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末风流逐鹿记 下章
第十章 沈阳之战1
正当张善羽在大败女真,移军东江之时,朝廷发生重大变故,泰昌帝登基一月而亡,死因不明,朝廷争,继任的天启帝无心国事,阉专权,残害忠良,正义之士多被陷害,熊廷弼去职,就是一例。

 张善羽得到先帝的十万饷银,在岛上广建房屋,招兵买马,扩充军队,积蓄力量,由于努尔哈赤掳掠汉人,所以多有逃往皮岛者,张善羽从中挑选忠义爱国、身强力壮的青壮年入伍,为了打探金人消息,张善羽又建立了一支庞大的斥候队伍,深入辽东,探听后金消息军情。

 一,张善羽正在皮岛上训练士卒,忽然接到斥候的飞鸽传书,打开一看,原来是努尔哈赤进攻沈的消息,张善羽大惊,召集众将商议。

 刘綎奏道:“都督不必过虑,沈城中有七八万人,努尔哈赤兵力相仿,不可能攻占沈。”

 喻成名也道:“是呀,而且军事形式对守城士兵也有利。一是,明军坚称防守,金兵据城仰攻;二是,明军以逸待劳,金兵远来疲惫;三是,我军有大炮有火器,而努尔哈赤以弓箭对火炮,以骑兵攻城,凶多吉少呀,都督何忧?”

 陈良策也起身道:“是呀,都督,努尔哈赤攻城胜多败少,都督又何必忧虑呢?”

 张善羽起身道:“你们能分析到这么多,证明你们都是不错的将领,但是,你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

 喻成名和陈良策面面相觑,刘綎急,问道:“都督,是何重要因素呀?”

 张善羽道:“守将。”

 “守将?”

 “对,守沈的总兵贺世贤,虽然作战勇敢,但夜饮酒,勇而寡谋,后金兵定会利用贺世贤的弱点,先以羸弱士卒攻城,贺世贤定会亲帅大军轻进,后金设伏兵于道,则贺世贤可擒获,沈唾手可得矣。”

 张善羽手下的将领不服道:“若是都督攻城,则沈必失守,奈何攻城的是努尔哈赤,难道他会和都督一样用计陷城吗?”

 张善羽道:“不要小看了努尔哈赤,他也是一个英雄,陈良策,你给斥候传信,沈若失守,有逃散出来的官兵,则疏导他们逃往我东江,刘綎,你广置船只,游弋与海岸,发现有逃散明军,立刻渡他们来岛。”

 刘綎和陈良策领命下去,张善羽叹了口气,心道:沈危险了,希望能多跑出一些士兵,后金兵少,而且又要攻辽东首府辽,应该不会穷追不舍吧。

 张善羽想归想,沈战役,还是在天启元年三月初十打响了,后金八旗大军浩浩的向沈开去,准备攻打沈城池。

 沈是辽东首府辽的屏障,打辽必先打沈,沈若失守,辽必危险,沈若存,则努尔哈赤一也别想攻辽,努尔哈赤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率领八旗劲旅七万,号称十万,进攻沈

 明军方面,当然不敢懈怠,当时明朝在沈的总兵力约七八万人,军事形式却如喻成名所言,对明朝有利,努尔哈赤面临着以骑兵攻坚城,以弓箭对火炮的窘境。

 然而,努尔哈赤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毅然举兵进攻沈的。

 天启元年三月十三,后金兵带着板木、云梯、盾牌、战车,顺着浑河而下,水路并进,攻打沈

 沈守将贺世贤勇而寡谋,终饮酒,听说手下报八旗兵攻城,贺世贤大笑道:“吾人必帅兵出城剿灭建奴。”

 部下劝说他凭城坚守,不听,自帅家丁千余人,出城战金兵。

 努尔哈赤听说沈守将亲自领兵出城,于是以弱兵敌,以骑殿后,贺世贤帅家丁出城,金兵稍战即退。贺世贤帅兵轻进,后金兵且战且退,贺世贤一路追来,好不防备,突然后金骑四起,八面合围,贺世贤虽经力战,但寡不敌众,招架不住,金兵以箭,中贺世贤,甲厚不入,贺世贤退到沈城门的时候,已经身中四箭。

 事后有幸存者记载:

 贺世贤故嗜酒,次(十三),取酒引满,率家丁千余出城击奴,曰:‘尽敌而反!’奴以羸弱士卒诈败我,贺世贤乘锐轻进。奴骑四合,贺世贤且战且走,至沈西门,身已中四矢。

 部下劝说贺世贤退往辽,但遭到拒绝,贺世贤道:“吾为大将,不能存城,何面目见袁经略!”(史书上贺世贤原话)复纵马入敌阵,杀敌数十人,身中十四矢,力竭落马,为金兵所杀。

 副总兵尤世功见总兵贺世贤被围,从西门出,救贺世贤,奈何士卒哄散,尤世功为军所杀。

 贺世贤的部下,退入沈,拼死守城,努尔哈赤督军,后金兵用云梯、楯车攻城,城上火炮连发,多次击退金兵。

 努尔哈赤见西门防守过紧,遂帅军从城东北角挖土填壕沟,东门守兵,望敌而溃败,城上火炮,发炮过多,炮身炽热,装药即,八旗兵蜂拥而上,东门告急。

 关键时刻,沈城内,投降的金兵复又叛,砍断掉桥,里应外合,八旗兵拥门而入,明军大败。

 东门既破,沈城危,但城中百姓,毅然顽强与入城金兵作战,努尔哈赤大怒,下令屠城,明兵民被杀七万余人,沈城中尸横遍地,血成河。

 张善羽接过信鸽传下的纸条,只见上面写道:“十三申时,沈城破,奴下令屠城,军民被杀七万余人,金兵弃我军民于浑河,水皆赤…”

 张善羽将纸条递与身后的喻成名,道:“好好看看吧,主帅无能,累死三军,可怜了沈城的百姓,传令斥候,能救多少就救多少吧!”  m.iGexS.com
上章 明末风流逐鹿记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