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 下章
第二百二十九章 入主蜀中
行刑过后,宋清又请康巴观摩了一番火炮击表演。这现已经是宋清威慑外人一种必备手段。

 大开眼界康巴这回算是彻底服了,自此以后,再兴不起半点反抗之心。

 后一道障碍解除,宋清当着康巴面开始调兵遣将,这次本来是准备由吴用带兵,但宋清既然已经来了,也无须再调吴用过来。

 关胜七万人马出京兆府,秦明五万人马出成州,宋清加上董平人马共计十万,从大巴山杀入蜀中。

 康巴同时传令各路山越人,必须给以梁山大军大支持,若有反抗者,蜀中山越人将共讨之。

 这样有了山越人帮助,同时又掌握着蜀中各处驻军情况,所以三路梁山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短时间内横扫蜀中各地。

 此时身处成都方腊可谓一夕数惊,前线传回消息没有一条是让他高兴,不是这失守就是那投降。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蜀中只剩成都府还方腊控制中了。

 方腊是哭无泪,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蜀道艰险,梁山人马是怎么过来?就这时,有人向他禀报,吕师囊一家人都失踪了。

 直到此刻,方腊等人才明白问题出吕师囊这,可现明白还有什么用?如今成都府可用之兵不足五万,别说反攻了,守城都嫌不够。

 不是不想征兵,可征兵牌子还没挂出去,成都府青壮就都跑光了。都这时候了,谁还肯替你卖命啊!

 方腊现后悔没有听邓元觉话,早点逃往大理了。无奈之下,单独把邓元觉找来,通过吕师囊这件事,他已经不敢再相信其他人了。

 “悔不听国师话啊!现该如何,还请国师教我”方腊拉着邓元觉手,眼泪真下来了。

 邓元觉心中苦笑,都到这地步了,你让我有什么办法?

 叹了口气道:“还是那句话,趁着梁山大军没有合围成都,降了吧!这样起码还可以保圣公一命”

 “国师当初不是说可以去大理吗?怎么。?”

 “当初我们还有二十万人马,去了大理不会被当地官方欺负,现却不行了,肯随我们走,恐怕不足万人”

 方腊一听,顿时呆住了,原来自己已经众叛亲离到这个地步,能跟自己走居然都没有几个了。

 难道真只剩投降一途了吗?方腊不是没想过死,可如今他,早已被酒磨光了昔日豪情壮志。

 自杀是疼地。

 见方腊还犹豫,邓元觉又道:“成都府还没有遭受战火,所以现投降,宋清一定会留圣公一命,而且以宋清为人,他一定会让圣公做个富家翁,安享晚年”

 邓元觉是与宋清有仇,但却是真心佩服宋清为人襟,他劝方腊投降,可以说没有半点私心,同时他自己却不会降,而且他已经想好,一旦说动方腊投降,自己就远遁山林,从此再不出山。

 邓元觉一劝再劝,忽地让方腊起了疑心,他不会也暗中投降宋清了吧?不然怎么这么卖力气劝自己投降?

 想到这,方腊一脸狐疑地道:“国师为何一再劝我投降?可是宋清也找过国师了?”

 听完方腊话,邓元觉不由呆住了,自己赤胆忠心地为方腊,却万万没想到换来却是这种结果?邓元觉心瞬间凉透了。这就是自己舍生忘死多年换回结果。

 再不搭理方腊,转身向外走去,走着走着,忽地纵声长笑起来,边走边笑,直至没了踪影。没有人看到邓元觉那带着泪水笑容。

 方腊又气又急,想要叫邓元觉回来,派人出去,却被告知国师已经走了,而且很去他家人也回来了,同样是邓元觉不知所踪。

 邓元觉这些年跟方腊身边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方腊岂能不知?刚刚不过一时糊涂而已,但醒悟过来时候,却已经晚了。

 想着这忠于自己人也被自己气跑了,方腊一时之间心灰意冷,经过一夜痛苦抉择后,招来王寅,命他代自己去向宋清请降。

 梁山大军如今蜀中可谓深受百姓,一方面,宋清将屠杀蜀中小镇凶手,用粉身碎骨刑罚将他们绳之以法,替百姓报了仇,让蜀中百姓对梁山人马彻底有了改观。

 另一方面,宋清所过之处,完全兑现了他当初承诺,免除税赋徭役,加大与山越人之间商贸往来。同时对汉人和山越百姓一视同仁,严歧视山越人。

 这两条政令下来,就使宋清彻底赢得了蜀中百姓心。大军过处,纷纷为军队提供各种帮助。

 而许多州县眼见方腊政权即将倒塌之际,纷纷主动来降。

 这种情况下,梁山大军几乎没有抵抗情况下,很就将成都府包围起来,就这时,王寅找到了宋清。

 方腊肯投降,确实有些出乎宋清意料,不过能减少伤亡当然是好。

 王寅是方腊近臣,为人很有些才华,没少为方腊政权发展出谋划策。只可惜时运不济,才错跟了方腊。

 对方腊手下一些人,宋清还是很欣赏,还比如说邓元觉,不过内卫已经传回消息,邓元觉失踪了。

 宋清明白,邓元觉应该是不想见自己,或是怕自己记仇加害他。宋清当然不会那么做,不然今后谁还会服他?

 宋清对待王寅也没有用一副战胜者嘴脸,而是很热情地接待了他,这也令王寅无形中对宋清产生了很多好感。

 说完方腊投降事宜后,王寅又道:“王爷能否善待圣、方腊?”

 宋清点头微笑道:“如果圣公愿意,本王可以送他去登州,那里有很多他好朋友”

 宗泽、李纲、王庆等人都登州,加上方腊,可以凑成一桌麻将了。管他们从前不认识,但想来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熟悉了。

 说完方腊,宋清又道:“不知王大人将来有何打算?”

 “我?”

 王寅不由愣住了。

 “王大人一直掌管兵事,方腊虽然兵败,却非大人之过,所以本王想,如果王大人愿意,可入我洛兵部,给呼延灼老将军做个副手,不知王大人意下如何?”

 自己不过一降臣,梁王千岁居然如此不弃,直接让自己入洛兵部,这得需要多么宽广襟啊!

 一时间王寅觉得自己眼睛里仿佛有什么东西要冒出来似。

 从王寅表情中,宋清已经得到了答案,微笑道:“先去把方腊受降事安排好,然后就同我一起返回洛吧!”

 王寅终于忍不住跪倒磕头谢恩,然后回去安排方腊受降各项事宜去了。

 很,梁山大军就进驻了成都府,而方腊原来军队则大部被打散分到各军中,也有不愿从军,就给他们发放盘让他们回家。

 至于方腊将领们,宋清则一个没用,把他们请到洛,去做富家翁了,至于将来能不能有人进入宋清视线,那就是以后事了。

 宋清和方腊也算神已久了,成都事了之后,宋清亲自摆酒为方腊送行。

 “圣公,来何其迟也?”

 宋清一丝调侃意思都没有,而是拉着方腊,像个多年未见面老朋友般唠起了家常。

 方腊一脸羞愧地道:“圣公之说纯属无稽之谈,王爷不要再羞臊罪人了”

 历史上方腊是被拉到东京处死,现等于是被自己改变了命运,这种感觉真很奇妙。

 宋清把方腊、王庆等人放一起,并且没有杀他们,可以说完全是出于对自己极度自信。

 如今大半中原已我手,治下百姓安定,军事强硬。他们还能兴起什么风不成?既然如此,那还杀他们干什么?

 而且相对来说,方腊也算成功地拖住了北宋朝廷后腿,给自己争取来宝贵发展时间,所以说方腊对梁山还是有些功劳。

 款待了方腊之后,宋清就派一队士兵护送方腊去登州,方腊手下将领们则早一步被送回洛了。

 和平解决方腊,可以说为入主蜀中开了个好头,接下来就是如何解决卢俊义这个心腹之患了,宋清相信有他一天,蜀中就别想安稳。

 据内卫消息,卢俊义已经遁入大理,想要消灭他,就必须进军大理。

 大理现如今国王名叫段正严,曾被大宋朝廷册封为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等官职,不过这位国王现如今已经被手下权臣架空了。

 如今自己大军已经到了成都,要不要继续进兵大理呢?要知道进兵大理,可就不是收复失地那么简单了。

 就宋清对出兵大理事犹豫不决时候,忽闻侍卫禀报,王寅求见。

 嗯!这个人蜀中待时间长,应该能给自己提供一些有用东西。想到这,即刻命王寅觐见。

 王寅进来给宋清行过礼后,还未等宋清开口询问,却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来。

 “启奏千岁,这是臣连夜赶制出来平吐蕃之策”

 〖启蒙书网∷∷无弹窗∷纯文字∷<  m.IgeXs.CoM
上章 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