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鬼吹灯之升棺发财 下章
第四十一章 满载而归
在地上尸了好一会儿,我跟胖子才缓过劲来,勉强有了说话的力气。

 “涛子,你怎么想出这招的,生石灰还能辟?”胖子的声音听着稍稍有点沙哑,可能是刚刚喊伤了。

 “生石灰水干燥,又是碱氧化物,正是酸的克星!不过我也没把握,也不想想咱以前在学校读的那叫什么书?早还给老师了,我就是有那么点印象,想着也许能行吧!”我全身都一阵阵的发疼,有气无力地答道。

 胖子一听,眼睛都瞪圆了,满脸错愕地说:“啥?就有点印象?也许能行?靠,涛子你个王八蛋,敢情你是蒙的啊!”“这个…那个…”我结巴了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是哦,当时也就是有那么个印象,凭直觉就上了,好在让我蒙对了。

 可话不能这么说,不然胖子非生撕了我不可,我咽了下口水,梗着脖子说:“反正丫的已经尸了,废什么话呢!”

 “这…”胖子没话说了。嘿嘿,要不怎么说事实胜于雄辩呢!

 全身这么一放松下来,才觉得一阵阵的后怕,刚才与酸尸的一搏,几次都到了生死的边缘,平生所遇的危险,实以这次为最。神经一松,肌一弛,便觉得肚子里一阵翻天覆地,排的**出奇的强烈。

 我这边还在强忍着呢,忽听得旁边“噗…”的一声响,当真是回肠气,经久不衰啊!

 “靠,你丫的放什么臭,也不打声招呼,想熏死老子啊!”我捂着鼻子臭骂道,看到胖子撅着股,满脸享受的样我就有气。

 胖子涨红着脸,张大了嘴正要说什么呢,便听得一阵噗的长鸣,紧接着又是一连窜连绵不绝的脆响,把他的话又给噎了回去。

 嘿嘿,这是我不让胖子专美于前,也把郁积好久的气体全给放了出来,还真别说,这么一放,顿觉全身舒适,心头的闷气也随之一泻而空了。

 胖子一手捂在脸上,一手指着我的鼻子,悲愤地说:“涛子你丫的就是一孙子,说我放,你这又是什么?”

 我一把拍开他的手,理直气壮地说:“当然不一样了,我又不是放,读书人的能叫吗?”

 胖子一听傻了,愣愣地说:“那叫什么?”

 “这叫‘天地有正气’,啥叫正气懂不?当年文天祥在过零丁洋那会,忽然一个响臭遍连营,他心情大畅,还写了首诗呢,第一句是这么说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星。’所以说,读书人的不能叫,要叫正气!”

 “正…正气…”胖子让我给侃晕了,说话都不利索了。

 看他无言以对,我心情更是舒畅,连着又放了好几个的“正气”

 就这么扯淡逗闷子的,我们在地上足足躺了两个多小时,才算是回过气来,由胖子出马,重新下到土室中把咱们的战利品取上来。

 他这么一去,就是大半天,我在上面都等急了,怕他又遇到什么危险,正打算下去看看的时候,他终于背着一个硕大的铜箱子爬了上来。

 那箱子叫一个大,胖子背着它就像有个驮着壳的大王八一样。

 胖子气嘘嘘地回到我身边,艰难地卸下箱子,重重地顿到地上。

 “你丫的就不能悠着点?笨手笨脚的!”一看胖子这动作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好一阵数落。

 胖子这时候已经一股坐到地上,颤抖着手指指着我的鼻子,张大着嘴气,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没理他,趁这当口近前仔细打量起那个铜箱子来。这个箱子年代久远,又长年跟酸的东西泡在一起,已经生满了铜绿,有些地方还被腐蚀成了黑色。箱子成长方体,上面除了缀满了大铜丁帽外,就什么也没有了,做得称不上精细,不过是剩在牢固罢了。

 显得比较突兀的是在箱子的一个侧面上,悬挂着一个怪异的铁锁。现在大家提起古锁,总是想当然的以为就是铜锁,其实不然。在宋时,铜锁当然也有,不过很少,多是使用铁锁。大范围成习俗的使用铜锁,那是清以后的事了。

 这枚铁锁造型很有点奇怪,锁身做得厚实无比,上半部分是一大的铁杆,扣在铜箱上。下半部分是一个横式圆柱体,在轴心杆上排列着7个大小相同的铜箍,每个铜箍表面上都刻着四个篆体汉字。

 还没来得及细看上面的篆字呢,胖子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涛子你个王八蛋,站着说话不疼,有种你下去背这玩意试试,重得跟什么似的!要不是挂了把锁,老子还以为是铜疙瘩呢!”胖子把气匀了过来,张口就是一阵抱怨。

 不跟苦力计较,我没答腔,继续研究那口铜箱。

 看了半天觉出味来了,不应该啊,这么大一口箱子往棺材里一放,那还有剩地没有?

 “胖子,这箱子哪来的?棺材里有夹层?”我扭头朝胖子问道。

 “夹个层,就生生在棺材里面。我算看出来了,丫的就是一守财奴,这么大一口箱子,愣是放起去了。我瞅了瞅,按他那身板,在棺材里就只能蜷着!我说咋那么大怨气呢,一上来就跟哥们拼命,敢情是缩出火来了。”

 胖子噼里啪啦这么把话一说,我听了也乐,还有这事?这墓主有意思的,殉葬品放得连腿脚都伸不开了,还真没听说过,也算是头一份了。看他这宝贝样,这里面的东西差不了。

 “这里面绝对有好东西!”胖子跟我想一块儿去了“涛子你闪开点,哥们把它撬开,看看都有啥宝贝!”

 说着胖子掏出探爪就准备来硬的。

 我摆了摆手止住他,没好气地说:“我说胖子就不能动点脑筋,你看这箱子结实的,这锁条有多,得撬到什么年月去!”

 “那还能咋办,这锁头我瞅过了,连钥匙孔都没有,不撬怎么开?”胖子委屈地放下了家伙,指着铁锁嘟囔开了。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知道这是啥不?”我摆弄着铁锁,随意地转动上面的铜箍,得意地说“这叫藏诗锁,就是上面这七个箍一共28个字里面藏着一句诗,对出来就能开锁,跟现在的密码锁一个样!”【注】

 “啥?”胖子一听兴致上来了,凑上来拨弄起那把锁,把铜箍儿转得胡噜噜直响。

 “靠,消停点,小心再给搞坏了,别说这箱子里的东西,就这锁头都值点钱!”说着我一把拍开胖子的爪子。

 胖子一缩手,笑嘻嘻地说:“那涛子你还等啥?对诗呗,丫的不是老自称超李赶杜,唐以后就你牛了。”

 靠,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懒得跟他白话了,我仔细琢磨起这把锁来。

 藏诗锁上面一共有28个汉字,每个箍子上四个,要是纯靠瞎蒙的,那简直不可能打开的,概率是0。25的7次方,有那运气赌钱去得了,偷偷摸摸干嘛!

 不过这也就是在古时候,那会识字的人稀罕得不得了,识字的又去当梁上君子或者盗墓贼的那更是少上又少。如果不识字不懂诗,那这锁跟现在的密码箱比起来,也毫不逊

 但就现在来看,其实也就是有点雅趣而已。现在识字的人多了,再加上可以通过诗韵判断,开这锁其实不难的。

 从头拨到尾,在最后一个箍上,是这么四个字:矣、杀、鸥、亲。杀?看到这字我心中一动,难道是?

 连忙回到第一个铜箍,噜噜地一转,找到了一个“我”字。有门,我心中一喜,紧接着又去翻转中间的5个铜箍,这找对了门路,有了大致的印象和目标,再找其他字就容易多了。

 不一会儿,七个字都被我找了出来,稍稍正了正位置,一句七言古诗便出现在面前:“我花开后百花杀”

 同时,咔嚓一声响,锁开了。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居然是黄巢这个大反贼的诗,其志不小嘛!

 一个守财奴而已,也配用这首诗,我一撇嘴,不屑一顾。

 伸手取下铁锁,拿金刚伞挡在了前面,等胖子躲开后,轻轻第一拨,然后整个人都缩到伞后。这是小心起见,要是前面的坎那么难都过了,最后栽在小小的机关上,那也忒冤了吧!这金刚伞还有胖子的宝贝,刚他下去抗箱子的时候顺便也都给提上来了,这就派上了用场。

 等了好半天,一点动静都没有,我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移开金刚伞探头朝箱子里张望。一旁胖子也看出没危险了,颠地凑上来,一起翻检起我们的战利品来。

 这箱子看来是分层的,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浅浅的第一层,大约只有十几厘米厚。上面躺着两个小物件,都只是比巴掌略大,其中一个是半月型,像是人工切开的半面圆镜,另一个则是个抽象的老虎卧像。

 我拿起那个半月型的玩意一打量,还真是半面铜镜!后边刻着某种怪异的图案,不好形容,密密麻麻、横七竖八的,就像一个顽童拿着树枝在沙地上涂鸦的产物,实在看不出是什么东西。翻到正面,镜面倒还光滑,依稀还可以照出人的相貌,但奇怪的是,上面居然还有很多奇怪的繁复无比的方块字。

 这些字明显是后加的,铸成一个个铜字,然后通过什么特殊的手法,粘到镜面上的。这半面镜子透着股诡异,一时半会看不出什么门道来,带回去再慢慢研究吧!我把镜子揣到包里,正想去拿那个虎型造像那,却见箱子里空无一物,扭头一看,胖子正把它拿在手里歪头歪脑地把玩着呢!

 看到我注意到他,胖子举了举手中的造像,问道:“涛子,这难不成就是那个书里说的调兵用的虎符?”说着他两手一掰,那只卧虎“喀”的一声从中裂成了两半。

 我伸手接过来一瞅,黑不溜丢的,不知道是什么材料,估计是铜加上什么合金吧!上面还错满了银线,显出了份高贵庄重。没想到胖子还蛮有眼光的嘛,这还真是个虎符,这东西听得多了,倒也是第一次见。

 摆弄了会,我递还给胖子,说:“丫的行啊,这是虎符没错!不过不是调兵的那个,这应该是件明器!”

 “啥?”胖子没听懂。

 “这是考古上的说法,跟咱行里说的明器不是一个意思。咱说的那其实该是冥器,只要是墓里挖出来的都算。考古行里的明器,指的是专门为陪葬而生产的玩意,活人是不用的。这件应该就是,看来这墓主生前还是统兵的大将呢!”

 胖子可不管什么明器不明器的,哦了一声后,接过我递过去的虎符往怀里一揣,接着就一把揭开隔板,出下层的东西。

 一看这下层的东西,我们哥俩全呆了,里面赫然是整整大半个箱子的玉片。

 翻检了下,这些玉片大都成长方形,玉质温润,通体呈墨绿色,上下方还打有精细的小空。就这样的玉面,满满地杂乱地堆了大半箱子,我的妈呀,这该有多少啊!

 “这…这是啥?”胖子结巴了。

 “金…金缕玉衣!”我说话也不利索了。

 “啥衣?”

 “金缕玉衣!靠,这可是国宝啊!汉以后就没人敢用了,这老丫的只怕也是咱的同行,不然哪弄的这物件!”这些玉片,明显就是金缕玉衣上面的玉,只是被人走了金线,这才显得糟糟的。要把这些个玉片穿在一起,少说也要两斤黄金,再加上这种东西不好出手,古时的盗墓贼多是买椟还珠,走金线了事。

 金缕玉衣又称玉匣,这是我们中国随葬品的最高规格了,曹丕下令止后,再也没有在中国出现过,没想到居然能见到实物。这墓主要不是个盗墓贼,哪来的这东西,估计是想留下来自个穿的,可能是还没来得及穿好金线就翘辫子了。没想到啊,今我们哥俩见的两具尸体,居然都是同行,这叫什么事儿。

 不管怎么说,反正这回发大了。我心里喜滋滋的,扭过头对还在发呆的胖子招呼了一声:“胖子!”

 “啥?”不解。

 我朝铜箱一努嘴,笑得有如阳光般灿烂。

 胖子一琢磨,明白过来了,一张胖脸当场就垮了!“涛子,这…哥们背不动啊!”“背不动也得背,没看咱就是一伤员吗?”

 “你…,你…,天啊!”  M.igExS.cOM
上章 鬼吹灯之升棺发财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