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次机遇 下章
第七十二章 校场展示
等杨文恺既兴奋又不安,满怀憧憬和忐忑之情赶到卫军训练场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不仅贝勒载涛和恭亲王溥伟,就连卫军大臣荫昌、卫军虎贲师师长良弼乃至醇亲王载沣都在现场。

 好大的架势!杨文恺暗暗赞叹一番,若不是孙传芳手眼通天,叫他自己走门路,恐怕再过三年都未必能够削尖脑袋进来。虽然因此对孙传芳的名气和运气大感羡慕甚至有一些嫉妒,但他仍然心怀感激…发达归发达,帮助兄弟还是毫不含糊。一想到这里,他浑身上下就充满了干劲,恨不得把新造机的全部优点都展示给在场的要人看。

 但等他真正踏进演示场之后,他忽然发现,虽然各位要员已经在阅兵台上就座,而且周围的卫军已经排好了封锁线,但很显然,架势并未开始。更重要的是,阅兵台的中央,似乎还有几个位置空着。

 看着他看来看去、转来转去的模样,孙传芳赶紧把他拉住,小声说道:“恺兄,不要再动啦,人家可都在看你了。”

 “看我?”杨文恺吓了一大跳“为什么?”

 “你这般东张西望的模样如果再不紧盯,卫军的警卫工作就窝囊到家了。”孙传芳用手虚指人群中几个人头“你看,那些就是。”

 果然,顺着孙传芳的指点,杨文恺发现了隐藏在人群中那几双如鹰隼般犀利的目光,眼光甫一对视,对方眼神中那种无形的迫就扑面而来,吓得他赶紧低下了脑袋,不敢再动。

 孙传芳微微一笑,也不多说,只拍拍他的肩膀:“恺兄运气不错,我把情况汇报上去之后。就给你安排在这里展示了,呆会皇上也要来。”

 皇上等会也要来?杨文恺心里一阵激动,再联想到阅兵台中央的那几个空位和这些大人物翘首以待的神情,什么都明白了。

 也合该杨文恺运气好,按照皇帝的旨意,卫军早在数月前就开始筹备这一场新式武器的演示会,其他名单和人员都已经排定了。孙传芳将这个消息一说,负责整个展示活动地小恭王便表态同意追加。

 原来当天展示新式武器发明的可不止自己一家,杨文恺松了口气,心想压力就没那么大了,但孙传芳紧接着的一番言语。又让他把心给提了起来。

 “恺兄,我听恭王爷说这次新式兵器展示一共有6、7样,就你这样是咱们自己人搞出来的,其他都是洋玩意,到时候你也个脸。长长咱们自己人的志气,省得洋鬼子以为咱们中国就没能人了。”

 “天!我居然是独一个?”杨文恺心里暗暗叫苦,这下压力就更大了。虽然这他已经在武昌试验了好几回,有着充分的信心,但万一的万一出现故障,岂不是大煞风景?

 “恺兄别怕。”孙传芳仿佛看穿了他地担心,宽慰他说“我和恭王爷禀明了,你这玩意还不成,万一有什么问题。请他担待一些。他一口就答应了,还说叫你甭担心,搞发明的事情哪能万无一失的?成功自然最好,失败也不必气馁,皇上和他都不会怪罪的。”

 别看孙传芳嘴上讲得稀松平常。但杨文恺知道,这当中肯定给自己大力周旋过了。他不由得一阵感动:“兄弟,谢谢你了!这次算哥哥欠你的…”

 “恺兄你又来了。”正说话间,礼仪官忽然用高昂地语气宣布:“恭请大中华帝国皇帝兼帝国武装力量大元帅,立正!敬礼!奏乐!”

 “刷”手臂如林齐整地举了起来“咚”响亮的锣鼓声响了起来,校场上空回着激动人心的卫军军歌和军队进行曲。

 皇帝来了!杨文恺看得真切,皇帝身着大元帅礼服,骑着一匹白马,在御前侍从武官舒清阿的陪同下,在一干御前侍卫的护卫下,浩浩地从中央走向阅兵台。场中之人,无不注目敬礼。

 “众将士!”

 “喏!”

 “众将士辛苦了!“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还是杨文恺第一次不是通过报纸而是在现场见到皇帝,他为身旁地气氛所感染,用尽全身的力气喊出万岁。虽然不比从前印象中皇帝出巡动辄跪接那般声势浩大,但显然更能凝聚人心,更能激励士气。

 “礼毕!”

 按照武器展示会的程,第一样新式兵器很快就出现在众人地视野里。不惟在场的众多卫军,就是出过洋,喝过大量洋墨水,见过大场面的杨、孙二人也被震慑住了。

 这件兵器体积堪称庞大,活像一个大盒子,通体黝黑,似乎用钢铁制成。更绝的是,这个体积庞大之物居然能自行走动,虽然速度只比人步行稍快,但考虑到这么大的块头实为不已。杨文恺仔细观察了一番,确定那是一辆车,可这车浑身都透着古怪。因为这个庞然大物从外面看上去居然看不见一个轮子,他所有的挪动仿佛都是靠了左右两侧的铁带。

 天下还有不靠轮子就能动的车?杨文恺虽然没法给这车下定义,但他坚信,这是一辆车,可这又不是寻常地汽车啊,可把他给搞糊涂了。

 也不怪杨文恺纳闷,几乎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没法说出这到底是个什么怪物,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端坐在阅兵台中央的林广宇。这个装备了机和装甲,能自行移动,不靠轮子却靠履带的怪物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坦克!

 当然,现在不存在名词,林广宇也不打算用这个一眼望过去根本不解其意地舶来词,他早就想好了命名法…战车。

 准确地说,这几乎是皇帝本人的创意。自从与德国加强工业合作后,大量地德国新式产品和发明者如水般涌入了中国,很多人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博得皇帝的心,能获得不菲的经济收入…很多人都听说了这位东方皇帝对新事物有着异常的好奇心。

 一位德国工程师向皇帝推荐了履带式大型拖拉机,原本希望能够在这个农业国打开市场,当皇帝视察了以后忽然冒出一句:“为什么不能将他改造成战车呢?”德国人虽然不明白战车究竟是什么东西,但耳曼人的严谨和益求使得他将皇帝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这辆改造自拖拉机的庞然大物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种坦克,或者确切地说成为了世界上第一辆近代战车。

 原本以为这样的庞然大物会蠢笨不堪,但杨文恺只观察了一会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辆战车不但能够适应高低起伏不平的路面,而且还能爬上土坡,更让他大出意料的事,第三那道深两尺,宽近四尺的壕沟也让战车毫不费力地翻越了过去。

 太经典了,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只有皇帝还在琢磨应该怎么改进。

 见识了前所未有的战车之后,第二样登场的摩托车对在场众人的冲击力就要小了许多。此时的摩托车在外形上与自行车相差不大,虽然自行车也是稀罕货,但在阅兵台上的高官们几乎都见识过…一方面他们看到过皇帝亲自在紫城骑这玩意,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周学熙新办的机械厂已经将这种脚踏车仿制成功。

 至于皇帝为什么在看到自行车第一眼后就能骑的问题,没有人去认真思考过,仿佛那是最正常不过的举动,最天经地义的事情…皇帝是天子,又有神人襄助,还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呢?

 “这东西若是用来传令倒不错,速度和马差不多,又不用打尖歇脚,关键伺候它比伺候马还实惠。”小恭王也是新技术新产品的发烧者。

 载涛虽然对马术情有独钟,但他也说:“奴才问过了,骑那玩意比骑马好学多了,甭管你多笨的人,只要五天,最多十天就学会了。若是骑马,没得三个月你碰都别想碰。”

 一样又一样,杨文恺感觉自己大开了眼界,同时也对自己的展示充满了信心…这世界没理由只有洋鬼子行,咱中国人自己不行的道理。

 轮到杨文恺展示的时候,虽然他的产品惊程度和冲击力都不能与前面几样相比,但一来胜在靠谱,二来是中国人自己研制,在场的每位要员都兴致地下去过了一下瘾。

 趴下,竖起两脚架,瞄准靶心,扣动扳机“突突突”一串子弹直奔目标而去,只一转眼的功夫,50发子弹已经如瓢泼般洒完。回头一看靶子,千疮百孔,如同一个蜂窝似地。

 “宣杨文恺觐见!”皇帝有请!  m.IGeXs.Com
上章 第三次机遇 下章