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破碎虚空 下章
第七章 参透天道
二月二十

 疏勒南山。

 十绝关前。

 传鹰和厉工两人在此,不知不觉住了差不多半年时间,终坐论天人之道,正两个不同路径的功夫,融会贯通,再难有所分别。

 其实所谓正之别,乃在于形式的分别,正者所谓从容中道,讲求累进式的修养;者专走极端偏锋,讲求速成。这是大体而论,其中分别,错综复杂。

 厉工仰望天际,太阳慢慢爬上中天,哈拉湖的水在远处冲击上岸,蓬蓬有声。

 传鹰道:「当蚀开始,太阳和月亮同度,水会涨至最高点,那亦应是十绝关开关之时。」

 厉工闭上双目,好一会才道:「传兄弟,如果我没有听错,山内果然如你所料,有一巨大的地底湖,否则怎会在山内传来隆隆水涨之声。」

 传鹰心中一震,一股如闷雷的声音,果真是在石山之内微微传来,甚至脚下也有细不可察的震动。

 战神殿也是在一个地下湖中,十绝关和战神殿,两者是否有任何联系?

 大地忽然一暗,天上的太阳,已开始被黑影遮了一角,天狗食的异象终于来临。

 远方一阵一阵的鼓声传来,传、厉知道是附近的少数民族试图以鼓声驱去这食的凶兽。

 黑影逐渐扩大,大地缓慢地进入黑暗。

 就在这时,轧轧隆隆的声音在传、厉面前响起,石山一阵震动,两人面前十绝关那块高五丈阔两丈的大石,隆隆声中缓缓降下。

 这十绝关的开关全赖天地之力,其设计妙,直追战神殿。

 十绝关的大门下降甚远,其厚度达半丈之阔,非人力能加以开凿,尤其在这等高山险峻之地,此等惊天地、泣鬼神的巨构,谁能为之。

 大石门迅速落下,出一条长长深入石出内的通道。

 传、厉两人急忙掠了入去,刚进入口,另一股隆隆之声跟着传来,原来通道十丈深处之内另有一同样大小的石门,也正在下降,石门落至与通道地面平贴处,另一道更远的石门又隆隆落下。

 传、厉两人面对着这正在下降的第叁道门,心中震骇实在难以形容,现在他们深入了这条开凿出来的石道约二十丈处,地道内的四面石壁光洁平滑,也不知是甚么工具造成,这时离第叁道门又深进十丈的第四道大石门,亦开始迅速下降,出另十丈的人道空间。

 当第十道石门降下时,他们已深入石门九十丈之远,来到一个高二十丈、阔二十丈的方形大石殿,石殿的顶上有一块浑圆的宝石,发出黄芒万丈,照明了这个广阔的空间。

 除了没有顶上的大星图,没有四十九幅战神图录石刻,没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的石刻大字,也没有前人的遗体外,这十绝关内的大殿,几乎就是战神殿的翻版。

 厉工缓缓跪下。

 在这巨大无匹的石门内的大空间正中跪下。

 泪水注满他的眼眶。

 传鹰有了上次战神殿的经验,虽然心神震汤,仍能游目四顾。

 整个庞大的石山空间内,杳无一人,不见到其他任何出口。

 这十道大石门若再关闭,除了等待另一次的蚀外,天下间怕无人可以离去。

 无上宗师令东来呢?

 对正进口远方的大石壁上的正中,约两丈见方的壁面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

 传鹰掠过那二十丈的空间,来至壁下,原来竟有人以手指之力,便生生在坚如铜的山石上写满了字。

 尤其是使人惊骇的是这些字在石壁的正中,最低的那个字离地也有九丈之高。

 这高度不要说凌空写字,就算只是跃至那高度,传鹰自问也勉可办到。

 再要停在空中运指裂壁写字,真是想也不敢想。

 这大殿空空,当然没有任何工具使人爬上这样的高度。

 这一切都是那样令人难以理解。

 厉工这时掠至身旁,传鹰侧目一看,他也是一面骇然,显然和自己一样,转着同样的念头。

 光滑的石壁上面写着:余十岁学剑,十五岁学易,叁十岁大成,进窥天人之道。

 天地宇宙间,遂再无一可与抗手之辈。转而周游天下,南至天竺众国,西至波斯欧陆,北至俄罗斯,遍访天下贤人,竟无人可足与吾论道之辈。废然而返。始知天道实难假他人而成。乃自困于此十绝关内。经九年潜修,大彻大悟,解开最后一着死结,至能飘然而去。

 留字以纪。

 令东来立。

 传鹰热泪盈眶,这令东来的确使人高山仰止,不能自已。

 忽然隆隆之声传入耳际,石殿的大门已开始升起。

 传鹰向厉工招呼一声,向正在关闭的大门掠去。

 可是厉工依然卓立当地,全无动身之意。

 传鹰突然完全明白,厉工再也不会走了,他要留在此地,和令东来一样,要勘破这生死之秘。

 这便是他们的「决斗」。

 大石门一道又一道在他的身后关上,转瞬传鹰已站在大门之外。

 太阳又出万丈光辉,但厉工已自闭于这十绝关内,最少要十叁年之后,才可以重开。

 传鹰心中盘算无上宗师「最后一着」意何所指,是否战神图录的最后一幅石刻:「破碎虚空」丙辰年十月,距魔宗蒙赤行和传鹰两人在杭州镇远大道决斗后二年。

 龙尊义声势愈来愈大,在广东海陵山附近投海而死的抗蒙名将张世杰的旧部,宋室的馀兵纷纷来归,龙尊义来者不拒,建立起一支达二十万人的部队,聚集在鄱湖旁的龙兴,密谋北上,攻击思汉飞囤集在北面数百里外长江旁重镇武昌的蒙军。

 大战一触即发。

 这黄昏的时分,一乘健马,载看一个身材健硕、意气轩昂的男子,马旁了一支长丈八的漆红长,背后跟随着十多位全副武装的骑士,身上均绣有一个龙字,都是龙尊义的部属。

 这时十多位骑士往城门驰去,显然是要离开龙兴。

 众人来到城门,该处防卫森严,满布龙尊义的军队。

 一个领导模样的军官,走了上来,面无表情,摆足架势,要看出城的手令。

 那带头男子身后众人齐声骂道:「我们左先锋红谭秋雨,与右先锋祁碧芍小姐并为龙元帅座下两大支柱,你不懂睁眼看清楚吗?」

 红谭秋雨高踞马上,面目霾密布,一声不响。

 那拦着路的军官道:「史其道副帅的指令如此,还请谭爷万勿见怪。」

 这人说话慢条斯理,令人更是气愤。

 红谭秋两大喝一声,如平地起了一个焦雷,全场所有人,心头如被雷击。

 谭秋雨一把提起红,幻出满天红影,向那拦路的军官刺去。

 影忽又散去,红在骏马之旁,谭秋雨淡淡道:「我的红,便是通行证。」

 我的那军官全身衣衫尽破,面色苍白如死人,令人担心他被吓得胆破而已。

 谭秋雨一夹马腹,高速直向城门冲去,千多骑一声呼啸,一行十数骑,旋风一样冲出城外,竟然无入敢拦阻。

 红谭秋雨一之威,震慑全场。

 十数骑全力奔驰,但要发刚才的闷气,很快驰出数里,路旁有间酒铺,谭秋雨勒马站定,一跃下马,道:「拿酒来。」

 谭秋雨一人独据一桌,面无表情狂喝起来。

 其他十数人另外坐开,不敢上来劝阻。

 一阵蹄声自远而近,由龙兴的方向驰来。

 马蹄声到酒铺前条然而止。

 一团红影飘了人来,直到谭秋雨对面坐下。

 两人四目相投,正是与谭秋雨齐名的红粉后祁碧芍。

 祁碧芍一手拿起酒杯,一口烈酒,仰头倒落咽喉,烈酒起一面红晕,倍添丽。

 谭秋雨道:碧芍,刚才那情形你也不是看不到,龙爷一力主战,要知对阵沙场,蒙古铁骑天下无敌,我们宜守不宜攻,今次龙爷听那恶史其道之言,挥军北上,无异送羊入虎口,加上我军训练末足,新丁众多,参差不齐,争权夺利之辈,又高踞重位,我看我们实难有希望。」

 祁碧芍默默无语。

 谭秋雨道:「碧芍,不如你退出此等局面,往找传大侠。」

 祁碧芍举手阻止他说下去道:「我此生已献与国家,纵是战死沙场,亦是无悔。

 只是小人当道,令我极为痛恨。」

 谭雨秋长笑起身道:「大丈夫马革裹,我今次被调前线,打那第一阵,不论胜负如何,但求无愧苍天民族,于愿已足。碧芍,现今我敬你一杯,祝你美长青。」

 一杯尽乾,大笑上马而去。

 十数骑的蹄声,在远方消失。

 祁碧芍心头一阵激动,脑海中现出传鹰的绝世英姿。

 传鹰这时正来到四川的成都,过去的一年时间,他大半也在西域四处闲,一路潜修战神图录上的心法,比之往昔,大是不同,整个人藏而不,非是当如出销宝刀,锋芒外现。

 这天,传鹰走在成都的街道上,街上众生营营役役,各为自己的事而奔走,两边馆子林立,四川着名的食馆,辣牛、汤圆子等,都集中此地。

 忽然心中一动,传鹰知道有人正从后注视自己,刚想转头,一人在后大喜:「传兄慢走。」

 传鹰转过身来,一个潇不羁、意气飞扬的文士向自己行来,颇具龙行虎跃之姿,竟是八师巴座下四大弟子之一的汉人宋天南,这人原为自己死敌,当在千里岗东头渡桥,伤在自己刀下。

 宋天南来至近前,一面欢喜之容道:「传兄,如果世界上还有我最想见的人,这就必是阁下了。」

 传鹰奇道:「宋兄何出此言。」

 宋天南道:「不如坐下才说。」

 两人走入一间茶馆,泡了两盟茶。

 宋天南问道:「传兄震惊当世的宝刀,为何不见」传鹰莞尔,道:「凶器不祥,舍之已久。」

 宋天南恍然道:「传兄超凡入圣,世俗之器,何堪污手。传兄当一刀,对我不啻当头喝,自该起弃武从易,近来颇有悟于心,重返西藏,谒见师尊,得传至道,传兄实有大恩于我。」

 传鹰微微一笑,道:「不知八师巴儿近况如何。」

 宋天南道:「师尊上月坐化于布达拉宫。」

 传鹰闭上双目,好一会才又睁开,面容不见半点波动。

 宋天南续道:「师尊自与传兄别后,返回西藏,传位与另一人后,舍下一切俗务,闭关修行。除了我、铁颜师兄和莲珏师妹外,其他人一律不见。至两个多月前,他代了一切后事,便进入死关,并嘱我等于四十九后开关。」宋天南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似乎细意回味着当的情景。

 过了好一会,宋天南才道:「开关时,师尊早已圆寂,他一手触地,手中指作莲花结,面现微笑,身丝毫没有腐化之象。」

 传鹰微微一笑,有悟于心。

 宋天南跟着说出一件石破天惊的事:「莲珏师妹为你诞下一男婴,师尊改名为鹰缘。」

 传鹰静坐如故,虎目光芒一闪,重又消去。

 传鹰寂然良久,宋天南不敢打扰。

 传鹰忽然伸手往头上一削,一束头发,有如被利刃切下。

 传鹰取出一条白布,将头发置于其上包好,向宋天南道:「宋兄劳烦你将此束头发,顺道往西藏时,带给莲珏,告诉她大恩大德,传鹰不敢须臾或忘。」

 站起身来,微一施礼,飘然而去。
 m.IGeXs.Com
上章 破碎虚空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