没人注意,以后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吃上,那块地,因为几年没有开,政府要收回去,听说正在谈转让的事。”

 “那就可惜了,”李永听了心中一动,不过很快想到那片地是用征用作建别墅的,可不是农业土地承包,价格不是一般的高。

 “那么好一片地方,要是开出来搞农家乐,肯定很不错。”

 “农家乐能赚几个钱?”宁父对这种旅游方式并不是太看好:“金山这边的农家乐,还是比不上城市沙滩,更比不了东方绿舟、欢乐谷,组织农民来搞还行,以前有几个大的休闲农庄,后来都垮掉了。”

 李永有些好奇:“叔叔对这方面了解?”

 “我们做苗木的,跟他们会有些业务来往,多少知道一些,农家乐看着很美,但是要搞大,难!”宁父摇了摇头:“像河东那片地方,真要搞起来,投资不小,风险很大。”

 “那倒是!”李永点了点头。

 本来,他确实有点念想,觉得那片土地拿出来搞农家乐,似乎好的。虽然以他现在的能力,肯定没法做这件事,但是想一想,或许以后可能,也或许可以联络别人来做。

 现在看来,这事情要比他想的还要困难,关键不是投入多少,而是怎么赚钱的问题。

 宁父因为业务的关系,对这方面的事情的,李永就跟他多聊了会,如今申城的农家乐搞得火爆,主要就是个田园生活、农家菜,很多都市人周末或者假期,都喜欢到郊区的农家小院放松一下。

 农家乐多数是以农民家庭为单位经营,地方上联合起来进行整体推广,在郊县的一些地方,已经有一定的规模。

 也有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休闲农庄,就像宁父所说的那样,有的倒闭了,有的则搞成了比较高档一些的旅游度假村。

 李永也知道大的休闲农庄难搞,有点不切实际,不过他对小些的农家乐感兴趣,就像陈云峰的“休闲农庄”其实就是自家住的小楼,有人就拿出来经营,没人就自个儿住,很闲适。

 李永就想在乡下包个小鱼塘,有空就去玩玩,没空就接待游客,似乎也不错的,总要比小区的鱼塘来得更有空间。

 不过,这也是奢侈的一件事。  M.iGExS.com
上章 手上戴个小鱼塘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