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辽东钉子户 下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塞外江南
张恪很清楚,要想在辽东混得开,上面要有人罩着,下面要有忠心耿耿的部下,中间还要有守望互助的朋友,只要这样才能站稳脚跟。

 光是和于伟良结拜还不够,必须要利益结合,这样两个人才能同进同退。

 “于兄,想必你也知道,我跑过马市,和蒙古人贸易油水相当丰厚,老兄有没有兴趣参加?”

 “有,当然有!”于伟良毫不犹豫地说道:“朝廷给的粮饷就那么点,就算一分钱不贪,也不够下面弟兄都吃的。我不想亏待弟兄,可是却苦无来钱的路子,要是贤弟能有办法,小兄自然愿意参加。不过贤弟,这来钱的路子可一定要安全,尤其是不能资敌!”

 张恪顿时笑着一拍脯,说道:“于兄放心吧,我已经安排好了,大清堡有烧瓷器的窑,有做家具的作坊,有纺织的工场,生产出来的东西不算精美,可是胜在价格不高,把这些东西卖给蒙古人,换来牛羊马匹,这总不算是资敌吧!”

 “不算不算,当然不算!”于伟良眉开眼笑地说道。谁不知道钱好,大多数士兵还都是吃粮当兵的觉悟,谁给银子就听谁的。

 想要笼络住手下的弟兄,就离不开银子。

 “永贞,你能不能给哥哥个底,能赚多少?”

 张恪微微一笑:“能赚多少我还真不好说,我给兄长两成干股,一年能分两三万两银子不成问题。”

 “多少?”

 于伟良顿时吓得瞪圆了眼珠子,一副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的模样。

 “兄弟,广宁马市每年和蒙古的贸易也不过是十二万两银子。两成干股两万两,岂不是你能赚到十万两,哪来那么多的银子啊?”

 看着于伟良惊骇的模样,张恪顿时笑道:“兄长。这里面的关键你没想明白啊,我在义州生产东西,价格便宜。再从蒙古人手里换来东西,运送到内地销售,利润至少能翻一倍。再说了朝廷规定的贸易数额就不能扩大一点点嘛?”

 毫无疑问,张恪是准备干点违法的事情了,这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于伟良也明白张恪能和自己分享利益,那就没有把自己当成外人!

 “行,兄弟。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把于伟良拉进来还不算,张恪又暗中通知了贺世贤,对这位贺伯父张恪更加大方,不光是许给了马市的两成干股,还把金矿的一成干股给了贺世贤。

 于伟良和贺世贤和那些贪得无厌的废物武将不一样,他们有钱了,能用在士兵身上,增加对付野猪皮的力量。

 把利益分派好,张恪就有些迫不及待了。他让手下人找到了洪敷敎,向老师请辞,要回大清堡养病。

 洪敷敎接任巡抚,事情千头万绪。不过听说张恪要走,他还是亲自前来。看着榻上消瘦的弟子,老洪眼圈发红。

 “永贞,回家也好。好好养病,快点好起来,为师如今千头万绪。可离不开你啊!”

 让师长担忧,张恪也有些过意不去,可是他深知老师的心思,洪敷敎和东林都是坚定的主战派,而且是速战速决。要是让老师知道自己因为不想当出头椽子而装病,肯定饶不了自己。

 “恩师,弟子这些天觉得身上好了不少,您放心,只要弟子能爬起来,就一定到老师身边听令。”

 洪敷敎点点头,突然笑道:“永贞,说起来你砍了六七百颗建奴的人头,大涨国威。有些百姓听说你病了,都去庙里祈福,祝愿早康复,还有不少医生贡献良方,说是要帮你治病。”

 一听治病两个字,张恪嘴角就搐了一下。

 “恩,恩师,那些江湖郎中,医术未必高明啊!”

 “呵呵呵,永贞说得对,我不能那你的命开玩笑,不过有一个人可非同寻常,你必须看看!”

 洪敷敎根本不容张恪分辨,一摆手,从外面走进来一个中年人,三四十岁的样子,身形修长,白净面皮,光彩十足的丹凤眼,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背上背着一个小药箱。

 “永贞,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吴先生叫吴有,原本是江南的名医,在京城也当过太医。论起医术水平,他可不比李时珍差,有起死回生的本事。让他给你好好诊治,保证你小子又活蹦跳的了!”

 洪敷敎说到高兴处,忍不住捻须大笑。

 张恪听着,后背止不住的冒冷汗,能和明朝的神医李时珍相比,那该是多高的医术啊!这个人的名字也有些耳

 吴有!达源饮!

 张恪顿时想起了一桩公案,当年面对**束手无策的时候,就有人提议用过达源饮方子,结果就有效了。

 虽然事情还有争论,但是毫无疑问,作为温病学派的开创者,吴有的医术是不容置疑的。

 老师什么时候请来了这么一位大牛人啊!情急之下,汗水顺着张恪的鬓边淌下来。

 “永贞!你怎么又冒汗了,赶快让吴先生看一看,为师先出去了。”

 洪敷敎冲着吴有拱拱手,转身出去。

 屋里就剩下张恪和吴有两个人,吴有看了看上的张恪,兴许是做贼心虚,张恪越发的心跳加速。

 吴有的确是满心赤诚,笑着说道:“张大人,您请放心,小人若是能治好,一定尽力,若是治不好也不敢逞能,天下名医何其之多,大人是朝廷栋梁,肯定能逢凶化吉的。”

 说着抓过了张恪的胳膊,手指搭在了脉门上,俗话说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吴有顿时脸上闪过一丝迟疑。

 “张大人,小人是听说你是因为杀敌报国才病倒的,因此才来给大人看病。不过大人的脉象怪异,本来十分沉稳有力,偏偏却被压制了一般,似乎不像一个病入膏肓之人?”吴有悠悠地说道。

 “吴先生说笑了,张某身为朝廷命官。若是能爬的起来,又怎么会卧不起。更何况两位太医已经诊治过了,总不会错的!”张恪艰难地辩解道。

 “放!”吴有毫不客气地说:“宫里太医什么德行我还不清楚吗!他们一个个循规蹈矩,如履薄冰,生怕错了一点。”

 张恪道:“医生本就该仔细小心,人命关天!”

 吴有把张恪的胳膊一甩,扔在了上,微微冷笑。

 “张大人,小心归小心,无知归无知。要是我没有猜错,你根本没有病,而且还健康得很!不过是用药把脉象压制住了,这点手段还休想骗过吴某!”

 吴有冷哼了一声:“堂堂击败建奴的英雄竟然是装病的小人,恕我吴有眼瞎了,告辞!”

 这家伙还真有点本事,他要是一出去,自己的一世英名就废了,张恪也急得冒了汗。

 “慢!”

 吴有缓缓回头。冷笑道:“怎么,还想灭口不成?”

 “呵呵呵,得罪什么人也不能得罪神医,我又不是蔡桓公那个傻缺。”张恪看了看吴有。突然笑道:“吴先生,眼睛看到的东西未必就是真的,眼睛看不到的也未必没有,医术如此。官场更是如此。张某并非想骗人,只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还请先生体谅。”

 吴有听着张恪的话。似乎话里有话,“眼睛看不到的未必没有”怎么和自己心中的谜团如此接近呢!

 正在吴有思索的时候,突然外面人声喧嚷,原来洪清泉等人听说张恪要回家养病,纷纷前来送别。

 张恪顿时吓得三魂飞出去七窍,要是吴有多说一句,自己就要担上欺君的罪名,到时候只怕脑袋不保啊!

 “吴先生,在下有办法看到那些瘟疫的罪魁祸首,并非疠气,而是无数看不清的小虫。”

 “你?”

 吴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苦苦思索瘟疫的病源,眼前这个小子怎么能一语道破,他说的是真的吗?

 “洪大人,听说你请到了名医,看来永贞是有希望了!”

 来了!

 “吴神医,吴祖宗,您只要帮我过这一关,在下一定全力支持您研究医学,决不食言!”

 “好,我姑且信之,你好好躺着吧!”吴有心中翻江倒海,忍不住低头思索。

 张恪慌忙钻进了被子,这时候洪清泉等人就走了进来。

 “吴神医,永贞情况如何?”

 啊!

 吴有一阵错愕,扫了眼张恪,为了治疗瘟疫,只能说点违心的话了!

 “张大人身体底子还算不错,我已经用了针,他也出了汗睡下来,将养几个月,或许就能恢复!”

 听到吴有的话,张恪急忙打起了微弱的小呼噜,洪清泉叹口气。

 “吴先生,张大人万岁看重的人,以后还要指着他阵前杀敌立功,你就贴身照顾他,张大人恢复了健康,也算是功德一件。”

 洪清泉代完毕,立刻告辞了,被窝里的张恪惊出了一身的白汗。

 辽再也不能呆了,光是惊吓就能让人疯魔了。

 转过天张恪就在士兵的护卫之下离开辽,除了他带来的士兵之外,李光荣在奉集堡的家丁也都拨给了张恪,经过血战,这些人对张恪都极为钦佩,忠心耿耿,能跟着张大人,绝对比李光荣要强多了。

 张恪依旧躲在车里面,什么人都不见,除了沈青烟送吃的之外,就是吴有整天泡在车里。

 美其名曰是治病,实则是榨取张恪的医术知识。

 张恪也只能把什么人体解剖,血循环,细菌病毒这套东西全都说了,当然他不会说是自己发现的,全都推给了西洋传教士,反正吴有也没有本事去调查。

 吴有本身就是医术惊人,张恪一鳞半爪的东西,却给他打开了全新的大门,一路上吴有就像是魔怔了一样,天天嘴里念念有词,拿着纸笔不停地写着。

 拐了一个神医,从此小命就有保证了,张恪忍不住翘起二郎腿,美滋滋的哼着小曲。

 这一,车队终于进入了大清堡的境内。

 整齐的田间道路两旁,全都是绿油油的水田,一眼望不到头,稻苗茁壮成长,田埂上还有老农盯着,不停的摇头晃脑。

 “这是辽东吗,分明就是到了江南!”坐在车辕上的沈大小姐惊得失声叫出来。(未完待续。。)  M.igEXs.cOM
上章 辽东钉子户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